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魚科

蝶魚科

除了隆頭魚之外,蝶魚是色彩最艷麗的海水魚之一。它們是典型的珊瑚礁魚類,有著側面壓縮的體形和稍微突出的吻部。飼養蝶魚最主要的障礙在於它們對不良水質非常敏感,而且很難誘使它們攝食。很多品種在野外幾乎只以珊瑚為食,而且有些品種具有強烈的地域性,並對同類有侵略性。

蝶魚科

蝶魚科蝶魚科

在原始棲息地中,蝶魚會不停地尋找食物,將它們的“吻部”探入每一個角落和裂縫中,不斷地搜尋小型的無脊椎動物,例如:甲殼類動物、珊瑚水螅、蠕蟲以及海藻等。一旦它們適應了人工的環境,這種習慣還會持續,所以若是將它們飼養在無脊椎動物造景缸內,就會造成極大的傷害。

願意吃任何東西並可更快在水族箱中安定下來的品種還有很多,比方說黃火箭(Forcipiger flavissimus)就是其中之一。其鮮黃的體色漸消失於白色的腹部以及頭部下側及吻部,並且有一條黑色的“面罩”橫越眼部。它的天然棲息地涵蓋紅海海域,並從非洲東海岸延伸至墨西西海岸。野外個體體長可達25cm左右,但在人工環境下則很少接近於這個體長。在良好的狀況和適當的照顧下,黃火箭將會在水族箱中安穩地定居下來。

飼育蝶魚的水族箱應儘可能地寬敞,最低水容量也應達210公升,愈大愈好,水族箱背面應布有垂直的礁岩背景板和岩石,而前面應留有廣大的空間。蝶魚會在開放的空間中遊動,不過當它們感覺受到威脅時,會喜歡能夠立刻撤退或躲避到後面的背景中。

飼育蝶魚的水質很重要,應努力使水保持潔淨,並維護pH值及水溫的穩定,即使是輕微的變動也應儘量避免。pH值宜為8.3,水溫約在25°C左右,比重在1.022,水裡應測不出氨及亞硝酸的存在,而硝酸鹽的含量是非常低的,所以一個良好的過濾系統很重要,蛋白質分離器也是需要的。為了彌補蒸發所流失的水,應該定期補充水。

蝶魚是非常挑剔的食客,即使是強健的品種也需一段時間來適應水族箱的飼餵。當放入一尾蝶魚時,首先先關掉燈光讓魚不受打擾至少24小時,開始先用活物飼喂,當蝶魚開始在銜食物時,這場戰鬥已經成功了一半。在幾天之後,蝶魚應該會攻擊豐年蝦攻擊得津津有味。這裡有一些食物的名單可以試試看:紅血蟲、切碎的貝類、剁碎的蝦肉、牛心、小塊的烏賊肉以及薄片飼料。蝶魚如只飼餵一、二種食物時往往會衰弱下去。所以必須給予各種餌料使它健壯地生長。

蝶魚可以和其他魚種混養,但它們對同品種的其他魚只態度有極大地不同

蝶魚科蝶魚科
。如果飼養同種蝶魚一隻以上時,絕對不要只飼養兩隻,因為這很可能會使得一隻變得非常具有支配性,而另一隻則變得非常馴服。如果飼養4至6隻,那非常有可能發展出社會階層來,而沒有一隻敢逾矩。不同品種的蝶魚混養在一起時所產生的衝突會少得多,而對非蝶魚的魚只總是很平和的。然而,不要將蝶魚和激進或貪食者混養在一起,也就是說,不要將蝶魚和板機豚科、大的神仙魚及隆頭科的魚飼養在一起。較適宜的混養同伴是:彈塗魚、倒吊魚、蝦虎魚、鮪科的魚、及紫色魚···等。

不幸的是,蝶魚和無脊椎動物相處並不融洽,它會毫不留情地啃咬如海葵等的軟珊瑚,有一些蝶魚會很高興地拉扯甲殼類動物的腳,即使是較大的蝦也不例外。

蝶魚的另一個困難點是:它們比其他魚種容易得病,特別容易得白點病及絲絨病,雖然它們對硫酸銅的治療方式反映良好,但首要之務還是要保持水質的穩定:受到緊迫的蝶魚會感染白點病,幾乎會使眼睛張不開。遇到這情況的處理方式是使用紫外線殺菌燈來幫助控制自由遊動的細菌和原生動物。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在水族店挑選蝶魚時,不要買太小或太大的魚,因為這兩種年齡層的魚適應水族箱的生活會有困難,所以應買體長約5~10cm的蝶魚。

餵食

在人工環境中應儘量提供蝶魚一些多樣化的飲食,例如:豐年蝦、海蝦肉、蛤蜊肉、紅血蟲等,都是可被接受的食物。過了一段時間,此魚的狀況可能顯然不如預想的那么好,主要的徵兆是頭部正後方向內凹陷,以及體重下降。這種情況可以反映出此魚是否吃飽,而且通常也是飲食不當的一項良好指標。它們的嘴巴嬌小,代表只能吃些細小的食物,如果投餵不宜食用的較大型食物,很可能被蝶魚忽略而沉入底部。

水質

90cm長的水族箱對這些魚類來說是恰到好處。水族箱內應裝飾有珊瑚和凝灰岩石,並散置一些活岩石。岩石的安置應營造藏匿處讓魚類建立自己的領域,尤其當有好幾種魚一起混養時。

它們不願接受餵食並非飼養上的唯一障礙,因為它們對水質狀況也相當敏感,因此,水質須維持恆定而儘可能少有變動。

購買時注意事項

當在購買任何在水族箱內遊動的這些艷麗魚類之前,可要求老闆當場餵食,如果老闆不願意就不要買,因為它很可能不太好飼養。另外也不要買體長不到5cm的個體,因為它們很難撫養。而且,如果注意到任何頭部後方有凹陷的魚,也千萬不要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