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繪園

水繪園

水繪園位於江蘇省如皋市,是江海平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是園以水為貴、倒影為佳,既秀且雅;而其以園言志,以園為憶、並融詩、文、琴、棋、書、畫、博古,曲藝等於一園的特色,又足以說明它原來是一座饒有書卷氣的“文人園”。水繪園中的懸霤峰雖不似湖南衡岳那樣石蹬垂接,摩霄插雲,但也有懸崖巨壑,森奇列戟之味。水繪園宛若一幅淡雅高潔,意境幽遠的山水畫,冒、董的軼事珍聞,前人的詩賦詞章,使得這裡的亭台樓閣,花木池石無不具有空靈脫俗的神韻。

基本信息

景點簡介

水繪園水繪園
“如皋水繪園天下名園也”,園林巨擘陳從周教授的誇讚並非過譽。誠然,在江南園林中:南京的煦園、瞻園;上海的豫園;蘇州的拙政園、留園、網獅園;揚州的個園、何園;嘉興的煙雨樓;紹興的沈園……聞名遐邇。出乎其類,拔乎其萃,堪稱為天下名園。可如果細細解讀它們的底蘊,反倒覺得避處江海一隅的如皋水繪園應該是異乎尋常的佼佼者。比如說,它並不比拙政園略輸文采,不比沈園稍遜風騷,也不比瞻園和豫園欠缺自然。在我國眾多的名園之中,有一個出類拔萃的佼佼者,那就是明末清初江南才子冒辟疆與秦淮佳麗董小宛棲隱過的如皋水繪園。水繪園是江海平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是園以水為貴、倒影為佳,既秀且雅;而其以園言志,以園為憶、並融詩、文、琴、棋、書、畫、博古,曲藝等於一園的特色,又足以說明它原來是一座饒有書卷氣的“文人園”。

水繪園位於如皋縣城東北隅,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原是邑人冒一貫的制業,歷四世至冒辟疆時始臻完善。冒辟疆將舊園重整,賦予思想,精心增飾,在園中構築“妙隱香林”,“壹默齋”,“ 枕煙亭”,“寒碧堂”,“洗缽池”,“小語溪”,“鶴嶼”,“ 小三吾”,“波煙玉亭”,“湘中閣”,“澀浪坡”,“鏡閣”, “碧落廬”等十餘處佳境。清初名士陳維崧在《水繪園記》中寫道 “繪者,會也,南北東西皆水繪其中,林巒葩卉坱圠掩映,若繪畫然。”

冒辟疆營造的水繪園不設垣墉,環以碧水,園中憑藉水流於地面,自然地形成了一幅幽美的畫圖。這裡,有畫堤的兩岸夾鏡,涪溪的窈窕,香林的妙隱,似鏡浮的茅亭,洗缽池的空明和嶼地的不羈,水中倒映著冬季的“碧落”,早春的“寒碧”,夏日的“懸露 ”,爽秋的“潑煙玉”,更有那遲疑的澀浪坡和怡淡的枕煙亭。園中以洗缽池為中心,池水四方分流,把園分為數塊。再加上水中洲,在其迴環的水道上,疏疏落落地建有一堂、一房、一齋、一廬、二閣、三亭剩下來的就全是水景了,這正好點出了地處長江三角洲水網平原上的造園特色。

明朝滅亡後,冒辟疆心灰意冷,於是把水繪園改名為水繪庵,決心隱居不仕。當時名士錢搛益、吳偉業、王士禎、孔尚任、陳維崧等紛紛前來如皋相聚,在園中詩文唱和。時人說:"士之渡江而北,渡河而南者,無不以如皋為歸。"水繪園盛極一時。

2001年06月,水繪園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2010年09月,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景點介紹

如皋絲毯博物館

中國手工絲毯工藝源自西漢盛於唐代,解放前已近失傳.1973年,江蘇如皋在南方首創絲毯業務,很快成為獨具一格的出口工藝美術品.尤其是在袁運甫先生的倡導下,由江蘇如皋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合作開發的現代藝術掛毯使這一古老工藝品大放異彩,成為中國傳統工藝與現代藝術完美結合的亮點.被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譽為”中國現代絲毯的開拓者”.160多位國內外著名畫家在如皋製作的絲毯進入高層次藝術畫廊.著名高等學府.有的被重點博物館珍藏. 如皋絲毯博物館旨在保護.傳承.發展絲毯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給子孫後代留下寶貴財富.

波煙玉

“波煙玉”取自李長吉詞:“月漉漉,波煙玉”句。冒辟疆說董小宛每誦此波煙玉時,反覆迴環,日月之精神氣韻光景,盡於斯也。喔,一泓碧水,一輪明月。空中裊裊煙霧,水中漉漉玉兔,人與子長曆四序,娟秀浣潔,領略幽香,仙路禪關,於此靜得矣。真可謂絕妙之畫圖,千古之絕唱。視之者迷,聞之者醉,這般境界,勝於仙乎!然,冒辟疆則更進一步,他設愛姬“以身入波煙玉世界之下,眼如橫波、氣如湘煙、體如白玉、人如月矣”。大自然神奇美妙,情愛則更是無價!真是“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月漉漉

唐.李長吉月漉漉,波煙玉,莎青桂花繁

芙蓉別江木,粉態夾羅寒。

雁羽鋪煙濕,誰能看石帆。

乘船鏡里入,秋白鮮紅死,水香蓮子齊。

挽菱隔歌袖,綠刺繞銀泥。

寒碧堂

水繪園水繪園
寒碧堂匾額由同濟大學陳從周教授題寫。對聯為海安著名篆刻家、書法家仲貞子撰稿。“寒月映梅凝素影,碧窗搖竹透清風。”著名篆刻家、書法家仲貞子老先生為我抄錄的他為寒碧堂的落成所撰寫的一副對聯。寒碧堂重修於1987年,聽取了陳從周先生的學生范子美的意見,拆去了新建不久的漂亮的魚廊,在原址上恢復了古色古香的寒碧堂。

如今看來,此舉用“先見之明”評之決無過譽之嫌。其最大的作用莫過於一花引來百花開。有拆魚廊之先,便有遷動物園之後。有昨日之寒碧堂一景,才有今日之水繪園十八景。其次是寒碧堂的地位定得好。寒碧堂固然絢麗,然今人並無偶像。相反堂前水明樓則廣為世人所樂道,可謂深入人心。定寒碧堂以綠葉襯水明樓之花,而不是標新立異與之平分秋色、奪人之美,實在是定得妥切得體。論起寒碧本意,乃因寒碧堂“堂背林面池——冒辟疆語”。這裡的林是指白皮松林。筆者曾在常熟燕園見到白皮古松,冠蓋若浮雲,虬乾如披雪,立於樹下,頓感寒意凜然。蘇州亦有寒碧山莊,即今日之留園,均因此樹的特色而取意。

寒碧之名固然聽來生冷,主人用時卻取反擊道耳。冒辟疆在《水繪庵修禊記》中津津樂道:時高朋滿座,新詩既成。“時日已將瞑,乃開寒碧堂,爰命歌兒演紫玉釵、牡丹亭數劇,差復諧暢漏下二鼓,以紅碧琉璃數十枚,或置山巔,或置水涯,高下低昂,晶瑩閃爍,與人影相凌亂,橫吹聲與管弦拉雜忽從山上起,棲鴉簌簌不定,先生曰:‘此何異羅星斗而聽篌笙夫,而歡會之不可常也’”。今理應勝昔也!

懸霤峰

枕煙亭邊,小浯溪出入雀葦,野趣盎然;因樹樓前,鬱鬱蔥蔥,欄繞廊轉,也別有一番風韻。但賞景最佳處還是壹默齋後的月台處,這裡水面洋洋,遠處,一道古城牆巧妙地隔開水天,將一幅“名園依綠水,野竹上青霄”的美麗圖畫收攏在你的眼前:懸霤峰自東邊穿水而出,山腳是懸霤山房,山腰是湘中閣;懸霤峰對面有鏡閣,秀美雋逸,北部有波煙玉亭、小三吾亭點綴成趣,西北隅更有石紋如織的澀浪坡與懸霤峰相映成畫。

懸霤峰本是湖南衡岳72峰之一,冒辟疆愛其景,仿而堆之,“假山懸霤一重重,南垣妙手無多讓”,這是前人對造山師張南垣巧堆懸霤峰的讚美。水繪園中的懸霤峰雖不似湖南衡岳那樣石蹬垂接,摩霄插雲,但也有懸崖巨壑,森奇列戟之味。

那日照下的懸霤峰山石,黃一塊,紫一塊,好像是畫家的彩筆染過似的實在誘人。峰頂湘中閣,採用十字交叉歇山卷棚頂,下出斗拱,四面迴廊,畫窗雕欄。有詩:“推窗忽憶三湘景,米家畫裡聽秋猿”,整個懸霤峰景猶如北宋書畫家米芾畫的風景畫一般。

懸霤山房與湘中閣參差相襯。霤者,為水流滴下之意。每逢“山”中一夜雨,置身懸霤山房,可聞清絕悅耳的泉水叮咚聲。

從懸霤峰下稍折而北,有波煙玉亭,亭名取自唐代詩人李賀“月漉漉,波煙玉”。婁然,在月明之夜來游波煙玉亭會覺得更美。冒辟疆曾憶述:“董小宛每誦此三字,則反覆迴環,日月之精神光景盡於斯矣。人以身入波煙世界之下,眼如橫波,氣如湘煙,體如白玉,人如月矣”於是在此建亭以寄託懷念董小宛之情。

懸霤峰西邊的鏡閣,四面是月洞門,黛瓦、粉垣、朱欄亭立於平池闊水中,倒影極佳。閣中應陳列古琴台一座,其瓦制而中空,飾紋古樸,琴置台上,彈之,發金石之音。當年,董小宛曾在此垂眸吟唱:“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獨坐撫瑤琴。黃鸝亦似知人意,柳外時時弄好音”,如今睹物思人,真令人感慨不已。

小三吾亭

水繪園水繪園
小浯溪那邊的小三吾亭,是文人唱和的最好去處。“浯溪,源出於湖南祁陽西南松山,那裡水清石峻,唐代詩人元結在道州任上時,愛其景勝,構築浯亭於溪上。冒辟疆十分崇尚元結的意趣。於是在故鄉仿造了小浯溪和小三吾亭。亭前有峿石,數塊傲立水中,就像瞿塘峽中的灩澦,時躍白魚。附近,又有月魚基孤峙中流。遙想當年,冒辟疆於夕陽裹柳中,與三兩文友,駕扁舟登小三吾,吟詩作賦,那是何等的瀟灑風流。

自妙隱香林向北為澀浪坡,其坡廣十餘丈,冒辟疆曾仿“蘭亭修禊”於此作“曲水流觴”之戲。清康熙四年(1665),官任揚州司理的王士禎來到如皋水繪園,在修禊日與通州詩人邵潛夫並陳維崧、許嗣隆、冒辟疆父子共解春衫,坐澀浪坡,飲酒賦詩,甘高雅之風。

一股關懷感古今

壹默齋

水繪園水繪園
壹默齋之“壹”為專一,穩定之意,“默”有緘默、靜觀之味,為什麼會取上這么奇怪的堂名?這 當年園主人遭受殘酷的迫害之後,他們的後人前仆後繼在蘇州的虎丘成立了“復社”、復社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大的文人政治組織、有會員一萬多人,他們欲擔負起天下的興亡起來跟南京的閹黨餘孽阮大鋮之統繼續鬥爭,在留都南京,由吳應萁起草了《留都防亂揭》,歷數閹黨餘孽阮大鋮諸般罪狀、義正詞嚴,浩氣凜然,嚇得佞臣不敢出門。後來,阮大鋮之流死灰復燃,復社受挫,冒辟疆險遭迫害。不久,清兵南下南明王朝鶯花一笑頃刻消亡。而吳應萁抗清殉國,方密之隱匿鄉間陳貞慧足不出戶,侯朝宗則降清名試,屢經坎坷的一介書生冒辟疆空懷報國之心,只得仿效阮籍陶淵明歸隱皋邑,更園為庵,寄情于山水了齋中有一首軸引人注目:

“儼成高士宅,半作老僧居。竹徑通禪梵,花窗枕道書。龍蛇忽變幻,煙水定如何。苦憶來年事,飛沙卷白魚。”

堂內布置抓佳義,情二字,有冒董書畫作品陳列。

寒碧堂,背林面池,因堂後多植白皮松,故名寒碧。當年,冒辟疆與友人在堂上品茗,欣賞由崑劇泰斗蘇 生排練的《牡丹亭》、《邯鄲記》、《紫釵記》、《南柯記》,琴聲、笛聲、歌聲,扣人心弦……及夜,則置等於山嶺,水涯,冒辟疆曾在觀劇之夜指童子而言:“時人知我哉,風蕭水寒,此 竹也,月樓秋榻,劉琨笛也,覽雲觸景感古今,謝 竹如意也,故予以教此”。

水繪園西北土岡 有碧 廬。冒辟疆的好友戴敬夫,號碧落道人,曾游水繪園, 在此建廬來果。明亡他在浙江吳興(今湖 )絕食而死。冒辟疆景仰他們的氣節,特為之建庵。是的,戲曲、詩文,書畫、景觀無不寄予了園主人慷慨、悲涼的愛國情懷。毛主席常予以高度評價:

“所謂明末四大才子中,真正具有民族氣節的要算冒辟疆。冒辟疆是比較著重實際的,清兵入關後,他就隱居山林,不奉清朝,全節而終”。

戴敬夫子戴本孝有詩:

溪雪隨來興不孤,

海桑陰拂小三吾。

赤藤杖底毫偏見,

碧落廬前淚已枯。

東皋之酒徒圖軸,

海內孤本水明樓。

作為後人景仰冒辟疆人品氣節的見證,無疑,水明樓已成為現今水繪園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水明樓丹 飛,鱗次拼比,錯落有致,恰似一舫亭立於碧波之上,倒映於煙柳之中。

水明樓

水繪園水繪園
水明樓南北長約42米,寬不超過5米,由南而北,依次構築有前軒、中軒和樓閣。它們之間以九曲之彎的迴廊相銜,軒閣之間 以蕉石竹樹,顯空美之氣。信步入內,使人有咫尺之間有境界無窮之感。前軒內懸冒辟疆與董小宛的畫像,遊人至此,不免對他們的愛情故事浮現聯翩。中軒部分憑藉隔景窗,巧妙地分隔成內室,內道與外廊3個虛空間。內室安置的紅木竹罩最引人注目,它是以4塊紅木整板雕繡的竹石圖立面,其葉葉清晰,刀刀分明,細枝樓空剔透,形態逼真,據說,當年工匠花了1千多個工日始成。透過臨池漏窗和花牆,可見池水、小船、池岸,讓你似鹹“人在舟中,舟行水上“。小橋流水,碧波柳蔭,亭台樓閣……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陳從周教授觀之讚嘆不已,說:“此一區建築之妙,實為海內孤例。”

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鹽運副使汪之珩恢復水繪園故樓。樓成之後,他夜間登樓賞景,見月光倒映於洗缽池水面,不禁想起唐代詩人杜甫的名句:“殘夜水明樓”逐定名為“水明樓”,知縣何廷模特為之題額。

樓西隱玉齋,因宋代文昭公曾肇幼年讀書於此而得名。庭院內有古檜一株,相傳為曾肇與其父親於所植,距今已有990多年,仍枝盛葉茂。

水繪園宛若一幅淡雅高潔,意境幽遠的山水畫,冒、董的軼事珍聞,前人的詩賦詞章,使得這裡的亭台樓閣,花木池石無不具有空靈脫俗的神韻。

2001年元月25日如皋水繪園被國家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點特色

以水為貴

是園以水為貴,倒影為佳,而其以園言志,以園為憶,並融於琴棋書畫,博古曲藝於一園的特色,更是以顯示它是一處饒有書卷氣的“文人園”。

當時,水繪園高雅矚目,引一代名士吳偉業、王士禛、陳維崧、戴本孝等游觴嘯詠其中,極一時之盛,清初文人劉體仁說:“時,士之渡江而北,渡河而南者,無不以如皋水繪園為歸。”

歷盡滄桑,水繪園一度中落,幾於池塞流乾。然而園出文思,園以文存,經過整修,復建後的水繪園已再現當年風華。上海復旦大學喻蘅教授賦詩一首:

“三白追憶畫水村,迦陵雅記剩朝墩;

時賢能續文明史,再現風流水繪園。”

如果你登上古城牆俯瞰園景,但見水繪園垣墉不設,碧水如繪,這裡有畫堤的“兩岸夾鏡”,小浯溪的窈窕,洗缽池的空明,與嶼地的不羈,水中倒映著冬季的“碧落”、早春的“寒碧”、夏日的“懸霤”,爽秋的“波煙玉”,更有那遲疑的澀浪坡和怡淡的枕煙亭……

妙隱香林——於自然中見人工

石橋橫跨

信步入園,但見石橋橫跨清渠修然,竹木扶疏,有土坡障景,這裡遍栽翠竹,竹影浯溪,名“妙隱香林”。

園中既然是自然的水道,那么就有些地方是互不通連的,當年園主人在這裡挖土相通,名小浯溪,就近推積,遍栽翠竹,形成障景,使之竹影浯溪,名“妙隱香林”,富有禪意。

經過這樣的處理,客觀上形成了三道通道,一自小浯溪南東近古剎中禪寺,可覓隱玉齋遺蹤,一自小浯溪北東近寒碧堂處,又一自西繞過障景可北通壹默齋。

前人有詩:

避世牆東好,名園此足休。

小橋通綠水,殘夏似深秋。

竹樹叢三徑,歌鐘四散愁。

堤邊青雀舫,日夕恣遨頭。

賞景佳處在月台。

交通

到水繪園有多種交通方式,可以打的、做三輪車、步行、乘公共汽車。

如皋公交101路

客運站→外國語學校→行政中心→大潤發→技工學校→范公苑→文定苑→定慧寺→水繪園→百花苑→頤園→新皋橋→經聯廣場→正翔廣場(沃爾瑪)→愛爾康醫院→電信大樓→皮防所→外國語學校→客運站(共19站)

如皋公交102路

安定國小→東皋幼稚園→如皋中學→供電公司→水繪園→百花苑→頤園→荷蘭小鎮→博愛醫院→上海嘉苑→海北新村→農村商業銀行→如皋國中→迎春橋→供電公司→如皋中學→東皋幼稚園→安定國小(共18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