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坪鎮

道坪鎮

道坪鎮在貴州省黔南州福泉市西北部,南明河(清水江)東岸。面積148平方公里。磷礦藏量豐富,還有煤礦藏。有國小36所。鎮人民政府駐地大路坪,在城廂鎮西北46公里,叫天山北麓山間盆地東南。因其海拔屬福泉市管轄鎮級單位最高,故被稱為“福泉小西藏”。道坪鎮也是早寒武世早中期三葉蟲化石研究地,道坪地區寒武系三葉蟲序列的研究,補 充了黔中地區乃至揚子地區三葉蟲序列。對古生物的研究提供天然的研究場所。

基本信息

概述

道坪 道坪

道坪鎮在貴州省黔南州福泉市西北部,南明河(清水江)東岸。面積148平方公里。磷礦藏量豐富,還有煤礦藏。有國小36所。鎮人民政府駐地大路坪,在城廂鎮西北31公里,叫天山北麓山間盆地東南。因其海拔屬福泉市管轄鎮級單位最高,故被稱為“福泉小西藏”。

人口170人,有漢、苗、布依等民族。人口2.28萬,有漢、苗、水、布依、白等民族。轄1居委會、12村委會(大路坪村、谷濱所村、蘋果村、土卡村、新巧村、翁初村、谷龍村、大板村、谷汪深村、龔巴寨村、大灣村、泉飛村)。

歷史沿革

道坪鎮 道坪鎮

清為高一牌、二牌和四牌地。民國屬高坪鄉。

1952年析設道坪、谷龍、飛泉、氣坪、翁初等鄉。

1956年撤銷谷龍、氣坪2鄉。

1958年撤鄉建道坪公社。

1961年後析建道坪、飛泉、氣坪等公社。

1984年社改鄉。

1991年合併置道坪鎮。

城鎮建設

近年來,道坪鎮依託境內的礦產資源優勢,加大招商引資,與瓮福磷礦搭建礦地“雙贏”平台,壯大鎮集體經濟收入。全鎮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經濟總量明顯增強,2008年列入黔南州經濟強鎮建設。

“十一五”期間,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凝聚力量,緊緊依靠和團結全鎮各族人民,按照“資源強鎮、科技興鎮、環境立鎮”和“農業工業兩手抓,以農(業)保(障)工(業)、以工促農、互為依託、相輔發展”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富有經濟實力、獨具鄉鎮魅力、充滿創新活力的新道坪。2010年,全鎮實現工業生產總值2.748億元,財政總收入完成1466萬元,農業總產值達到1.056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4448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567萬元;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有新突破,教育、衛生工作穩步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新型養老保險等社會各項事業得到長足發展。

道坪鎮 道坪鎮

“十二五”時期,道坪鎮的發展思路是: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提速、升位、入強,推動跨越、構建和諧”的奮鬥目標,大力實施“工業強鎮、農業穩鎮、城建興鎮、環境立鎮”四大戰略,依託環境和礦產資源優勢,加大礦產資源開發和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進程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科學培育新興優勢產業;加強農田水利、人飲工程、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城鎮面貌不斷改變;著力實施中央惠農政策,民生、科教文衛和生態環境等各項社會各項事業取得突破性進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得到加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經過全鎮人民民眾五年的共同努力,經濟社會全方位得到快速發展,初步形成具有競爭力的新型鄉鎮。

旅遊景點

神奇的麻嬢洞

神奇的麻嬢洞 神奇的麻嬢洞

麻嬢洞位於道坪鎮道坪村岩門組的一座半山腰處,是一個特大溶洞,分上、中、下三層,洞中有眾多罕見的 神奇景觀,令人嘆為觀止。當地傳說曾經有位叫“麻嬢”的神仙住過此洞,因此又稱“麻嬢洞”,還有著“向麻嬢借碗”的美妙故事,一直流傳至今。

麻嬢洞內寬敞的地方,猶如十里長廊;狹窄區,只能供一人彎腰慢行;平坦時,猶如水泥路面;崎嶇時,必須扶壁而行。環視洞壁,儼然一個地下畫廊,到處是鐘乳石和石頭花,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有的像集體坐禪的八百羅漢,有的像癩蛤蟆看星星,有的像攀樹遙望的猴子,有的像裂開的果核,又像樹葉化石,還有的像皇帝出行時的華蓋,各種造型數不勝數。看遍溶洞景觀,令人嘖嘖稱奇。溶洞最底層有條流水舒緩的暗河,流水在落差極小的河床上流淌,有著“清泉石上流”的詩情畫意,讓人流連忘返。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22756
12302
10454
家庭戶戶數 5861
家庭戶總人口(總) 22651
家庭戶男 12228
家庭戶女 10423
0-14歲(總) 6942
0-14歲男 3620
0-14歲女 3322
15-64歲(總) 14590
15-64歲男 8075
15-64歲女 6515
65歲及以上(總) 1224
65歲及以上男 607
65歲及以上女 617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2301

貴州福泉道坪鎮山體滑坡致23死事故:村民曾申請搬遷未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