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葉大戟

蘭葉大戟

蘭葉大戟為大戟科植物,根可入藥,治勞傷,缺乳。蘭葉大戟,是雙子葉植物藥大戟科植物蘭葉大戟的根。主要功效是催乳下奶,主治治勞傷、缺乳。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中藥化學成分:根含a一蒲公英賽醇、蒲公英寒醇。齒要鳳仙花,一年生草本,高60-90cm。

基本信息

E-uphorbia eyanophyua levl
藥 名】:葉大戟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大戟科植物蘭葉大戟的根。
功 效】:催乳下奶。
主 治】:治勞傷,缺乳。
性味歸經】:辛,溫。入肝經。
【用法用量】:內服: 12一18克,煎湯。
【別 名】:下奶藥、勞傷藥(《貴州草藥》)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四川、貴州、雲南。
【考 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中藥化學成分】:根含 a一蒲公英賽醇、蒲公英寒醇

相關連線

水蘭葉

漢語拼音

shuI lAn ye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Impatiens dicentra Franch.

功效

活血散瘀

科屬分類

鳳仙花科

主治

跌打損傷

生態環境

生於山谷溝旁或草叢中。

採收和儲藏

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資源分布

分布於陝西、湖北、湖南、貴州。

動植物形態

齒要鳳仙花,一年生草本,高60-90cm。莖直立,有分枝。葉互生;葉柄長2-5cm;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8-15cm,寬3-7cm,先端尾狀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圓鋸齒,齒端有小尖,基部邊緣有數個具柄腺體;側脈6-8對。花梗較短,腋生,中上部有卵狀2苞片,僅1朵花;花大,黃色,長達4cm;萼片2,寬卵形,長12-14mm,漸尖,不等側,邊緣有粗齒,背面中肋有狹龍骨狀突起;旗瓣背面中肋龍骨狀突起呈喙狀,翼瓣2裂,先端有細絲,背面有小耳,唇瓣囊狀,基部具內彎先端2淺裂的短距;雄蕊5,花葯鈍。蒴果線形,先端有長喙。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功效分類

活血散瘀藥

性味

味苦;辛;性溫

藥材基源

為鳳仙花科植物齒萼鳳仙花的全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出處

《中華本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