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垣

載垣

他是康熙帝第十三子怡賢親王胤祥的五世孫, 鹹豐帝顧命八大臣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載垣(1816—1861),康熙帝第十三子怡賢親王胤祥的五世孫。愛新覺羅氏鐵帽子王鹹豐帝顧命八大
臣之一。

生平

嘉慶二十一年八月二十六日出生,道光五年(1825年),他襲爵怡親王,曾在御前大臣行走受顧命。鹹豐帝即位後,漸受重用,歷任左宗正、宗令、領侍衛大臣。
鹹豐九年(1859年),僧格林沁在直隸(今河北省一帶)加強海防,他奉命赴天津視察。次年9月,與兵部尚書穆蔭同為欽差大臣,前往通州(今通縣,位今北京市東)接替桂良與英、法議和,通州談判已經接近尾聲時候,一方面是英法方面代表巴夏禮節外生枝要覲見皇上,一方面是大清帝國代表對於覲見方式的禮儀堅持,必須進行跪拜。談著談著,一語不合,大清帝國代表載垣蠻勁大發,命令蒙古親王僧格林沁率兵在通州張家灣將巴夏禮使團包括記者在內的一行39人一網打盡,綁架為人質。監禁期間,這些人質被百般拷打、羞辱,一個月後,只有19人生還。 按照大清帝國的如意算盤,擒住了巴夏禮,英法聯軍就會投鼠忌器。沒有想到的是,這個近代外交史上罕見的宰殺來使事件,也因此造成了英法聯軍的兇猛報復,不到一個月時間,就打進北京城,大清帝國皇上倉皇逃亡熱河。在聯軍進攻到北京時,大清帝國全部答應英法聯軍條件,而英法聯軍,也在醞釀著以“赫然嚴厲”的印象,給大清帝國皇室一個“嚴厲的教訓”。這個“嚴厲的教訓”,就是摧毀皇家園林頤和園或者圓明園。最後所以選擇圓明園,則是因為“圓明園是使團人質遭受折磨的地方”。
鹹豐十一年(1861年)鹹豐帝死,他與端華、肅順等八人同受顧命,為贊襄政務王大臣,掌握實權。不久,慈禧太后恭親王奕?合謀發動“祺祥政變”,載垣在北京被捕,賜白絹自盡,終年46歲。由族弟愛新覺羅·載敦(愛新覺羅·奕格之子)襲爵。
載垣(1816-1861) 清朝大臣。清聖祖康熙帝第十三子,胤祥的五世孫,愛新覺羅氏。1825年(宣宗道光五年)襲爵怡親王,曾在御前大臣行走,受顧命。文宗鹹豐帝即位後,漸受信用,歷任左中正,宗令,領侍衛大臣。1859年(鹹豐九年)僧格林沁在直隸(今河北省一帶)加強海防,他奉命赴天津(今天津市)視察。次年9月,與兵部尚書穆蔭同為欽差大臣,前往通州(今通縣,位今北京市東)接替桂良與英、法議和。鏇以談判決裂,拘囚巴夏禮等。英、法聯軍進逼北京時,隨鹹豐帝逃往熱河(今河北省承德市),1861年鹹豐帝死,與端華、肅順等八人同受顧命為贊襄政務大臣,掌握實權。未幾,慈禧太后與恭親王奕?合謀發動“祺祥政變”,載垣在北京被捕,賜白絹自盡。由族弟愛新覺羅·載敦(愛新覺羅·奕格之子)襲爵。

參見

清史稿
前任:
長兄載坊
怡親王
任職期間:1819年-1861年
繼任:
遞降為不入八分輔國公
族弟已革不入八分輔國公載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