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狙擊戰

通脹狙擊戰

通脹狙擊戰產生的原因是長期的貨幣超髮結合目前時間點上整個社會成本的全面上升,是引發當前物價快速上漲遠超社會預期。國家巨觀政策的干預是應對通貨膨脹的重要措施。

概述

通脹狙擊戰通脹狙擊戰
通脹狙擊戰,最新公布的2010年11月CPI漲幅高達5.1%,繼10月份4.4%的漲幅之後又創新高。儘管從中央到地方紛紛採取措施平抑物價,但從此輪物價上漲的根源分析,此次“通脹狙擊戰”恐怕難以畢其功於一役。在2010年9月份之前,幾乎沒有人認為“通脹”會是困擾中國下半年乃至2011年經濟發展的難題。很多機構都預測2010年8月份3.5%的CPI漲幅可能就是年內峰值。然而如脫韁之馬,CPI漲幅從9月的3.6%一路奔至10月的4.4%,11月更衝破5%,2010年全年CPI漲幅可能超過3.2%,超出全年通脹控制目標。

上漲背景

1、物價上漲尤其是以食品為主的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給普通百姓生活帶來了較大壓力物價上漲不僅催生了“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苹什麼”“糖高宗”“油你去”“煤超風”等網路熱詞,也催生了囤貨抗漲的“海囤族”和節省開支的“摳摳族”。
2、2010年10月份新華-銀聯中國銀行消費信心指數顯示,當月卡均交易筆數環比下降5.8%,卡均交易金額下降9.2%,價格因素對非生活必需品消費的抑制效應開始放大。
3、從此輪物價上漲根源及長期走勢分析,此番“通脹狙擊戰”將是一場“持久戰”,低物價時代或許已經終結,物價上漲的壓力在未來一到兩年內還將存在。
4、應該看到2010年的物價上漲,突破了天氣異常、自然災害、供應“大小年”等常規的因素,增加了不同於往年的漲價驅動,這才使得物價走勢判斷在短短几個月內發生了“逆轉”。

應對通脹

通脹狙擊戰通脹狙擊戰
1、中央果斷出手,“通脹狙擊戰”全面打響,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的政策措施,提出必要時對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產資料實行價格臨時干預措施。
2、《國務院關於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民眾基本生活的通知》發布,措施共16項,中央平抑物價、控制通脹的堅定決心可見一斑。與此對應各地也紛紛出台物價調控措施,時隔多年再提“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力度之大前所罕見。
3、2010年12月3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宣布“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回歸“穩健”,以及10日央行第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均是對危機思維下貨幣超發的修正,以及對回收流動性、抑制通脹的高度關注。
4、在各方“組合拳”威力之下,各地蔬菜食品價格已明顯回落,尤其是前期遊資參與炒作的大蒜、生薑等農產品價格明顯下跌,“一元菜”又回到市場。

通脹原因

1、正如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財政金融研究室主任張岸元所說長期的貨幣超髮結合目前時間點上整個社會成本的全面上升,是引發當前物價快速上漲遠超社會預期的主要原因。
2、貨幣超發的問題已毋庸諱言,2009年以來我國貨幣信貸天量投放對整體物價水平必然產生滯後推升作用。此外由於人民幣升值預期和貿易順差,加上歐美發達經濟體紛紛預熱第二輪定量寬鬆政策,“熱錢”加速流入也將加大中國通脹壓力。
3、而此輪物價上漲更關鍵的因素在於——各類社會成本特別是基礎性勞動力成本上升,這在食品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的蔬菜領域表現得尤為明顯。商務部監測發現,2010年11月上旬,全國36個大中城市18種主要蔬菜平均批發價格每公斤3.9元,比年初上漲了11.3%,比2009年同期上漲了62.4%。
4、蔬菜“領漲”生產經營成本的增加是主要原因,進入2010年國內農用柴油、農用地膜和農藥等農資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漲,生產、流通環節人工成本更是明顯增加。在農業從自給自足為主轉向商品化現代農業的過程中,農業核算發生了歷史性變革,促使“勞動力成本”概念的出現。過去農民不把自己幹活時付出的勞動看作成本,但是打工後越來越認為自己的勞動是值錢的,因此播種、施肥、除蟲、採摘等都要僱工,勞動力成本成為推動CPI持續走高的重要推手。

現象剖析

通脹狙擊戰通脹狙擊戰
1、業內專家認為,由於長期以來務農收益遠遠低於務工收益,導致資本和勞動力持續向工業單向流動,這一失衡必然導致農產品供應減少、價格上漲。此輪物價上漲只是工農產品比價的合理回歸。
2、通過政策以及臨時的價格干預,在短期內能有效遏制物價快速上漲,但農產品價格上漲的長期支撐仍較強。
3、為防止價格干預導致供應減少、反過來推高物價的情況出現,中國亟須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糧食蔬菜規劃,提高農業機械化程度,降低農副產品流通成本,千方百計增加農產品供給。
4、通過發放價格臨時補貼、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鈎等措施,確保低收入群體生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