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侯園

穆修作於宋代的七言絕句,描寫春天游賞園林,但該詩不是讚美園林,反而是諷刺占有園林的貴侯們。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貴侯園
創作年代:宋代
作者:穆修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名園雖自屬侯家,任客閒遊到日斜。
富貴位高無暇出,主人空看折來花。

作品賞析

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人文薈萃,富庶繁華,不僅有喧鬧的街市,高聳的樓榭,還有數以百計的名園佳圃。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大抵都城左近,皆是園圃,百里之內,並無閒地。”又載當時的京城市民有探春的風俗,每年正月十五以後“都人爭先出城探春”。這時,達官貴人們的私家花園也一齊“放人春賞”。這首《貴侯園》就是寫春天游賞名園的,但值得尋味的是,這首小詩的主題並不是讚美,而是諷刺。
第一句“名園雖自屬侯家”,起得很平淡,但含義頗深。“名園”,“屬侯家”,順理成章,無可非議。但詩人卻用“雖自”兩字把它們組合起來,作一轉折,引出下文。詩人進一步寫道:“任客閒遊到日斜。”雖然名園屬侯家所有,但遊人卻可以隨意遊玩、規賞。“到日斜”三字,把“任客”和“閒遊”的含義表達得十分透徹。詩寫到這裡,等於說各園雖屬侯家,但也屬於大家。但詩人的用意並不在此。
詩人緊接著又寫道:“富貴位高無暇出”,這就告訴讀者,貴侯徒有名園,他們根本沒有閒暇前來觀賞。有趣的是詩人對“無暇出”所作的註腳——“富貴位高”,這就是“無暇出”的原因。最後一句“主人空看折來花”,名園的主人也賞花,不過他所觀賞的只是失卻了生命力的“折來花”。詩人說,這是“空看”,因為這種花決不能使人領略到大自然充滿勃勃生機的意趣。如此觀花只能是可悲的。侯門深似海,貴侯們深居簡出,縱使坐擁名園,也難得一至,只能看看折下的花。至此,詩中才顯出“雖自”二字的份量:名園並不屬於那些占有者貴侯們,富貴使他們無從接近大自然,也便失去了造化賜予人類的美的享受。
這首詩質樸無華,但含意深刻,對於貪婪的占有園林之勝的貴侯們,予以辛辣的諷刺。

作者簡介

穆修(979—1032),字伯長,鄆州汶陽(今山東汶上)人。後居蔡州(治今河南汝南)。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進士。曾任泰州司理參軍,後為穎州、蔡州文學參軍。繼柳開後,力主恢復韓愈柳宗元的散文傳統。有《穆參軍集》。

穆修拒金

宋仁宗天聖初,張知白知毫州(今安徽省毫縣),當地一豪士出資造佛廟,張知白使人請穆修撰寫記文,記文寫成後,不書寫那位豪士之名,豪士便以重金賄賂穆修,求載名於記,穆修投金庭下,遂促裝去郡。豪士謝之,穆修終不受,且曰:“吾寧餬口為旅人,終不以匪人污吾文也”

忤物窮終

穆修性褊少合,初任海州參軍,以氣淩通判,遂為捃摭,削籍系他州。後遇赦釋放,賦命窮薄,稍得錢帛,即遇盜或臥病,費竭然後已,故衣食不能給。晚年得柳宗元集,募工鏤板,印數百部,攜入京相國寺,設肆鬻之。有儒生數輩,至其肆,未許值,先展揭披閱,修就手奪取,瞋目謂曰:“汝輩能讀一篇,不失句讀,當以一部贈汝。”其忤物如此,自是經年不售一部。(《東軒筆錄》、《曲洧舊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