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英趕美

超英趕美

超英趕美是毛澤東主席於1957年喊出來的口號,毛的提法隨後得到劉少奇在中華全國總工會第八次全國代表會議上發言支持。毛澤東的期望是通過大躍進等民眾運動方式,使中國在指標性工農業品在產量上趕超英美已開發國家。

“超英趕美”是1958年前後毛澤東所提出的口號。
這一口號最早明確提出於1957年,毛澤東在回應赫魯雪夫的“蘇聯要15年趕超美國”說法時,談到要讓中國在15年內趕超英國。毛的提法隨後得到劉少奇在中華全國總工會第八次全國代表會議上發言支持。毛澤東的期望是通過大躍進等民眾運動方式,使中國在指標性工農業品在產量上趕超英美已開發國家。在三面紅旗的精神指導下,中國大陸出現了眾多的糧食畝產“衛星”。全國在“以鋼為綱”的口號之下又開始了大煉鋼鐵運動。在受到大躍進浮誇統計數字的鼓舞下,毛本人在1958年則又提出了較為著名的提法“十五年超英,二十年趕美”,甚至更為大膽的“二三年”趕超英國等說法。除了毛本人以外,也有其他中共官員說過“十五年趕超美國”等提法。然而,超英趕美最後以失敗告終,出現了全國經濟的全面衰退,而三年困難時期緊接著開始。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後,中共領導人檢討和糾正了大躍進時期的錯誤做法。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經濟發展迅速、出口增長強勁。有外國媒體稱,中國當年的“超英趕美”口號將逐漸變成事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