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狂犬病

豬狂犬病

豬狂犬病是由於豬被狂犬病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類散發性傳染病,病豬會表現肌肉僵直以及其他的神經性症狀,潛伏期長短不定,多數都是以死亡為轉歸的,本病以預防為主,多數病豬沒有醫治價值。

基本信息

概 述

豬的狂犬病豬的狂犬病

狂犬病(Rabies)又稱恐水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對人類和動物都具有高度感染性的一種病毒性傳染病。該病歷史悠久,是人類最古老的疾病之一。幾乎所有溫血動物均可感染。臨診特徵是病畜極度興奮、狂躁不安和意識障礙,病死率極高,一旦發病,幾乎全部死亡。該病在大多數國家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

病 原

豬的狂犬病豬的狂犬病

狂犬病的病原是狂犬病病毒(Rabiesvirus),屬單負股病毒目彈狀病毒科(Rhabodoviridae)的狂犬病毒屬。在電子顯微鏡下,該病毒呈圓柱體,底部平,另一端鈍圓。整個病毒顆粒的外形呈炮彈或槍彈狀。病毒粒子長130~200nm,直徑約為75nm,表面呈蜂窩狀,帶有6~7nm長的突起。狂犬病病毒粒子的沉降係數為600~625S,浮密度為1.6~1.29/cm3,分子量約4.75×108。該病毒核酸為不分節段的單股負鏈RNA,病毒基因組長11932個核苷酸,分子量約4.6×106。病毒的囊膜核衣殼可經去膽酸鈉處理和恆速平衡梯度離心分開。核衣殼由96%的蛋白質和4%的RNA組成,包括了病毒全部RNA。

狂犬病病毒能抵抗自溶及腐爛,在自溶的腦組織中可以保持活力7~10天。凍乾條件下長期存活。反覆凍融可使病毒滅活,紫外線照射,蛋白酶、酸、膽鹽甲醛乙醚、升汞和季胺類化合物(如新潔爾滅)以及自然光、熱等都可迅速降低病毒活力。煮沸2min可殺死病毒。56℃於15~30min內、1%甲醛溶液和3%來蘇兒於15min內使病毒滅活。培養細胞中增殖的狂犬病病毒,用1:4000β-丙內酯處理2h,即可滅活。真空條件下凍乾保存的病毒可於4℃存活達數年。pH<3.0和pH>11.0,均可使狂犬病病毒滅活。60%以上酒精也能很快殺死病毒。

狂犬病病毒具有凝血特性,可以凝集鵝和1日齡雛雞的紅細胞。發生凝集的適合條件是pH6.2,0~4℃低溫以及血凝抗原內不含血清(非特異性抑制素)。溫度稍高,即使室溫或36℃,皆不出現凝集現象。狂犬病病毒凝集鵝紅細胞的能力可被特異性抗體所抑制,故可進行血凝抑制試驗。病毒可以在5~6日齡雞胚上增殖,也可以在幼倉鼠腎繼代細胞(BHK21)內增殖,並可產生明顯的細胞病變(CEF)。此外,Vero細胞也可用於人和動物狂犬病病毒的體外培養。

流行病學

宿主和傳染源

豬狂犬病豬狂犬病

自然界中野生動物(狼、狐、貉、臭鼬蝙蝠等)是狂犬病病毒主要的自然儲存宿主。日常生活中,患病的犬和貓是本病最主要的傳染源。世界上許多國家已有發生過豬狂犬病的報導,但總體上,本病在豬群中的發病率比較低。

傳播途徑

多數患病動物唾液中帶有病毒,由患病動物咬傷或傷口被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直接污染是本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此外,還存在著非咬傷性傳播途徑,人和動物都有經呼吸道、消化道和胎盤感染的病例。

影響發病的因素

發病率受被咬傷的部位等因素的影響。一般頭面部咬傷者比軀幹、四肢咬傷者發病率高。此外,傷口越深,傷處越多者發病率也越高。還有,被咬傷者其發病率可比被犬咬傷者高1倍以上。本病的發生還有明顯的季節性,一般以溫暖季節發病較多。

臨床症狀

豬的狂犬病豬的狂犬病

患豬常為突然發作,一般在發病後的72~96h死亡。臨診表現為病豬興奮不安,共濟失調,橫衝直撞,叫聲嘶啞,流涎,全身肌肉陣發性痙攣,反覆用鼻掘地,攻擊人畜。在發作間歇期常鑽入墊草中,稍有音響立即躍起,無目的地亂跑,最後常發生麻痹症狀,以死亡而轉歸。

病理變化

豬的狂犬病豬的狂犬病

本病無特徵性剖檢變化。病理組織學檢查見有非化膿性腦炎變化,以及在大腦海馬角、大腦小腦皮質等處的神經細胞中可檢出嗜酸性包涵體-內基氏小體。腦的病變從輕微的脈管炎和以局灶性神經膠質增生為主的中度病變,到整個腦和脊髓的明顯病變。

診斷鑑別

豬的狂犬病豬的狂犬病

本病的臨診診斷比較困難,有時因潛伏期特長,查不清咬傷史,症狀又易與其他腦炎相混而誤診。如患病動物出現典型的病程,各個病期的臨診表現十分明顯,則結合病史可以做出初步診斷。但因狂犬病患犬早在出現症狀前1~2周即已從唾液中排出病毒,所以當動物或人被可疑病犬咬傷後,應及早對可疑病犬做出確診,以便對被咬傷的人畜進行必要的處理。為此,應進行必要的實驗室檢驗。

實驗室診斷包括直接染色檢查、病毒分離和血清學檢驗等。

直接染色法剖檢病犬取大小腦、延腦等,最好取海馬回,各切取lcm3小塊,置滅菌容器,在冷藏條件下運送至實驗室。若檢查內基氏小體,可切取海馬回,置吸水紙上,切面向上,載玻片輕壓切面,製成壓印標本,室溫自然乾燥後染色鏡檢,檢查有無特異包涵體。內基氏小體位於神經細胞胞漿內,直徑3~20µm不等,呈橢圓形,呈嗜酸性著染(鮮紅色),檢出內基氏體,即可診斷為狂犬病。犬腦的陽性檢出率為70%左右,在檢查犬腦時還應注意與犬瘟熱病毒引起的包涵體相區別。

螢光抗體法也是一種特異而快速的直接染色檢查診斷法。將本病高免血清用螢光色素標記,製成螢光抗體。取可疑病例腦組織或唾液腺製成壓印片或冰凍切片,用螢光抗體染色,在螢光顯微鏡下觀察,胞漿內出現亮綠色螢光顆粒者為陽性。該方法用於動物腦組織陽性檢出率很高,可達95%,是狂犬病的一種較好的診斷方法。

豬的狂犬病 腦部檢查豬的狂犬病 腦部檢查

病毒分離

取患病動物的腦或唾液腺等材料並用緩衝鹽水或含10%滅活豚鼠血清的生理鹽水研磨成乳劑,腦內接種5~7日齡乳鼠,每隻注射0.03mL。接種後繼續由母鼠同窩哺養,3~4天后如發現母鼠哺乳力減弱、痙攣、麻痹死亡,即可取其腦組織檢查包涵體,並製成抗原,做病毒鑑定。如經7天仍不發病,可殺死其中2隻,剖取鼠腦做成懸液,如上傳代。如第二代仍不發病,可再傳代。連續盲傳三代,觀察4周而仍不發病者可判作陰性。也可套用3周齡以內的幼鼠,如上做腦內接種,每隻0.03mL。如有條件,可同時接種倉鼠腎原代細胞倉鼠腎繼代細胞和BHK-21細胞等。新分離的病毒可用電子顯微鏡直接觀察,或者套用抗狂犬病特異免疫血清進行中和試驗或血凝抑制試驗加以鑑定。

血清學檢驗常用的血清學方法主要有中和試驗、補體結合試驗、間接螢光抗體試驗、交叉保護試驗、血凝抑制試驗以及間接免疫酶試驗等。一般實驗室常用的血清學診斷法為中和試驗。近年來已將單克隆抗體技術用於狂犬病的診斷,特別適用於區別狂犬病病毒與該病毒屬的其他相關病毒。此外,還有斑點免疫測定、核酸雜交技術、PCR技術、對流免疫電泳、Western印跡等新型診斷方法。

防治措施

豬的狂犬病豬的狂犬病

在狂犬病疫區,應加強狗、貓的管理,用疫苗控制狗、貓的狂犬病。加強豬群的管理,尤其是自由放養家豬的地區,防止狂犬病動物咬傷豬。發病後撲殺銷毀。同時注意加強自我保護。人患狂犬病大多是由於被患狂犬病動物咬傷所致。潛伏期長短不一,短者幾天,長者可達1年以上。病初表現頭痛乏力、食欲不振、噁心和嘔吐等,被咬傷的部位有發熱、發癢、蟻走等感覺,不久出現脈搏加快、瞳孔散大、流淚、流涎、出汗,有時見呼吸肌和咽部痙攣,出現呼吸困難,見到水即表現恐懼,故名“恐水症”。在發病的間歇期中,表現恐怖和憂慮,有時亦出現狂躁,失去自控。通常在出現症狀後3-4天因麻痹而死亡,病死率100%。人若被疑為狂犬病的動物咬傷後,應迅速用20%肥皂水沖洗傷口,並用3%碘酊處理傷口,立即注射抗狂犬病高免血清,同時進行狂犬病疫苗預防接種 。

治療

豬的狂犬病 死亡的仔豬豬的狂犬病 死亡的仔豬

當前無專供豬用的狂犬病疫苗,狂犬病主要的傳染源是犬,要預防豬狂犬病,首先要搞好預防犬狂犬病的工作,每年給家犬、軍犬、警犬注射狂犬病疫苗,撲殺野犬,及時打死瘋犬以防咬傷人、畜,被犬咬傷的豬,可注射狂犬病疫苗,連續注射5天,可以防止發病凡被狂犬病或疑是狂犬病的狗咬,抓傷的豬如不宰殺,就應關閉飼養觀察,以防傳染。對已確診的那些狂犬病豬或疑是狂犬病的豬,均應撲殺。剛被咬、抓傷的傷口,應擴大創口,讓創口大量流血,衝出一部份病毒,用腐蝕性的消毒藥劑,例如,5%的碘酊,3%的石炭酸處理傷口,也可採取速用硝酸銀棒燒烙處理,並立刻給病豬皮下注射狂犬病滅活疫苗,劑量為5-10毫升,第1次注射後,間隔3-5天,重複注射1次。

可試用下列中草藥方劑

白馬骨3000克,煎水,分2次服(在被咬傷1周內連續內服)。
②烏柏樹根(水邊生長的)500克,野刀豆根250克,加水濃剪,1次內服(在咬傷7天內服)。
③鮮萬年青500克,擂爛取汁、1次內服。
④鮮狹葉韓信草500克,加水適量,濃煎內服。
⑤3外用蚱蜢10-20隻,連頭足用冷飯150克搗爛,敷咬傷之處。隔3小時換敷1次,連敷2-3次。
另外內服:黃連、黃芩、黃柏、梔子各30克,赤芍、紅花各20克,桃仁連皮30粒,甘草10克,加水煎,早晚各服1次。
⑥馬蘭草500克,加白糖內服。
醉魚草500克,搗葉,擦傷口或外敷。
雄黃25克,杏50仁克,共研末對開水服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