豉汁牛肉

豉汁牛肉

豉汁牛肉是粵菜菜譜之一,以牛肉為製作主料,豉汁牛肉的烹飪技巧以滑炒為主,口味屬於豆豉味。豉汁牛肉的特色:豉汁香濃,肉嫩滑微辣,味鮮可口。

基本資料

豉汁牛肉豉汁牛肉

類別:廣州菜 冬季養生食譜 氣血雙補食譜 補虛養身食譜 健脾開胃食譜

工藝:滑炒

口味:豆豉味

食用:中餐晚餐

口感:豉汁香濃,肉嫩滑微辣,味鮮可口。

主料:牛肉(肥瘦)500克

輔料:澱粉(蠶豆)15克

調料:大蒜(白皮)15克 豆豉15克 小蔥10克 辣椒(紅、尖)10克 老抽3克 生抽10克 蘇打粉3克 鹽4克 味素2克 香油1克 植物油30克

烹飪方法

豉汁牛肉豉汁牛肉

1. 牛肉切片,用生抽、小蘇打、乾澱粉加清水75毫升一起拌勻,放入植物油適量,醃約30分鐘;

2. 蒜剝去蒜衣,搗剁成蒜茸;

3. 豆豉搗成豆豉泥;

4. 蔥去根須,洗淨,切成蔥花;

5. 辣椒去蒂、籽,洗淨,切成辣椒米;

6. 老抽、精鹽、味素、香油、濕澱粉調成芡汁;

7. 用旺火燒熱炒鍋,下油燒至微沸,倒入牛肉片泡至僅熟,用笊籬撈起;

8. 余油倒出,炒鍋放回爐上,下蒜茸、豆鼓泥、蔥花、辣椒米爆至有香味,倒回牛肉片略炒,用芡汁勾芡,淋油炒勻即成。豉汁牛肉製作提示因有滑油過程,需準備植物油1000克。

健康提示

冬春時菜,具祛寒辟濕功效。

營養分析

豉汁牛肉豉汁牛肉

牛肉(肥瘦):牛肉富含蛋白質胺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寒冬食牛肉可暖胃,是該季節的補益佳品;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之功效,適宜於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水牛肉能安胎補神,黃牛肉能安中益氣、健脾養胃、強筋壯骨。

澱粉(蠶豆):蠶豆中含有調節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成分鈣、鋅、錳、磷脂等,並含有豐富的膽石鹼,有增強記憶力的健腦作用;蠶豆中的鈣,有利於骨骼對鈣的吸收與鈣化,能促進人體骨骼的生長發育;蠶豆中的蛋白質含量豐富,且不含膽固醇,可以提高食品營養價值,預防心血管疾病;蠶豆中的維生素C可以延緩動脈硬化,蠶豆皮中的膳食纖維有降低膽固醇、促進腸蠕動的作用;現代人還認為蠶豆也是抗癌食品之一,對預防腸癌有作用。

適合人群

牛肉(肥瘦)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適宜於生長發育、術後、病後調養的人、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黃目眩之人食用;
2. 感染性疾病、肝病、腎病的人慎食;黃牛肉為發物,患瘡疥濕疹、痘痧、瘙癢者慎用;
3. 高膽固醇、高脂肪、老年人、兒童、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4. 過量食用可能會提高結腸癌和前列腺癌的患病幾率。

食療作用

豉汁牛肉豉汁牛肉

牛肉(肥瘦)食療作用:
味甘、性平,歸脾、胃經;
牛肉具有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消水腫等功效。
老年人將牛肉與仙人掌同食,可起到抗癌止痛、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效果;
牛肉加紅棗燉服,則有助肌肉生長和促傷口癒合之功效。

做法指導

牛肉(肥瘦)做法指導:
1. 烹飪時放一個山楂、一塊橘皮或一點茶葉,牛肉易爛;清燉牛肉能較好地保存營養成分。
2. 煮老牛肉的前一天晚上把牛肉塗上一層芥末,第二天用冷水沖洗乾淨後下鍋煮,煮時再放點酒、醋,這樣處理之後老牛肉容易煮爛,而且肉質變嫩,色佳味美,香氣撲鼻。
3. 紅燒牛肉時,加少許雪裡蕻,肉味鮮美。
4. 牛肉的纖維組織較粗,結締組織又較多,應橫切,將長纖維切斷,不能順著纖維組織切,否則不僅沒法入味,還嚼不爛。
5. 牛肉受風吹後易變黑,進而變質,因此要注意保管。

食物相剋

澱粉(蠶豆):蠶豆不宜與田螺同食。

營養成分

能量759.71千卡 蛋白質105.67克 脂肪22.58克 碳水化合物35.52克 葉酸5.76微克 膳食纖維1.58克 膽固醇420毫克 維生素A72.95微克 胡蘿蔔素227.5微克 硫胺素0.23毫克 核黃素0.75毫克 煙酸28.46毫克 維生素C17.55毫克 維生素E10.3毫克 鈣146.79毫克 磷891.68毫克 鉀1319.01毫克 鈉3048.96毫克 碘0.15微克 鎂142.49毫克 鐵18.37毫克 鋅24.29毫克 硒34.02微克 銅1.14毫克 錳0.83毫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