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5年

1825年

1825年,傳統紀年:年號:清宣宗道光五年;乙酉年(雞年)。

大事記

  • (圖)亞歷山大一世亞歷山大一世
    1月3日——羅伯特·歐文開始“新和諧公社”實驗。
    3月4日——約翰·昆西·亞當斯正式成為美國第六任總統。
    8月29日——葡萄牙承認巴西獨立
    9月27日——世界第一條鐵路在英國正式通車。
    12月1日——尼古拉一世成為俄國沙皇。
    12月26日(儒略曆12月14日)——俄國發生十二月黨人起義。
    美國國家設計學院成立。
    丹麥科學家奧斯特發現鋁。
  • 出生

  • 2月5日——莫頓·亨特美國作家。
  • 5月1日——約翰·雅各布·巴耳末瑞士數學家、物理學家。

    5月4日——赫胥黎,英國生物學家。

    逝世

    5月19日——聖西門,法國哲學家。(1760年出生)
    12月1日——亞歷山大一世,俄國沙皇。(1777年出生)

    歷史紀事

    查禁糧船水手設教。時各幫糧船設有三教(潘安、老安、新安),祀“羅祖”神。各教主教稱“老官”。三教共有教徒四五萬人。自上年至本年,運河御黃壩分溜倒灌,從清口到淮、揚,淤成平地。

    文化紀事

    黃丕烈逝世
    藏書家、校勘學家黃丕烈(1763——1825)。丕烈字紹武,號蕘圃,江蘇吳縣人。藏書處名“百宋一廛”,著有《士禮居藏書題跋》

    陳沆逝世
    文學家陳沆(1785——1825)。沆本名學家濂,字太初,號秋舫,湖北蘄水(今浠水)人。著有《詩比興箋》 、《簡學齋詩存》等。

    雜譚逸事

    首開海運漕糧
    道光五年(1825)二月初五日,清廷命江、浙試辦海運。六月十一日,江蘇巡撫陶澍奏請河海並運漕糧。道光六年,清廷第一批海運漕糧抵達天津。已往的漕運,都是經運河運到京師。但由於運河常年失修,黃河又經常決口,常使漕運阻滯,為京師衣食造成不便。計畫仿民間商船海運貨物之法,雇用大號沙船,分起裝運,後因有人提出,漕糧改徵折色銀兩,停運治河。陶澍上奏反對,提海運之議,主張實行河、海並運辦法。他認為,江蘇額徵漕糧為數甚巨,民間以米易銀,一時難以出糶,必致穀賤傷農;再者太倉儲糧,陳陳相因,遽爾停運,必將造成府庫空虛。故折色與停運皆不可行。應自翌年(道光六)開始,漕糧海、河並運。廣招商船,分作兩次裝載,計可運米一百五十餘萬石,實行海運;其餘仍然河運,於秋冬季節疏通河道,加固堤防,至來春湖水益增,自可引導濟運。清廷採納了陶澍的建議。不久,兩江總督綺善正式奏請將蘇、松、常、鎮、太四府一州應徵漕糧,雇沙船一千餘只,分春、夏兩次,海運米一百五十萬石至天津。得旨允行。道光六年二月二十九日,海運米船九百餘艘,運米一百一十二萬二千餘石駛進天津海口,卸米後,復往奉天買豆南運。從此,漕糧海運得以實施,並逐漸代替河運取得主要地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