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韶

基本信息

詞語解釋

基本信息
詞目:虞韶
拼音:yúsháo
注音:ㄧㄩˊㄕㄠˊ
解釋:謂虞舜時的《韶》樂。[1]
詳細釋義
典源
《風俗通義校注》卷六〈聲音〉~267~
夫樂者,聖人所以動天地,感鬼神,按萬民,成性類者也。故黃帝作〈鹹池〉,顓頊作〈六莖〉,嚳作〈五英〉,堯作〈大章〉,舜作〈韶〉,禹作〈夏〉,湯作〈護〉,武王作〈武〉,周公作〈勺〉。勺,言能斟勺先祖之道也;武,言以功定天下也;護,言救民也;夏,大承二帝也;韶,繼堯也。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卷十〈簡文帝二·上皇太子圃園講頌啟〉~3004~
竊以舜韶始唱,靈儀自舞;陳律才暄,風心竟萼。
《尚書》卷五〈虞書·益稷〉
夔曰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祖考來格,虞賓在位,群後德讓。下管鞀鼓,合止祝柷,笙鏞以間;鳥獸蹌蹌。《簫韶》九成,鳳皇來儀。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庶尹允諧。」舊題漢·孔安國傳:「韶,舜樂名。言簫,見細器之備。」唐·孔穎達疏:「簫是樂器之小者。『言簫見細器之備』,謂作樂之時,小大之器皆備也。」[1]
釋義
虞韶,即虞舜時的《韶》樂。
運用示例
漢班固《幽通賦》:“《虞韶》美而儀鳳兮,孔忘味於千載。”
南唐陳陶《閒居雜興》詩之一:“《虞韶》九奏音猶在,只是巴童自棄遺。”
宋梅堯臣《送趙升卿之韶幕》詩:“俎肉應多味,《虞韶》不復聞。”[1]

人名

簡介
虞韶,生卒年不祥,元代人,編有童話讀物《日記故事》。
作品賞析
老嫗磨杵
原文:
李白,少讀書,未成,棄去。道逢一老嫗磨杵,白問"將欲何用??"曰:"欲作針"。白笑其拙,老婦曰:"功到自成耳。"白感其言,遂還讀卒業,卒成名士。
譯文:
李白小的時候,學習不太認真,還沒有完成學業就跑了。
半路上,他遇到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婆婆,坐在小河邊,用勁磨一根碗口粗細的鐵棒。他很奇怪,就走上去問:"老婆婆,你這是在乾什麼呢?"
老婆婆把臉上的汗水擦了擦,說:"我想把它磨成一根繡花針。"
李白感到很好笑,說:"這么粗一根鐵棒,你哪年哪月才能把它磨成一枚針呢?"
老婆婆信心十足地說:"只要功夫到家了,自然就可以成功了。"
李白聽後,非常感動。於是,他馬上回去繼續學習,終於完成了學業,成了有名的大詩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