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理論

挫折理論

挫折理論是由美國的亞當斯提出的,挫折是指人類個體在從事有目的的活動過程中,指向目標的行為受到障礙或干擾,致使其動機不能實現,需要無法滿足時所產生的情緒狀態。挫折理論主要揭示人的動機行為受阻而未能滿足需要時的心理狀態,並由此而導致的行為表現,力求採取措施將消極性行為轉化為積極性、建設性行為。

重點介紹

(圖)管理心理學管理心理學

有關挫折的系統的心理學闡釋,包括挫折的含義、內容、形式、原因以及解決挫折的方法等。屬於動機理論範疇。一般而言,挫折指個體在從事有目的的活動過程中,因客觀或主觀的原因而受到阻礙或干擾,知識動機不能實現,需要不能滿足時的情緒體驗。挫折產生的機智有各種假說,如挫折-倒退假說、挫折-攻擊假說、挫折-固執假說等。挫折與個人的抱負水平直接相關。挫折具有雙重性質。在積極方面,給人以交易,鍛鍊人的意志;在消極方面,使人失望、痛苦、沮喪,甚至是意志消沉而不思進取。挫折可以導致不同的行為反應,既可以是理性行為,如改變策略、降低要求、找藉口以自我安慰等;也可能是非理性行為,如採取威脅、敵視、暴力等行為加以發泄等,甚至會通過自我防禦而導致種種身心疾病。

挫折產生原因

(圖)挫折——孩子成功的起點挫折——孩子成功的起點

引起挫折的原因既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
1、主觀原因主要是個人因素:如身體素質不佳、個人能力有限、認識事物有偏差、性格缺陷、個人動機衝突等;
2、客觀原因主要是社會因素:如企業組織管理方式引起的衝突、人際關係不協調、工作條件不良、工作安排不當等。人是否受到挫折與許多隨機因素有關,也因人而異。歸根結底,挫折的形成是由於人的認知與外界刺激因素相互作用失調所致。
3、動機因素:個體受到挫折與其動機實現密切相關。人的動機導向目標時,受到阻礙或干擾可有四種情況:① 雖然受到

(圖)亞當斯亞當斯

干擾,但主觀和客觀條件仍可使其達到目標;② 受到干擾後只能部分達到目標或使達到目標的效益變差;③ 由於兩種並存的動機發生衝突,暫時放棄一種動機,而優先滿足另一種動機,即修正目標;④ 由於主觀因素和客觀條件影響很大,動機的結局完全受阻,個體無法達到目標。第四種情況下人的挫折感最大,第二和第三種情況次之。挫折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在人類現實生活中,不但個體動機及其動機結構複雜,而且影響動機行為滿足的因素也極其複雜,因此,挫折的產生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
無論是那種原因產生的挫折,人們可能都會因而產生情緒上的焦慮並採取各種方法來消除焦慮或維持個人的自尊,即採取各種防衛方式。即挫折理論所研究的問題。防衛方式通常有攻擊性反應、退讓式反應、折衷式反應三種方式。

表現及其影響

(圖)青少年挫折心理易被忽視青少年挫折心理易被忽視

一、挫折心理的種種表現:
1、對於同樣的挫折情境,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引起某一個人挫折的情境,不一定是引起其他人挫折的情境。挫折的感受因人而異的原因主要是由於人的挫折容忍力不同。
2、所謂挫折容忍力,是指人受到挫折時免於行為失常的能力,也就是經得起挫折的能力,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人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對於同一個人來說,對不同的挫折,其容忍力也不相同,如有的人能容忍生活上的挫折,卻不能容忍工作中的挫折,有的人則恰恰相反。挫折容忍力與人的生理、社會經驗、抱負水準、對目標的期望以及個性特徵等有關。
3、例如:企業中有的職工有嬌驕二氣,眼高手低,其挫折容忍力一般較低;再如:企業職工對安全生產的價值觀不同,追求達到目標的自我標準不同,即使客觀上挫折情境相似,每個人對挫折的感受也會不同,所致的打擊程度也就不同。
二、挫折對人的影響:
1、挫折對人的影響具有兩面性:一方面,挫折可增加個體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人猛醒,汲取教訓,改變目標或策略,從逆境中重新奮起;

2、另一方面,挫折也可使人們處於不良的心理狀態中,出現負向情緒反應,並採取消極的防衛方式來對付挫折情境,從而導致不安全的行為反應,如不安、焦慮憤怒攻擊幻想偏執等。

3、在企業管理中,有的人由於安全生產中的某些失誤,受到領導批評或扣發獎金,由於其挫折容忍力小,可能就會發泄不滿情緒,甚至採取攻擊性行動,在攻擊無效時,又可能暫時將憤怒情緒壓抑,對安全生產採取冷漠的態度,得過且過。人受挫折後可產生一些遠期影響,如喪失自尊心、自信心,自暴自棄,精神頹廢,一蹶不振等。

應對措施

(圖)一生要承受的挫折與成功一生要承受的挫折與成功

在企業安全生產活動中,職工受到挫折後,所產生的不良情緒狀態及相伴隨的消極性行為,不僅對職工的身心健康不利,而且也會影響企業的安全生產,甚至易於導致事故的發生。因此,應該重視管理中職工的挫折問題,採取措施防止挫折心理給職工本人和企業安全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對此,可以採取的措施包括:

① 幫助職工用積極的行為適應挫折,如合理調整無法實現的行動目標;

② 改變受挫折職工對挫折情境的認識和估價,以減輕挫折感;

③ 通過培訓提高職工工作能力和技術水平,增加個人目標實現的可能性,減少挫折的主觀因素;

④ 改變或消除易於引起職工挫折的工作環境,如改進工作中的人際關係、實行民主管理、合理安排工作和崗位、改善勞動條件等,以減少挫折的客觀因素;

⑤ 開展心理保健和諮詢,消除或減弱挫折心理壓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