遵義湘山寺

遵義湘山寺

遵義湘山寺,位於貴州省遵義市中心,雄踞紅花岡區群山環抱、俯臨湘江的湘山之領。始建於唐代宗大曆年間(766-779年),初名“萬福寺”。元成宗(鐵木耳)大德年間(1297-1307年)易名“護國寺”,明崇禎元年(1628年),因寺擁湘水、踞湘山,改名“湘山寺”。解放之初,遵義人民政府就著手修復湘山寺,到五十年代末,陸續召回了九僧三尼,從其他寺院移來玉一尊,木雕十八羅漢及法器經書等等,恢復了正常的宗教活動。再歷經八十年代以來的多次增飾,如今的湘山寺,呈現出千年廟史上從未有過的壯觀,是一座幽雅秀麗的千年古剎,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寺廟簡介

遵義湘山寺遵義湘山寺
黔北名剎湘山寺,在遵義市中心湘山上。位置佳、風景美、規模大,是黔北佛教中心,也是一處旅遊名勝。相傳湘山寺始建於大曆年間(公元766年左右),名萬福寺;元元貞年間(公元1295年左右)名護國寺;末從湘山改為今名。千餘年中,幾廢幾興,尤以明末平播之後,夷為平地,至清乾隆初年才得重修。後來嘉慶光緒兩朝又先後擴修,形成規模。清代任遵義知府的趙遵有詩形容;“萬疊峰巒涌一島,攢青蔚翠周圍繞。上有參差特出之禪林,仿佛華嚴樓閣現雲表。”民國以後,漸趨衰微,1939年更被國民黨軍政部徵用作彈藥庫,僧走廟廢,數十畝廟田也被經管土紳吞沒。解放之初,遵義人民政府就著手修復湘山寺,到五十年代末,陸續召回了九僧三尼,從其他寺院移來玉一尊,木雕十八羅漢及法器經書等等,恢復了正常的宗教活動。再歷經八十年代以來的多次增飾,如今的湘山寺,呈現出千年廟史上從未有過的壯觀,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湘山寺現在的建築面積,比舊制擴大了一倍。由山門、前殿(天王殿)、小殿(韋馱殿)、大雄寶殿、後殿(觀音閣)和藏經樓組成整體。殿周石欄取材遵義地區所出白棉石,潔白瑩潤如漢白玉,雕工精細。大雄寶殿的一副楹聯,為中國佛教協會趙朴初會長專為湘山寺揮寫,文曰:“芬郁靈台三際佛光常照澈;華嚴覺地十方法界總華融。”佛菩薩塑像,則出自四川佛塑名家潭家文之手,是其得意之作。

歷史沿革

遵義湘山寺遵義湘山寺
湘山寺飽經滄桑。元兩朝,逐漸興旺。明末平播之役中燒成瓦礫。清初智清卸(雲集道台)返川經此,捐銀三百兩,重興寺宇。清乾隆丙戌年(1776年),照寬和尚再昌法務法務,歷六年始竣工。乾隆時(1790-1797年),僧普印又灑法雨,率眾維修。光緒八年(1882年),壽林和尚國語潤群機,捐銀二千兩,修寺院,建圍牆,歷時十年。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法雲和尚慧眼雄才,有碑載:“法雲俗姓高,諱道康,先為蜀人,隨父來遵,以多病祝髮,為壽林弟子。訪師潛學,書畫精進,智識銳增。肅清規,嚴戒行,禪風不變,為臨濟正宗嫡傳。改建擴建,寺宇一新。膺府僧綱職,管領諸山……勇於治事,以開風氣,時朝延崇尚新政,袁玉錫知府,創府中暨師範、蠶桑等學校,工浩費絀。上人
遵義湘山寺遵義湘山寺
沐雨櫛風,募得白金六千餘畝兩以為之助,工遂竣。辦百藝廠以辟利源,募設貧兒學堂,以拯童孺。以經典缺乏,乃籌集巨金,赴滬購買三藏經全部一千餘卷(現存於遵義圖書館),不辭萬里,卒成其志。遵地當孔道,軍隊往來,時有擾民。噤不敢言,上人不計利害,挺身持正,眾深感戴。……趙渝集資,舊疾坐化,時年四十有八。其名當與湘山並存而不朽。”法雲和尚既是尊遵府最後一任僧綱司,又是民國初年首任遵義佛教會會長。民國間,心慧法師戒行嚴謹,道風日盛,香火日隆。1949年後,人民政府執行黨的宗教政策,流落在外的確良十僧三尼陸返寺。又從金鼎山萬佛寺請來緬甸的所贈玉佛一尊,從龍坪瓦廠寺運來木雕十八羅漢及經文法器等。寺中農祥並舉,精進修持,早晚功課恢復正常。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掌的宗教政府得到貫徹落實。遵義市人民政府對恢復湘山寺十分重視,1981年,將其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兩年後,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成為省佛教重點寺院和開放寺院之一。1984年以來,政府已先後拔款230萬元進行修建。先將電池廠車間和占房的45戶遷出。市政府把集旅遊名勝和佛教名剎為一體的湘山寺列為1985年十大建設項目之一。在總體規劃上,建築面積比原來增加一倍,在布局、規模、造型、風格和質量上要更上一層樓。

寺廟現狀

遵義湘山寺遵義湘山寺
如今湘山寺已初具規模。全寺勢雄姿秀,布局疏密有致,結構嚴謹有法,紅柱金頂,工藝精湛。中軸線上三座殿堂:一、天王殿聳峙前端。二、大雄寶殿屋脊雙龍擁鼎,翹角飛龍戲水。匾額是當代藝術大師劉海粟手筆。重檐之間,“愛國愛教”橫匾和“芬郁靈台三際寂光常照徹,華嚴寺地十方法界總含融”楹聯,是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所書。三、觀音殿亦為重檐,下層是坐向相反的玉臥佛殿。殿內塑像雕刻精美,栩栩如生。書畫紛呈的藏經樓與古樸靜穆的舍利塔園分立大殿兩側。塔園旁是碑亭,內供唐代畫家吳道子所繪觀音像碑,具盛唐“綺羅人物”特點,赤腳立於雲端,眉、目、口、鼻傳神處陽刻,其餘部位陰刻。曲眉豐額,衣袂飄舉,風姿綽約,端莊優美。亭亭玉立的鐘樓與壯美的石拱山門相對。各殿兩廂配以廡廊回護,與主體相應,形成院落。各院之間均有玲瓏園門相通,漢白玉石廊相連;院中雅池如菱鏡,供遊客探幽投壺;花壇四時吐艷,盆景四季常青,與紅牆綠樹相互輝映。望江樓位於天王殿左側,是十字型斜頂式三重檐建築,高15米。樓內24根立柱和118棵梁均作隱蔽處理;全樓84根挑檐,下垂84朵吊鐘花;全樓24個翹角,層次交錯,凌空欲飛。一、二樓四面挑梁撐出成廊,潔白欄桿相圍,造型別致,氣勢非凡。湘山寺香火旺盛,先後有新加坡,緬甸日本美國德國葡萄牙以色列國外賓到此參觀,來自港澳台和全國各省市的遊人香客更是不計其數。每年三次觀音會,更是信眾如潮。為了朝山方便,規模宏偉的南山門正在興趣,寺內各項設施也在不斷完善。近幾年來,該寺致力於整頓道場端正道風,健全管理制度,參加社會公益事業。1995年,湘山寺被省宗教事務局評為“兩個文明建設先進集體”。

寺廟方丈

遵義湘山寺遵義湘山寺
湘山寺著名方丈慧海法師,是湘山寺再創輝煌的奠基人,歷任貴陽黔靈山弘福寺方丈、貴州省佛教協會會長。現任方丈月照法師,74歲,貴州人,1989年起任湘山寺住持,續建觀音殿、望江樓等殿宇,積極關注黔北各縣弘法利生的工作,兼任貴州省佛教協會副會長,貴陽市佛教協會會長,省政協委員,市政協常委。現任監院心照法師,27歲,貴州貴陽。兼任貴州省佛教協會副秘書長,貴陽市政協委員。

寺內景觀

遵義湘山寺遵義湘山寺
大雄寶殿是湘山寺的主殿,也是寺內最大的殿堂。殿前有寬闊的月台,殿頂梁架構造雄偉,殿內斗拱形制多樣,是一處具有民族傳統的木構建築。殿內,正中有五尊金身如來佛像,人稱五方佛,是金代原作。大雄寶殿它是善化寺殿宇中惟一未被戰火毀滅的遼代建築。大殿立在高達3.3米的台基上,月台上有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建造的牌坊和鐘鼓亭。大殿面闊7間,40.7米;進深5間,25.5米,單檐五脊頂。殿頂當心間有八角形藻井,內圍列有兩層斗拱,下層為七鋪作,上層為八鋪作,由下而上層層疊收。殿內亦採用減柱法配列支柱,空間開闊。
大雄寶殿為遼代建築,金代重修。大殿面闊七間,進深五間,正中有平基藻井2間,余為徹上露明造。斗八藻井內圍列斗拱兩層,下層為七鋪作,上層為八鋪作,雕制精湛。其形制、手法均與大殿本身梁架結構和斗拱形制相同,為遼代遺構。殿內佛壇正中有泥塑金身如來五尊,端座於蓮台,人稱五方佛,是金代原作,法相莊嚴,姿態清雅,衣紋流暢,雕技高超,雖然經過歷代彩繪修飾,但仍保留遼金塑像之藝術風格。碩大的蓮座鑲有蓮瓣、串珠、三角柿蒂及獅首等裝飾,手法雄健,與其上之五如來佛像同為遼代遺物。周圍還有弟子、菩薩恭謙敬謹。兩側是二十四諸天,這些立像高達2,5米左右,人物形象刻畫生動,形態各異,可看出他們的年齡、性格、文臣或是武將。它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美,有醜,有文,有武,或是帝王裝,或是臣子像,或坦膊赤足,披紗衣華似來自天竺國土,或身著鎧甲,襯皮毛以抵禦北國寒風。生活氣息濃郁。極富感染力。堪為國之瑰寶。其中塑造最為出色的是東側六臂“日宮天子”和西側“月宮天子”,日宮天子,眉目清秀,肌膚豐滿圓潤,身材修長,衣飾流暢,表情含蓄,善良慈祥,雕塑家把他們塑為女性,更見身姿婀娜,華貴不凡,那玉臂輕舒,富有動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日宮天子與月宮天子塑像,猶如兩位活著的賢惠、文靜的少婦站在那裡,確是金代藝術家的創造性勞動的結晶,不愧為精品傑作。西、南兩壁繪有佛傳故事畫。左右設有鐘鼓二樓。
遵義湘山寺遵義湘山寺
大殿東側為文殊閣遺址,西側為金貞元二年所建普賢閣。普賢閣,面闊三間,進深三間,乃是一座三間見方重檐九脊的遼式樓閣,採用平座暗層做法(即兩明層之間有一暗層),尚存唐代樓閣遺風。細部結構許多處與清寧二年(1056年)所建應縣木塔相似。1953年修繕時發現“(金)貞元二年(1154年)一行造”題記,證明系金代重建。普賢閣結構精巧,形制古樸,高高聳立於寺院之內,建於金代貞元二年(公元1154年)。樓閣坐西向東,閣內置有木梯,可登閣遠眺。閣南有琉璃燒制的五龍壁一座,色彩絢麗,富麗堂皇。旁側一尊鐵牛,保存完好,四肢健壯,楚楚動人,原在御河西岩,為鎮壓河妖,消除水患而鑄造佇立。後移於此處。

普賢閣文殊閣為一對稱的樓閣建築,位於大殿與三聖殿間的東西兩側,又稱東樓、西樓。東側的文殊閣在民國初年毀於火災,西側的普賢閣是金貞元二年(1154年)重修之物。坐西向東,面闊3間,進深3間,乃一座3間見方的兩層樓閣,重檐九脊頂,下檐為平座,上檐施以斗拱,兩檐均以筒瓦覆蓋,外觀精巧,比例勻稱,乃研究中國遼金建築的珍貴實物。

遵義湘山寺遵義湘山寺
三聖殿,是善化寺的中殿,殿內中央三尊像為“華嚴三聖”。山門是寺內正門,內有天王塑像四尊,這四尊佛教護法神,給人以凜然不可侵犯的印象。善化寺內,還有一座五龍壁,五龍色彩艷麗,給寺內增添了活潑歡快的氣氛。三聖殿建於金天會六年(1128),該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結構上探合宋遼建築特點而獨具風格,可謂金初代表性木構建築。殿內四根立柱與四根輔柱支撐梁架,廡殿頂式。左右次間各出60度斜拱,形如怒放的花朵,金代斜拱盛行,碩大華麗者以此為最。殿內用四根金柱支撐梁架屋頂,是遼金減柱、移柱法的突出實例,充分顯示出古代建築之民族古樸風貌。內塑立像三尊,中為釋迦牟尼佛,右為普賢菩薩,左為文殊菩薩,稱“華嚴三聖”,取名三聖殿。三聖佛像之前,有二位助侍菩薩侍立,佛壇後面有護法韋馱塑像,手持降魔杵,威武雄健無比。此殿還存有四通碑碣,為研究該寺之重要文獻資料,論其建碑歷史之最先,碑額雕刻之玲瓏,碑文詞藻之華麗,碑刻書法之精湛,惟朱弁撰寫之《金碑》譽為佼佼者。金羈朱氏於此寺達14年之久,目睹寺院重修經過而為之記,故不僅文采飛揚,且記載翔實可信。
三聖殿雄踞於一米多高的台基上,為金初代表性木構建築,建於金天會六年。殿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28米,南北寬13.5米。面闊5間,進深4間,單檐五脊頂,左右次間的斜拱形制多樣,色彩斑斕。這種斜拱是遼金建築的特有形制,它不但承載檐部重量,且具有極強的裝飾作用。梁思成曾評價這種“斗拱”說:“偉大??,含有無限力
遵義湘山寺遵義湘山寺
量,頗足以表示當時方興未艾之朝氣。”認為如此大而觸目,“與屋頂爭搶著視線”,非常與眾不同,肅穆得讓人覺得有點壓抑。殿內只用4根主柱和4根輔柱支撐梁架,頂部採用“徹上露明造”的做法,加大了空間,便於做佛事活動,是減柱法的典型實例。
山門亦為天王殿,單檐五脊頂,面闊5間,27米;進深兩間,10米。當心間辟門。山門前後立有檐柱各6根,分布整齊;縱向另立中柱6根,共18根,內外柱一樣高,鑿削規整,形制美觀,為現存金代山門中的巨構。山門懸“威德護世”匾額,字型敦厚有力。

天人合一的宇宙觀

遵義湘山寺遵義湘山寺
湘山寺建築有意將內外空間模糊化,講究室內室外空間的相互轉化。殿堂、門窗、亭榭、遊廊均開放側面,形成一種亦虛亦實、亦動亦滯的靈活的通透效果,所蘊涵的空間意識模糊變幻,這與中國天人合一、陰陽轉化的宇宙觀有深層聯繫。“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空間與時間的無限,即為宇宙。“宇”字本意為房檐,無限之宇,當然則以天地為廬。這個宇宙觀,把天地拉近人心,人與自然融合相親。“以天地為廬”的觀念古已有之,“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 《易·乾卦·文言》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莊子·齊物論》 )、“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 《樂記·樂論篇》 )、“以類合之,天人一也”(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人乃一大調和,那么藝術———“樂”,就應該體現這一調和。所以,中國寺廟建築群才會有那么多的室外空間,它並不把自然排斥在外,而是要納入其中,“深山藏古寺”,講究內斂含蓄。主動將自己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實際上是另一方式的自我肯定:寺既藏於深山,也就成了深山的一部分。“托體同山阿”,建築與自然融為一體,正是天人合一的體現,這就是中國的寺廟常選址於名山幽林之故。

中國寺廟

遵義湘山寺遵義湘山寺
湘山寺--中國的藝術瑰寶庫,它是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象徵。從廣義上來說,寺廟不僅僅與佛教一家有關。但在佛教中,寺廟就有許多種稱謂:如“寺”,最初並不是指佛教寺廟,從秦代以來通常將官舍稱為寺。在漢代把接待從西方來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稱為寺,從此之後,“寺”便逐漸成為中國佛教建築的專稱。“寺”是佛教傳到中國後,中國人為尊重佛教,對佛教建築的新稱呼。如白馬寺大召寺等。除此之外,如庵,那是尼姑居住的寺廟。還有石窟,那是開鑿在山崖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築的一種形式。印度早期佛寺多用這種形式。印度佛教石窟的形式有兩種,一種為精舍式僧房,方形小洞,正面開門,三面開鑿小龕,供僧人在龕內坐地修行;一種為支提窟,山洞面積較大,洞中靠後中央立一佛塔,塔前供信徒集會拜佛。在蒙古語中稱“寺”為“召”。如大召、五當召等。另外,有稱之為布達拉宮、普陀宗乘之廟等.

道教中,寺廟的稱謂也很多:道教創立之初,其宗教組織和活動場所皆以“治”稱之。又稱為“廬”、“靖”、也稱為靜寶。在南北朝時,道教的活動場所稱呼為仙館。北周武帝時,道教活動場所的稱呼叫“觀”,取觀星望氣之意。到了唐朝,因皇帝老子為祖宗,而皇帝的居所稱為“宮”,所以道教建築也稱為“宮”了。其它還有叫“院”、“祠”的,如文殊院碧霞祠等。儒家則稱之為“廟”、“宮”、“壇”,如孔廟文廟雍和宮天壇等。伊斯蘭教稱之為“寺”,如清真寺等。天主教稱之為“教堂”。在原始或民間中,稱之為“廟”、“祠”,如舊時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賢哲的地方。叫太廟中嶽廟西嶽廟南嶽廟北嶽廟岱廟等。如祖廟、祠堂(祭祀祖宗或先賢的廟堂),有武侯祠韓文公祠等.

騎龍寺寺廟文化它完整地保存了中國各個朝代的歷史文物,在國家公布的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中,寺廟及相關設施約占一半,謂之“歷史文物的保險庫”,乃當之不愧。寺廟建築與傳統宮殿建築形式相結合,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民俗特色。同時,寺廟文化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天文地理建築繪畫書法雕刻音樂舞蹈、文物、廟會、民俗等等.各地一年一度的廟會如火如荼,不僅豐富了各地的文化氛圍,同時促進了地方旅遊業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