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惡啟脾丸

辟惡啟脾丸

辟惡啟脾丸,中醫藥方,出自醫藥典籍《醫級》卷八,用於黃胖症。亦或因受陰霾惡氣,病發脾經,通身黃腫,食則胸悶,小便自利,動則氣浮。

基本信息

方劑

【處方】蒼朮1兩,藿香(末)5錢,茯苓(末)5錢,廣皮(末)5錢,半夏(末)5錢,砂仁(末)5錢,甘草(末)5錢,香附(末)5錢,白朮(末)5錢,神曲(末)5錢,白蒺藜(末)5錢,綠礬4兩(醋炒7次,攤地出火毒,研),皂角2兩,紅棗6兩(蒸,去皮核)。
【製法】將皂角預煎湯1大碗,再投棗熬,攪如膏,入前末,杵作丸子。
【功能主治】黃胖症。因受陰霾惡氣,病發脾經,通身黃腫,食則胸悶,小便自利,動則氣浮。
【用法用量】每服錢許,早晚生薑湯,白滾湯任下。若服後,身現紅斑,急煎棗湯銀花甘草湯服;黃退腫消,可不必盡料;若猶未痊,日服減半可也。
【摘錄】《醫級》卷八
辟惡啟脾丸啟脾丸

中藥方劑之辟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