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游丹

赤游丹

赤游丹是一種由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皮膚傳染病,以局部皮膚紅赤如丹,形如片雲,遊走不定為特徵。又名“走馬天紅”、“游火”。本病症可見於現代醫學的皮膚網狀淋巴管炎。本病發病急,病程短。多發於初生嬰兒及學齡兒童。赤游丹的發病原因,多因局部皮膚損傷,臍部疾患,臀部濕疹,種痘,蟲咬,護理不善等,為外風邪毒所侵,以致感染成病。病發病急驟,初起局部皮膚鮮紅或片狀,形似雲彩,漫延迅速,灼熱疼痛,稍高出皮膚,邊緣清楚,遊走不定,可伴惡寒高熱等全身症狀,患部可伴發水皰,偶有結毒化膿,皮膚潰爛,壞死,而致蛀骨。

基本信息

病因病機

赤游丹的發病原因,多因局部皮膚損傷,臍部疾患,臀部濕疹,種痘,蟲咬,護理不善等,為外風邪毒所侵,以致感染成病。邪毒襲人經脈,隨氣血流走全身,發於肌表,因而出現皮膚紅腫、灼熱、疼痛等風火熱毒證候。如邪毒熾盛則可入髒入腑內陷心營,出現壯熱、神昏、抽搐等風火交熾,心神受擾,肝風內動的證候。此外,亦有因孕婦熱毒壅結於內,遺患胎兒,以致出生後熱毒蒸發於外而為病。

概述

赤游丹是一種由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皮膚傳染病,以局部皮膚紅赤如丹,形如片雲,遊走不定為特徵。又名“走馬天紅”、“游火”。本病症可見於現代醫學的皮膚網狀淋巴管炎。本病發病急,病程短。多發於初生嬰兒及學齡兒童。頭面、胸腹、四肢均可發生,但以四肢為多見。病發病急驟,初起局部皮膚鮮紅或片狀,形似雲彩,漫延迅速,灼熱疼痛,稍高出皮膚,邊緣清楚,遊走不定,可伴惡寒高熱等全身症狀,患部可伴發水皰,偶有結毒化膿,皮膚潰爛,壞死,而致蛀骨。治療不當可因邪毒入侵內臟,致高熱、神昏、抽搐甚至死亡。

辨證分型

見於頭面、耳項、臂膊等處,灼紅,重則雙目合縫,能睜開。伴見口渴引飲,大便乾結,舌紅,苔薄黃,脈滑數。

2.肝經鬱火證

發於胸腹、腰背、脅肋、臍周等處,紅腫,向四周擴展,舌紅,苔薄黃,脈弦數。

常發於下肢腿股、足背等處,紅腫灼熱,向上蔓延,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行走困難。伴見納少,渴不欲飲,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4.毒熱入營證

重證者範圍較大,可見神昏譫語,躁動不安,噁心嘔吐等諸逆證。

症狀

1.多見於夏秋季,新生兒發病率高。

2.局部皮膚紅腫,形如雲片,遊走不定,可伴有惡寒、發熱等全身症狀,病重者可出現高熱、神昏、抽搐等。

3.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明顯升高。

檢查

1.臨床可見壯熱,局部皮膚紅腫、灼熱、發硬,邊緣隆起,迅速向周圍擴大,邊緣清楚,稍壓褪色。

2.血白細胞增多,多在20X109/L以上,分類以中性粒細胞占多數。

3.血培養可見鏈球菌生長。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可進行診斷。

鑑別

1.接觸性皮炎:有接觸史。局部紅腫、邊界不清楚、癢。皮疹有丘疹、水皰、大皰、糜爛、滲液、結痂等。白細胞計數不增多。

2.蜂窩組織炎:發病部位較深,是皮下組織發炎。患處有觸痛並略微紅腫,境界不明顯,炎症迅速擴展和加重,以中央炎症明顯,有顯著的指壓性水腫,以後變軟,潰破化膿,排除膿汁及壞死組織。

3.多形日光疹:是發生在面部及暴露部位的多形發疹。其損害有紅斑、毛細血管擴張、水腫性紅斑、斑丘疹、丘皰疹及水皰或苔癬化等多形皮疹。

4.血管神經性水腫:為一種暫時性、局限性、無痛性的皮下或黏膜下水腫。多發生在組織疏鬆而易腫脹的部位,如眼瞼、口唇、耳垂、外生殖器、喉頭等處。

5.癬菌疹:發於小腿部的癬菌疹,常呈紅斑樣,水腫不明顯,足癬症狀減輕或治癒後症狀即隨之消失。

6類丹毒:有接觸家畜、魚類或屠宰工作中受傷史,損害多發生於手部為紫紅色,不化膿,不易發生水皰,往往沒有明顯的全身症狀,豬丹毒桿菌培養及接種試驗陽性。

併發症

本病一般可自愈,較少並發其他疾病。嬰兒和年老體弱的患者,如治療不及時,常可發生腎炎、皮下膿腫及敗血症等併發症。故對於患者特別是年齡小的嬰幼兒,或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若出現有高熱、寒戰、少尿症狀,檢查有明顯的腎功能異常,需要警惕腎功能不全,甚至腎衰竭。

辨證施治

治療重在清解胎毒,發在面部兼以疏風,發在下肢兼以利濕。可用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柴胡,黃芩,梔子,生地,當歸,車前子,澤瀉,木通,生甘草1。水煎,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服。

發於顏面部者加板藍根、牛蒡子、天花粉、白芷;發於胸腹部者加鬱金、黃連、玄參;發於上肢者加桑枝;發於下肢者加川牛膝、木瓜、黃柏、雞血藤等,日一劑,水煎,分早晚兩次服。

金黃膏外敷(天花粉、黃柏、大黃、薑黃、白芷、厚朴、陳皮、甘草、蒼朮、天南星)

紫草用麻油浸泡,每日攪拌1次,至麻油呈深紫紅色,濾過,外擦。

預防

1.衛生及護理

赤游丹赤游丹

保護皮膚清潔,避免損傷感染。對患兒要注意觀察,加強護理。

2.臍、臀部潔淨

注意臍部、臀部的乾燥,若有濕疹潰破時,應及時治療,選用柔軟、吸水性好的尿布。

3.休息、飲食宜忌

囑咐患者注意休息,多飲水,忌食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牛、羊、狗肉等發物之品。

飲食

1、適宜食物:

1)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2)飲食清淡。

3)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4)宜多吃富含維生素B2的食物:動物肝臟、雞蛋、鱔魚、螃蟹、葉菜類蔬菜、黃豆、乳 類、豆瓣醬、黑木耳。

5)宜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鮮棗、柚、柑橘、獼猴桃、莧菜、油菜、苦瓜、番石榴、 山楂、檸檬、豆類、馬鈴薯等新鮮蔬菜、水果。

2、飲食禁忌:

忌辛辣油膩刺激食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