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結節蟲病

豬結節蟲病是由結節蟲寄生在豬的結節腸內所引起。本病特徵是在大腸壁上形成結節。

【病因病原】

常見於豬的食道口有以下幾種:有齒食道口線蟲,蟲體呈乳白色,寄生於結腸;長尾食道口線蟲,蟲體暗灰色,寄生於盲腸和結腸;短尾食道口線蟲,寄生於結腸。

【豬結節蟲病流行病學】

蟲卵在外界適宜的條件下,1-2天即孵出幼蟲,3-6天內蛻皮2次,發育為帶鞘的感染性幼蟲。豬經口感染,幼蟲在腸內脫鞘,感染後1-2天,大部分幼蟲在大腸黏膜下形成大小1-6毫米的結節,感染後6-10天,幼蟲在結節內第三次蛻皮,成為第四期幼蟲。之後返回大腸腸腔,第四次蛻皮,成為第五期幼蟲。感染後38天(幼豬)或50天(成年豬)發育為成蟲。成年豬被寄生的較多。感染性幼蟲可以越冬,在室溫22-24度的濕潤狀態下,可生存10個月。蟲卵在60度高溫下迅速死亡,乾燥容易使蟲卵和幼蟲致死。放牧豬在清晨、雨後和多霧時易受感染,潮濕和不勤換墊草的豬舍中,感染也較多。

【豬結節蟲病病理學】

嚴重感染時會出現腹瀉,糞便中帶有脫落的黏膜,豬只高度消瘦,發育遲緩。若繼發細菌感染,可發生膿性結腸炎,引起仔豬死亡。

【豬結節蟲病症狀】 

 嚴重感染時會出現腹瀉,糞便中帶有脫落的黏膜,豬只高度消瘦,發育遲緩。若繼發細菌感染,可發生膿性結腸炎。引起仔豬死亡。

【診斷】

用漂浮法檢查糞便中有無蟲卵。還可察看糞便中是否有自然排出的蟲體。蟲卵不易鑑別時,可培養檢查幼蟲。尾部呈圓錐形,頂端呈圓形。

【治療】 

 (1)左旋咪唑。8-10毫克/公斤體重,一次口服;
(2)硫苯咪唑。5-10毫克/公斤體重,一次口服; 
  (3)伊維菌素。0.2-0.4毫克/公斤體重,一次頸部皮下注射。
(4)阿維菌素。每30公斤體重1毫升(1%)頸部皮下注射。
【防治措施】本病的預防應注意搞好豬舍和運動場的清潔衛生,保持乾燥,及時清理糞便,保持飼料和飲水的清潔,避免污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