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魚

蝶魚

蝶魚(butterfly fish)屬於蝴蝶魚科,除了隆頭魚之外,蝶魚是色彩最艷麗的海水魚之一。它們是典型的珊瑚礁魚類,有著側面壓縮的體形和稍微突出的吻部。蝶魚科魚類種類繁多,色彩艷麗,姿態高雅,是海水觀賞魚類中最主要的成員。由於蝶魚是終身單一配偶,因此經常看到蝶魚是兩條在一起。如果兩條蝶魚面對面很像一隻色彩斑斕的蝴蝶。

基本信息

分布

蝶魚蝶魚

蝶魚的種類超過200多種,分布在全世界珊瑚礁海區或淺海一帶。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亞附近海域,種類超過60種。在南海,包括台灣島海南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已發現有蝶魚48種之多。蝶魚大部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但也有一些品種只生長在某個較小的海區里,如紅海紅尾蝶(C·paucifasciatus)等,鹽度較高(至少是1.025)。

特徵

蝶魚的體色變化小,在生長過程中最多失去一點一線而已,不象棘蝶魚類幼魚和成魚的形態完全不同。而且這一科魚每種蝶魚都有自己的體色,屬種鑑定或潛水辨認比較容易。蝶魚中的許多種類在背鰭後端靠近尾巴處有一個黑色眼狀斑,稱為偽眼,而它的真眼常有一條橫紋穿過,遮蓋了眼睛。

生活習性

蝶魚屬蝴蝶魚科,是典型珊瑚礁魚類,是色彩最艷麗海水魚之一。蝶魚是終身單一配偶,對愛情忠貞專一,大部分都成雙入對,形影不離,好似陸生鴛鴦。那么飼養這種漂亮的魚飼養者們都需要注意些什麼呢?讓小編帶你來了解下蝶魚的生活習性以及飼養須知。

蝶魚生活習性

1、珊瑚礁魚類

熱帶暖水域珊瑚礁區之中小型魚類。常成對出現,在生殖期時,會成一大群的活動。從淺水域到至少深達180公尺,皆可發現其蹤跡。

2、艷麗觀賞魚

屬雜食性,但食物中大部分以底棲動物為主,例如海綿類往往多於藻類。不具食用經濟性,但體色獨特而頗受水族養殖者之歡迎。

飼養須知

1、餌料的餵養

蝶魚是非常挑剔的食客,蝶魚如只飼餵一、二種食物時往往會衰弱下去。所以必須給予各種餌料使它健壯地生長。2、混養的魚種

蝶魚可以和其他魚種混養,但它們對同品種的其他魚只態度有極大地不同,不要將蝶魚和激進或貪食者混養在一起。較適宜的混養同伴是:彈塗魚、倒吊魚、蝦虎魚等。

3、水族箱容量

飼育蝶魚的水族箱應儘可能地寬敞,最低水容量也應達210公升,愈大愈好,水族箱背面應布有垂直的礁岩背景板和岩石,而前面應留有廣大的空間。

4、水質pH值

飼育蝶魚的水質很重要,應努力使水保持潔淨,並維護pH值及水溫的穩定,即使是輕微的變動也應儘量避免。pH值宜為8.3,水溫約在25°C左右,比重在1.022。

常見種類

月光蝶

月光蝶月光蝶

月光蝶(Chaetodon ephippium)是一尾迷人至極的魚,在自然海域中,它以珊瑚蟲為食,也吃絲藻及水底的無脊椎動物。如果施予耐心,它會接受大部分的水族箱食物。對同種的夥伴易發生口角。它是一條大魚,體長可達20cm。

黑鏡蝶

黑鏡蝶(Chaetodon argentatus)是西太平洋熱帶海域中色彩唯一樸素的魚,雖然它不具什麼吸引力,不過這是一種非常適合飼養在水族箱中的魚。其體長只有13cm,最棒的是它對每種東西都吃得津津有味,它也是最具疾病抵抗力的蝶魚品種之一。

網蝶

網蝶(Chaetodon rafflesi)是一種廣泛分布於印度洋的魚,有時又稱為“馬賽克蝶”,其特色如下:它有著令人愉悅的黃色圖案,會適度地和同種相處融洽,體長約可達到16cm,適應良好,會接受大部分的食物,而且是非常不容易罹病的蝶魚。

澳洲珍珠蝶

澳洲珍珠蝶(Chaetodon miliaris)是一種分布於夏威夷群島以及其附近海域,大小可達16cm,而且是非常喜愛和同種群居的蝶魚。它適應快速,會吃所有食物,豐年蝦、紅血蟲、貝類是它的最愛。

曙光蝶

黑鏡蝶黑鏡蝶

曙光蝶(Chaetodon melannotus)它散布於整個印度洋及紅海,非常適應水族箱的生活。它什麼都吃,喜歡豐年蝦,最大體長達13cm。

紅尾蝶

紅尾蝶(Chaetodon xanthurus)此魚美麗、普遍、健壯,分布於西太平洋海域,體長可達15cm。它有一些吵鬧,不過不至於太壞。它會吃各種食物,疾病不會成為主要問題。

人字蝶

人字蝶(Chaeton auriga)是一種最受歡迎、最普遍的魚,來自印度洋及紅海。只有成魚在背鰭後有長長的細絲般的痕跡,此品種最大體長達20cm。在自然海域中,常集體活動。屬雜食性魚,較偏好水底的甲殼類動物,所以多變化的蟲類及昆蟲幼蟲是較適宜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中等。

黑白關刀

黑白關刀(Heniochus acuminatus)可用浮游性的甲殼類生物為食,即使是許多蝶魚看了均會扭頭就走的薄片飼料,它們也會甘之如飴。一旦適應之後,不易罹病,但它們很吵,而且是少數會攻擊其他魚種的蝶魚之一。它們活力旺盛,就像雀鯛魚類一樣,天性喜打架爭鬥。

月眉蝶

月眉蝶(Chaetodon lunula)產於印度洋,在自然海域中是成雙成對地攝食各種水底的無脊椎動物。它喜食貝類和烏賊肉,其體長可達23cm。

黃火箭

黃火箭(Forcipiger flavissimus)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及紅海海域,在水族箱中總是像帝王般地巡遊之中。它們對任何食物都很貪婪,小食物還沒什麼,但如果是大而厚的食物,它們會試著將食物拉扯撕裂成一片一片,再大快朵頤。它們對同拌會喋喋不休,所以最好一次飼養1或6隻。它們體長達25cm。

繁殖

受精卵

蝶魚蝶魚

受精卵長徑為2.6—2.9毫米短徑為0.9—1.0毫米,卵呈長橢圓形,系沉性卵,在長軸的一端有纖維狀的附著絲,附著在卵床上,卵膜無色透明,呈橘黃色。當水溫在27-29度C時,受精卵3小時內進入8細胞期,大約5小時後進入32細胞期,並繼續增長,至10小時,胚胎即進入桑葚期。在受精後第二天,大約19小時,原腸胚形成,至第28小時後,胚胎的身子開始成形,小魚的頭部向下,接著可以看到眼睛,而身體上也出現了6—14體節。第三天的胚胎,眼睛有最顯著的發育,而體節也已大致全部形成。這時候,在解剖鏡下,可清晰看到心臟每分鐘跳動約140次。腦脊椎也相繼出現,胚胎的卵黃已稍為減少,由原來的粉紅色成深橙色,在頭部更出現放射狀的色素細胞。第四天,腦

眼睛和心臟有更進一步的發育,黑色的眼睛尤為突出,這時候心跳加速,增至每分鐘200次,在身體主要血管內可以看到血液循環的情況。至於色素細胞,則開始在下腹部成兩行排列。到了第五天,身體的鰭條已形成,循環系統更為複雜,而心臟也由原來淡淡的顏色變為鮮紅,至於卵黃到這時就顯著減少了。第六天,可以看到口及鰓蓋。第7天,胚胎與前一天沒有太大分別,已經可以看到鰓的構造,而仔魚的卵黃已接近消失,也就是說已經接近卵出的階段,魚卵內眼睛部分有虹彩,會閃爍發亮,從眼睛部分有光亮程度可以預測孵出日期

自然授精

蝶魚雌雄並無明顯的差別,唯有在繁殖時期,雌雄兩魚在水中往上游並排出卵子精子,才看出差別。受精後會漂浮在水面數日。幼魚沉箱底前以浮游生物為主食。

人工授精

繁殖海水觀賞魚,如果能夠像繁殖熱帶淡水魚那么簡單,將是所有海水觀賞魚愛好者的一大喜訊。到目前為止海水觀賞魚的供應還是依賴人工絕大多數的捕魚者用毒液和電,不管魚大小儘量捕撈。這種情形使自然資源得到嚴重的破壞。如此下去,終有一天我們將感嘆無魚可養了,因此,我們必須加強研究,採用更多的科學方法成功繁殖海水觀賞魚。人工授精的方法一般是乾導法和濕導法:

1、乾導法:把擠出的卵子放置在盤中或其他容器中,然後加上雄魚的精液,用筆攪拌並加入水分。大粒的卵子施用這種方法較好,細粒的卵子用此法則受精不高。

2、濕導法:用一個的容器,裝入少量的海水,然後把卵子擠出,再加上雄魚精子,這樣的受精效率顯然比干導法稍低,但施用於小型的海水觀賞魚上卻十分方便。以上兩種方法,都要選擇成熟的卵子,並要在第一時間內把卵子擠出,人工擠卵時,有時要傷到母魚,如大魚要剖腹取卵,小魚要用吸管從肛門吸出卵了。因此,進行人工授精繁殖是比較困難的工作。

選購

蝶魚蝶魚

首先在選購之前,必先預定意欲飼養的先後次序,考慮魚缸的設定和客觀條件先決,選出合適的蝶魚品種,在購買時細心觀察,注意下列數個挑選範疇:

呼吸

優:在沒受驚嚇情況下,呼吸正常;
劣:呼吸異常急速或單鰓呼吸;

眼睛

優:眼睛清澈透明,精神且四處張望;
劣:眼睛混濁不清,目光呆滯;

魚身

優:魚身表面光滑,魚鱗緊貼;
劣:表面發紅或魚鱗鬆散;

魚嘴

優:魚嘴沒有紅腫;
劣:嘴部明顯紅腫發炎;

腹和背

月眉蝶月眉蝶

優:腹部及背部線條平衡優美;
劣:腹部腫脹,背部下陷;

鰭及尾

優:背鰭、胸鰭及尾鰭完好無缺;
劣:魚鰭潰爛,有刷身現象;

泳姿

優:泳姿穩定,眾鰭活動正常。
劣:泳姿飄忽而且不平衡。

飼養

環境

黃火箭黃火箭

先決條件必先達到穩定水質環境,這雖是老生常談的說法,但亦是成功飼養的基本條件。水溫方面,恆溫在攝氏26—29度(個別品種除外),使用冷水機及暖管恆溫,每天的溫差不可多於2度。

1、酸鹼度(ph值)應保持在8.0~8.4之間,過酸或過鹼也會影響蝶魚健康。

2、硝酸鹽(NO3)含量保持在50ppm以下,硝酸鹽含量太高,會增加蝶魚壓力,食慾大減,也縮短了蝶魚的壽命。

3、氧化還原值要求穩定在250mv以上,不應大起大跌。

注意

1、避免把同種及同樣大小蝶魚飼養在一起。不同種屬的蝶魚則沒有這一顧慮。水族箱裡飼養時間較長的蝶魚,不喜歡新魚遷進,彼此會相互衝撞、攻擊。有此情況要注意隔離。水族箱裡要設定供魚藏身之處所。

2、初學飼養者和工作忙碌的人,不適宜飼養體型大小不一的蝶魚。因為小型蝶魚口小,進食緩慢,食往往會被大魚 或吃食快的魚搶去。3cm以下的小蝶魚,一天必須餵食數次細餌料。

3、小型蝶魚喜歡以嘴啄食其它魚只體外的寄生蟲。如果被啄食對象是受傷的魚,很可能促使對方的病情加重。此外,弧茵病具有傳染性,一旦啄到此病菌,魚本身也會患病。因此,最好把病魚加以隔離。

4、由於種類不同,有些體型大的蝶魚,往往無法立刻適應由海中移至水族箱的環境,尤其是無法適應食餌的改變。此時飼養者在極有耐心地對魚進行誘餌和馴餌。

5、飼養蝶魚要儘量投餵多種食餌,避免使用單一飼料。

6、小型的海葵珊瑚無脊椎動物,不可與蝶魚一起飼養。因為蝶魚在海中以這些無脊椎動物為主食。

7、要提醒白吻雙帶立旗鯛的飼養者,這種魚在黑暗中喜歡倒臥,肚子朝天。這是它們的習性。遇此情況,不必大驚小怪。只要有充足的光線,幾分鐘後它們就會恢復正常的游泳姿態。

飼養事項

蝶魚是觀賞魚中少有的體色非常艷麗的水族品種,是一種極具觀賞價值的水族生物。很多人都想養蝶魚,那這種魚兒應該怎么飼養,在養殖過程中應該注意些什麼呢?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學習下!

飼養蝶魚需要注意,如果你是初次飼養蝶魚或者是一個工作比較忙碌的人,那么你不適合飼養體型較小的蝶魚,因為小型蝶魚口小,進食緩慢,魚兒很容易就被其它的魚兒或者是大型的蝶魚搶走。所以,餵養3厘米以下的小蝶魚,一天必須餵食數次細餌料,而這對於工作繁忙的主人來說不太容易做到。

飼養蝶魚應該避免把同種及同樣大小蝶魚飼養在一起。水族箱裡飼養時間較長的蝶魚,不喜歡新魚遷進,有時候彼此會相互衝撞、攻擊。一旦發現有此情況就要及時的將其隔離,而且水族箱中要設定供魚藏身的地方,比如種植些水草,放置幾個木墩、石橋等。

餵養蝶魚的過程中要儘量投餵多種食餌,避免使用單一飼料,這樣對蝶魚的生長是最好的。同時還要注意做好疾病的預防工作。例如,及時的換水,給水族箱殺菌消毒,給蝶魚進行藥浴。如果發現水族箱有類似弧茵的傳染病,一定要趁早將蝶魚隔離飼養,然後進行治療。

餵食

蝶魚的嘴既尖又小,這是有利於它們在自然環境啄食的習性。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作為飼養者,唯有投其所好,給它們多一點的天然營養,偶爾給它們一些蝦肉、墨魚碎、肉等飼料,一旦發現蝶魚有厭食情況,更要給它們多一些的選擇。

儘管如此,為免破壞水質,這些東西還是不要餵食太多。最令人感嘆的是,蝶魚很喜歡啄食其他魚的傷口,這會令受傷的魚帶來更嚴重的感染,使傷口惡化。因此,若有受傷魚兒,應儘快跟蝶魚分隔。

疾病防治

爛鰓病

紅尾蝶紅尾蝶

其病原體是粘球菌。患病個體鰓部潰爛並附有較多粘液,嚴重時鰓絲潰爛形成一個個圓洞,病魚呼吸困難,死亡率很高。

防治方法:可選用3—4片土黴菌,溶於100千克水的水族箱中,低濃度浸泡,多次用藥後可痊癒。

膚霉病

又名水霉病或白毛病。其病原體是水霉綿霉,菌絲形態細長,且有分枝,它們一端像根狀,著生於魚的體表皮膚內,其餘則露出體外。菌絲長達3厘米,呈灰白色,柔軟似棉絮。患病初期,病魚體表粘液增多,形成一層白翳。患病後期,菌絲深入體表皮膚,死亡率很高。

防治方法:可選用O.03克孔雀石綠次甲基藍,溶於10千克水中,病魚浸洗3—5分鐘,再用清水漂洗後,放入水族箱中。多次用藥才可痊癒

白點病

其病原體是多子小瓜蟲。小瓜蟲侵入魚體皮膚後,病魚皮膚粘液增多,魚的胸鰭背鰭尾鰭和體表皮膚上肉眼可見一層密密麻麻的白點。患病初期,病魚聚在缸角互相摩擦,患病後期,病魚呆滯地浮在水面,投餌不食。

防治方法:根據小瓜蟲在水溫25℃以上不易繁殖、28℃時開始死亡的生理特點,可將水溫緩慢地升高到28℃,靜養數天后小瓜蟲胞囊開始脫落,及時更換新水,病魚即可康復。也可選用0.05—0.07%的紅汞藥液放在10千克水中,將病魚浸洗5—10分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