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錢

五帝錢

廣義上講,五帝錢是指中國歷史上五位帝王的錢幣。狹義上講,五帝錢特指民間約定俗成的被人們熟知認可的五帝錢,這樣的五帝錢通常分為大五帝錢、小五帝錢兩種。大五帝錢指的是秦始皇半兩、漢五銖、開元通寶、宋元通寶和永樂通寶。小五帝錢指的是指順治通寶、康熙通寶、雍正通寶、乾隆通寶和嘉慶通寶。民間認為五帝錢具有擋煞、防小人、避邪、旺財、祈福之風水功能。

基本信息

釋義

大五帝錢大五帝錢
小五帝錢小五帝錢
五帝錢是中國歷史上五位帝王在位期間所鑄造並流通的古錢,又稱“帝王錢”。自古以來,國人認為古錢具有風水的功能,尤其是建立了豐功偉業的帝王,他們在位期間所鑄造的古錢就匯聚了更多天地之靈氣、中華之神氣、帝王之霸氣和百家之財氣。大小五帝錢正是具備了天、地、神的強大威力,被民間廣泛認可。

小五帝錢一般是指“清代五帝錢”,是清朝最興盛的五位帝王(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和嘉慶)在位期間所鑄造的古錢。這五位帝王相繼在位180年,是清朝最輝煌的時期,在位期間國勢強盛,出現了歷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小五帝錢距今有300年左右的歷史,材質屬於黃銅,呈現顏色為黃色,廣為傳世,經萬人之手,大量流傳下來。小五帝錢由於大部分古錢是流傳而不是出土的,因此銹跡輕,呈金黃色,大部分人不容易得到。大五帝錢又稱“中華五帝錢”,是指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明成祖永樂大帝,五位帝王在位期間所鑄造的古錢,曾被載入史書,並多次被文人墨客詠嘆。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國家,開闢了中國統一制國家的先河;漢武帝開疆拓土,奠定了中華疆域的版圖,首開絲綢之路,堪稱史上“鑿空之旅”;唐太宗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使中國屹立在世界之巔,被各民族尊稱為“天可汗”,為唐代百年盛世奠定了基礎;宋太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在極短的時間內,結束了五代十國戰亂導致的經濟蕭條和社會動盪,迅速把宋朝推向了空前繁榮的局面;明成祖實行富民強國政策,開創了“永樂盛世”的局面,並派遣鄭和七次下西洋,積極溝通與世界的聯繫,開創了“海上絲綢之路”。史書記載:明成祖在位期間,“威德遐被,四方賓服,受朝命入貢者殆三十國,幅員之廣,遠邁漢唐”。

大五帝錢中的首枚錢——秦始皇半兩距今有2200多年歷史,最後一枚古錢——永樂通寶距今也有600多年歷史。大五帝錢銹跡重。而且只有少部分人可以獲得,原因有兩方面:

古錢古錢

1、大五帝錢鑄幣年代距離我們時代久遠,而且時間跨度大,想要一次性獲得本身難度就很大。

2、經過上千年的流傳和損壞,已經消失殆盡。隨著後世的出土,大五帝錢又呈現在世人面前,只是伴有銅銹,但要指出這樣的古錢經過人們長期流傳、把玩,表層會逐漸脫落,並且錢體表面還會自然會生成一層保護膜,使其光亮潤澤。我們去博物館見到的絕大部分傳世品,都是這樣的保存狀態。

古錢有風水的功用,五帝錢同樣具有風水的功用。但是只有真正的五帝錢才具有風水的功能,仿製品或者偽品不具備風水的功能。

基本分類

1、真品五帝錢

秦半兩秦半兩

真品古幣,依保存狀態不同,分為傳世和出土兩種,其中傳世古幣,又分為傳世黃亮和傳世黑漆古兩類;出土古幣,更有罐裝和土坑窖藏之分。傳世黃亮和灌裝古幣多為精美品。

2、仿古工藝品

人工刻意做舊過的工藝品,以牟利為目的的,是為假貨;沒有做舊過的,以正常價格,非古董價出售,是為當代工藝品。

注意:嚴格意義上,五帝錢的定義只包括真品古錢幣,仿品和五帝錢的法理相違,知假而用假,建議不用。

功用

五帝錢五帝錢

中國古代民間一直有用古錢幣驅邪的習俗。史載,將方孔通寶錢不拘大小,以紅線懸於頸間,取銅錢歷經萬人手之實,匯集百家之陽氣,可抵禦邪祟鬼魂。

1、五帝錢有擋煞、防小人、避邪、旺財、祈福之功能。中國民間自古就有佩戴錢幣以擋煞、防小人、避邪、旺財、祈福的習俗。五帝錢是中華民族中最興盛的五個帝王所鑄錢幣,因而五帝錢更多匯聚了天、地、人之氣加上百家流通之財氣,故能鎮宅、化煞,併兼具旺財功能,還能強化主人自信,化解六神無主之缺陷。

2、五帝錢是靈器,是法物,它兼具了帝王之威和民族之神。在古代,民間信仰的是君權神授的思想,認為帝王的權力是天授予的,只有帝王是溝通天地的神的化身。五帝錢正是凝聚了這樣的帝王霸氣和中華神氣,成就了一番偉業。清五帝開創了清朝百年盛世的局面。秦始皇統一華夏,開千秋之偉業,建萬世之功,可謂“千古一帝”;漢武帝開闢絲綢之路,世人稱為“鑿空之旅”;唐太宗建立大唐帝國,被尊稱為“天可汗”,舉世聞名。宋太祖建立了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文化最繁榮的大宋王朝;明成祖派鄭和七下西洋,將中華文明遠播海外,明永樂通寶成為17世紀國際貿易硬通貨。帝王的威嚴和氣勢遠遠散播國內外,可見其帝威和民族氣勢之強大。作為他們所鑄的古錢是唯一留給後人的附有帝威的靈物,真正的五帝錢既珍貴又難得。

五帝錢具有古錢所有的功用,避災、保佑、祈福等。但與普通古錢相比,不論是大五帝錢還是小五帝錢,它們更多匯聚了華夏大地之靈氣、中華民族之靈氣、真命天子之靈氣、傳承百家之靈氣。

法理

五帝錢五帝錢

中國古錢具有很強的文化屬性,自秦始皇統一幣制,中國錢幣就形成了“外圓內方”、“天人合一”的定製,取其象天法地。這其中蘊含著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和哲學思想,是古代陰陽八卦學說的具體體現。因此,古錢本身的鑄造就包涵了天、地、神合一,也成就了古錢風水的功能。

1、古錢天、地、神的合一是從秦始皇半兩開始的。王獻唐先生在《中國古代貨幣通考》中考證:“始皇半兩之製作,以中間方好為地,好外之圓肉為天,分作二事,各以度數象之。易繫辭曰:天五地六。地數為六,故方好長寬各六分。天有十二紀,周而復始。形為天地,數亦為天地,彼此配合,……交射互應,無不中的,設計最為精密。”從秦始皇半兩開始,中國古錢就是以“天圓地方說”,按照易經的天干十二支精密設計,並融合了陰陽五行鑄造而成。漢五銖鑄造時亦是如此,表達的是“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靈,感天地,正四時,出教化,宗有德,重有道,顯有能,褒有行者也。……上圓法天,下方法地”。漢朝董仲舒提出了“君權神授”的君權思想,它反映在錢幣上就是把天、地、神合一,把天子作為神的代表與天地共齊,共同融入到錢幣之中。唐代雖廢五銖,改行通寶,但其造型仍沿用秦半兩的天圓地方,只是稱謂和幣面所鑄文字加以改變。後世延續使用這一形制,在“通寶”字前加了國號、朝代、年號,如明代的永樂通寶、嘉靖通寶等,清代的順治通寶、康熙通寶、等,《天工開物》中亦記載了“一面刊國號通寶四字”。幣面國號的鑄造,在原有濃厚的宗教意味基礎上融入了帝王的統治權威,政權與神權,皇帝的國號與天圓地方的形制進行了又一輪融合,共同鑄入了每一枚銅錢之中。

2、銅錢性剛,五行屬金,銅質吸收氣場的力量比金銀都好,因此,歷經數百年傳承的古銅錢,具有極強的化解煞氣的作用。

3、五帝錢出自於中國最強盛最繁榮的帝王。他們在為期間,國運昌盛,帝王獨尊,百姓安居樂業,國富民強。錢幣的製作精良,流通時久,故能鎮宅、化煞,併兼具旺財的功能。

4、五帝配五行。五帝錢具有五位帝王的五行。作為民俗法器,五帝錢兼具天地陰陽五行之精華,威力無窮。清五帝錢五位帝王中順治屬水、康熙屬木、雍正屬土、乾隆屬金、嘉慶屬火。中華五帝錢五位帝王雖然相隔時間長,但他們的命理也具有五行之說。秦始皇屬水、漢武帝屬金、唐太宗屬土、宋太祖屬木、明成祖屬火。

擺放

五帝錢按功用不同,擺放操作也有特定的講究。化煞有方位,辟邪有神位,招財有財位。祈福納吉祥時可以隨意一些,“錢”和任何人、任何事都沒有忌諱;祈求平安時可懸掛在汽車中,既可裝飾又可保平安;在客廳、辦公室、神位等地方安置吊掛一串,可以趨吉避凶,招財、旺宅氣。擺放順序按照錢幣年代順序即可。

品相

品相是用來表示收藏品的完好程度。古錢作為收藏品的一種,也具有自身的評價標準,可分為美、上、近上、中四個等級。作為古錢幣中的五帝錢也是按照這樣的標準判斷。但由於鑄幣時間、鑄幣主要材質、距今時間不同,導致我們今天看到的古錢各有不同。下表為五帝錢基本參數:

表1:大五帝錢參數表

帝王 錢幣名稱 材質 始鑄年代
秦始皇 秦始皇半兩 青銅 公元前221年
漢武帝 漢五銖 青銅 公元前118年
唐太宗 開元通寶 青銅 公元626年
宋太祖 宋元通寶 青銅 公元960年
明成祖 永樂通寶 黃銅 公元1408年

表2:小五帝錢參數表

帝王 錢幣名稱 材質 始鑄年代
順治 順治通寶 黃銅 公元1644年
康熙 康熙通寶 黃銅 公元1662年
雍正 雍正通寶 黃銅 公元1723年
乾隆 乾隆通寶 黃銅 公元1736年
嘉慶 嘉慶通寶 黃銅 公元1796年

真偽鑑定

由於各個歷史時期的錢幣鑄造遵循著一定的演進軌跡。因此,古錢幣真偽鑑定,最關鍵之處是要看錢的神韻氣質和製作風格,要看是否符合它所處時代和地域的製作特徵,是否符合時代和地域特徵的自然姿態和特有氣質。

傳統的辨別真偽方法主要有:

古錢古錢

1、看錢文。根據古錢的文字製作特徵,一般可以初步判斷其真假。

2、看色澤。古錢因年代久遠,一般鏽蝕嚴重,無論硬綠銹還是土化銹,都是銹色入骨,甚至通體銹透,不可輕易剝離。

3、聽聲音。古錢發出的響聲淳厚,不會有轉音;假錢則會發出清脆的轉音。

4、聞氣味。新出土的古錢有一種土香氣味,會有一種親切的感覺;假錢則帶有某種難聞的氣味。5、稱重量。古錢年代久遠,火氣已脫,感覺比新錢略輕。

上述幾種方法,都不是絕對的、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織、相互補充的。鑑定時,必須綜合地考察和分析,既要在微觀上做細緻的考證,更要從巨觀上做全面的考察。

隨著時代發展和科技進步,先進的科學技術也被引入到錢幣鑑定領域。現代科學方法與傳統鑑定方法相結合,可以更準確地鑑定古錢幣的確切年代。

如果只知真錢的特點,而不了解假錢的偽造方法(特別是對作偽程度較高的假錢),有可能導致鑑定上的盲目性。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錢幣作偽方法。

1、翻砂作偽。依據錢譜中的拓圖,制模翻砂。

2、改刻作偽。用普通品為模,在砂盤上改刻其中一字,或添刻雲、雀等紋飾記號。

3、挖補作偽。常見作法有:一是把普通古錢中的文字剔去,另用銅片打製成其他錢文,貼補成稀見品;二是把相同的兩枚普通品上的錢文剔下,互相交換貼補,變成兩枚別品;三是剔去普通品中的一個文字,再用生漆填補成異文;四是用生漆挖補改造錢體;五是在普通錢的背面貼補錢文。

4、拼合作偽。將兩枚大小相仿的錢各磨去一面,再貼合在一起。

5、假色作偽。假錢必須有假色偽裝,古錢的假色主要包括假銹和假傳世古色。作假銹的方法包括:將假錢埋入潮濕酸性的土壤;將假錢在酸性溶液中浸泡一年半載,然後取出等多種方法。傳世古色作假的方法:將假錢煅燒或酸液中浸泡後,長年隨身攜帶搓摩,天長日久,便會產生髮亮的傳世古色。

開光解析

方法一

把新請的五帝錢放在陽台上白天太陽光,夜間月光最容易照射到的位置,擺放16天五帝錢便可自然開光,此種方法開光的五帝錢吸取日月之精華擁有一些抗煞和招財能力。

方法二

一般性加持,大部分寺廟採用此方法,批量開光,無需緣主生辰八字,初一十五加持法力,部分寺廟採用此種方法,五帝錢靈性一般。

方法三

請五帝錢都使用持有人的姓名,生辰八字,運用天星擇日算開光時間,此種方式運用稀少(因為需要計算開光時間,),令福運堂五帝錢保持最高法力狀態而不丟失法力,主人與五帝錢完美結合。此開光法五帝錢具有極高靈性)五帝錢只會保護主人,保護主人的原力只會出入主人身體,所有靈性極高. 福運堂五帝錢就是這樣開光的。以上方法能讓貔貅發揮最高的靈性。

古錢來源

窖藏窖藏
古錢有兩種來源:一種是傳世的,這種傳世古錢距離現在年代越近,流傳下來的就越多,年代越久遠越稀少。另一種是出土的。很多人認為,古錢都是墓葬出土的,其實不然。我們現今所見的絕大多數古錢來源於窖藏,所謂窖藏是指在地窖中貯藏和儲存財物。只有極小部分是來源於墓葬。原因有二:

1、古代沒有銀行,人們儲存錢幣的方式就是將其裝在容器中,埋入地下或者其他私密地方。尤其是在戰亂、饑荒時期,戰火殃及,百姓逃難,由於錢幣不便攜帶而埋藏起來。

2、中國古代很少有用錢幣作為陪葬品的習俗。歷朝歷代帝王不允許形成用錢幣作為陪葬品的習俗。距今為止,我們可以從已發現的墓葬中看到,中國古墓中大多陪葬品是金銀、珠寶、瓷器、玉器、紡織品等,而古錢幣極少。

顏色選擇

五帝錢五帝錢

五行與五色:東方木,在色為蒼;南方火,在色為赤;中央土,在色為黃;西方金,在色為白,北方水,在色為黑。

黃色,屬土,宗教意義上的辟邪色,五帝錢本身自有辟邪功能,這樣配功用重複。有些人提出用黃色穿五帝錢是想土生金,但五行之事"過"反而雜,造成了很多的"金"夾雜一點點"土",因為"土多金埋,土薄金雜",薄土不生強金,所以,是個很錯誤的搭配。

紅色,屬離卦,代表光明、正氣、太陽等,旺家旺財萬事吉利,有些人會說,紅色繩子屬火,古錢是銅屬金,火克金不好,其實不然,紅繩系銅錢是“微火鍊金”,而不是火克金,因為五帝錢本身自有五行屬性,順治屬北方水,康熙屬 東方木,雍正屬中央土,乾隆屬西方金,嘉慶屬南方火,五帝在時間上除了正好180年(1644~1824)是完整的三元九運外,空間上也五行俱足,所以在五帝錢全部包真的前提下,其威力毋庸置疑。

化煞原理

1、銅錢性剛,五行屬金,銅質吸收氣場的力量比金銀都好。因此,銅錢具有極強的化解煞氣的作用;

2、銅錢外圓內方,外圓代表天,內方代表地,中間的皇帝年號代表人,“天、地、人”三才具備,因而具有扭轉乾坤的能量;

3、秦漢唐宋元明清是中國大一統王朝,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永樂大帝,以及清代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五帝處於中國國力最強大的年代,時代相連,國運昌盛,社會安定繁榮,帝王獨尊,百姓樂業,錢幣鑄造精良,流通時久,得天、地、人之精氣,故能鎮宅、化煞,併兼具旺財功能。

防偽常識

1.古錢作偽的主要方法

(1)翻砂法。

五帝錢五帝錢

翻砂法是我國古代鑄幣的主要工藝法。隋以前鑄錢多採用錢範鑄造,自唐代開始,則採取母錢翻砂的技術,不管是哪一種鑄造方法,除了某些歷史時期外,總體上說都比較講究鑄幣的工藝質量,錢幣的質地一般都比較緊密細緻,流傳至今,表面自然產生一層色呈深褐色的包漿,讓人感覺火氣盡退,色澤柔和。而偽品的鑄造工藝一般比較馬虎,致使錢質疏鬆,讓人感到火氣很重,錢面砂眼和氣孔雖經打磨,但總不及自然磨損而顯得光滑。

製造偽錢一般採用母錢翻鑄的方法,極少有用錢範作偽的。古代鑄錢,放入砂箱中的母錢不止一枚,而是整箱,由於是整箱翻砂模,砂模壓力均勻,鑄造出來的錢幣厚薄一致。而作偽者一般僅雕刻一枚母錢,不是整箱翻砂模,因此,同樣是母錢翻鑄,由於母錢的數量和鑄造工藝不一樣,翻鑄出來的錢幣厚薄因變形而不同。

古代鑄錢從砂模中取出的錢幣毛坯往往成樹形,需要加工打磨,由於古錢形制是方孔圓形,所以翻鑄出來的錢幣毛坯被串在同一根方棒上,同時鏇轉打光,錢幣邊上留下的銼痕並不成直線狀,而成弧線形,與錢邊平行,從清代鹹豐錢中的一些大錢還可以隱約地觀察到,即使如此,由於年代的久遠,錢邊的銼痕或者消失了,或者已不很清晰了。相反,作偽者銼毛坯時只知道反覆銼磨,使錢邊光滑就行了,形成錢邊的銼痕雜亂無章,或者呈直線狀,使人有一種全新的印象。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王莽布幣的加工方法與眾不同,它們被加工時儘管也可能數十枚地串在一起,由於形制上並不是圓的,所以銼磨的痕跡或與錢面垂直,或與錢面成一定的斜交,成直線狀。而贗品一般並不注意這些,大多留有合模範線。

鑑定錢幣,錢穿即錢幣的方孔也是應注意的地方,這是作偽者往往忽略的地方,古代的錢幣加入商品流通領域之後,人們使用時是用繩索之類的工具錢幣串在一起的,所以,隨著錢幣流通時間的增加,錢穿經自然磨損已不再像新出爐的錢幣那樣稜角分明了,有的甚至會造成錢穿變形。偽錢卻不同,錢穿方整有棱,留有新銼痕跡。

由於作偽者使用真錢翻制砂模時用力不勻,不但使錢幣厚薄不同,而且容易造成錢幣文字的高低也會不同,這種情況在真正的古錢中不多見。 由於用翻砂法作偽會帶來如此多的麻煩,容易被識別,因此,作偽者常常會加上一些銅銹來加以迷惑,這就需要具備多方面的鑑定知識,而不單單從翻砂這一點來推敲是否作偽。

民間散落有許多古錢幣,數量越來越少,往往品相一般,磨損較重,但這往往成為不具備專業鑑別知識的收藏者鑑別真偽的重要依據 ,並且磨損並不影響組成五帝錢發揮作用。

(2)改刻法。

五帝錢五帝錢

這種作偽的方法比較重要,就是一枚普通錢幣經過加工改刻之後,變成一枚珍貴的錢幣。改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種是利用流銅進行改刻。古代鑄錢,由於技術上的原因,銅錢表面會留下澆鑄時遺留的銅液結晶,錢幣界稱這種結晶為流銅。流銅的存在並沒有什麼了不起,可是,在作偽者眼裡卻成了可以利用的對象。這些流銅往往被刻成星紋或月紋,也有的則被刻成文字,這些被刻成的星月紋或文字一般位置都不正。

一種是直接在錢幣表面陰刻文字。出現陰刻文字的錢幣大多是半兩和五株錢兩種。作偽者常常會在錢幣表面刻上一些吉語或意義隱晦的符號、數字和文字,也有的在錢幣邊上或肉上刻上一些花紋圖案,這些附加在錢幣上的文字、符號、數字和花紋,由於是後刻上去的,往往與整個錢幣不相協調,給人有一種多餘感。

一種是對原有錢文進行改刻。這種改刻又可分為兩種:一是對錢幣面文的改刻;一是對錢幣背文的改刻。

離奇方法

五帝錢五帝錢

戰國時期齊國鑄行的“齊大化”三字刀發現較多,算不上什麼珍貴,而“齊返邦張大化”六字刀卻不然,發現較少,於是,作偽者利用六字刀不易得而收藏者又急想得到的心理,三字刀改刻成六字刀,混水摸魚。乍看起來,這些假的六字刀形制規整,符合先秦齊刀特徵,文字有的也一樣,但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文字排列擁擠和改刻時留下的刀痕。對錢幣面文改刻,有的採用文字鏟去,如太平天國背聖寶小平錢的“天國”兩字鏟掉,使之成為出譜的橫讀“太平”背“聖寶”。又如康熙通寶之“熈”字鏟去第一筆撇劃成簡體字“熙”形,等等。在改刻的錢幣中,有一種利用舊有光背銅錢磨去面文進行改刻,比如有一枚直讀半兩錢,粗看上去,製作、銹色、包漿等都相當的好,但看文字卻讓人生疑,“半兩”二字與錢面一樣平,這在秦漢半兩錢中基本上是不存在的,細細品味,“半兩”二字系人工琢刻而成,文字筆鋒處留有刀痕。

據說,改刻錢幣還有一些離奇的方法,例如利用古銅鏡刻成錢幣等。

以上這些改刻的方法,都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即作偽者為了使改刻的地方不露痕跡,經常會施以假銹,這種假銹正因為是假的,所以與錢幣自然生成的真銹不一樣,容易剝落,給人一種矯揉造作之感,與整個錢幣極其的不相協調。然而,特別要注意的是一些仿清代雕母的贗品。由於清代距今不遠,雕母大多沒有銹跡,這樣便給了作偽者可趁之機,不再需要像改刻其他錢幣那樣做假銹。如何區別雕母真偽呢?凡是真品雕母都用精銅雕琢而成,色澤溫潤、金黃,刀痕盡化而光滑,文字自然生動,渾成一體,而偽品卻不然,不僅所選擇的銅料不及真品,而且刻工粗糙,又由於是模仿之作,錢面文字總顯得有些呆滯,缺乏精神,尤其是滿文,特別要當心的是那些出自清代錢局雕模工匠之手的雕母仿製品。作偽的雕母中有些是用翻砂鑄成的,則比較容易識破。

(3)嵌補法。

嵌補法是錢幣作偽的又一重要方法。傳統所說作偽的挖補法、拼合法、打制拼合法等,可以嵌補法一言以蔽之。

古代錢幣常常會因錯范或移范而形成一些比較特殊的版別,例如合背,這種因鑄造工匠疏忽而形成的版別,一般都要比普通的錢幣為少見,對於收藏者來說,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個品種。作偽者利用這點,或者兩枚錢幣磨得很薄之後粘合在一起,或者各取錢幣的一半粘合在一起,使之成為少見的合背或面文。用這種方法造假的錢幣,無論從文字、還是從銹色等方面觀察,似乎都無懈可擊,但輕輕地扔在檯面上或地上,發出的聲音與真正的合背等錢幣相比較,真所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有些厚肉贗品的製作方法也類同於此。

五帝錢五帝錢

挖補作偽是嵌補法中一種較為常見的方法,這種方法大有偷梁換柱的感覺,即挖出錢文中的一個字或兩個字,然後用其他錢幣上的錢文代替補上,使之成為珍稀錢幣。如北宋“聖宋通寶”小平錢是罕見珍品,作偽者普通的聖宋元寶錢之“元”字劑去,然後取下與宋錢文字風格接近的其他錢文中的“通”字粘在“元”字的位置上,就成了一枚“聖宋通寶”。再如“慶元通寶”的“通”字剜去,以“洪武通寶”的“武”字嵌入,就成了“慶武元寶”,變成了一種臆造品。挖補作偽的方法容易留下以下的痕跡:一是,嵌入的文字與其它錢幣文字風格不一致;一是嵌補文字的地方所留下的蛛絲馬跡,或用假銹遮蓋。前者只要熟悉一個時代一種錢幣文字的書法風格,還是比較容易辨識的,後者除了用傳統方法辨別外,還可以用現代科技的探傷儀器進行識別。

錢幣作偽除了翻砂、改刻、嵌補三種主要方法外,還有其他一些方法,比如使用腐蝕法,在一塊銅片上用油漆或蠟勾勒出所需要的錢幣輪廓、穿孔、文字,再放入腐蝕劑中,待一段時間後取出。用這種方法作偽的錢幣比較少見。現代人作偽不僅運用傳統工藝,而且還會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例如運用電腦,儘管這種方法在古錢作偽中還不曾見到,據說在銀銅幣膀品中已有發現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鑑定真假

破綻在於:

1.偽品的直徑較正常品相小(因為是用真錢翻鑄的);

2.偽品的文字和真品相比,已經變形,筆畫較真品無力;

3.包漿不過關,為塗油做舊包漿,和真品相比,包漿過度不自然。

五帝錢價格

比較少見、價格卻始終固定兩元的“雍正通寶”,較好品相的在2011年賣價180至200元人民幣,而“順治通寶”“康熙通寶”的價格也漲至過去的十數倍,直徑較大的“乾隆通寶”“嘉慶通寶”,身價也至二三十元。此時一套品相好些的“五帝錢”價格已達三百元左右,很多錢商開始有意識地揀選品相好、體量大的“五帝錢”成套出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