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阜

目前村內無山,傳說中曾有蜀阜山,蜀阜山以東就是今天的蜀阜村,山以西就是今天的西蜀阜村了。 蜀阜村的村名叫了一千多年,蜀阜寺的香火延續了一千多年,但蜀阜村並沒有真正富起來。 解放前就有“後馬師爺多,張漊旗桿多,蜀阜癩子多”的說法,可是一家生有十個癩子卻從未有過。

“蜀阜”的故事
蜀阜今位於華舍街道西面,離鎮兩里多,南與東周村相連,北與金城村相接,關於村名,傳說中有婦自西蜀來,善織錦,故名蜀阜(婦)
目前村內無山,傳說中曾有蜀阜山,蜀阜山以東就是今天的蜀阜村,山以西就是今天的西蜀阜村了。據《越絕書》載:“獨婦山者,勾踐將伐吳,徒寡婦至獨山上,以為死士亦得專一也。”《嘉慶山陰縣誌》曰:“蜀阜山在縣西北四十五里(一志作五十)。”舊經云:“自蜀飛來,帶兒歸二十餘人,經過而至,今忽至此。”後來當地絲綢業發達,至清末民初有“日出華舍萬丈綢”之稱。傳說某朝某年有一位舉子中了狀元。他在朝見皇上時,皇帝問他可知他家鄉有一座“蜀阜山”否?狀元答道:“微臣才疏學淺,孤陋寡聞,實不知蜀阜山在何處。”皇帝就說:“如此等你尋到蜀阜山,朕再點你狀元。”舉子回籍,風餐露宿,苦訪不得,他已走遍紹興各地,尚無結果。某日來至華舍蜀阜寺前(據《嘉泰會稽志》:“蜀阜寺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元年)訪問長老,長老說:難怪狀元公找不到蜀阜山了,這山就是寺內伙房燒火和尚坐的石磴。原來這石磴是露出地面的岩石,與山脈相連,舉子至此才恍然大悟。舉子如實奏報皇上,皇上方才點他為狀元。
說到蜀阜的鄉土文化,必提起村內的蜀阜寺,舊時蜀阜寺規模宏偉,有屋宇80餘間,傳說為三國東吳孫權繼母吳國太扣資建造蜀阜寺在西小江南。西小江為縣內大河,古時通海,明代,潮汐早晚涌至寺後,暮鼓晨鐘伴隨陣陣江濤,環境幽雅,是出家人和香客理想的清淨之地。
孫夫人修行“蜀婦寺
三國時期,東吳孫權曾將妹妹嫁給蜀國的劉備,大家叫她孫夫人。後來孫權聽了謀士的話,派人到蜀國,假說孫夫人的母親吳國太病了,叫他帶上劉備的兒子阿斗回東吳,目的是把阿斗母子作人質,然後索還荊州。結果諸葛亮讓趙子龍在江中截回阿斗,孫夫人雖然十分氣惱,又沒有其他辦法,只好急急回東吳看望母親去了。
孫夫人回到東吳,孫權並沒有達到索還荊州的目的,就不讓妹妹再到蜀國去,東吳與蜀國的關係僵化了,孫夫人跟劉備的感情很好,雖然被哥哥阻攔回不到丈夫身邊,心裡卻常常惦念劉備和蜀國的百姓。以後,孫權與劉備關係更緊張,兩國打起仗來。孫夫人眼看狠心的哥哥只知擴展領土,不顧妹妹夫婦團聚,知道回蜀已無希望,一氣之下,只帶貼心使女一名,化裝成宮中衛士偷偷走出宮外,逃到浙江的山陰一帶,過起隱居生活。孫權只對通往蜀國的關隘嚴加防範,沒料到他妹妹會向南逃去,所以未被截獲。
孫夫人在隱居的地方結了一座草房,想起自己夫妻分離,百姓顛沛流離,漸漸萌發出世的念頭,遂叫使女服侍飲食起居,自己誦經念佛,一心修行起來,慢慢地周圍一些信佛的人與她熟悉起來,並且經常以她的地方作為念經做功課的地方,草屋逐漸成為一個“寺”,當別人問起她的身世時,她為了防止暴露身份,便只說是蜀國的婦女,因此,大家叫她“蜀婦”,寺院也叫“蜀婦寺”。
孫權對妹妹的薄情,吳國太很不滿意,她仍舊千方百計派人打聽,一天終於在“蜀婦寺”找到了,吳國太親臨“蜀婦寺”,母女倆抱頭痛哭一場。哭罷,孫夫人向母親訴說自己被哥哥愚弄,先為誘餌,後當人質,造成夫妻分離、有家難回。因此,再也不願回到爭權奪利的王宮,情願脫離紅塵,遁身空門,在這山明水秀的地方隱居修行。吳國太見女兒意志堅決,不可挽回,便為愛女出資修造了規模宏大的寺院。孫夫人仍對蜀人十分思念,希望蜀國從此“物阜民豐”,就請母親親賜寺名為“蜀阜”。“蜀阜寺”建成後,共有九九八十一間殿堂,十分講究。
蜀阜村的村名叫了一千多年,蜀阜寺的香火延續了一千多年,但蜀阜村並沒有真正富起來。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村辦紡織廠迅速發展,大量農民務工,這才真正“物阜民豐”了。
十癩子撈金鐘
東吳吳國太出資造蜀阜寺,寺院金碧輝煌,佛像重彩貼金,富麗莊嚴,十分象樣,連寺內鑄滿經文的大鐘也熔進黃金,成為無價之寶。
北宋末年,康王趙構南渡浙水逃難,金兵尾追到紹興。蜀阜寺眾僧聽說金兵一路奸淫擄掠,見財就搶,惟恐金鐘落入金兵之手,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裡把它沉入寺後深譚。不久,金鐘沉入深譚的事還是讓周圍的人知道了。寺里的長老恐怕貪心的人來撈,就假託菩薩之夢,說是只有一家生有十個癩頭兒子,長大了才能撈上金鐘。
說也奇怪,蜀阜附近村莊癩子特別多,成為過去華舍鎮三多。解放前就有“後馬師爺多,張漊旗桿多,蜀阜癩子多”的說法,可是一家生有十個癩子卻從未有過。
有一年,蜀阜村有戶人家生了九個兒子,九個兒子又都成了癩子,兩老十分高興,滿想再生一個癩頭兒子,偏偏第十個是個女兒,因此金鐘還是不能打撈,兩老心悔,先後喪命。九個癩頭兒子仍不甘心,想一個辦法要小妹嫁個癩子,有妹夫冒充十兄弟去撈金鐘,小妹就照辦了。
一天,九兄弟和妹夫湊成十癩子,弄來大船和繩索,公開地撈起金鐘來,兩岸擠滿了看熱鬧的人,十癩子一齊下水,深深地呼了口氣,猛地潛到潭底,就用十根麻繩拴住金鐘,然後跳上船一齊使力拉。金鐘已露出水面,正是份量最重的時候,十癩子使盡了全身力氣,金鐘紋絲不動。面紅耳赤,精疲力盡的大癩子心慌了,他想叫年輕的妹夫再用點勁,脫口而出:“妹夫,你著力!”不料話一出口,十根茶杯粗的麻繩“砰”地一聲,一齊崩斷了。十個癩子被嚇得面色灰白,面面相覷,哆嗦著再也不敢下水了,兩岸圍觀的人“嘩”的一聲一齊鬨笑起了,頑皮的孩子事後編了幾句話:一個妹夫想冒充,意外之財貪不得,枉費心機被人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