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市博物館

遵義市博物館

遵義市博物館座落於遵義市匯川區人民路與珠海路的交匯處,占地面積14873平方米,建築面積8201平方米。2009年11月26日正式向公眾免費開放。是一座集文物、自然標本收藏、保護、研究、展示、教育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現有文物藏品和參考品5250件(套),其中,國家一級文物8件、二級文物33件、三級文物89件。

基本信息

簡介

遵義市博物館座落於遵義市匯川區人民路與珠海路的交匯處,占地面積14873平方米,
遵義市博物館遵義市博物館
建築面積8201平方米。2009年11月26日正式向公眾免費開放。是一座集文物、自然標本收藏、保護、研究、展示、教育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現有文物藏品和參考品5250件(套),其中,國家一級文物8件、二級文物33件、三級文物89件。是了解遵義自然地理、政治經濟、歷史文化、民族民俗、風土人情、酒文化、飲食文化的重要視窗。
遵義市博物館於2006年11月20日成立,是以文物和自然標本收藏、保護、研究、展示為主要職能,以發揮社會功能、轉播有益於社會進步、思想道德、科學技術、文明知識為目的,向公眾開放的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機構,是遵義市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地。

館內設施

館內設有電子監控系統、中央空調系統、消防安全系統、配電照明系統、語音導覽系統、
遵義市博物館遵義市博物館
無線團隊講解系統等先進設備。基礎陳列《遵義之美》由六大部分組成:(一)資源富市;(二)文化奇葩;(三)紅色熱土;(四)多彩民俗;(五)國酒之鄉;(六)輝煌成就。通過文物、史料、場景、輔助陳列品及多媒體展示多彩遵義及遵義之美。

館內陳列“遵義之美”第一部分即是“資源富市”,展示遵義礦產資源、農牧資源、水利資源、珍稀動植物資源、旅遊資源、給觀眾展示遵義的山川、氣候、自然資源,連綿的山水場景、神奇的丹霞地貌、青山紅岩,瀑布飛濺。動植物資源場景,除展示多種栩栩如生的珍稀動植物標本,還能通過按鍵對動物進行識別、認知,聽到動物的聲音。
“遵義之美”第二部分展示二十萬年前“桐梓人”的生活場景,表現他們狩獵、捶打石器、火中燒烤食物的生活狀態,並附有發掘地點及出土的石制工具。接著展示先秦兩漢時期地方土著文化與秦、楚、巴、蜀文化的相互交融,介紹遵義土著濮人與漢人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看到濮人開採丹砂、冶煉水銀的灶台以及開採丹砂所需的工具和兩漢時期的青銅器。介紹黔北文化的先驅鼻祖,貴州文化的拓荒者舍人、盛覽、尹珍三位賢人。了解從沙灘這個神奇小村莊裡走出的“西南三巨儒”鄭珍、莫友芝、黎庶昌的生平事跡以及文學貢獻。再展示唐僖宗到明萬曆年間楊氏土司統治播州700多年的社會面貌,楊氏家族在遵義歷史進程中留下的不可磨滅的痕跡,雖然已過400多年,但當時的壯觀場面依舊能從展品中感受到它的曾經輝煌。從楊粲墓出土的銅鼓及楊輝墓的出行儀仗陶俑到海龍屯的歷史風貌,無不展現著楊氏家族的鼎盛。
“遵義之美”第三部分“紅色熱土”展示每一幅歷史圖片的紅色故事,在面對封建主義的壓迫和帝國主義的侵略時,遵義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一批批革命志士在這片土地上英勇頑強、拋頭顱,灑熱血,在遵義革命鬥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篇章。
“遵義之美”第四部分“多彩民俗”展示區各式各樣的農具,原汁原味的黔北民居、農家廚房牆上掛有的讓人垂涎三尺臘肉香腸。黔北哭嫁習俗、黔北老街街景,雞蛋糕鋪、綢緞莊、零售酒鋪、廖元和堂藥鋪。黔北傳統工藝,湄潭縣的永興背帶、餘慶縣的泥牛黃以及藤編工藝品等,遵義的民間藝術儺戲、黔北花燈、文琴坐唱等。
“遵義之美”第五部分展示“國酒之鄉”,了解貴州酒的釀造史,每一時期都有具代表性的酒以及每一時期所使用的酒器具。展示有關於茅台酒的歷史、製作工藝、裝茅台酒所使用支子及茅台酒早期的包裝酒瓶,介紹了遵義名酒“董酒”的故事和它特殊的串香工藝,展示民間的酒器具,牛皮酒杯,倒壺、龍鳳牛角杯等。如仙人戒滿杯,在杯中立一仙翁,倒酒時,酒液超過仙翁的肩部,就會從底部一滴不剩的漏掉,表現“戒滿”主題,凸顯“滿招損,謙受益”。
“遵義之美”第六部分“輝煌成就”展示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遵義在政治經濟、工業發展、社會事業、文化教育等建設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遵義獲得的國家級榮譽稱號獎牌、獎盃:遵義市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酒文化名城、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衛生城市等殊榮。在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遵義文化建設成就累累碩果,遵義市工業發展的系列寫照,報業大廈、廣電大樓、體育館、圖書館、博物館等,遵義雜技在國內國際比賽中多次獲獎,展示遵義市雜技團取得的各項成績。
館內大廳中央有4台立式觸控螢幕,其中兩台,觀眾可在觸控螢幕上留言和畫畫參與對遵義未來的規劃,另外兩台觀眾可通過按鍵查詢遵義的歷史知識和改革開放以來的建設成就。通過“遵義之美”六大組成部分的陳列展示,詮釋歷史之光、遵義之美。

館內活動

博物館豐富多彩的館藏文化,具有時代特色的陳列展覽對廣大民眾特別是青少年開展愛國、愛鄉、革命傳統、歷史民俗、文化藝術和科普知識等方面的宣傳教育有著十分顯著的作用,博物館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近年來,遵義市職業學院、遵義醫學院等6家大專院校在遵義市博物館掛牌,與博物館共建素質教育基地。年輕一代在這裡尋找歷史文明的火種,在這裡進行入團宣誓,在這裡開展社會實踐活動。2013年,遵義市武警匯川區消防大隊,將遵義市博物館作為消防官兵思想政治教育基地,進一步拓展了遵義市博物館的教育基地建設內涵。
2010年,遵義名城大講堂開辦,遵義市博物館與幾家承辦單位一起努力傳播先進文化,豐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味。宣講《中華詩詞的欣賞與寫作》《佛教概論》《音樂藝術與人文素養》《讀書與人生》《白領精英——健康經》等。邀請專家學者作客名城大講堂,著名作家王蒙、葉辛、王世光(《長江之歌》《松花江上》的作者)與遵義市民近距離談歷史文化,聊人生百態。為市民免費提供學習和提升自身人文素養的機會,打造“市民文化、市民參與、市民享用”的文化殿堂。
2011年7月,為隆重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遵義市博物館舉辦“紅色記憶——中共遵義地方黨史黨建圖片擷要展”。
2011年8月,遵義市博物館承辦全國收藏年組織(遵義)交流會暨首屆紅色收藏文化研討會。
2011年10月,為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遵義市博物館舉辦“大道之行——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影像展”。
2012年5月,博物館赴遵義田溝監獄開展“送文化進基層”活動。
2012年8月,為全力支持海龍囤申遺,市博物館舉辦了“走進考古,支持海龍囤申遺”文化考察活動。
2015年1月,紀念遵義會議八十周年,遵義市博物館舉辦“紅色政權貨幣展”,2月舉辦“紅軍長征遺址攝影大賽作品展”。
2015年元旦春節期間,開展“我們的中國夢”送文化進社區(鄉鎮)系列活動。
遵義市博物館,為遵義紅色旅遊增添新亮點,酒文化源遠流長、儺文化古老神秘、黔北民俗民風淳樸多姿,市博物館成為外地遊客了解黔北地區歷史、風土人情的一扇視窗,深受遊客青睞。旅行社把遵義市博物館作為重要的旅行線路,領略遵義地方文化的獨特魅力。“2010多彩貴州踏春行”的網路媒體一行參觀博物館,2012年,航天英雄楊利偉、知名作家葉辛到博物館參觀,2015年,肯亞、俄羅斯、土耳其眾多留學生到遵義市博物館參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