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雲禪寺

虛雲禪寺

虛雲禪寺,位於石家莊郊區於底村北,,該寺建於後周,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基本信息

河北石家莊新華區於底村

簡介

虛雲禪寺(河北省佛教協會所在地),位於石家莊新華區於底村北,其前身是重勝寺,據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於重勝寺挖掘出的1尊無頭石佛的背上石刻文字考證,該寺建於後周,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其前身是重勝寺,據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於重勝寺挖掘出的1尊無頭石佛的背上石刻文字考證,該寺建於後周,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近年來對其復修,令古剎面貌煥然一新。

虛雲禪寺山門裡,彌勒笑佛中間坐,四大金剛立於兩旁。笑佛背後為著金甲的韋馱菩薩。大雄寶殿前為13米寬、24米長的紀念堂,經堂正門與天王殿後門相對,門口上方有浮雕一幅,刻畫著佛教的象徵物——法輪。大殿內禮釋迦牟尼,端坐於中央蓮坐之上,左右有迦葉和隊難護持,左有觀世音像,右有阿彌陀佛,東邊還塑有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現為比丘尼道場,內住比丘尼近10名。

景區特色

虛雲禪寺虛雲禪寺山門裡,彌勒笑佛中間坐,四大金剛立於兩旁。笑佛背後為著金甲的韋馱菩薩。大雄寶殿前為13米寬、24米長的紀念堂,經堂正門與天王殿後門相對,門口上方有浮雕一幅,刻畫著佛教的象徵物——法輪。大殿內禮釋迦牟尼,端坐於中央蓮坐之上,左右有迦葉和阿難護持,左有觀世音像,右有阿彌陀佛,東邊還塑有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現為比丘尼道場,內住比丘尼近10名。

寺廟景致

原來的大雄寶殿內,供奉著釋迦牟尼,端坐於中央蓮坐之上,左右有迦葉和阿難護持,左有觀世音像,右有阿彌陀佛,東邊還塑有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可惜釋迦牟尼被紅綢裹身,難見真容。

殿內塑像,均為明代時修塑。

今年新落成的大雄寶殿。2005年初,柏林禪寺護法、香港旭日集團總經理楊勛先生到虛雲禪林禮佛,見寺院沒有足夠大的大雄寶殿,遂發願捐資,新造一所與寺院規模相配的大雄寶殿。2006年3月19日工程正式開始,同年底全部主體及內裝修完成。新建的大雄寶殿為重檐歇山綠琉璃瓦頂的仿唐建築,總建築面積640.5平方米,共投資215萬元。

虛雲禪師

虛雲禪師青銅塑像虛雲禪師青銅塑像

虛雲禪師,俗姓蕭,祖籍湖南湘鄉縣。在現代佛教史上,堅持苦行長達百餘年,歷坐十五個道場,重興六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禪門五宗,法嗣信徒達數百萬眾的高僧,唯有禪宗泰斗之譽的虛雲。清道光二十年(公元一八四零年)七月三十日,虛雲降生於福建泉州府幕僚官邸。他自幼即厭葷食,性喜恬淡。十二歲那年,跟隨父親奉生母祖母靈柩回老家安葬。葬禮之中,初見三寶法物,就

有喜歡之心,從此漸棄舉子葉而嗜佛典。隨之,萌發棄世出俗之願。十六歲,曾隻身欲往南嶽出家,行至半道被截回。後來又被父親強徙至福州,並為之娶回田、譚二氏,強禁錮同居於一室。虛雲卻居內而無染。久之,出塵之志益堅。到清鹹豐八年(公元一八五八年),賦《皮袋歌》留別田、譚二氏,偕從弟潛至鼓山湧泉寺,投常淵開坐下出家,取法名古嚴,又名演澈,法號德清,即虔心奉佛,誦讀經書,習學儀規。次年,依妙蓮受具足戒。其後,為避父親追尋,隱居于山後岩洞,長達三年。

同治元年(公元一八六二),聞父已告老還鄉,始奉師命回鼓山充職事,歷任水頭、園頭、行堂等,時逾四年。

虛雲禪寺虛雲禪寺

而後,又入岩洞再習苦行,一衲一褲,長坐不臥,木食澗飲。三年之後,外出朝山。到天台華頂龍泉庵,即尊融鏡之教研習經教。初學天台教觀,再學禪宗儀制於國清寺,繼則參學至岳林、天童、普陀等剎。為報父母恩,三步一拜朝禮五台,歷時千日,行程數省。一路上,饑寒雪掩,痢疾腹瀉口流鮮血,三次大病,幾奄奄待死,備嘗艱辛,恆心如一,道業日隆。而後,出晉,穿陝,入川、抵藏,復進滇、越境至不丹與緬甸。回國後,承妙蓮衣缽為臨濟第四十三世。又接耀成法脈,列曹洞第四十七世。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一八九五年)冬,在高旻寺禪七中精進勇猛,以悟為期。至八七時,開水濺手,茶杯落地,一聲破碎,疑根頓斷,悟透禪開,即述偈明志:[杯子撲落地,響聲明瀝瀝。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息。][湯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該難開。春到茶得處處秀,山瀝大地是如來。]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一八九七年)為報母恩,在寧波阿育王寺燃指供佛。清光者二十六年(公元一九零零年)師北上再朝五台,行抵北京,遇戰事隨邑蹕路西行至西安後,折回上終南山,結茅蓬於獅子岩,獨修禪行。一日,靜中入定,時逾半月,鍋中煮芋,早已霉高寸許,堅冰如石。近遠僧俗,多來探視,為避俗擾,自號[虛雲],改字[幻游]。二年後,再進川,上峨眉,入雲南,登雞足山,轉達昆明,閉關於福興寺,潛心讀經,刻苦修行。三年出關後,即在歸化、節竹諸寺講經。稍後,發心重興雞足山,受請主持缽孟盂,即革除陋習,並將其改為十方叢林。為募資鼎崖寺宇,只身前往南洋。一路上風餐露宿,歷盡艱辛。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一九零五年)應寄禪電召回國晉京,申訴保護廟產。得肅親王助,諭批獲準,並得賜《龍藏》一部,[護國祝聖禪寺]額一塊,紫衣、缽孟、玉印、錫杖、如意、全副鑾駕,以及[佛慈弘法大師]封號。

次年出京,又奉囑護送妙蓮骨灰往南洋。歸途經眾皈依,多達萬餘。歸國之後,仍住雞足山。清宣統三年(公元一九一一年),為護寺產,息軍人逐僧毀寺之舉,冒頑強隻身進見省軍統李根源,以言相辯,用理折之,使其皈依佛門,鼎力助法。一九一二年,應僧眾電請,抵滬聯絡僧界,並為代表赴寧謁孫中山先生。次年,參加籌組中華佛教總會並出席成立大會。返回滇省,主持省分會會務。一九一八年主持昆明雲棲寺修復,同時參與或主持興福寺、節竹寺、勝因寺、松隱寺、太華寺、普賢寺

虛雲禪寺虛雲禪寺

等的修復。為此艱辛操勞,長達十餘年之。到一九三四年,應閩省主席揚幼京等之請出任福州鼓山湧泉寺方丈。從此,又積十八年心血,全心護持祖庭。興規矩,肅寺風,頒規約,創辦,培育僧才。同時,應結外緣,多方募化,修葺寺宇,重建樓閣,添買田畝,興辦林場,弘揚農禪。數年之後,寺貌一新,名聞遐邇。期間,親自主持整理佛籍,重秘本修纂山志。

同年,數夢六祖相召回去曹溪,又得粵省政府主席李漢魂多番電邀,師乃移錫曹溪南華寺。初至,目睹寺宇破敗,僧人星散,很為痛心,當即發願重興之。進而聯絡檀越,搭茅蓬安僧眾。繼則培修祖殿,再建殿堂,新塑佛像,歷時數載,寺宇復原,氣象更新。同時,重訂寺規約,創辦律師學院。每年傳戒,如法如儀,四海聞之,積眾而至。時值抗日戰爭,國難當頭,師率先倡議減錫晚食,以濟難民。又主持修複韻關大監寺,安難民。

於底村虛雲禪寺於底村虛雲禪寺

一九四四年,師來到廣東雲門山大覺寺,眼見滿目殘牆斷壁,荊棘叢生,就連雲門祖師——文偃大師的肉身也兀坐於危殿之中,不禁悽然淚下,即立願以重興為己志。於是,率僧清污除穢,挖基砌牆,在不到七年的時間內,新建一百八十餘楹殿堂,新塑百餘尊佛像裝金飾彩,格外莊嚴。同時,興辦[大覺林場],實踐[農禪並重]。而且,延衍雲門法脈,遙承並嗣法弟子十餘人。一九四九年夏,應邀赴香港講經。其時不少人勸其留港,師斷然拒絕,法會圓滿即返回雲門。

於底村虛雲禪寺於底村虛雲禪寺

一九五二年四月,應京漢弟子邀請,師經武漢晉京。同年九月二十六日,主壇於北京廣濟寺,啟建為擁護亞太和平會議的召開而舉行的祝願世界和平法會,隆重工業和儀,隨喜者甚眾。十月一日,代表中國佛教界,接受錫蘭(今斯里蘭卡)出席亞太和平會議代表團達馬拉塔納法師所獻佛舍利、貝葉經和菩提樹等法物。十月十五日,作為首席發起人出席中國佛教協會發起人會議。同年冬,應邀南下抵滬,在玉佛寺主壇祝願世界和平法會,啟建水陸道場。場面壯觀,隨喜皈依者達四萬餘眾。一九五三年五月,師在北京出席中國佛教協會成立大會,並被禮請為名譽會長。期間,撰文發表感想,盛讚中國佛教協會的成立。會議結束後,師專程赴山西雲崗石窟禮拜後取道武漢,於六月來到江西廬山,養病於大林寺。此時,師有意在江西往下,卻感到大林寺人來人往難於清靜,於十月二率侍者冒雨登上雲居山,住進茅蓬。當夜與僧眾商議,禮請職事。數日之後,即率從開墾荒地。不久,四方衲子近百人聞訊而至。次年,為弘揚百丈家風,主持成立[真如禪寺僧伽農場],將僧眾分為農林與建築兩隊。農林隊開春即事開墾,癖出水田數十畝,旱地十餘畝,當即下種,秋天收引稻穀數百擔,旱地所種紅薯也獲豐收。建築隊挖土燒磚,具爐鑄鐵瓦,年內二層樓鐵瓦磚木結構的藏經樓千竣。在此懸掛溈仰宗鍾板,每日昌晚上殿,坐香習禪。此後,仍率僧眾如法修持,農禪並重,種地栽禾,修建寺宇,年復一年,日繼一日,到一九五七年,主持真如禪寺重建修復工程大體完成。寺宇規劃悉仿當年南華寺格局,前有重建的趙州關,而後山門、天王殿、韋馱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紅樓等一字直排,左右兩側相對而建的虛懷樓、雲海樓、客堂、功德堂、祖師殿、伽藍殿等。東、西禪堂、齋堂、方丈室、庫房等也一應俱全。各殿堂佛像塑建如法循制,尊尊裝金飾彩,端莊嚴肅。同時,師主持整頓寺規,嚴肅道風,每年夏講經,冬禪七,創辦[佛學研究苑],培育僧才。一九五五年,應眾戒子之請,開自誓受戒方便法門,為數百戒子授受三壇大戒。與此同時,以百餘歲高齡,親率僧眾實踐[農禪並重],經營數千畝山林,水旱田地百餘畝。到一九五七年,寺內實現糧食自給有餘,每年產竹木和茶葉也獲可觀收入。一九五九年初,自感身體日漸衰弱,應繼安排有關事務,主持岑學呂寬賢重新編輯的《雲居山志》刊印流通,親自為之撰序。師分別對真如禪寺諸職事作了交待。最後,諄諄告誡自己的侍者,今後[如有把茅蓋頭或應住四方,須堅持保守此一領大衣,但如何能夠永久保持呢,只有一字曰[戒]]。並留下將自己身後的骨灰撒入水中,與水族結緣的遺囑後,於農曆九月十三日在雲居茅蓬內圓寂,世壽一百二十歲,僧臘一百零。荼毗之後,得五色舍利子數百粒。

於底村虛雲禪寺於底村虛雲禪寺

虛雲一生,志大氣剛,悲深行苦,解行並進,嚴淨毗尼,行頭陀行,弘法演教,建樹卓著。除述及的傳承曹洞、臨濟法脈外,還應湖南寶生等之請,續溈山法第,進承興陽禪師(溈仰宗第七世祖詞鐸禪師)之法,為溈仰宗第八世祖。應福建八寶山青持之請,衍法眼源流,繼良廣之後為法眼第八世祖。中興雲門時,遙承已庵深淨禪師之法,為雲門宗第十二世祖。這樣,師以一身而參五宗法脈慧日重光,禪風再振。中國的著名高僧海燈法師(宣明)就是虛雲禪師授予的溈仰宗第九代傳人。旅居美國的宣化,也是虛雲禪師授予的溈仰宗第九代傳人,他秉承門師虛雲教誨,弘揚佛法於天下,創建美國萬佛聖城,業績輝煌。虛雲在整理、保護經典文獻方面,也多有建成樹。曾完成《楞嚴經玄要》、《法華經略疏》、《遺教經註譯》等十餘種著述。一生之中,講經說法次數無法計數。僅由岑學呂寬賢與淨慧先後編輯的《虛雲和尚法匯》、《虛雲和尚法匯續編》就多達百餘萬字。正如中國佛教協會前會長趙朴初所讚頌的,[遍立道場而無所住,廣演法要而無所述。人我壽者無所得,故慧燈再燃亦無所續]。師圓寂之後,四眾弟子萬分悲痛,先後在江西雲居山、香港芙蓉山、雲南昆明市等處為其建立舍利塔。一九九一年,又在雲居山建立[虛雲和尚紀念堂],以供人們緬懷這位現代禪宗泰斗。

地址及交通

虛雲禪寺虛雲禪寺

虛雲禪寺位於石家莊新華區的於底村,交通也十分方便,乘坐公車旅遊1路虛雲禪寺站下車即到。

自駕車線路:西二環北行,在和平西路右前方轉彎上匝道,沿匝道行駛230米,右轉進入和平西路,沿和平西路行駛160米,直行進入石獲北路,沿石獲北路行駛2.4公里,右轉進入植物園街,沿植物園街行駛2.7公里調頭,繼續沿植物園街行駛150米,到達終點虛雲禪寺。

公交線路:旅遊1路 紀念碑站上車,虛雲禪寺下車即到,

紀念碑- 火車站- 國貿中心- 人民商場- 市第二醫院- 省人大招待處- 新華區政府- 省民政廳- 泰華街口- 省電大- 三鹿集團- 科一重工公司心理醫院- 中山公園- 東簡良- 大郭新村- 飛行學院- 大郭村- 電氣化- 大郭村西口- 於底虛雲禪寺- 大馬村- 岳村南口- 岳村- 植物園(共24站)

雲南賓川虛

雲南省雞足山虛雲禪寺景色雲南省雞足山虛雲禪寺景色

雞足山虛雲禪寺在國際佛教界有極高聲譽,美國、匈牙利均建有“虛雲禪寺”。該寺位於雞足山紫雲前,萬壽庵之上,群山迴環之中,氣候溫和。傳說自迦葉入定雞足山,便有禪僧結茅於此。明代 嘉靖四十二年(1563),高僧儒全禪師建寺。萬曆十七年(1589),慈禧太后仰慕本寺教風純正,頒贈《大藏經》一部,並御賜住持本安禪師紫衣袈裟。該寺從此成為雞足山108寺庵中的五大叢林之一。萬曆三十年(1602),住持可全禪師擴建本寺,改名大覺寺。清朝光緒三十年(1904),禪宗泰斗虛雲和尚到山禮佛,講經弘法,再振雞足山佛教雄風。據史料記載,僅明初至清末該寺就涵育了67位高僧大德。近年,本寺得以修復,稱“虛雲禪寺”。現有全寺匾聯均為當代著名高僧所題。寺內的“宋朝古梅”風骨依舊,果實纍纍,梅下有碑刻詩一首:“閱盡千秋興廢事,移根古寺遠紅塵;花開不怨無人賞,雞足山中獨領春。”

相關旅遊景點

石頭村 抱犢寨風景區 嶂石岩自然風景名勝區 毗盧寺 駝梁山風景區 天桂山景區 西柏坡紀念館景區 唐宋古城 隆興寺 蟠龍湖 華北烈士陵園 井陘窯遺址 仙台山 大觀聖作之碑 大唐清河郡王紀功載政之頌碑 衡水湖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 石家莊水上公園 龍泉寺 人祖廟 諦音寺 伏羲台 平山溫泉 蟠龍寺 白求恩墓 福林寺 萬壽寺 龍巖寺 石家莊動物園 龍鳳湖 平山巨龜苑旅遊區 駝梁 白鹿泉 趙孤園 甘泉寺 西山森林公園 清涼山風景區 天寧寺靈霄塔 吳祿貞墓

中國寺廟4

寺廟--我國的藝術瑰寶庫,它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象徵。從廣義上來說,寺廟不僅僅與佛教一家有關。但在佛教中,寺廟就有許多種稱謂:如“寺”,最初並不是指佛教寺廟,從秦代以來通常將官舍稱為寺。在漢代把接待從西方來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稱為寺,從此之後,“寺”便逐漸成為中國佛教建築的專稱。在原始或民間中,稱之為“廟”、“祠”,如舊時奉祀祖宗、神佛或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