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作成

譚作成

譚作成,1886年出生,湖南省長沙縣白馬巷人。魯軍總部參謀。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譚作成,號仲桓。1886年出生,湖南省長沙縣白馬巷人。其祖父系僱農,其父為手工業工人,家境貧寒。譚系長子,有弟妹各一。

人物經歷

譚作成幼時在私塾求學五年。1903年考入湖南師範館附小,次年轉入實業學堂。時值清朝末年,變法維新運動不斷,有志之士都力謀革命,譚受此思潮影響決心投筆從戎,於1906年考入湖南陸軍國小,在校三年,畢業後被送往湖北武昌陸軍第三中學就讀。1910年,在校期間由譚人鳳介紹,與同學唐生智、蕭宏濟等加入中國同盟會。1911年畢業時正值辛亥革命爆發,乃被送入保定入伍生隊。武昌起義後,趕赴上海,組織學生軍準備進攻南京。譚在國民革命先驅黃興的指示下,與唐生智、蕭宏濟等赴煙臺、大連一帶,聯絡關外民軍起義,促成煙臺獨立,並出任魯軍總部參謀。南北和議後,辭職就學。

主要功績

1912年冬,譚作成入保定陸軍軍官軍校學習。1913年,時逢討袁軍總司令李烈鈞在江西進行二次革命,譚作成與同學蕭宏濟赴湖口擔任軍事指揮,不幸失敗。為校方所聞,幾遭開除。軍校畢業後,送到北京模範團入伍一年,期滿留團任炮兵助教。1916年,袁世凱宣布復辟,遂回到湖南,參加驅除袁世凱黨羽湯薌銘戰役,任湖南陸軍第二師炮兵連長,1919年任炮兵第二營營長,不久部隊被軍閥張敬堯解散。賦閒一年後,到湖南沅陵鎮守使署任參謀,留住常德。1923年隨該署被撤銷去職。1924年任湖南陸軍第一師第十旅中校參謀。1925年任本師炮團中校團附,次年調師部軍械處長。不久部隊改為國民革命軍獨立第二師,譚仍任原職,同年冬隨軍攻克九江後集體加入了國民黨。1927年,因母喪辭職回家,後到長沙第三分校任炮兵大隊長。1928年任四十軍炮兵團團附兼代理團長。是年秋,該軍改編為第八師,譚任師部副官處長。1930年隨部駐紮廣州時,因父喪辭職回湘,在家閒居一年多。1932年出任湖南教導隊兵器教官,1936年任新三十四師副旅長,被派到城陵磯監修國防工事,不久辭職。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譚作成毅然再次投身軍旅,任浙贛路車站上校司令,抗擊日寇。1940年,調任第九戰區乾訓團上校兵器教官,在長沙第二、三次會戰中,趕赴平瀏地區督戰,率領官兵同仇敵愾,英勇作戰,直至1945年取得抗戰的最後勝利。戰火肆虐後,人民流離失所,乃赴零陵任難民服務處副主任。未幾,因牴觸內戰、不願與人民為敵主動辭職,1946年冬退役。新中國成立前夕,因白崇禧在湘蹂躪甚深,人人自危,遂與唐生智等提倡和平自救運動。譚奉命暗中策動、聯絡民主人士,一方面發表反蔣宣言,宣布起義,另一方面組織長沙市南區當地軍人組成自救隊,並被推選為南區自救隊大隊長,維持長沙市治安。後參加了“迎解”工作。1953年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