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挫折後

贏在挫折後

《贏在挫折後》是清華大學出版社於2011年12月出版的一本書籍。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贏在挫折後贏在挫折後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2月1日)
平裝: 397頁
開本: 16
ISBN: 9787302268680

內容簡介

每個人的一生都要經歷各種挫折,有的人在挫折中倒下,有的人卻在挫折中成熟。那么到底該如何應對挫折,提高抗壓能力,讓生活更美好,人生更幸福呢?杜慕群編著的《贏在挫折後——職場精英應對困境之道》正是一本職場精英親歷挫折的案例故事集,也是編著者多年MBA教學過程中成果的積累,希望透過這些職場精英親身經歷挫折過程的描述,給大家以借鑑和參考。
《贏在挫折後——職場精英應對困境之道》尤其適合處於職業生涯初期與職業生涯中期的職場從業者閱讀,一般讀者也可通過本書了解自我溝通反省和應對挫折的方法,從而提高個人適應社會的能力。

編輯推薦

杜慕群編著的《贏在挫折後——職場精英應對困境之道》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求學歷程:介紹包括在職MBA學生在內的職場精英在求學過程中的挫折案例。第二部分為感情家庭:給出職場精英在感情(包括家庭成員與兄弟朋友之間)與個人婚姻家庭方面的挫折案例。第三部分為初入職場:介紹職場精英在職場初期面對的挫折,這個職場初期定義為還處於職場基層崗位尚未上到管理崗位時期。第四部分是管理生涯:介紹職場精英上到管理崗位後所遇到的挫折案例,這個時期的職場精英作為一個領導,已經開始帶領一個團隊為既定的目標開展工作。在每個案例最前面均提煉了案例摘要,後面給出“大家點化”,使用古今中外名人名言提煉升華。第五部分為挫折理論:介紹中外挫折與挫折應對的基本理論,讓讀者在閱讀挫折案例之餘,了解人生挫折的一般發展規律與應對法則,以提升讀者的挫折容忍力水平。

作者簡介

杜慕群,1968年出生於湖南省永興縣,管理學博士,高級經濟師。現就職於廣州工程總承包集團,從事國有資產運營管理與房地產開發項目管理工作。
2004年以來先後擔任中山大學管理學院3M(MBA/MPA/MPM)校外導師,中山大學企業與市場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廣州房地產學會理事,廣州市科技局、廣州市產權交易所、廣州建設工程交易中心等機構特聘經濟管理諮詢專家。
個人專著《企業核心競爭力:理論、實證與案例》入選經濟科學出版社《中青年經濟學家文庫》出版,先後在《管理世界》、《學術研究》與《南方經濟》等刊物發表論文十餘篇。

目錄

第一部分 求學歷程
第二部分 感情家庭
第三部分 初入職場
第四部分 管理生涯
第五部分 挫折概述及其理論
後記 / 396

序言

說到挫折話題,我們往往用司馬遷《報任安書》的一段話進行演繹:“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髕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這段話強調人生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挫折卻是強者砥礪人生、成就事業的“磨刀石和墊腳石”。不知是否老天眷顧的原因,我本人的人生旅程中也充滿大大小小的挫折,在求學期間有過成績猛降的坎坷,在感情方面有過失戀的痛苦,初入職場就曾經摔得頭破血流,好不容易上到管理崗位,卻發現這絕不是一帆風順的旅程。雖然挫折一直伴隨著我,但感覺每一段挫折都給了自己感悟與提升的空間。
2007年,本人在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為在職MBA2006秋季學員客座講授《管理溝通》課程。鑒於挫折是人生歷練難得的財富,為將挫折教育環節融入教學當中,在講授溝通過程“八要素模型”當中的主體自我溝通環節時,專門添加了挫折理論的自我溝通教育,強調通過挫折教育提升學員挫折容忍力,也就是現在常說的提升“逆商”。為能與挫折教育相匹配,當時還要求每位學員以《我人生最大的一次挫折》為題撰寫一篇個人挫折經歷的案例。本來這僅僅是本人教學探索的一次嘗試而已,但在批閱學員作業的過程中,驚喜地發現了許多學生的案例具有許多閃光點與類同點。所謂閃光點就是一般人所接觸層面不太可能有機會了解的一些挫折,如飛行員的挫折經歷;所謂類同點就是這些學員的挫折經歷往往在人生不同的階段又具有頗多相似的共同點。批閱作業之餘,精選了一些作業在該班的QQ群共享,出人意料,效果非常好!這就是編輯這本挫折案例集最初的動機。
在撰寫挫折案例過程中,不斷有學生反映其實挫折案例撰寫的過程就是重新揭開過去痛苦傷疤的過程,雖然過程比較傷痛,但是寫完後往往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後來通過文獻檢索發現,這種挫折經歷重現的過程其實暗含了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即“系統脫敏療法 ”(互動抑制法),是指通過情境再現方式,循序漸進的過程,逐步消除焦慮、恐懼狀態及其他不適反應的一種行為療法。通過案例撰寫,學員可以在情景再現過程中進行充分的自我認識和反省,重新面對自身長期不願意面對的挫折情境,認識到挫折產生的主客觀原因,思考如何在自我溝通過程中正確認知類似的挫折,在減輕心理焦慮與恐懼的同時,更好地應對此類挫折乃至更進一步做到避免同類挫折再次出現。這些對心理障礙的緩釋作用是本人教學初衷所沒有想到的額外效果。
有了這次嘗試,此後四年,本人陸續在中山大學為五屆MBA在職學員講授《管理溝通》課程時,無一例外地保留了挫折教育與挫折案例撰寫的環節,大部分學員反饋情況都非常正面。其實在教授了兩屆學生後,本人就曾經想將挫折案例歸集出版,以便更多人能夠從中學習獲益。但因業餘時間有限,加上考慮到教學主題的需要,本人當時更多地將精力放在了一本融合中外文化理念的《管理溝通》教材編輯上,直到2009年年底該教材在清華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並逐步受到了國內《管理溝通》研究與教學同行的關注與好評。
本人從2010年年初正式開始籌備本書的出版,在實際編輯過程中,才發現這個案例集的編輯工作絲毫不比自己撰寫一本書的工作量小,所涉及的各方面工作非常繁多。首先是案例篩選的標準與分類確定問題。要從300篇案例當中篩選出精品,到底以什麼標準來取捨,以什麼方式來分類,在初期非常難以把握;其次是文字、情節、體例需要做大量修訂協調。由於當初學員撰寫案例的時候,沒有限定篇幅與體例,因此有些主題非常好的案例,篇幅卻比較短小,情節不夠完整,或受各自文字水平限制,文筆思路不夠清晰,有些案例使用了第三人稱進行撰寫,個別學員甚至運用了文言文。最後,大部分案例都修訂了兩次,有個別案例甚至修訂了五次之多。 2010年年底,本人將該選題與清華大學出版社進行溝通,很快得到了出版許可,故從2011年年初正式開始了編輯過程。首先是確定了整本書的框架,考慮到雅俗共賞的原則,最終決定按照人生成長時間序列進行分類,即分為求學歷程、感情家庭、初入職場與管理生涯四個人生的重要階段,其中也暗含了“儒學八目”給出的“修、齊、治、平”的人生修煉順序。為了讓讀者理解挫折教育的基本理論,在全書最後一部分給出了挫折理論的重要文獻綜述,希望讀者藉此提升對挫折容忍力等概念的理解水平,並收穫挫折情境、挫折認知與挫折反應等挫折過程三段論給出的提升挫折容忍力的啟示。其次是案例篇目的選擇,按照收集到的四類案例比例即15%、15%、40%、30%左右進行篩選。最後在案例體例編排方面,絕大部分按照第一人稱進行修訂,個別案例保留了第三人稱或文言文,也算保證文風的多樣性吧。本書最終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求學歷程:介紹包括在職MBA學生在內的職場精英在求學過程中的挫折案例。第二部分為感情家庭:給出職場精英在感情(包括家庭成員與兄弟朋友之間)與個人婚姻家庭方面的挫折案例。第三部分為初入職場:介紹職場精英在職場初期面對的挫折,這個職場初期定義為還處於職場基層崗位尚未上到管理崗位時期。第四部分是管理生涯:介紹職場精英上到管理崗位後所遇到的挫折案例,這個時期的職場精英作為一個領導,已經開始帶領一個團隊為既定的目標開展工作。在每個案例最前面均提煉了案例摘要,後面給出“大家點化”,使用古今中外名人名言提煉升華。第五部分為挫折理論:介紹中外挫折與挫折應對的基本理論,讓讀者在閱讀挫折案例之餘,了解人生挫折的一般發展規律與應對法則,以提升讀者的挫折容忍力水平。
本書的編輯過程中,本人負責了全部案例篩選以及理論部分的撰寫工作,考慮到畢竟本人是理工科出身,寫作素養有限,為了保證案例語言的準確性與文學性,因此邀請正在黨校學習的文學碩士——我妹妹杜慕菊與剛剛大學畢業考入華南理工大學攻讀研究生的侄女杜鵑鴻一起加入了編輯團隊,由她們負責整本書案例的文字修訂與把關。同時在最緊張的編輯階段,妻子范淑英也參加了相關修訂與校核工作。
在本書編輯過程中,廣東省省委書記汪洋同志提出了在全省建設幸福廣東的倡議,並推薦了哈佛大學教授沙哈爾撰寫的《幸福的方法》一書,我所在公司也開展了以幸福為專題的組織生活。2010年年底央視與我同齡的主持人白岩松出版了一本名叫《幸福了嗎》的書,該書給出了一個方法的輪廓——如何尋找幸福和信仰。那么幸福是什麼?如何找尋幸福?在編輯本書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在追問,當我們面對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時,我們的人生歷程其實更多的是如何面對挫折的過程。你如何才能保持幸福的心態?面對同樣的挫折,很多人從此沉淪並萎靡不振,而有些人卻能很快振作起來,並回歸正常的生活軌道。其實幸福快樂的奧秘就在你自己手中,在於你的視角、你的理解、你的心態、你的選擇,換一種視角生活,以積極戰勝消極,學會面對“自我反省與自我溝通”,你會發現離幸福更近一步。
希望通過本書88位職場精英的挫折情境、挫折認知與挫折反應的過程,你能夠從中了解幸福的真諦,了解到其實幸福是可以通過學習和練習獲得的……
杜慕群
2011年6月20日於廣州金東環大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