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永棟

袁永棟

袁永棟,祖籍浙江省蕭山。台灣樂榮電線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1992年在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設廠——杭州樂榮電線電器有限公司,併兼任該公司董事長。他是蕭山區“榮譽市民”,多次為慈善事業捐款。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袁永棟,祖籍浙江省蕭山河上,台灣樂榮電線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1992年在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設廠——杭州樂榮電線電器有限公司,併兼任該公司董事長。他是蕭山區“榮譽
袁永棟袁永棟
市民”,多次為慈善事業捐款。

人物事跡

 

 在台灣“白手起家”

袁永棟的故事是一個在台灣創業成功後,又回家鄉投資的典型事例。
1949年,戰亂中,3歲的袁永棟跟著父母一路流亡到台灣。他們以為很快就能回到家鄉,沒想到這一去就是幾十年。一家人在台灣住了下來,人生地不熟,帶去的家當又不多,生活非常清苦。袁永棟高中畢業後讀了軍校,學的是電子專業,之後在軍隊服役10年。
決定自己創業時,袁永棟已經40多歲了,在一家企業任副總。照理說,這個歲數是吃安穩飯的時候了。但袁永棟骨子裡那種蕭山人吃苦拼搏的精神開始發揮作用,他決定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袁家並不是富裕之家,袁永棟創業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張羅。42歲那年,他和朋友合夥東拼西湊了100多萬元開起了第一家工廠,他負責拉業務,朋友負責做產品。他記得很清楚,第一個訂單是從德國發來的,訂製一批電纜,他高興極了,一心想藉此打開局面。沒想到,負責做產品的合伙人求利心切,把產品處理得很粗糙,這讓袁永棟極為惱火。儘管當時屬於創業初期,性格耿直的袁永棟還是果斷地決定拆夥。
之後獨撐門面的袁永棟真正感受到了“白手起家”的艱辛。資金缺、人員少,一開始,從打掃、接待到技術、公關……公司的一系列工作,袁永棟幾乎都要親力親為。讓他覺得慶幸的是,這一切付出並沒有白費,起碼產品的質量得到了保證,樂榮的牌子打出來了。公司漸漸上了軌道,收入也水漲船高。真正做了老闆的袁永棟沒有急著享受,而是把大部分利潤又繼續投入發展。公司的許多老員工都記得,當年袁不捨得花錢買一部好車,但捨得在一台好設備上投大錢。慢慢地,袁永棟的公司越做越大,樂榮在業界打響了旗號。

回鄉,親切感油然而生

上世紀90年代初,袁永棟感到企業在台灣的發展潛力已經不大,他開始慢慢向外尋找新的發展空間,並在深圳建立了他在大陸的第一個工廠。
投資事項安排妥當後,袁永棟回鄉看看的念頭異常強烈。他永遠記得,那是一個冬天,他回到了蕭山。原以為,離鄉多年,對蕭山的鄉土情已經淡漠。沒想到,一踏上蕭山的土地,那種回家的感覺一下子籠罩了他,好像一直深埋在心裡的東西突然涌了上來。那就是鄉情啊,在一片淚眼蒙中,袁永棟突然明白了這種感情。
在蕭山,他聽到了熟悉的鄉音,在家裡,父母一直是用蕭山話交流的,他們從小就聽慣了家鄉話;他吃到很合口味的家鄉菜,一邊吃一邊嘆;他見到了久別的親人,那些輪廓相似的臉龐,讓他激動得難以自禁……他說,在蕭山,他找到了“根”。

蕭山,一方投資寶地

來蕭山之前,對於能不能在故鄉找到投資項目,袁永棟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但回到蕭山後,他不但找回了家鄉,也找到一塊新的投資寶地。
當時,深圳的投資項目也才剛剛起步,按照樂榮穩紮穩打的發展風格,應該等深圳項目穩定了才考慮新的投資。但袁永棟更明白,機會轉瞬即逝。何況,他說:“我想在蕭山辦企業,準備在這裡紮根了。”
於是,1992年,樂榮邁出了發展歷程中極為重要的一步,在蕭山成立了杭州樂榮電線電器有限公司。此後,企業的發展證明袁永棟決定的正確,樂榮在蕭山的發展如魚得水,目前已經成為樂榮集團的支柱力量。
袁永棟認為,樂榮的快速發展得益於蕭山經濟的騰飛和政府無微不至的支持。在台灣,企業遇到困難,要向政府求助需要通過層層關係,而在蕭山,企業提出什麼問題,政府部門馬上會提供參謀,有時還主動幫忙解決。他說,蕭山政府部門辦事效率特別高,蕭山人特別勤勞、熱情。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人和這樣的政府,蕭山才能如此迅速地繁榮起來,企業也正是這樣一步步穩健地成長起來。
因為對家鄉的熱愛和自豪,這幾年,袁永棟一直積極配合支持區政府和開發區管委會的招商引資和接待工作,經常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向台灣企業界朋友大力宣傳蕭山,宣傳開發區良好的投資環境。同時,他積極回報社會,熱心慈善事業,在蕭山扶貧濟困活動中,多次以個人名義捐款。可是這些,他不願意多提,他說,我是蕭山人,為家鄉做點事很應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