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蓬萊

賈蓬萊是一位元朝時期的人物,擅長作詩,有作品被收錄於閩雜記。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賈蓬,[]女。閩(福建)人。虛中女,上官粹妻。幼與粹同讀書學畫,其婚姻離合,載翦燈余話。蓬萊嘗於白練帕上畫緋桃擲粹,並題七絕一首。後粹為盜所戕,蓬萊即自刎。惜畫不傳於世。著有絮雪集詩。《閩雜記

詩詞著作

《春曉》

方池水影薄,曲檻鳥聲嬌。
鸞鏡紅綿冷,蛾眉翠黛消。
冶容舒嫩萼,幽思結柔條。
纖指收花露,輕將雪粉調。
《閨情》

燕子南來雁北飛,遠人何事竟忘歸。
一腔心病難形口,萬斛愁情盡屬眉。
試掠金釵臨曉鏡,潛垂玉籌漬春衣。
鄰姬莫問容憔悴,只有西窗夜月知。
《閨怨》

露顆珠團團,冰肌玉釧寒。
杏梁棲只燕,菱鏡掩孤鸞。
殘樹枯黃遍,圓荷濕翠乾。
繡簾生色畫,窗下帶羞看。
《畫緋桃題詩》

硃砂顏色瓣重台,曾是劉郎舊看來。
只好天台雲里種,莫教移近俗人栽。
《秋夜》

幽蘭露華重,羅幌涼風動。
木匣掩香紈,繡衾誰與共。
螢影度疏簾,獸爐寥寥煙。
銀缸芳焰滅,自脫翠花鈿
《謝姊惠鞋》

蓮瓣娟娟遠寄將,繡羅猶帶指尖香。
弓彎著上無行處,獨立花陰看雁行。
《詠蝶》

薄翅凝香粉,新衣染媚黃,
風流誰得似,兩兩宿花房。

相關記載

“噗”的一聲,一顆人頭落地。“噗”的一聲,又一顆人頭落地。“噗”!“噗”!“噗”!無數顆人頭落地,像西瓜般散布在皎潔的月光之下。一個面露凶光的黑衣人傲然站立,他大手一揮,手持彎刀的士兵繼續展開屠殺,鮮血很快浸透了土地。披頭散髮的賈蓬萊看著眼前悽慘的一幕,雙眼布滿血絲,她的神經已經麻木,她的悲傷已經深入骨髓。黑衣人踱步來到賈蓬萊面前,借著燃燒的火把仔細端詳,真是個標緻的女人。黑衣人生了憐香惜玉之心,下令放賈蓬萊一馬。黑衣人道:“可惜一個大美人了,你要是從了我,我就不殺你,你考慮一下。”賈蓬萊淚流滿面,沉思片刻答:“好吧,我答應你,但請你將我親人的屍首埋葬。”黑衣人答應。兵卒迅速掩埋了賈蓬萊親人的屍首。黑衣人道:“你的事情我已經辦完了,現在該辦我們的事情了,你準備好了嗎?”黑衣人對賈蓬萊欲行不軌。兵卒很識趣地迴避。賈蓬萊面帶微笑,邊後退邊從地上拾起一把尖刀,猛地向黑衣人心口刺去,嘴裡怒吼道:“殺死此賊,為我親人報仇。”刀未到,被黑衣人一腳踢飛,女詩人賈蓬萊慘死於亂刀之下。黑衣人嫌不解恨,將賈蓬萊的頭顱和屍體分隔兩處,使其永世不得“相聚”。
這一幕慘劇發生在元朝末年。福州女詩人賈蓬萊全家被元兵殺害,賈蓬萊也在這次動亂中屍首分離,死於非命。後來,混混出身的朱元璋做了大明朝皇帝,將元朝殘部驅逐至塞外,剛剛建立的明朝這才趨於穩定。老朱當了皇帝以後,沒忘記當初打江山時幫助過自己的民眾,就命令各個州府統計對明朝建立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個人,進行統一表彰。當時福州巡撫到民間微服私訪,了解到賈蓬萊的典型事跡之後大為感動,就親自去墓地拜望這位女詩人。一行人到了墓地,發現賈蓬萊墳上長出一棵小樹,不遠處其家人之墓上也長出一棵小樹,兩棵小樹各自向對方傾斜,似有相擁之勢。巡撫大人感慨道:“人間悲劇,莫過於生可同床,死卻不能同穴,可惜可嘆。”巡撫大人下令讓賈蓬萊和其親人“團聚”。這時身邊秘書對巡撫大人而語:“大人且慢,事發當日屍骨遍地,死者身份姓名均無從考證,不如等確認其身份再合葬不遲。”巡撫大人覺得有道理,就說:“那就等等再說,但一定要厚葬這位抗元女英雄。”當地官員得到上級指示,不敢怠慢,將葬有賈蓬萊的那片墳地重點修繕保護,並列入當地重點文物保護對象,成為福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賈蓬萊的英雄事跡就此流傳於民間,其墓地成為當地旅遊業的“名片”。
賈蓬萊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她的生平又具有怎樣的戲劇性呢?她死後明朝政府為何對其如此重視?一切要從賈蓬萊的愛情說起。賈蓬萊和上官粹奴從小就定了娃娃親,雙方家長約定等他們到了成人年齡就讓他們完婚。賈蓬萊十八歲的時候,上官粹奴之父上官守愚找到親家賈虛中說:“兄台,真是時光如水歲月如歌,轉眼間孩子們就長大了,按照當時的約定,該讓他們完婚了。”賈虛中也感慨道:“可不是嗎,真是時光如水歲月如歌,轉眼孩子到了結婚的年齡了。我今天很忙,這個事情我記著呢,咱改天再說……”見賈虛中吞吞吐吐,上官守愚意識到事情有變動,就說:“看兄台的意思,好像不著急這門親事,你不會是想毀約吧?”賈虛中一聽,話都問到這個地步,也沒隱瞞,就說出心中隱憂:“經過我的考察,覺得你兒子上官粹奴條件太差,一沒才華二沒穩定工作三沒房子,我擔心閨女嫁過去會過苦日子。考慮再三,這個婚還是退了吧。”沒多久,賈虛中就將賈蓬萊許配給一戶有錢的林姓人家,得財禮無數。要說這個賈虛中也太不夠意思了,嫌貧愛富見利忘義,生生拆散了一對戀人。但反過來想想也不能完全怪他,這叫可憐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誰不想讓孩子找個家庭條件好的伴侶?親事黃了,對滿心歡喜的上官粹奴打擊挺大,作為一個男人,被人以無錢無才的理由給甩了,心理上一時很難接受。上官粹奴開始意志消沉,喝酒逛窯子,在虛無中放縱,在放縱中變態。賈蓬萊知道這個事情後對上官粹奴解釋:“我也是迫於無奈,當我得知我那見錢眼開的父親私自退婚之後,他已經收了姓林的彩禮,我讓他退他死活不去。雖然事已至此,但並不意味著我就答應這門婚事了。我心裡並不認同這門親事,我要反抗,只要我們共同努力,肯定能扭轉局勢,你有信心嗎?”話說到這個份上,上官粹奴才明白自己錯怪賈蓬萊了,心中感到無限懊惱,就說:“由於我太衝動,導致你太委屈,我向你道歉。你說我們現在該怎么辦?”賈蓬萊說:“辦法你自己想,我到時候配合你,你要是真的愛我,肯定能想出好辦法。”
賈蓬萊走後,上官粹奴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創意工程。很長時間過去了,他絞盡腦汁還是沒有想出好辦法。眼看賈蓬萊和林姓有錢人的婚期臨近,上官粹奴還是沒有任何舉動,賈蓬萊急得心如貓抓,就在白色手帕上寫詩《畫緋桃題詩》托人捎給上官粹奴:“硃砂顏色瓣重台,曾是劉郎舊看來。只好天台雲里種,莫教移近俗人栽。”賈蓬萊詩中說得明白:“咱們不是都說好一起想辦法的嗎,這么長時間了你怎么還沒有動靜?難道你讓我一個姑娘家去拋頭露面嗎?你到底還是不是男人?”男人最怕被人說自己不是男人,上官粹奴見詩後面紅耳赤,但他最終也沒想出證明自己是男人的好辦法。無奈之下,上官粹奴回復一首詩給賈蓬萊:“蕊玉含春縕素羅,歲寒心事諒無多;縱令肯作仙郎伴,其奈孤山處士何?”上官粹郎的意思是:“你先別著急,辦法我正想著呢,你要相信我。我現在遇到瓶頸了,我想,你畢竟已經跟姓林的有了婚約,如果我橫插一槓子,勢必對姓林的造成傷害。那樣做很不道德,我畢竟是恪守孔孟之道的讀書人,給我點時間再慎重考慮一下。”上官粹奴的理由蒼白無力,透露出他作為男人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拖泥帶水。賈蓬萊見詩後很絕望,心想,上官粹奴,算我看走眼了,你這個懦弱的鼠輩,拜拜。賈蓬萊暗自慶幸自己沒有嫁給這個“偽男人”。就在賈蓬萊接近絕望之際,上官粹奴的“萬全之策”終於想出來了。
那是一個煙花漫天的元宵節之夜,整個福州城一片燦爛景象。街上行人摩肩接踵,遠處鑼鼓喧天。上官粹奴得到確切情報,晚上賈蓬萊和母親要來街上觀賞煙火,就早早蹲在路口守株待兔。晚上,果然見一抬轎子緩緩而來,上官粹奴定睛一看,正是賈家母女。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上官粹奴一個箭步衝到轎子前面,放聲朗誦情詩:“天遣香街靜處逢,銀燈影里見驚鴻;采輿亦似蓮山隔,鸞鳥西飛鶴自東。”轎中的賈蓬萊聽到是上官粹郎的聲音,又驚又喜,她說過要配合的,就立刻回一首情詩呼應:“莫向梅花怨薄情,梅花肯負歲寒盟;調羹欲問真訊息,已許風流宋廣平。”要說這二人也夠神經的,居然在大庭廣眾之下玩起了“情詩接龍”,真是勇氣可嘉,精神可畏。賈母雖說上了年紀,但也是“明察秋毫”。她一聽有人“調戲”姑娘,就掀開轎簾觀看。只見一年輕公子正梗著脖子慷慨激昂地朗誦詩歌,細聽其中內容,頓時明白了八九不離十。賈母問上官粹奴:“你當街阻攔官眷,意欲何為?”上官粹郎一看驚動了前任丈母娘,立刻衣躬到地,說道:“岳母莫驚,我是您的愛婿上官粹奴。你們不該在沒有徵得我同意的情況下,將蓬萊許配給林姓人家。蓬萊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我請求您收回成命,否則我將橫屍街頭,您看著辦吧。”上官粹郎話雖不多,但卻字字鏗鏘有力,賈母一時亂了方寸。連忙說道:“當著這么多人的面,你千萬你別耍無賴,這個事情好商量。”上官粹奴一聽有門,就乘勝追擊:“只要您答應我們的婚事,我願意出兩倍的彩禮,成親之後我一定會孝順二老。”賈母跟賈父一樣,也是個見利忘義的主,聞聽有利可圖,就說:“你先起來,回頭我跟老頭子好好商量一下,等我好訊息。”事情有了進展,上官粹奴和賈蓬萊為愛情的努力算是取得了階段性勝利。賈蓬萊對上官粹奴這次驚人之舉非常滿意,她似乎非常看好這個男人,她似乎已經看到幸福的生活擺在自己面前……
就在二人翹首企盼賈母的好訊息之時,事情發生了巨大轉機。時逢福州城內瘟疫橫行,賈蓬萊的未婚夫林姓公子在這場災難中光榮“犧牲”。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一個人的離開成全了兩個人的幸福,這也算死得其所了。上官粹奴和賈蓬萊這對歷盡磨難的新人,終於如願以償做了夫妻。新婚之夜,二位新人以詩紀念這難得的幸福時光,上官粹奴詩曰:“海棠開處燕來時,折得東風第一枝。鴛枕且酬交頸願,魚箋莫賦斷腸詞。桃花染帕春先逗,柳葉舒黃畫未遲。不用同心雙結帶,新人原是舊相知。”賈蓬萊詩曰:“與君相見即相憐,有分終須到底圓。舊女婿為新女婿,惡姻緣化好姻緣。秋波淺淺銀燈下,春筍纖纖玉鏡前。天遣赤繩先系足,從今喚作並頭蓮。”婚後賈蓬萊孝順公婆,撫養孩子,被全家公認為最賢惠的女人。賈蓬萊雖然整日操持家務,但並沒有放下詩歌創作,期間她創作的《春曉曲》、《秋夜曲》、《詠並蒂荔枝》和《園中詠菜》都是不錯的作品。賈蓬萊一家其樂融融,家庭和睦,按理說,故事應按照這條喜劇路線發展下去才對。但是,事情就是這樣,越是曲折離奇對聽眾(讀者)越具有吸引力。但這種曲折離奇的情節往往帶有悲劇色彩,對故事主人公有些殘忍。好日子沒過多久,賈蓬萊一家的厄運來了。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在一個不平靜的夜晚,賈蓬萊一家十幾口全部被元兵所殺,這就出現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中國古代女詩人(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