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鼎齋

調鼎齋

調鼎齋是雲南通海宏斌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經營的老字號,依託雲南的立體氣候一年四季盛產蔬菜的優勢,走“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發展道路。經過多年的發展,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鎮供銷社下屬醬菜廠發展成為玉溪乃至雲南較大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公司生產的泡菜、調味品和脫水蔬菜三大系列的80多個產品銷往全國各地,還有部分出口日本、韓國、加拿大、等國家和香港、澳門等地區。公司前身系通海楊廣供銷社所屬的一個醬菜廠,始建於1984年,由於各種原因,醬菜廠長期處於虧損狀態。1999年改制為現在的公司。公司的老字號名稱為“調鼎齋”。

公司簡介

調鼎齋調鼎齋
雲南宏斌綠色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醬菜、泡菜、調味品系列生產相配套的雲南省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公司長期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以名牌占市場”的指導思想和積極為“三農”服務的辦企宗旨,不斷開拓創新,現形成年生產加工各類醬菜80餘個品種共1萬餘噸,銷售收入達3000多萬元,實現利稅上百萬元的中型企業。目前,公司產品獲得3項專利,9項無公害農產品認證,1項綠色農產品認證,首批獲國家食品生產許可證和市場準入“QS”質量安全標誌企業認證

同時,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2005年度被省政府授予“雲南省農產品加工十五強”,“宏斌”牌註冊商標授予為“雲南著名商標”。產品暢銷國內外,呈現供不應求的態勢。公司通過走“公司+基地+農戶”的辦企模式,發展無公害、綠色蔬菜基地2萬多畝,帶動了15000戶農戶,同我省12個縣市簽訂農業訂單3萬畝。為帶動更多農戶發家致富,補充企業發展後勁,公司正新建占地面積60餘畝、年產8萬噸醬菜產品加基地,2006年可全面竣工投入生產,至2007年公司將邁向集團化、規模化發展軌道,預計產值上1億元,成為較大的農產品加工企業。

起源

據《通海縣誌》記載,“調鼎齋”的創始人張從正自清嘉慶末年(公元1820年)開始釀製醬油,到現在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歷史。“調鼎齋”醬油為雲南傳統名產,生產歷史悠久,工藝獨特。公司生產的一、二、三級醬油,選用優質大豆小麥為主要原料,採用多菌種混合制曲,高鹽稀態回淋發酵,色澤紅褐而有光澤,醬香酯香濃郁、甜鹹適口、滋味鮮美。

歷史傳奇

調鼎齋通海蔬菜
事實上,中華老字號經歷的彷徨和挫折在很大程度代表著中國企業發展遇到的問題。大多數老字號企業的命運多舛,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客觀上,外部的市場環境對於各老字號所在行業形成了極大的的衝擊和挑戰。從主觀層面上分析,老字號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找不著北”。整個群體抱殘守缺現象格外嚴重,對行業外的新觀念、新策略更是找不到感覺。從老字號企業經營架構來看,主要表現為整體人員素質偏低,思想觀念相對滯後,經營決策層新生力量不足,缺乏現代市場行銷理念,運作手法普遍偏於保守。

“調鼎齋”作為一個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老字號,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能否煥發出新的生命力,關鍵就在於企業能不能實事求是地去根據市場的真實情況去發揮出自身優勢,發展壯大自己。

在產銷一條龍、農工貿一體化經營的農業產業化模式中,農產品加工業必須一頭連著農業,一頭連著工業和第三產業;一頭連著農戶,一頭連著市場;一頭連著農村,一頭連著城市,成為農業產業化的中心環節,這樣才有出路。1999年一改制,公司便依託通海盛產蔬菜的優勢,走上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發展道路。

但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僅以通海乃至整個玉溪作為原料基地已不能滿足生產需求,更何況本地的原料價格較高,難以控制生產成本。於是公司放眼全省,充分利用我省的立體氣候和各州市相關農產品的比較優勢,以通海作加工基地,以全省作原料基地,一頭連著全國和國際大市場,一頭連著上萬戶農戶種植的5萬多畝蔬菜,確保在“公司+基地+農戶”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穩。

發展現狀

調鼎齋小米辣
紅河和麗江的小米辣、羅平的生薑墨江紅辣椒……雲南自然資源豐富,蔬菜水果常年不斷,具有競爭優勢,然而,由於長期以來缺少深加工技術,小米辣僅僅作為百姓居家使用的調味品,市場前景未得到充分挖掘。正是看準這一商機,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我們大力發展訂單農業,降低生產成本,在加快公司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各地農民的增收。深受當地農民和政府歡迎。以“發展龍頭企業,增加農民收入”為己任,依託全省最大的蔬菜產地通海,積極從事蔬菜的深加工,首先開發出小米辣、紅椒黃姜、魚腥草、洋姜等富有地方特色的產品。之後,公司依託小米辣專利技術,把小米辣作為一項大產業來開發,不斷開拓市場,生產規模也從建廠之初的幾十噸,逐步發展到幾百噸、上千噸。經過精心泡製的小米辣,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90%都銷往省外、國外,產品供不應求。

為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公司通過幫困救貧、扶優創優的激勵措施,積極引導農戶發展蔬菜種植業,狠抓基地建設和標準化栽培管理。公司現擁有2個分公司,固定資產3500萬元,年產值達3500萬元。截至目前,已在雲南的12個州市發展訂單農業5萬多畝,帶動全省1.5萬戶農戶增收1000多萬元,建成綠色基地8000畝、無公害基地15000畝。2006年,僅小米辣原料收購一項就使農民增收2億元以上,為山區農民脫貧致富找到了一條新路子。隨著小米辣在市場上的熱銷,小米辣種植也隨之升溫。在收購的高峰時節,每天收購的小米辣有200多噸,支付收購款50多萬元,有力地帶動了農戶種植小米辣的熱情。公司被列為“雲南省農業產業化經營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國家級扶貧龍頭企業”、被雲南省政府評為“農產品加工十五強”。

專利產品

調鼎齋調鼎齋醬菜
為了能更好地與國際市場接軌,公司不斷加快自主創新和新產品開發步伐,產品產量由過去的500噸發展到現在的2萬噸,獲得三項國家專利,“宏斌”牌商標被評為雲南省著名商標,“調鼎齋”被評為“中華老字號”,“小米辣”通過綠色食品認證,有9個產品分別獲得綠色食品、無公害產品認證。2000年榮獲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中國名牌食品”稱號;榮獲2002—2004年度“雲南省放心食品企業”稱號;2003年榮獲得首批國家食品生產許可證即通過了市場準入質量安全“QS”標誌認證;2004年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目前,公司已發展成為一家從事醬菜、泡菜、調味品系列生產相配套的雲南省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現形成年生產加工各類醬菜15個系列80餘個品種共2萬餘噸,銷售收入達5000多萬元,實現利稅上百萬元的中型企業。目前,公司與康師傅統一華龍香港李錦記、小菜一碟等大集團有穩定的長期合作關係,建立了良好的市場網路和形成了穩定的銷售渠道,達到了“小商品闖大市場”的目的。

未來展望

公司將進一步採取引進與合作開發的形式進行生物技術產業的創新與開發,繼續圍繞“發展龍頭企業,帶動農民致富”的思路,新增5萬噸泡菜生產線,著力把企業打造成出口型企業,帶動4至5萬戶農戶發展民用工業和種植業。目前,公司正邁向集團化、規模化發展軌道,預計今年產值上1億元,成為本省較大的農產品加工企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