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賄清單

退賄清單

鹽城市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行業處副處長、副科級幹部張翕飛在網上很有名氣。出名是因為他自2010年10月以來,先後兩次,將總計6筆價值9000元的退賄清單在網上公開。這個“退賄清單”一經公布,就在網上網下引起了一場不小的“震動”。

事件介紹

所謂退賄清單,是指鹽城市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行業處副處長張翕飛在鹽城經貿信息網發的一篇文章《一個公務員的廉潔從政宣言》。文中提到張翕飛在2010年9月的一次公務中陸陸續續收到了6筆好處費,總計9000元。他悉數退回,並希望今後企業不要這樣。這個“退賄清單”一經公布,就在單位內外引起了一場不小的“震動”。

事件過程

1991年從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後,張翕飛被分配到鹽城市機械冶金工業局,2001年到合併後的鹽城市經貿委工作,之後他被任命為新成立的鹽城市經信委行業處副處長。雖然他只是一個副科級的“小吏”,但相對來說,行業處卻是個“要權在握”的處室,承擔著鹽城機械、紡織、化工、電子、建材等行業產業政策的貫徹與落實工作。張翕飛坦言,在到新崗位之前,他也曾有機會接觸過官場“潛規則”,即收取當事人感謝費、好處費,但是從來都不主動謀求這種收入。“和別的同事在一起,人家收了自己不收‘說不過去’,甚至‘駁同事的面子’。”

這位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出身的技術人員,曾是鹽城市優秀科技工作者。在他看來,公務員利用特權謀取不當利益,對其他行業的從業職員有不良的示範作用,“醫生、教師、法官等擁有特殊權力的人,都有利用權力謀取不當利益的便利”,他認為由此導致的職業道德滑坡顯而易見。既然不願收禮,為什麼不拒收或悄悄退掉?張翕飛說,有的人找自己辦事,是把錢夾在材料袋裡,當著處室同事的面不方便退;當面退也沒那么容易,送禮的人覺得這司空見慣,沒什麼好推辭的,拉拉扯扯,影響不好。至於為何要將退禮的清單公布到網上,張翕飛說,如果悄悄退掉,起不到弘揚正氣、淨化風氣的目的,也想通過這種方式告訴大家:找我辦事不需要送禮。

這6筆退款都是通過郵局匯的,且有收款回執,而且每張匯款單上都有留言,或是“我辦事,不收錢”,或是“如數退還,下次不必”。

評價

張翕飛說,在“曬單”後,全單位只有一位領導走路遇到自己時,說了一句“看到了,寫得蠻好”,而其他領導和同事,一直對此諱莫如深,特別是在說到一些“敏感”話題時,似乎都在迴避他。對此,雖然一連找了幾位張翕飛的同事,但大都不願對他做評價。大家都知道他將自己的退賄清單曬到了網上,但提起此事,同事們都很敏感。一名同事說,他和張翕飛不是一個處室,自到經信委工作以來,對他的了解也只是聽別人議論,“總體感覺這個人有點怪。特別是幾年前因為經貿網的事還和單位打過官司,大家都和他保持一定距離。”而另一位同事則認為張翕飛不善於交際和溝通,生活的圈子非常小,“他個性有點‘硬’,有時候所作所為讓我們看不懂……”

在網上,不少網友都在“力挺”他的這種“高調退賄”:“有你這樣的公務員是人民的福氣”,“到我們這兒來做公務員吧”,“如果是真的,那么他可能會比較孤獨,我們希望這個人官運長久,不要受到同僚的排擠和上級領導的不待見”……但網上一些質疑他是“沽名釣譽”、“作秀”的聲音也不少。“如果你也是一名公務員,我希望你也能做一次(沽名釣譽的事情),做的人多了,效果才有,社會風氣才能好轉。”張翕飛這樣回復那些質疑者。他說自己這樣做,“就是想讓老百姓知道,幹部隊伍里還是有人是不收禮、不貪財的。”

在《一個公務員的廉潔從政宣言》的最後,他這樣寫道:有人說我此舉是沽名釣譽,我不認可這一說法。默默地做這件事情,只能說是潔身自好、獨善其身;大張旗鼓地做這件事情,或者叫“沽名釣譽”吧,才能產生應有的社會效果,才能更快地推動社會的進步,其客觀效果是符合全體人民的利益的,應當得到全社會的肯定。我希望有更多的公務員有這種“沽名釣譽”的勇氣,這將是公眾的福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