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廣告

話題廣告

話題廣告是美國一家新的公司Reviewme率先嘗試的一種新廣告模式。在該平台上,部落格主可以自由選擇話題,並且將自己對話題的認識和理解發表到部落格中,只要在文章中加入廣告連結,就能夠獲得收益。這種結合部落格寫作的植入型行銷一經推出,就大獲部落格主的好評,許多部落格主都加入了Reviewme的平台,開始了寫部落格獲取收益之路。

話題廣告話題廣告例子
話題廣告是美國一家新的公司Reviewme率先嘗試的一種新廣告模式。在該平台上,部落格主可以自由選擇話題,並且將自己對話題的認識和理解發表到部落格中,只要在文章中加入廣告連結,就能夠獲得收益。這種結合部落格寫作的植入型行銷一經推出,就大獲部落格主的好評,許多部落格主都加入了Reviewme的平台,開始了寫部落格獲取收益之路。

面臨問題

話題廣告話題廣告例子
首先是定價問題,如何準確的判斷出部落格的影響力,並且確定一個合理的價格,是提供服務者面對的首要難題。其次如何追蹤廣告效果,給廣告主一個可信的數據,是提供服務者面對的另一個難題。
人工干預問題,儘管具備自己的技術優勢和算法優勢。但是參考國情,仍然採用小部分人工干預的方式,來進行投放控制。這無論是對部落格主,還是廣告主,都是最好的保護。
最後是多樣的支付方式。提供了包括支付寶、各大網上銀行等多種支付方式,讓部落格主第一時間獲取收益。

基本原則

1、廣告是否附和部落格自身的個人品牌。每個部落格都有自己的品牌和方向,廣告內容應該和部落格自身的內容有內在的關係,廣告的選擇應該嚴格限定在內容相關的話題廣告上。例如IT評論方面的部落格,不應該寫娛樂公司的話題廣告。

2、企業本身的產品是否有價值。在寫廣告前應該使用一下這個企業的產品,確認一下產品的功能、質量、可用性,並初步判斷一下這個產品的價值,有價值的產品,別人才會感興趣,才值得去寫文章,沒有用的產品,或者是有壞作用的產品,不應該做其話題廣告,否則會讓讀者感覺受到了欺騙。

3、突出部落格自身的個性思考。選擇好了一個廣告,下面的問題就是該怎么寫。話題廣告的寫作風格應該和部落格的個人風格一致,不應該參雜過多的商家宣傳用語。寫作的時候應該著重突出部落格自己對於廣告的認識,內容要獨特而與眾不同,只有這樣的介紹才有價值,如果只是將商家的介紹照抄一遍,那種廣告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4、廣告的傳播方式和口碑。話題廣告最重要的就是口碑行銷,部落格應該寫出自己真實的經歷和體驗,不應該有所隱瞞。用戶的體驗是至上的,如果在使用產品中有一些不好的體驗,那么也寫出來,對這一產品正面、負面、點、缺點等的議論和爭執,恰恰是客戶體驗產品的關鍵,相信這些爭議也會引導企業在行銷中走得更穩,走得更遠,有遠見的企業也是歡迎這樣的批評的。

注意事項

要明確的問題是,話題廣告是否會對部落格的個人品牌產生傷害?每個部落格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個人品牌,寫話題廣告會給自己帶來傷害嗎?這關鍵在於部落格自己的選擇,就是對不同類型的廣告進行嚴格的取捨,只選擇合適的廣告,如果個人選擇恰當,並遵循一定的原則,那么話題廣告可能不但不會傷害部落格自身,還會和部落格互利互惠,形成雙贏的局面。但是,如果部落格自己的選擇不當,的確有可能會對部落格自身的品牌產生嚴重傷害和負面影響。

服務匯總

眾多blogger們對話題廣告,又稱為付費評論並不陌生,feedsky在國內率先嘗試話題廣告,許許多多的普通blogger嘗到了部落格賺錢的滋味。

feedsky—國內話題廣告先驅
feedsky讓中國人知道了話題廣告,讓人們嘗到了話題廣告的實惠。不過,也許是話題廣告商感覺到了這種廣告模式的入不敷出,也許是先有的話題廣告模式還有待改進,總之,feedsky話題廣告已經很久沒有話題了。feedsky後來也推出了feed廣告。

blogool—逝去的話題廣告嘗試者
blogool(博狗)是一個很不多的話題廣告服務,無論是在部落格的定價上,還是話題的選擇上,都很不錯,然而blogool沒有堅持多久就早謝了,後來甚至連域名blogool.com都改成了出售主機,後又變成了石器時代的線上遊戲。

bolaa—穩定的話題廣告服務
bloaa(博啦)是唯一還能有廣告投放的話題廣告服務了。和其他話題廣告商更多的是網站或者和網路相關的產品不同,在博啦上投放的廣告大多都是一些實體企業和產品,以汽車為主,而且,博啦對部落格的選擇和對文章的要求也是最高的。

抓蝦—山雨欲來風滿樓

抓蝦說要推出特約部落格作家計畫,實際上就是話題廣告,然而,4個月過去了,已經胎死腹中。

wopush—後起之秀待觀察
wopush這個話題行銷服務,由於是正在試用中。

發展前景

從國內話題廣告發展的形勢來看,前景並不太好,和國外的付費評論蓬勃發展相比,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這也許與國內的商家還沒有認識到部落格行銷的作用有關,也許與話題廣告模式還不成熟有關。

話題廣告從屬於口碑行銷。算起來,有Feedsky推話題廣告,奇虎社區口碑行銷博狗推部落格口碑行銷,再加上國外Bloggerwave的付費文章,這是參與的平台一方。君威與Blogbus合作的“中國新紳士”,橫戈的有償轉載Blogbus招聘廣告,還有烏青的給你錢書評,權且算是行銷一方;Keso對話題廣告的表態及隨後遭到的反駁,眾多IT界的Talkshow Blogger都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這算是旁觀者一方。廣告已死,傳統的行銷方式廣告模式已經很難刺激人們麻木的神經,於是廣告商絞盡腦汁設計出新的類型。無處不在地毯式轟炸的分眾傳媒就是產物之一。口碑行銷與話題廣告亦然。但是同分眾面對的問題一樣,廣告的目標客群極大可能無動於衷。樓宇電視的效果已經飽受懷疑,話題廣告的日誌篇頭作者也通常會聲名“不喜勿入”或“敬請揭過”。新的媒體誕生之初,廣告主或許樂於嘗試,但空洞的概念是很難說服他們繼續掏腰包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