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久彬

譚久彬

教授,男,漢族,中共黨員,1955年3月出生,哈爾濱工業大學超精密光電儀器工程研究所所長。多次獲得國防科工委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06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並被評為省勞動模範,主持過多項國防重點項目。 2017年11月27日,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8年8月28日至29日,在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大表大會上當選第九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哈爾濱工業大學超精密光電儀器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所長,儀器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創建了哈工大超精密光電儀器工程研究所;建立起超精密儀器技術研究基地;作為會議主席,組織系列國際儀器科學與技術學術會議5次,主編會議論文集9部。

參選院士

譚久彬是2017年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院士增選的有效候選人 。

2017年11月27日,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教育經歷

1978——1982:就讀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精密儀器系,獲工學學士學位

1984——1987:就讀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精密儀器及機械學科,獲工學碩士學位

1988——1991:就讀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精密儀器及機械學科,獲工學博士學位

1.

1978——1982:就讀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精密儀器系,獲工學學士學位

2.

1984——1987:就讀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精密儀器及機械學科,獲工學碩士學位

3.

1988——1991:就讀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精密儀器及機械學科,獲工學博士學位

社會兼職

2000.12~2009.12: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副理事長

2003.06~現 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召集人

2003.08~現 在:國際測量與儀器委員會(ICMI)常務委員

1994.09~現 在:全國計量儀器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1994.09~現 在: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常務理事

2008.05~現 在: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常務理事

2018.08~現 在: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理事長

科研獎勵

2006年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排名第一)

2013年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排名第一,專用項目)

2016年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排名第一)

199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排名第一)

1999年獲國防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名第一)

2002年獲國防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名第一)

2005年獲國防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名第一)

榮譽獎勵

1、1995年被評為部級(原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學科帶頭人。

2、1996年被評為部級(原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3、1997年被評為部級(原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 航天工藝先進工作者。

4、1998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5、1999年黑龍江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6、1999年被評為黑龍江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入選國家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

7、2000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計畫”第一、二層次。

8、2007年被評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9、2007年獲黑龍江省最高科學技術獎。

10、2007年被評為黑龍江省勞動模範。

11、2008年被評為黑龍江省改革開放三十年十大科技人物。

12、2008年被評為黑龍江省高校系統優秀共產黨員。

13、2010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

研究方向

超精密測量與儀器技術

超精密光機電一體化裝備技術

超精密雷射測量與探測技術

超精密宏/微跨尺度加工/測量一體化裝備技術

承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於雙層微金屬圓環陣列的光學透明體電磁禁止方法與理論(在研)

2.國家863計畫重點課題:超精密形狀測量儀(在研)

3.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超精密XXX樣機研發(在研)

4.黑龍江省重點攻關項目:超精密雷射干涉儀研製(在研)

5.橫向課題:高精度大型一/二/三軸測試轉台(在研)

6.橫向課題:大型/超大型高性能氣浮隔/減振平台研發(在研)

7.部委課題:超精密三維雷射共焦顯微鏡研製(在研)

8.大深徑比微孔測量機的研製

人物生平

譚久彬教授長期堅持超精密儀器工程與超精密加工/測量一體化裝備技術方向的研究,注重超精密儀器及裝備核心技術與基礎單元技術的創新與積累,注重工程套用,突破一批關鍵技術,掌握了構成大型超精密儀器和專用超精密裝備的主要核心技術,帶領研究團隊自主研製成功系列大型超精密測量儀器和專用加工/檢測裝備50餘台套,並成功套用於航天和國防工業部門。

成就榮譽

取得一系列創新性研究進展和成果。申請中外發明專利92項,已獲授權53項;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其中SCI收錄40餘篇,EI收錄130餘篇,他引550餘篇次;出版專著1部。培養博士25名,碩士37名,其中2名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

發明專利

1.MICRO-CAVITY MEASURING EQUIPMENT METHOD BASED ON DOUBLE OPTICAL FIBER COUPLING,PCT申請,歐洲局收錄,英國申請,美國申請,德國申請,日本申請

2.超精密迴轉基準空間誤差自分離方法與裝置,專利(第一發明人)

3.單轉位圓度誤差分離方法,專利(第一發明人)

4.雙特徵複合節流靜壓氣體圓柱軸承,專利第一發明人)

5.複合節流靜壓氣體圓柱軸承,專利(第一發明人)

6.分立式人字槽動靜壓氣體複合圓柱軸承,專利(第一發明人)

7.混合式螺鏇槽動靜壓氣體複合圓柱軸承,專利(第一發明人)

8.雷射透、反組合監測補償式圓柱度儀直線運動基準裝置,專利(第一發明人)

9.一種可分離圓柱度儀基準誤差的圓柱度測量方法及裝置,專利(第一發明人)

10.基於磁-磁變換的納米精度大輸出力微驅動裝置與方法,專利(第一發明人)

11.基於雙光纖耦合的微小內腔體尺寸測量裝置與方法,專利(第一發明人)

12.雙光纖耦合接觸式微測量力瞄準感測器,專利(第一發明人)

13.基於動態差動補償方法的二維光電自準直裝置和測量方法,專利(第一發明人)

14.基於光程倍增補償方法的二維光電自準直裝置和測量方法,專利(第一發明人)

15.漂移量靶標反饋控制的長距離二維光電自準直裝置和方法,專利(第一發明人)

16.漂移量靶標反饋的長距離二維偏振光電自準直裝置和方法,專利(第一發明人)

17.超精密迴轉軸與雷射直寫機直寫光軸空間對準方法,專利(第一發明人)

18.雙位相複合超分辨光瞳濾波方法與裝置,專利(第一發明人)

19.三維超分辨共焦陣列掃描顯微探測方法及裝置,專利(第一發明人)

20.球對稱梯度折射率微珠陣列反射器,專利(第一發明人)

21.麥克斯韋微半球陣列反射器,專利(第一發明人)

22.開度無級調節的非接觸式氣體換向閥,專利(第一發明人)

23.帶有電磁阻尼器的空氣彈簧隔振基礎,專利(第一發明人)

24.帶有萬向均載機構的調整墊鐵,專利(第一發明人)

25.多頻同步調製雷射測距方法與裝置,專利(第一發明人)

26.減小外差干涉非線性誤差一次諧波分量的方法與裝置,專利(第一發明人)

27.具有圓環金屬網柵結構的電磁禁止光學窗,專利(第一發明人)

28.基於微光學陣列多點曝光的極坐標直接寫入方法及裝置,專利(第一發明人)

29.基於諧波共振方法的並行雷射直接寫入方法與裝置,專利(第一發明人)

30.基於熱電致冷器的雙縱模雷射器穩頻方法與裝置,專利(第一發明人)

31.帶有磁懸浮單元的空氣彈簧隔振基礎,專利(第一發明人)

32.帶有氣體潤滑單元的空氣彈簧隔振基礎,專利(第一發明人)

33.折/衍混合長焦深成像透鏡的消色差方法,專利(第一發明人)

34.複色超分辨差動共焦測量方法與裝置,專利(第一發明人)

35.一種單(雙)翼式氣/液兩相複合迴轉基準方法與裝置,專利(第一發明人)

36.一種雙偏置參數圓輪廓測量模型與偏置誤差分離方法,專利(第一發明人)

37.一種具有雙層圓環金屬網柵結構的電磁禁止光學窗,專利(第一發明人)

38.一種具有雙層方格金屬網柵結構的電磁禁止光學窗,專利(第一發明人)

39.具有高空間分辨力的差動共焦掃描檢測方法,專利(第二發明人)

40.具有高空間分辨力的整形環形光束式差動共焦感測器,專利(第二發明人)

41.整形環形光三差動共焦顯微鏡,專利(第二發明人)

42.三差動共焦顯微三維超分辨成像方法,專利(第二發明人)

43.三差動共焦顯微成像方法與裝置,專利(第二發明人)

44.光束漂移量快速反饋控制式高精度雷射準直方法及裝置,專利(第二發明人)

45.極坐標雷射直寫系統單刻線觸發解析對準方法,專利(第二發明人)

發表論文

1. Tao Liu, Jiubin Tan,and Jian Liu. Spoke wheel filtering strategy for on-axis flattop shaping. Optics Express, 2010. 18(3): 2822-2835 (EI檢索;SCI檢索IDS 號: 559AD, 2008年IF: 3.880)

2. Wang Lei, Tan Jiubin ,Zhang Shan. A giant magnetostrictive actuator based on use of permanent magne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10. 46(9-12): 893-897(EI檢索; SCI檢索IDS號: 552XI, 2008年IF: 0.743 )

3. Lin Jie, Tan Jiubin, Liu Jian, Liu Shutian. Rigorous 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of two dimensional micro-axicon by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s. Optics Express. 2009, 17(3): 1466-1471(EI檢索; SCI檢索IDS號: 408JX, 2008年IF: 3.880)

4. Jian Liu, Jiubin Tan,Chenguang Zhao, Zhenggui Ge, Daqing Zhang. Phase-shift resolving confocal microscopy with high axial resolution, wide range and reflectance disturbance resistibility. Optics Express. 2009. 17(18): 16281-16290(EI檢索; SCI IDS: 494AO, 2008年IF: 3.880)

5. Liu Jian, Tan Jiubin,Hu bin, Wang Yuhang. Improved differential confocal microscopy with ultrahigh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reflectance disturbance resistibility. Applied Optics. 2009. 48(32):6195-6201(EI; SCI檢索IDS號: 517WM, 2008年IF: 1.763)

6. Tan Jiubin, Jin Zhanlei. Depth of focus estimation based on exposure dose distribution. Optics Communication. 2008, 281(8): 2233-2237(EI檢索; SCI檢索 IDS號: 282KH, 2008年IF: 1.552)

7. Tan Jiubin, Shan Mingguang, Zhao Chenguang, Liu Jian.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diffractive microlens arrays with continuous relief for parallel laser direct writing. Applied Optics. 2008, 47(10): 1430-1433(EI檢索; SCI檢索 IDS號: 293OU, 2008年IF: 1.763)

8. Tan Jiubin, Liu Yan, Wang Lei, Yang Wenguo. Identification of modal parameters of a system with high damping and closely spaced modes by combining 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 with pattern search.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2008, 22(5): 1055-1060(EI檢索; SCI檢索IDS號: 297BO, 2008年IF: 1.984)

9. Liu Jian, Tan Jiubin, Zhao Chenguang. Convex objective function-based design method developed for minimizing side lobe. Applied Optics. 2008, 47(22): 4061-4067(EI檢索; SCI檢索IDS號: 347CT, 2008年IF: 1.763)

10. Liu Jian, Tan Jiubin, Wang Yanchao. Synthetic complex superresolving pupil filter based on double-beam phase modulation. Applied Optics. 2008, 47(21): 3803-3807(EI檢索; SCI檢索IDS號: 337EW, 2008年IF: 1.763)

11. Tan Jiubin, Liu Yongmeng. Optimization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 window mesh through full-wave analysis of periodic mesh. Optics Communication. 2008, 281(19): 4835-4839(EI檢索; SCI檢索IDS號: 351PW, 2008年IF: 1.552)

12. Lu Zhengang, Tan Jiubin. Analysis of transmitting characteristics of high-transparency double-layer metallic meshes with submillimeter period using an analytical model. Applied Optics. 2008, 47(29): 5519-5526(EI檢索; SCI檢索IDS號: 368AN, 2008年IF: 1.763)

13. Tan Jiubin, Shan Mingguang, Liu Jian, Zhang Hui, Zhao Chenguang. Model analysis of effect of diffraction focus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lens arrays on parallel laser direct writing quality. Optics Communications. 2007, 277(2): 237-240(EI檢索; SCI檢索IDS號: 243IX, 2007年IF: 1.314)

14. Tan Jiubin, Ao Lei, Cui Jiwen, Kang Wenjing. Further improvement of edge location accuracy of charge-coupled-device laser autocollimators using orthogonal Fourier-Mellin moments. Optical Engineering. 2007, 46(5): 1-12(EI檢索; SCI檢索IDS號: 186XW, 2007年IF: 0.757)

15. Tan Jiubin, Lu Zhengang. Contiguous metallic rings: an inductive mesh with high transmissivity, strong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and uniformly distributed stray light. Optics Express. 2007, 15(3): 790-796(EI檢索; SCI檢索IDS號: 142WS, 2007年IF: 3.709)

16. Tan Jiubin, Lu Zhengang, Liu Jian, Jin Peng, Wang Yanchao. Analysis of Fraunhofer diffra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a tilted metallic mesh for its effect on optical measurement.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18(6): 1703-1709(EI檢索; SCI檢索IDS號: 169JU, 2007年IF: 1.297)

17. Liu Siyuan, Tan Jiubin, Hou Binke. Multicycle synchronous digital phase measurement used to further improve phase-shift laser range finding.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18(6): 1756-1762(EI檢索; SCI檢索IDS號: 169JU, 2007年IF: 1.297)

18. Shan Mingguang, Tan Jiubin. Modeling focusing characteristics of low F-number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s with continuous relief fabricated by laser direct writing. Optics Express. 2007, 15(25): 17032-17037(EI檢索; SCI檢索IDS號: 240YT, 2007年IF: 3.709)

19. Liu Yongmeng, Tan Jiubin,Liu Jian. Use of a genetic algorithm with a penalty strategy to optimize optical communication window mesh. Journal of Optics A-Pure and Applied Optics. 2009. 11(4): 045403.1-5 (EI; SCI檢索IDS號: 414UI, 2007年IF: 1.732)

20. Cui Jiwen, Tan Jiubin,Shi Qian. Measurement method for micro-cavity based on super-resolution restor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and Graphics. 2007, 139-142(EI檢索; ISTP檢索: BGT94)

21. Wang Weibo, Tan Jiubin,Zhu Liming, Ge Zhenggui. Alignment Error Model of Subaperture Stitching Interferometry for Aspheric Surface Based on Wavefront Aberrations. Proc. of SPIE. 2009. 7283 72830F-1~5(EI)

22. Tan Jiubin,Ao Lei, Cui Jiwen, Kang Wenjing, Liu Dandan. Subpixel edge location based on orthogonal fourier-mellin moments. 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 2008, 26(4): 563-569(EI)

23. 崔繼文, 譚久彬 ,劉洋. 基於雙光纖耦合的微深孔測量方法. 紅外與雷射工程. 2009, 38(1):106-109(EI)

24. Jingzhi Huang, Jiubin Tan.Effect of probe offset on ultra-precision measurement of circular profil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strument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yang, China, 2008. Proceedings of SPIE, 2008, 7133: 71330G1~71330G6 (EI收錄號)

25. 黃景志, 譚久彬 ,谷偉. 光學圓柱幾何形狀的精確測量和誤差消除. 光電子·雷射. 2009, 20(9): 1174~1180 (EI收錄號)

26. 王雷, 譚久彬 ,黃景志. 基於圓度評定方法的氣浮軸系迴轉誤差分析. 紅外與雷射工程. 2009, 38(3): 441~444 ( EI收錄號)

27. Lang Zhiguo, Tan Jiubin.Improvement of calculation efficiency for locating diffraction spot of phase plate with correlation function fitting extreme method. 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 2009. 17(10):2392-2400(EI)

28. 胡鵬程, 譚久彬 ,王琪, 李婧, 張培. 基於非對稱熱結構的雷射熱穩頻系統. 紅外與雷射工程. 2009. 38(2):261-266(EI)

29. 崔繼文, 譚久彬. 基於變視窗浮動閾值的調製結構光三維測量方法. 計量學報. 2008, 29(10): 88-92(EI)

30. 胡鵬程, 譚久彬, 楊宏興, 閆磊. 一種基於控制點偏移修正的縱向塞曼穩頻方法與系統. 光電子·雷射. 2008, 19(1): 46-49(EI檢索)

中國工程院2017年當選院士名單

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中國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 2017年新當選的67名院士中,男性63人,占94%;女性4人,占6%。最小年齡49歲,最大年齡67歲,平均年齡56.37歲。60歲(含)以下的57人,占85%;61歲至70歲(含)的10人,占15%,更多優秀的中青年工程科技專家當選。新當選院士中,來自高等院校的有31人,占46.2%;研究院所18人,占26.9%;企業及醫院18人,占26.9%。本次增選共有18位外籍專家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以下名單按學部順序排列,同一學部內按姓名拼音字母順序排列)
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9人) 鄧宗全|馮煜芳|何琳[海軍工程大學教授]|
黃慶學|孫逢春|王振國[國防科技大學研究生院院長]|
吳光輝[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夏長亮|周志成|
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8人) 陳杰[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戴瓊海|劉永堅|劉澤金|
陸軍[中國工程院院士]|寧濱|譚久彬|王沙飛|
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9人) 戴厚良|黃小衛|聶祚仁|潘復生[重慶市科委副主任]|
彭金輝|吳鋒[北京理工大學博士生指導教師]|張聯盟|
鄭裕國|周濟[中共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
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7人) 鄧建軍[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毛景文|
孫金聲[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南石油大學博士]|湯廣福|
唐立[北京套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研究員]|王國法|王雙明|
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8人) 陳湘生|鄧銘江|孔憲京|李華軍[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
吳志強[同濟大學副校長,上海世博會園區總規劃師]|謝先啟|
岳清瑞|張建民[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教授]|
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6人) 陳堅[江南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賀泓|蔣興偉|
王琪[四川大學教授]|吳豐昌|朱利中|
農業學部(8人) 包振民|蔣劍春|康振生|王漢中|張福鎖|
張守攻|趙春江[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鄒學校|
醫藥衛生學部(7人) 董家鴻[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執行院長]|李兆申|馬丁[華中科技大學教授]|
喬傑[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田志剛[中國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王銳[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長]|張英澤[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院長]|
工程管理學部(5人) 陳曉紅[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第十屆全省委員會副主席]|范國濱|
劉合|盧春房|王金南|
外籍院士(18人) 安道琳|胡仕新|米耀榮|顧敏[浙江大學先進納米光子學研究所所長]|
雷歐·拉斐爾·萊夫|李凱[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史提芬·博伊德|尼古拉斯·佩帕斯|
松采夫·康斯坦丁·亞歷山德羅維奇|余艾冰|哈桑·卡雷姆|田村幸雄|
麥可·霍夫曼[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梅納赫姆·埃利梅萊赫|唐納德·格里爾遜|
尼古拉斯·羅伯特·萊蒙|韋伯斯特·卡維尼|比爾·蓋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