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冷性蕁麻疹

遇冷性蕁麻疹

遇冷性蕁麻疹,有家族性和獲得性2種。前者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出生後或早年即可發病,可持續終生,遇冷發生風團時可伴有發熱、寒顫、頭痛、關節痛等;嗜中性白細胞增高,被動轉移試驗陰性。後者多見於女青年,遇冷後,接觸或暴露部位出現風團或斑塊狀水腫,持續30分鐘或數小時,有時進食冷飲可致口腔和喉頭水腫,被動轉移試驗陽性。本病特點是接觸冷水或其他冰冷物質後,受冷區出現瘙癢性水腫和風團,約半小時至1小時左右可消失。多發於露出部位如顏面和手部,嚴重者其他部位亦可受累。口、舌、咽部等黏膜部遇冷食物或冷飲亦可發生水腫,甚至腹痛。遇冷性蕁麻疹也叫寒冷性蕁麻疹,可服用康美蕁麻疹套裝來根治。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遇冷性蕁麻疹遇冷性蕁麻疹
遇冷性蕁麻疹(coldurticaria)是物理性蕁麻疹中最常見的一種蕁麻疹,可見於任何年齡突然發病。
原理
皮膚在暴露於冷風冷水等後,數分鐘內局部出現瘙癢性水腫風團,可持續30~60分鐘,保暖後緩解,多見於女性青年。
序言
遇冷性蕁麻疹可以分為獲得性和家族性兩大類。
分類
獲得性寒冷蕁麻疹,可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重者除有風團腫塊外,還出現唇麻手麻腹痛、氣緊、心悸、腹瀉或暈厥。有時進冷食可能會引起口腔或喉頭水腫。家族性遇冷性蕁麻疹,常發生於嬰兒期,最早可見於出生後1周內。患者在接觸寒冷半小時至4小時發生皮疹,不癢,皮疹為紅斑和風團,伴有發熱、怕冷、關節痛、頭痛等全身症狀

發病原因

家族遺傳

遇冷性蕁麻疹發病可能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這種疾病具有家族遺傳的特點,可能患者的父母有這樣的疾病,遺傳給下一代;

後天獲得

二是患者後天患上,這就與患者的個人體質有關。例如患者連續熬夜,適度疲勞造成的免疫力低下,或者是一些疾病導致的免疫力下降等。

臨床表現

遇冷性蕁麻疹遇冷性蕁麻疹
遇冷性蕁麻疹是蕁麻疹的一型,其臨床表現主要是暴露在寒冷條件下,不同部位出現的瘙癢及風團。皮損可以局限於寒冷條件下暴露部位或接觸寒冷物體的部位,也可泛發,可累及口腔黏膜,甚至表現為頭痛寒戰,腹瀉以及心動過速等。冬季接觸寒冷物體的機會多,故本病易見到。

分類

遇冷性蕁麻疹可以分為獲得性和家族性兩大類。而獲得性遇冷性蕁麻疹可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組胺是最重要的炎症因子,但前列腺素,激肽等均與本病的發生有關。自發性遇冷性蕁麻疹患者血中有組胺釋放因子。本病患者風團或正常皮膚在寒冷刺激後可誘發風團.繼發性遇冷性蕁麻疹與一些疾病關係密切,如冷球蛋白血症冷纖維蛋白原血症、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風疹HIV梅毒、結締組織病、骨髓惡性腫瘤等。

連續性發病

遇冷性蕁麻疹會形成連續性發病史,即每年的相同季節反覆發作。不僅會在皮膚表層出現風團疹樣的紅腫,嚴重者還會在內臟中出現風團疹紅腫,治療不及時甚至會導致死亡。

無傳染性

蕁麻疹不會傳染的,蕁麻疹俗稱風團,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黏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其迅速發生與消退、蕁麻疹劇癢。所以遇冷性蕁麻疹是不會傳染的原因。
還有一種叫做“家族性遇冷性蕁麻疹”的,常為染色體顯性遺傳,有家族史,自嬰兒期開始發病,常持續終生。

病理表現

在受涼後30分鐘至4小時發生水腫或紅斑,有燒灼感,並伴有發熱、關節痛等全身表現。過敏體質人群最高發,蕁麻疹的病因比較複雜,其過敏原既可來自體內,也可來自外部。男女均可患病,一般女性較多。遇冷性蕁麻疹多半呈急性,常在氣溫突然降低,接觸冷風、冷水或冷物後,暴露或接觸冷物的部位產生紅腫現象,繼而發癢,嚴重時還可伴有發熱、氣喘、噁心等症狀,甚至可導致喉頭水腫,窒息死亡。

治療方法

常規治療

遇冷性蕁麻疹遇冷性蕁麻疹
西醫對蕁麻疹尚無特效療法,多採用以內服抗組胺藥物,皮質激素類藥物臨時抑制為多,如口服西藥,口服激素,外用溶液洗劑、乳劑、泥膏油劑軟膏乳劑、塗膜劑、酊劑及硬膏等。長時間或大劑量外用使用皮質激素類藥物,會成癮導致藥物依賴性,最常見的是用藥後病情好轉,一旦停藥後,用藥部位原發病變加重。當重新用激素後,上述病情好轉或消失;如再停藥,反跳性再發,而且比以前更嚴重。 
患者為了避免停藥後的痛苦,完全依賴於激素。會皮膚明顯變薄,毛細血管擴張,有時出現紫癜等,特別是在面部可出現更深的持續性紅斑。用激素時間越長、產生反跳性過敏也就越重。可使皮膚變薄、脆弱、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紫癜、真菌感染、痤瘡樣皮炎等。變得易受損傷;還可出現輕度多毛、多汗、皮下出血和傷口癒合困難等。尤其是一些皮膚病更不適宜使用激素類製劑。 
如果長期或短時間大劑量注射或內服地塞米松、康寧克通、強的松等皮質類激素藥物治療,還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瘡、血糖升高、高血壓、水腫、血鉀降低月經紊亂骨質疏鬆、無菌性骨質壞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併發症。對腎臟也可造成一定損害,如加重腎小球疾病蛋白尿、加重腎小球硬化、易致腎鈣化或結石,誘發或加重腎臟感染性疾病、引起低鉀性腎病等。還會引起機體糖、蛋白質、脂肪及水電解質等一系列物質代謝紊亂,破壞機體的防衛系統和抑制免疫反應能力。

西醫治療

找出病因以消除病因為主,有感染時常須套用抗菌素,對某些食物過敏時暫且不吃。慢性感染灶常是慢性蕁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蕁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難確定或不能發現病因。
1.內用藥抗組織胺藥是治療各種蕁麻疹病人的重要藥物,可以控制大多數病人症狀,抗組織胺藥物雖不能直接對抗或中和組織胺,不能阻止組織胺的釋放,但對組織胺有爭奪作用,可迅速抑制風團的產生。抗組織胺藥有各種副作用,最好選用副作用較少者,尤其高空作業的工人、駕駛員等工人要慎用,易因昏倦而導致事故的發生。久用一種抗組織胺藥容易引起耐藥性,可另換一種。或交替或合併套用。兒童的耐藥性較成人大,因而相對用量也大。

(1)抗組織胺藥物的種類很多,結合病情及臨床表現可選用安泰樂(羥嗪)有良好安定及抗組織胺作用,對人工蕁麻疹,膽鹼能蕁麻疹及遇冷性蕁麻疹都有較好的效果。
(2)腎上腺素、氨茶鹼能增加肥大細胞內CAMP而抑制組織胺的釋放,能迅速促使急性蕁麻疹或巨大蕁麻疹的風團或水腫消退,尤其氨茶鹼和抗組織胺藥合用或和腎上腺素有協同作用,對並發哮喘或腹痛的病人尤其適用。
(3)6-氨基乙酸可用於遇冷性蕁麻疹和巨大蕁麻疹,阿托品或普魯苯辛及氯丙嗪可用於膽鹼能性蕁麻疹。
(4)鈣劑可用於急性蕁麻疹,利血平、安洛血等藥物治療慢性蕁麻疹。
(5)類固醇激素套用於嚴重的急性蕁麻疹及血清性蕁麻疹,對壓力性蕁麻疹及補體激活的蕁麻疹可用少劑量。蕁麻疹並發過敏性休克更須套用。有人套用每隔3--4周注射一次的療法治療慢性蕁麻疹。 
2.局部用藥爐甘石洗劑或氧化鋅洗劑都可達到暫時的療效。
3.經常喝維生素C,是能夠根治蕁麻疹病的有效方法,此方已得到實踐驗證。

食物療法

1.取酒釀100克,玉米須15克。將玉米須放人鋁鍋中,加水適量,煮20分鐘後撈去玉米須,再加酒釀,煮沸食用。 
2.用黑芝麻30克,黃酒15--30克。芝麻打碎,放杯中,蕁麻疹加入黃酒,加蓋,放鍋中隔水蒸15分鐘。每晚睡前1次服食芝麻酒。每日1劑,連食1周。 
3.取去骨雞肉100克,三七1--1.5克。三七切成薄片,用雞油或豬油炸黃,加入雞肉拌勻,放人碗中,再加水適量,用文火蒸燉1小時,加入少量食鹽調味,藥肉湯1次服完,每日或隔1--2日服1劑,連服2--3劑。 
4.用香萊十餘棵。將其根須洗淨切段,煮5分鐘,調上蜂蜜,連吃帶飲。連續用3日,每日1劑。 
5.取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薑9克。3味共人砂鍋煎煮,醋乾時,取出木瓜、生薑。早、晚2次食完,每日1劑,痊癒為止。 
6.用浮萍250克,蟬衣5個。水煎服,每日服2次(早晚各1次)。用藥3劑即痊癒,不復發。 
7.取桐臭蒿子一把,在鍋中煮沸約5--10分鐘後喝汁,即愈,不復發。 
8.用鮮絲瓜葉用清水洗淨備用,連續搓擦了10多次即痊癒,不復發。
以上介紹用方,請務必諮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結合自身生理特點和不同的病理變化,辨證選擇使用。

針灸治療

遇冷性蕁麻疹遇冷性蕁麻疹
針灸治療蕁麻疹的現代報導,出現於上世紀50年代初期。約從1958年之後,多病例集中觀察的資料逐步增加。綜觀目前以來的有關文獻,就方法而論,早期以體針為主,多採取傳統取穴。近年來,則漸趨多樣,除仍以體針為主外,包括耳針、拔罐、刺血、穴位注射、穴位雷射照射及穴位充氧等都有報導,尤其是神闕拔罐,法簡方便,在臨床上廣為套用。從療效上看,各種刺灸法對急慢性蕁麻疹都有較好的作用,有效率各地報導不太一致,在75%~95%之間。本文在此僅介紹其中的粗針、頭針和其他措施。
一、粗針
1.取穴主穴:神道透至陽。配穴:曲池、血海。

2.治法主穴用26號毫針,取準穴後,讓患者端坐,雙手半握拳,屈肘交叉平放在兩臂上,肩下垂,頭儘量朝前低下,使背部皮膚拉緊,充分暴露椎體棘突。然後,醫者左手固定棘突上緣皮膚,右手持針以39度角快速刺入皮下,繼而將針下壓貼緊皮膚,針尖在皮下沿棘突中線緩緩下行,注意針的方向要和脊柱中線平行,切忌歪斜,留針1小時~2小時。配穴用28號毫針,得氣後留針30分鐘~60分鐘,施以平補平瀉法。每日1次,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1日~2日。3.療效以上法治療52例,痊癒46例,有效6例,總有效率為100%。
二、頭針
1.取穴主穴:頂顳後斜線(或此線旁開0.5cm處)。
2.治法頂顳後斜線相當百會至曲鬢之連線。用30號1.5寸之毫針,自百會向一側曲鬢穴接力透刺,再向另一側曲鬢穴透刺,共針4針,用抽氣法反覆運針數次。抽氣法治法為:當針尖進入頭皮腱膜下層後將針平臥,緩進針1寸左右,然後用爆發力速向外抽提3次,每次提出1分許,又緩插至1寸。留針2小時以上,期間宜行針多次,直至疹塊減輕或消失。每日1次,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日~5日。
3.療效療效判定標準:痊癒:行針和留針時風團消失,停針後未再復發;有效:行針和留針時風團消失,諸症顯減,但停針後,局部又有復發;無效:治療前後未見明顯改善。共治36例,痊癒29例,有效3例,無效4例,其總有效率為88.9%。

配合治療

1.儘可能避免誘發因素,包括動植物性因子,化學、物理等方面的因子。飲食宜清淡。
2.鼓勵多飲水,必要時可適當套用瀉劑利尿劑以促進致敏物質排除。
3.針灸治療蕁麻疹效果欠佳或發作嚴重者,宜配合中醫或西醫療法。

預防方法

遇冷性蕁麻疹遇冷性蕁麻疹
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鮮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類的食物較易引發體內的熱性反應的食物少吃。
不要熱敷:有些人癢到會想用熱敷,雖然熱可以使局部的癢覺暫時不那麽敏感,但其實反而是另一種刺激,因為熱會使血管擴張,釋出更多的過敏原,例如浸泡在過熱的溫泉或是澡盆中,或是包在厚重的棉被裡保暖過渡都很有可能引發蕁麻疹。
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的新鮮蔬果或是服用維他命C與B群,或是B群中的B6都可有效的預防蕁麻疹。鹼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蕃茄、芝麻、黃瓜、胡蘿蔔香蕉蘋果橘子蘿蔔、綠豆、意仁等。
冬季如何預防
遇冷性蕁麻疹是蕁麻疹的一型,屬於過敏性肌膚病。隨著晚秋天節冷空氣的來臨和冬天寒冷天氣的到來,遇冷性蕁麻疹患者漸漸增加。其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白,部分患者與遺傳有關。有可能是皮膚受冷刺激後釋放的正常皮膚蛋白或變性的皮膚蛋白,刺激人體的免疫系統導致抗體,二者發生過敏反應,或者是人體血液內的某些抗體大分子球蛋白受冷後聚積而造成。上述反應使機體的免疫細胞釋放組胺等炎症因子,使皮膚的小血管擴張充血,血管壁細胞間隔增大,血漿蛋白等血液內成分從血管內滲出而出現局部皮膚的風團或水腫。遇冷性蕁麻疹分家族性和獲得性兩種,前者為一種遺傳性皮膚病,從嬰兒開始發病,症狀隨年齡增長而減輕,常持續一生。獲得性遇冷性蕁麻疹可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遇冷性蕁麻疹的發生與炎症因子組胺等有關;繼發性遇冷性蕁麻疹的發病與風疹、梅毒冷球蛋白血症、結締組織病等系統性疾病密切相關。一旦患有遇冷性蕁麻疹需要如何治療呢?西藥常用抗組胺藥物和白三烯拮抗劑或二者聯合治療。歐敏克改善過敏體質,清除自由基,病程可以顯著縮短,預後亦大大改觀。中藥中醫以為本病證屬風寒外襲、不和,故扶正散寒,調和營衛為其基本治則。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對部分患者有效。抗生素青黴素或四環素等可使部分患者完全緩解或症狀改善。寒冷耐受治療對常規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慮寒冷耐受治療。原發性遇冷性蕁麻疹的治療比較困難,繼發性遇冷性蕁麻疹的治療需治療其原發病,原發病好轉,則蕁麻疹也會隨之好轉。
留意保暖。到了冬天和冷風吹時,身體的暴露部位,如面部脖子和手部等應該戴上帽子手套。身體其他部位也應留意保暖,避免冷風和冷水等直接刺激,向上述那位患者一樣,不能再洗冷水澡。調整飲食習慣。冬天盡有可能避免進食魚、蝦、蟹、羊肉等高蛋白和辛辣、酒等刺激性食品。加強體質。加強體育鍛鍊,適應寒熱的變化。
藥物。冬天一定要外出,沒有辦法完全避免冷空氣刺激的患者,需要口服抗組胺藥物以減輕其發作。通過以上辦法或措施,相信遇冷性蕁麻疹患者的症狀會得到減輕、或者是不發作,可愉快地度過寒冷的冬天。
預防的關鍵
對付這種遇冷性蕁麻疹,首先是保溫,到了冬天和冷風吹時,身體的暴露部位,如面部脖子和手部等應該戴上帽子、手套。身體其他部位也應留意保暖,避免冷風和冷水等直接刺激。洗衣服時可以在冷水中加點熱水,無論如何要想辦法不讓皮膚受冷,同時還要保持皮膚濕潤,經常用護手霜。另外在發生了蕁麻疹後,應該忍住癢不撓皮膚,這樣可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癢得難忍時,可以使用皮炎平、膚輕鬆等外用藥物,或及時就診。 
首先要養成注意收聽、收看天氣預報的習慣,當有冷空氣特別是“寒潮”來襲時,要注意保暖,儘量避免外出和突然接觸冷水。 
其次,冬季洗澡時勿用鹼性強的肥皂,其他浴皂也不要使用過頻,以免皮脂過分丟失。此外,要積極參加體育鍛鍊,提高機體對天氣變化的適應能力。對遇冷性蕁麻疹患者,在發病期間可採取“脫敏療法”,即從用溫水洗臉逐漸過渡到用涼水洗臉,適應一段時間後接觸涼水或冷空氣就可避免出現過敏反應。此法簡便易行,對多數患者有效,但水溫不可太低,不能低到有冰涼的感覺,否則可能適得其反。 
最後,一旦患上此症,患者除了及時到正規醫院積極治療外,自己不要強烈抓撓患處,也不要用熱水燙洗,並忌食動物蛋白性食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若病情較重,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抗過敏藥治療。對於家族性遇冷性蕁麻疹,除了發作時對症治療外,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根治良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