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長假期

2012年國慶黃金周,由於連著中秋節,相比於7天的法定假期多了一天,被稱為超長假期。天文專家表示,根據萬年曆書顯示,下一個“超長假期”要等到38年後,即2050年,這年的中秋節又是9月30日。

簡介

2012年國慶黃金周,由於連著中秋節,相比於7天的法定假期多了一天,被稱為超長假期。天文專家表示,根據萬年曆書顯示,國人要想再次享受中秋、國慶“喜相連”的“悠長假期”要等到38年後,即2050年,這年的中秋節又是9月30日。

曆法推算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在陽曆中的日期不固定,從9月8日至10月8日的每一天都有可能,但中秋節與國慶節“雙拼”的現象並不常見。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表示,萬年曆書顯示,中秋和國慶上演“喜相連”曾出現於1974年和1993年,那兩年的中秋節也都是在9月30日;而2020年和2031年的中秋節將在10月1日,但到了2050年,中秋節又將是9月30日。
出現中秋、國慶“喜相連”或“喜相逢”這種曆法現象,主要是“閏月”的結果,趙之珩解釋說,中國的曆法分為陽曆、陰曆、陰陽曆三種。陽曆是以太陽運動的規律為依據,一個回歸年即一年為365.2422天,分成12個月;陰曆則以月亮的圓缺周期(即朔望月,等於29.5306日)為一個月,積12個月為一年;陰陽曆,即我國的農曆,它揚陽曆之長避陰曆之短,取陰曆的月為月,陽曆的年為年,即以朔望月為月,以回歸年作為一年的平均長度。
由於回歸年和朔望月兩者不能整除,為方便起見,農曆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個月共354或355天,比一個回歸年的天數少11天左右,4年下來,就少了1個多月。久之,就會出現時序和天時錯亂的怪現象。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便採用增加“閏月”的辦法。遠在公元前600多年,我們的祖先就開始採用“19年7閏法”,即在19個農曆年中,規定12個平年,每年12個月;另7年每年增加1個月,變成13個月,這個增加的月便叫“閏月”。但具體選擇哪個月作為閏月,則要根據24節氣的有關規律來決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