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蜇傷

蜂蜇傷

蜂蜇傷,單個蜜蜂蟄傷很少引起全身症狀,僅有輕微局部症狀,無需特殊處理。若為蜂群或黃蜂蟄傷,則可能引起全身中毒反應。

基本信息

概述

被黃蜂、蜜蜂蜇傷後,一般只在蜇傷的部位出現紅腫、疼痛、數小時後可自行消退。如果被成群的蜂蜇傷後,可出現頭暈、噁心、嘔吐,嚴重時可出現休克、昏迷甚至死亡。被蜂刺傷後,如創口內有折斷的蜂刺,可用消毒的針或小刀片挑出。

症狀體徵

http://www.fx120.net/disease5/200905/411915.html蜂蜇傷
蜂蜇傷分為蜜蜂蟄傷(尾刺刺入皮內),黑尾和金環胡蜂蟄傷(尾刺有幾率被刺入皮內),黃蜂和馬蜂蟄傷尾刺不進入皮內。皮膚被刺傷後立即有灼癢和刺痛感,不久局部紅腫,發生風團或水皰,中央被蜇傷處有一瘀點,數小時後自行消退,無全身症狀。如多處被蜇傷,可產生大面積顯著的水腫,有劇痛。如眼周圍被蜇傷使眼瞼高度浮腫。口唇被蜇,口腔可出現明顯的腫脹或伴發全身性風團。嚴重者除有局部症狀外還出現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狀,如畏寒、發熱、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心悸、煩躁或出現抽搐、肺水腫、虛脫、昏迷或休克,常於數小時內死亡或經數日後死去。因此,遇有蜂蜇傷出現全身症狀者要及早進行治療。國內黃蜂蜇傷發生過敏性休剋死亡已有數例報告,還有報告蜂蜇傷發生血紅蛋白尿引起腎功能衰竭的病例。
如果蜂刺留在傷口內(在紅腫中心有一黑色小點),有時局部可引起化膿。黃蜂蟄傷的局部症狀較重,可引起頭暈,噁心,嘔吐等,嚴重者可出現休克、昏迷或者迅速死亡,有的可發生血紅蛋白尿,以致急性腎功能衰竭。有過敏體質的人,即使單一蜂蜇傷,也可引起蕁麻疹水腫哮喘或過敏性休克。

診斷檢查

根據有蜂蜇史,局部疼痛及明顯的腫脹症狀,一般不難診斷。但要與其它蟲咬皮炎鑑別。

治療方案

蜂蜇傷蜂蜇傷
1.蜜蜂蟄傷可用弱鹼性溶液(如2-3%碳酸氫鈉、肥皂水、淡石灰水等)外敷,以中和酸性毒素;
2.黃蜂蟄傷則需要弱酸性溶液(如醋、0.1%稀鹽酸等)中和。 
3.蜇傷後要首先檢查患處有無毒刺折斷留在皮內,可用鑷子拔出斷刺,然後用吸奶器或拔火罐將毒汁吸出。在家也可以用小針挑撥或膠布貼上法取出蜂刺,但不要擠壓。蜜蜂蜇傷後毒刺易折斷在皮內,其它蜂蜇傷一般不折斷毒刺。
4.局部外搽10%氨水或蟲咬皮炎藥水,也可用5%~10%碳酸氫鈉溶液冷濕敷可減輕疼痛,或用季德勝蛇藥片開水化開調成稀糊狀塗於皮損處。民用間鮮馬莧或鮮夏枯草搗爛敷在患處,有較好的消炎止痛作用。
5.若疼痛明顯,取1%鹽酸吐根鹼水溶液3mL,加2%利多卡因在蜇傷近端或周圍皮下注射,可很快止痛消腫。
6.局部症狀較重者可採用火罐拔毒和局部封閉療法,並予以止痛劑或用抗組織胺藥。也可根據當地藥源選用中草藥外敷,如解崗松、瓦松也甘草、大青葉加薄荷葉、兩面針皮加單根木根、三亞苦葉、半邊蓮、紫花地丁等,可任選一種搗爛外敷。也可用蛇藥片加水少許研成糊狀外敷。劇痛時可皮下注射嗎啡或杜冷丁普魯卡因封閉。
7.如出現全身反應或明顯的皮膚紅腫、水皰時,可口服抗組胺藥及皮質固醇,也可服用季德勝蛇藥片
8.出現全身症狀(如心悸、虛脫、呼吸困難或有休克症狀)的嚴重病人應去醫院治療。
9.有全身症狀者,根據病情予以不同處理。症狀輕者對症治療或輸液,10%葡萄糖酸鈣靜脈注射,或口服蛇藥;過敏反映著,應迅速用腎上腺皮質素、抗組織胺藥;發生血紅蛋白尿者,套用鹼性藥物鹼化藥液,並適當補液量以增大尿量,並可採用20%甘露醇等以利尿;如以少尿或無尿,則按急性腎功能衰竭處理,對休克者要積極搶救;對群峰蟄傷或傷口感染者,應加用抗菌藥物。
10.若蟄傷部位多,出現醬油色尿,並出現多器官損害,可行血液淨化治療。

預防及預後

養蜂人在取蜜時或去野外林區工作時要穿長袖衣衫,戴面罩手套、披肩,以免蜂蜇傷。蜂在飛行時不要追捕,以防激怒而被蜇。教育兒童不要戲弄蜂巢,發現蜂巢要徹底搗毀,以消滅黃蜂及幼蟲。在搗毀蜂巢時要加強個人防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