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岳

連岳

連岳,當今中國最活躍的專欄作家之一。 1970年出生。原名鍾曉勇,福建長汀人,現居廈門。 原《南方周末》記者,現為專欄作家。先後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城市畫報》、《第一財經日報》、《外灘畫報》、《上海壹周》等媒體開設專欄。出版作品有《來去自由》、《我是雞湯》。 連岳經歷頗多,成為記者之前,曾當過老師,做過檢察官。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連岳連岳
1990年開始當教師,1994年當了檢察官,1997年擔任某地方報記者,2000年擔任《南方周末》記者,2001年為《21世紀經濟報導》編輯,2002年辭去公職成為專職專欄作家。專欄內容主要為國內外政治評論(以針砭時弊為主),以及情感問答。在年輕讀者心目中有著較高知名度。

連岳近期也加入公民記者的行列,利用twitter等網站,發報內地和香港的最新訊息,並與安替、北風、咼中校、五嶽散人等並稱為中國十大公民記者。

成名趣事

連岳的成名有些意思。1998年《南方周末》發過一篇不到千字的文章,署名鍾曉勇。文後括弧里寫著“請作者告知詳細地址”。該鐘曉勇就是後來的連岳。隨後他的文章在《南方周末》漸多起來,再後來就去做了記者,又在這家報紙上開了很多專欄,並把專欄開到很多報刊上,這就像電腦上那種最原始的挖地雷遊戲,陰差陽錯按下一個鍵,驟然間全面發動,遍地開花。

主要作品

《我愛問連岳》《我愛問連岳》
2003年4月《來去自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南方周末》專欄結集)

2003年12月《我是雞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專欄結集)

2006年8月《神了》,中國友誼出版公司(《第一財經日報》“聖專欄”結集,聖經閱讀筆記、時政點評)

2007年3月《格列佛再遊記》,中國電影出版社(長篇小說)

2007年6月《我愛問連岳》,作家出版社

2008年5月《我愛問連岳II》,作家出版社 (情感問答專欄結集)

2009年6月《來去自由》,作家出版社(隨筆雜文)

2009年7月《我愛問連岳III》,作家出版社(情感問答專欄結集)

2010年9月《我愛問連岳IV》,作家出版社(情感問答專欄結集)

經典語錄

連岳連岳

1、就像要有國家儲備肉一樣,政府如果不把作家們養起來,肉價就壓不下來。

2、大熊貓躲在偏僻的山區吃竹子,不妨礙GDP;白鰭豚的繼續生存,需要水質提高,航運謹慎、水道暢通無阻——這,怎么可能呢?

3、一想到別人也要自由,心裡就不爽,這樣的人構成的群體是不會進化的;一想到別人還沒有自由,心裡就不爽,這樣的人構成的群體才配得上人類的文明。

4、別人的媒體能把總統拉下馬,我們的媒體連馬桶都拉不倒。

5、連岳:“中國的媒體普遍落後、懦弱,有些媒體與資本無條件共進退之後,更是自貶為賺錢機器,與所謂的言論自由、公器職責毫無關係。”

6、兩會期間,北京的天氣一律報為:晴、微風、空氣品質優、氣溫27度。

7、這些使用流氓軟體的公司,他們的決策者是相信強·奸最終可以產生愛情的,以為在你的電腦里強行安裝了他的軟體,你就會成為他的用戶。

8、因涉及勞動者放假問題,中國城市溫度通常都在40度以下。

9、中國的城鎮居民還是普遍對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人(特別是農村人口)的自由持“有罪推斷”,將犯罪率上升、城市生活品質下降充滿偏見地和人的自由流動扯上等號。

10、白鰭豚滅絕,顯然和每年都創造數千萬外匯收入的大熊貓相比不值一提……

11、一個男人要得到一個女人,一壘是寬闊的肩膀,二壘是溫柔的耐心,你上癮之後,遲早會碰到硬邦邦的三壘。不要指望有什麼中間路線可以讓你逃避。

12、幸福的公民社會,需要大量的職業批評家,他們不刻薄,權利就疲憊;而幸福的家庭,必須驅逐職業批評家,他們不閉嘴,愛情就疲憊。

13、不要害怕光陰流逝,不要害怕悲傷發生,不要害怕分手,不要害怕了解人生,這一切可能都是為了讓你更了解愛。

14、當他們用“大家都是這樣......”、“愛情不過如此......”等等句式來折磨你,說服你,讓你和他們一樣時,你最好不要放棄。“和他們不一樣”,正是一個人的可愛之處,正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處,正是一個人逃脫“多數人命運”之處。

其他信息

部落格相關

連岳連岳

在廈門PX項目遭受廣大廈門市民質疑之際,連岳在blog里支持市民為環境抗爭。《華盛頓郵報》報導此事時提到了連岳和他的blog。

“鍾通過他的部落格發布趙的疑問並將它在廈門公眾中傳播。鍾,今年37歲,以在報刊雜誌上發表自由評論為生,他的妻子是一位律師,在這個城市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結果是,相對於他在廈門報業和電視媒體的同行來說,鍾較少受到來自廈門市委宣傳部的壓力,而他的同行如果公然藐視政府命令,則會面臨失去薪水、醫保、住房津貼及其他權益的危險。 “他們很害怕,”他說,“對於我來說,我不依靠任何單位,所以也少有這方面的擔憂。如果我也有一份常規的工作,我也許不會這么做。”

2007年11月15日,連岳獲得德國之聲主辦的國際部落格大賽2007最佳中文部落格。

前牛博網(現已關停)主力blogger。

在汶川地震發生之後,連岳在部落格中對政府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但是他把焦點錯誤地集中在了地震可以預報而政府似乎瞞報方面,而且還混淆了地震速報和地震預報,這引起了批評。連岳沒有就地震預報的錯誤進行公開澄清。

人物動態

晨報大講堂又開講 連岳與長沙市民討論“談戀愛”

連岳連岳

“離婚沒什麼可怕的。你身邊要是還有人為離婚猶豫不決的話就趕緊催他們吧。”你是不是覺得這樣的思維很特別?昨晚,晨報大講堂在湖南佳程酒店二樓四季廳舉行,主講嘉賓、著名情感專欄作家連岳用自己獨特的視角闡釋了這一理論,瀟湘晨報執行總編輯龔曉躍等300人參加講座。

晚上7時,講座尚未開始,四季廳已經座無虛席,當連岳以一襲黑衣出現在聽眾面前,贏得了全場掌聲。“聽完這場講座,男人將變成女人,至少擁有女人的特質”,連岳一開始便勾引起聽眾極大的興趣。他從自己7年情感專欄寫作經驗出發,主題圍繞做任何事都要從個人力量出發,去實踐,並以戀愛類比。他說:“一個國家、一座城市的建設就像談戀愛一樣,學一千個理論都是不行的,需要親身實踐。”連岳旁徵博引,從托克維爾的《論美國民主》,到《聖經》,再到巴菲特的自傳,只要不傷害別人,每個人都可以追求自己的權利。

演講的後半部分是現場提問環節。不少聽眾就連岳的情感說法向他開炮,“你妻子讀你的書嗎?”“你讓別人離婚,你自己呢?”……每位提問的聽眾都能得到一本連岳親筆簽名的著作,現場的火爆程度超出了預期想像。講座充分調動了在場所有人的熱情,連岳的簽名著作供不應求。

據悉,晨報大講堂由瀟湘晨報主辦,晨報周刊、紅網、紅網傳媒協辦,至今已舉辦了五期。

連岳連岳

十年影響力之環保人物:連岳

連岳的專欄都是大實話,正如他這個人。他不會因為被輿論定義為環保鬥士,而感覺身份陡變。他說,之所以當初那么上心地參與PX事件,說白了,最根本的一個原因就是,他住在鼓浪嶼,是切身利益攸關者。

自己的生活,自己不上心,還想指望誰?就一味跟著那些過度闡釋的報導往自己臉上一個勁兒貼金。

他說,如果咱們中國人每一位都能這樣,那局面就好了,先得有小我,才能匯聚出大我。誰也不是天生就做英雄,沒那么多大道理和大情懷。

事實上,PX事件之前,他對環保的態度只是“一般關心吧”,當時有時事評論專欄,也會關注媒體上出現的環境事件。

那時的連岳,還叫鍾曉勇,“還只是一個頗受歡迎的情感專欄作家,跟小資、小智慧之類的詞聯繫在一起,寫寫文化專欄。”做過《南方周末》記者,也做過老師,當過檢察官。

1997年,27歲的連岳一口氣買了三本《中國可以說不》,激動地四處送人。如今往事重提,他總嘲笑自己當初的愚蠢。

十年一晃而過,連岳慶幸的是,“我在關鍵時刻沒有糊塗,在該做選擇的時候,沒有逃避。”

十年後,廈門發生PX事件,這危及島內百萬民眾的生活。連岳終於坐不住了,他開始大量在自己部落格里寫申討和思考的文章,那段時間他利用網站發布內地和香港有關PX的最新訊息,引人關注,被輿論列為當時中國最著名的公民記者。

“將環保回歸為地方政治。”這是連岳長久以來基於環保政治的思考。那就是,讓民眾廣泛參與,讓各方的聲音充分表述,公眾治理環境將比政府與企業更有效率。

很多人讚揚連岳參與PX事件的過程,體現了一個公共知識分子介入環保的一個樣本。而作為連岳自己,只是覺得做到了一個公民的本分。“這是整個城市的公民行為,我只是其中幾萬分之一。”

連岳連岳

作家連岳微博盼停擺結束:電視都快發霉了!

台北時間2011年10月27日訊息,NBA勞資雙方再度重啟談判,在經過了15個小時的努力後,雙方就很多方面達成了一致意見,NBA新賽季似乎重現曙光,對此著名作家連岳也在騰訊微博中盼望停擺趕快結束,身為球迷的他還調侃自己的電視機已經快要發霉了。

曠日持久的糾紛不但給勞資雙方造成了巨大的損失,而且給球迷帶來了嚴重的傷害,由於雙方遲遲無法解決問題,這也讓大批的球迷感到心寒,隨著NBA停擺的深入,球迷的心也漸行漸遠,此前就連美國總統歐巴馬也對雙方馬拉松式的扯皮感到有些不滿,他甚至告誡勞資雙方都需要站在球迷的角度考慮,只有為球迷們著想,老闆和球員們才有賺錢的機會,才能擁有一個良好的賽季。

或許是感受到了來自各方巨大壓力,勞資雙方也希望能夠立刻止損,他們都懷著極大的談判誠意,在經歷了15小時的高強度談判後,前方終於傳來了一些利好訊息。在雙方看來,已經沒有不可調和的分歧,只要他們能夠在體系、受益分成、奢侈稅以及特例條款等問題上達成一致,那么新的勞資協定很快就會出台。

2011年10月28日,雙方繼續展開會談,種種跡象表明,一切都在朝向積極的方向展開,對此,當紅作家連岳在看到談判重現曙光的訊息後也在騰訊微博中展開互動,他坦言:“快點談好!我的電視都發霉了!”急迫盼望結束停擺的心情一覽無遺。

中國的“專欄作家”

中國的“專欄作家”絕大部分應該被稱為“副刊作家”,中國缺乏經濟類、政治類甚至體育類的專欄作家。而西方式的專欄作家卻覆蓋了從經濟學、國際政治到NBA的所有領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