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年

回歸年

回歸年(Tropical year):平太陽連續兩次通過春分點的時間間隔,即太陽中心自西向東沿黃道從春分點到春分點所經歷的時間,又稱為太陽年。根據公元1980年--公元2100年每回歸年的時間長度計算1回歸年=365.2426041666666667日,即365天5小時48分46秒。這是根據121個回歸年的平均值計算的結果。每個回歸年的時間長短並不相等。如公元1997年365日6時01分16秒。公元2000年365日5時54分40秒。 公元2004年365日5時37分47秒。公元2012年365日5時41分32秒。公元2015年365日5時44分51秒。公元2023年365日5時39分07秒天文學家根據太陽系的運行規律編撰出“萬年曆”。

基本信息

原理

回歸年回歸年
回歸年回歸年

“春有百花夏有雨,秋有涼風冬有雪”。四季更替謂之“年”。

每年1月正值北半球的寒冬,可此時,地球卻是過近日點,而7月北半球盛夏時節地球正過遠日點。實際上,日地距離的變化只是使整個地球從太陽接受的總熱量產生一些微小的差異,這一點差異並不足以造成地球上一年的季節變化。真正的原因是地球在軌道上歪著身子走路,從而太陽赤緯隨時在變化,也就是說太陽在地球上的直射點發生有規律的變化。

每年3月21日左右,陽光直射赤道,這時太陽在春分點,太陽赤緯等於0度。此後,太陽赤緯開始加大,太陽光直射點逐漸向赤道以北移動,北半球所得的熱量逐漸增多。 6月22日左右,太陽運行至夏至點,太陽赤緯等於黃赤交角,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這天北半球各地,中午太陽位置最高,白晝時間最長,黑夜時間最短,接受的太陽光和熱最多,日出和日沒點偏北的程度最大。夏至後太陽光直射點南移,9月23日左右太陽運行至秋分點,陽光再次直射赤道。

回歸年回歸年

12月22日左右,太陽運行至冬至點,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對北半球來說此時的情況與6月22日恰好相反。冬至後陽光直射點開始北移,到3月21日,又直射赤道。

這樣,對於地面上的某一地帶,在一年中的不同日期里,日出和日沒點的方位不斷變化,白天太陽在天球上所走的距離長短不一,即白晝長短不一,於是太陽光照射的時間就不同。正午太陽的高度也不斷的變化,陽光與地面的傾斜角度也隨之變化。太陽光照射時間、照射角度的變化使某一地帶所接受的太陽光和熱就有多與少的差別,從而形成春暖夏熱秋涼冬冷的氣候變化。

四季構成的一年,就是回歸年,它的天文意義是平太陽連續兩次通過春分點的時間間隔。回歸年的長度是365.2422日,即365天5小時48分46秒。這是根據長期的天文觀測得出的結果。

結論

四季構成的一年,就是一“回歸年”,也稱“太陽年”。

與時間相關的

時間單位 取法自然:銀河年 · 默冬章 · · · · 日[時間概念]
人為單位: · · · · · · 年代 · 世紀 · 千年
天文的年 交點年· 回歸年· 恆星年· 近點年· 儒略年
天文的月 交點月· 回歸月· 恆星月· 近點月· 朔望月
天文的日 儒略日· 太陽日· 恆星日· 曆書日
天文的時 恆星時· 民用時· 曆書時
時間標準 國際原子時· 協調世界時(UTC)·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GMT)· 地球時(TT)· 力學時(DT)
授時與守時 授時原時· 曆元· 歲差· 均時差· 偕日升
守時地方平時· 時區· 標準時間
其他 剎那· 時辰地支)· · 大時· 晝夜平分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