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

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

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第一批確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層次獨立學院。經甘肅省教育廳同意國家教育部批准面向全國二十七個省、市、自治區招生,招生納入國家普通高校招生計畫,學生畢業及就業與國辦高校學生享有同等資格與待遇。學院根據市場和社會需求,按照自主、靈活的原則設定學科專業,現設有國際貿易、金融學、法學、外語、藝術設計、信息管理、工商管理、會計學等8個系,含17個本科專業和本科專業方向、21個專科專業,學科涵蓋經濟學、法學、文學、工學、管理學等幾大學科領域。學院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堅持“育人是根本,質量是生命,校風是靈魂,教學是中心,教師是關鍵”的辦學理念。

基本信息

校園環境

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

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成立於2000 年3 月15 日 ,是經國家教育部第一批確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層次獨立學院。經甘肅省教育廳同意國家教育部批准面向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招生,招生納入國家普通高校招生計畫,學生畢業及就業與國辦高校學生享有同等資格與待遇。

這裡地理條件優越,交通、通訊便利,環境優雅,是讀書求學的理想場所。學院坐落於黃河之濱蘭州市和平經濟開發區,校園面積41.7萬平方米(625.63畝),建築面積18萬多平方米,綠化面積14萬平方米;建有7898平方米的綜合體育館,2386平方米的多功能學術報告廳,擁有1300多台教學用計算機及500個座位的數位化語音室,200間多媒體教室,16個獨具特色的教學實驗室;圖書館電子閱覽室2間,藏書70萬餘冊。 學院基礎設施完備 , 可滿足 6000 多人在校學習生活。 2005 年 1 月份接受教育部組織的專家組專項檢查,我院的辦學條件和教學狀況受到了專家組一致肯定和好評,被教育部列為全國辦學較好的獨立學院之一。

院系設定

會計系
會計學
會計學(註冊會計師) 財務管理 審計學 資產評估
工商管理系 旅遊管理 工商管理(中小企業管理) 工商管理 市場行銷 人力資源管理
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方向)
財政金融系 金融學 金融學(投資方向) 信用管理 財政學 保險學
土木工程系 土木工程 風景園林(景觀建築設計) 工程管理 工程造價
信息工程系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企業信息系統套用)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移動互聯技術方向)
網路工程(網路系統集成與網路安全) 電子商務
藝術設計系 視覺傳達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廣告設計) 產品設計 環境設計(景觀設計方向)
環境設計(室內設計方向)
法學系 法學(經濟法) 法學(行政法務) 法學(律師) 法學(法檢業務)
經濟貿易系 國際經濟與貿易(商品質量檢驗與管理) 經濟與金融 經濟統計學
外國語言文學系 英語(英語教育) 英語(國際商務英語)

辦學條件

教學建設

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

學院始終把教育教學質量作為辦學的生命線,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依法辦學,以德治校,嚴格管理,弘揚“愛國、愛校、好學、上進”的隴橋精神,以“厚德、博學、求實、創新”為校訓,嚴謹治學,嚴肅治教,嚴格治校,大力推進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建設。學院教育教學質量多次受到國家教育部、省教育廳專家組好評。連續四屆畢業生就業率均達到80%,其中較為突出的會計系,財經系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

會計學系

會計學專業(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管理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統計學、計算機套用、基礎會計、財務管理、市場行銷、經濟法、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稅務會計、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等。

工作適用範圍:畢業生可在經濟管理部門、各類企事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從事會計實務工作或從事本專業的教學、科研工作。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會計學(註冊會計師方向)專業(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總量經濟學、個體經濟學、計算機套用、金融學、管理學、統計學、經濟法學、稅法、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管理會計、註冊會計師審計實務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審計學專業(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經濟法、稅法、財務管理、審計理論與方法、財務審計、經濟效益審計、電算化會計與審計、資產評估等。

工作適用範圍:能在國家審計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機構和社會審計組織從事審計工作、也能在企事業單位從事會計和相關管理工作或從事本專業教學、科研工作。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財務管理專業(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管理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計算機套用、財務管理、統計學、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市場行銷、經濟法、中級財務管理、高級財務管理、資產評估、財務案例研究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財務管理(資產評估方向)專業(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管理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計算機套用、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資產評估學、審計學、經濟法、建築項目評估基礎、機電設備評估、房地產評估、無形資產評估、證券投資學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工商管理系

工商管理(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行銷學、經濟法學、企業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行為學、生產與運作管理、質量管理、物流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廣告策劃與管理、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中小企業管理、企業策劃、管理系統工程、市場預測與管理決策、公共關係學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旅遊管理(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本專業的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旅遊學概論、旅遊規劃與開發、人力資源管理、中國旅遊地理學、旅遊業法規、旅遊經濟學、飯店管理、旅行社經營與管理、旅遊心理學、旅遊文化學、導遊原理與實務、廣告策劃與管理、世界旅遊概論、旅遊市場調查與預測、旅遊管理專業英語、旅遊交際與禮儀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人力資源管理(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本專業的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組織行為學、勞動經濟學、人事測評技術、招聘與錄用、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勞動法學、職業生涯規劃、工作分析方法、社會保障概論、員工激勵技術、行政管理學、企業策劃、勞動人事統計、企業倫理學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市場行銷(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行銷學、企業戰略管理、市場行銷策劃、消費者行為學、商品學、廣告策劃與管理、市場預測與管理決策、國際市場行銷學、推銷理論與實務、電子商務、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零售學、質量管理學、商務談判、項目可行性分析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物流管理(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商品流通概論、物流管理概論、供應鏈管理、管理運籌學、管理信息系統、物流中心規劃設計、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運營與管理、物流運輸管理、生產與運作管理、市場行銷學、國際物流學、採購與倉儲管理、物流實務、物流系統工程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工商管理(中小企業管理方向)(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行銷學、經濟法學、中小企業管理、中小企業戰略管理、中小企業運營管理、市場預測與管理決策、企業策劃、中小企業創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行為學、質量管理、物流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廣告策劃與管理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財政金融系

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

金融學(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金融學、財政學、會計學、國際貿易、國際金融、金融市場學、投資銀行理論與實務、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保險學、中央銀行學等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金融學(理財方向)專業(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總量經濟學、個體經濟學、金融學、投資學、公司理財、期貨投資理論與實務、理財投資策劃、金融工程、房地產投資學、國際金融學、保險學等。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金融學(投資方向)專業(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金融學、統計學、證券投資學、證券投資分析、金融期貨與期權、公司理財、金融市場學等。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財政學專業(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總量經濟學、個體經濟學、財政學、會計學、西方財稅理論與實務、財政支出學、政府預算管理學、中國稅制、國有資產管理、財稅信息化管理、納稅檢查等。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保險專業(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金融學、保險學、會計學、統計學、管理學原理、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公司理財、保險投資學、財產保險、人身保險、海上保險、再保險、保險精算、保險行銷學等;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國際經濟貿易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主修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世界經濟概論、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金融、國際結算、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經貿英語等。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報關方向)

主修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世界經濟概論、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金融、國際結算、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

海關實務、進出口報關實務、國際貨運代理實務、經貿英語等。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商務師方向)

主修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世界經濟概論、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金融、國際結算、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國際投資學、國際商務、經貿英語等。

就業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商務師方向)畢業生能在各類企事業及政府機構從事外貿業務、運行管理和調研工作。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信息管理系

信息管理系成立於2000年3月,是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成立最早,實力較強的系部之一。擁有信息管理系綜合實驗室2個,計算機網路實驗室1個,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方向)和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網路編輯方向)5個本科專業及方向。本系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現有專任教師3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1人,講師12人。在職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1人,具有碩士學位者22人。現有1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63人,已畢業學生837人,平均就業率78%以上。信息管理系堅持以學科建設為中心,以科研促進教學,樹立良好的教風與學風,形成了包括基礎理論研究、套用研究和開發服務在內的科研體系。在教學中始終堅持理論與套用相結合、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社會信息化與現代化管理相結合,並通過組織學生科研,舉辦學術競賽等活動,提升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在2007年至2011年的全國大學生“高教杯”數學建模大賽中我系學生連續5年獲省級二等獎。在2007年至2011年的甘肅省“創新杯”計算機套用能力競賽中我系學生分別獲省級一等獎4次和二等獎3次。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管理學理論基礎,具有計算機科學技術知識和套用能力,掌握系統思想和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從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管理和評價等方面的高級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會計學、管理學、統計學、數據結構、高級程式設計語言、經濟法、作業系統、資料庫系統概論、計算機網路與套用、資料庫套用技術、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運籌學、軟體開發工具、電子商務網站建設與管理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網路編輯方向)(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掌握必要的計算機和網路套用專業知識、具備紮實的計算機基本操作和網路編輯套用能力的,適應我國信息產業生產、技術、服務和管理第一線工作,從事網路編輯及相關崗位的高級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計算機基礎、傳播學、資料庫套用技術、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漢語基礎、管理學、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多媒體技術、網路信息採集與編輯、網路行銷、經濟法、高級程式設計語言、計算機網路與套用、網路安全、電子商務網站建設與管理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電子商務(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管理理論基礎,計算機科學技術知識及套用能力,掌握電子商務理論與實踐知識,具有電子商務系統開發和利用能力的高級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總量經濟學、個體經濟學、管理學、數據結構、高級程式設計語言、電子商務概論、網路行銷、電子商務物流管理、計算機網路與套用、電子

商務系統開發技術基礎、電子商務安全技術、電子商務法、網路金融、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方向)(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適應網路技術套用的需要,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掌握計算機科學技術及其套用相關的基礎理論、計算機網路及套用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工作技能,能夠從事網路系統的設計和管理以及有關的教學、科研、開發和套用的高級套用型人才。

主要的專業課程:資料庫系統原理、計算機組成原理與彙編、網路作業系統、網路安全、計算機網路與套用、網路管理與維護、網站建設與管理、計算機通信原理、網路綜合布線技術等。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辦學思路

校園文化廣場校園文化廣場

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堅持“育人是根本,質量是生命,

校風是靈魂,教學是中心,教師是關鍵”的辦學理念,把“上規模、創特色、爭一流”作為奮鬥目標,以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宗旨,發揮獨立學院的靈活機制,堅持體制創新,最佳化人才培養模式,搞好學科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努力辦成以經濟、管理類學科為龍頭的一流獨立學院。學院的培養目標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的套用型專門人才。 其中 2005 年首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超過 86% 。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 學院從實際出發,加強基礎、拓寬專業面、注重素質和能力培養,增強畢業生的適應性和後續發展潛力,促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同時,學院注重精神文明和校園文化建設,鼓勵大學生開展健康有益的社團活動和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營造濃郁的學校文化氛圍,不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知學主義

提出

隨著應試教育體制的逐步深化,求同排異、力求統一、行政化、官僚化的傾向在各大初、高、大學愈演愈烈,導致學生、老師、家長三方的壓力空前加大,並產生極大的對抗性情緒。在以“帝王之術”為指導前提,霸控人心為目的,專注於牛毛繭絲、象徵意義、不切實際為內容的應試教育下,老師無法大展駿足,寓教於樂(因為考學要看成績,學校要看升學率,因此老師只能服務於應試,否則則要丟掉飯碗)父子母女之間無法敞開心扉,互相諒解(父母大都一心想令子女考上好學校,來符合學歷制社會的需求,而子女另有思想,欲圖另闢蹊徑,雙方的溝通因子女成績不高而出產生壁壘,難以進行)。更有甚者,部分學生因壓力過大,進而走向仇殺鬥毆、浸淫網路、盲目早戀的不歸之路。

為全面貫徹“錢學森之問”的破解之道,摒棄各大高校著重比拼論文數量、考試成績的歪風邪氣,一改校園中惟上是從、不能學以致用的狀況,新青年學社社長趙丹陽特提出逐步促進教育體制改革、轉變師生讀書理念的“知學主義”,以期先行治標,徐圖治本。

內涵

“知學主義”的內涵:知學主義內涵廣袤,所涉及的領域包括政治、文化、教育三個方面。首先是對施教人員及政府部門提出要求,令其通過對《八觀六驗》、《三禁四不納》、《五圖四不謀》、《七正九不善》、《六義七不振》及“不求全備,不看門第,不計仇怨,量才授課,因人而異”的理論的學習,循序漸進的達到“知人善任”、“知人論世”的水平,在教育教學中,要時刻以“知行合一”為第一要務。

詳解

“知學主義”首次把“知人善任”、“知人論世”、“知行合一”三種政學理念與“學以致用”、“學以立德”、“學以致富”三種經世致用的讀書哲學加以融合,這在提法和內容上,都是第一次。

① 知人善任。這四個字,源出於“子產從政”之事,據說鄭國大夫子產參與執政,選擇賢能的人來任用他。馮簡子能夠決斷國家大事;子大叔貌美俊秀而有文采;公孫揮能夠知道四周鄰國諸侯的行動,還能辨別它們大夫的種族姓氏、官職高低、尊貴卑賤、賢愚與否,並且還善於做外交辭令;裨諶善於謀劃計略,在野外謀劃就能獲得成功,在城邑內謀劃就會失敗。每當鄭國要有諸侯之間的外交事宜的時候,子產便向子羽詢問四周鄰國的情況,並且讓他跟他們多做一些外交辭令。之後便與裨諶駕車來到野外,讓他看謀劃計略是否可行。等到回去再告訴馮簡子,讓他來作出決斷。如果決定這件事可行,子產就會把任務分配給子大叔讓他去執行命令,來應酬對付各諸侯派來的賓客。因此子產執政時很少有失敗的事情發生。

以古鑒今,對教育人員的選拔與任用也需要知人善任,在崗位上尸位素餐、蠅營狗苟的人不應委以“教師”之重責,為人師者,應該盡到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應該具有“自閉桃源稱太古,欲栽大木柱長天”的理想,更應具備寓教於樂的文化素養,而不應以貫徹“照本宣科”、“形式主義”為能事。更不能以自身急功近利的態度,促使教育產業化。

② 知人論世。《知人論世》出自《孟子》的《萬章章句下》。孟子謂萬章曰:“一鄉之善士斯友一鄉之善士,一國之善士斯友一國之善土,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為未足,又尚論古之人。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

譯文:孟子對萬章說:“一個鄉的優秀人物就和一個鄉的優秀人物交朋友,一個國家的優秀人物就和一個國家的優秀人物交朋友,天下的優秀人物就和天下的優秀人物交朋友。如果認為和天下的優秀人物交朋友還不夠,便又上溯古代的優秀人物。吟詠他們的詩,讀他們的書,不知道他們到底是什麼人,可以嗎?所以要研究他們所處的社會時代。這就是上溯歷史與古人交朋友。”

③ 知行合一。

1、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從道德教育的角度上看,極力反對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脫節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歸之於個體的自覺行動。因為從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識離不開道德行為,道德行為也離不開道德意識。二者互為表里,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認識和道德意識必然表現為道德行為,如果不去行動,不能算是真知。良知,無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

2、 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說,道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動是達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符合道德規範要求的行為是 “良知”的完成。

學以致用:即提倡為了為了實際套用而學習。

學以立德:學以立德,就是要求領導幹部通過學習,進一步提升思想理論素養、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水平,堅定理想信念,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增強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鬥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領導幹部要通過加強學習堅定理想信念。堅定的理想信念來自對科學理論的正確認知和高度認同。要推動領導幹部通過深入學習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從科學理論中獲得信仰,從正確思想中汲取力量,做到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成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踐行者。

學以致富:源出西方彼得·林奇、約翰·羅斯查得的《學以致富》,這與梁啓超《少年中國說》中那段慷慨激昂的文字:“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中“少年富則國富”的思想特別吻合。讀書是為了富國強民。而富國強民的首要條件,即是要通過讀書來達到自身的富裕。

這其中,學以致用是安身立命、報效國家的前提,學以立德則強調自身發展的手段與途徑,學以致富則是最終目的,即通過讀書來利己富國,完成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有機統一。三者一以貫之,缺一不可。

知學主義是對傳統文化的批判繼承,古為今用,與時俱進,科學發展,也是對西方文化的合理借鑑,兼收並蓄。在政治和哲學路線上,做到了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又一重大理論突破。

延伸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勢不可擋,政治多極化曲折發展,科技革命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的競爭更加激烈,世界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盪,有吸納也有排斥,有融合又有鬥爭,有滲透又有抵禦。我們面對的是多元化、市場化、全球化的文化事實。而在當下中國,面對社會改革不斷深化、市場經濟日益發展、思想觀念日趨多元的新形勢,面對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對文化發展的需求,文藝領域呈現出更為多樣活躍、紛繁複雜的局面。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找準我國文化發展的方位,創造民族文化的新輝煌,增強我國文化的國際競爭力,我們更應該堅持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指導,牢牢把握好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發向。

有鑒於此,新青年學社前秘書長徐東對本站的工作人員、領導幹部、編輯作者,提出了‘三禁四不納’的要求,以廓清文壇,再造乾坤,千百師生,一體遵行。

三禁

一禁:驕華俗麗,好高騖遠。

二禁:自矜高貴,驕橫跋扈。

三禁:心氣浮躁,急功近利。

四不納

其一,為人盲目自大,目空一切者,不納。

其二,追逐蝸角虛名,蠅頭小利者,不納。

其三,隨波流俗惡搞,喪行敗德者,不納。

其四,只懂唯唯諾諾,毫無主見者,不納。

《五圖四不謀》而今文壇衰敗,邪曲迭生,污穢滋橫,綱維不張。為籠絡四方文杰,共締文壇盛業計,為中華文化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計,為澄洗濁清,恢弘正氣計,為實現個人價值與報國雄心計,新青年學社特提出“五圖四不謀”。

五圖

一,圖身。即立身持正。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

二,圖德。即儉以養德。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三,圖省。即躬身自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四,圖忍。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五,圖雄。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曲,故能成其大私。

四不謀

一,不謀私——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

二,不謀邪——為邪而進勸者,烜赫一時,非終歲之計也。

三,不謀親——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為人子而害親者,至於澌亡。其說見於莽古爾泰手刃生母,而終為皇太極所滅。

四,不謀逸——居安思危。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然而禍常發於所忽之中,而亂常起於不足疑之事。

政治思想建設

打造新青年學社成為“網路大學”的理念

為正確改造大學生的“三觀”,使青年之思想日趨步向自主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隱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像的,迫切需要以《三禁四不納》、《五圖四不謀》、《七正九不善》、《六義七不振》為人才選拔的指導思想,以“不求全備,不看門第,不計仇怨,量才錄用”為人才的選拔宗旨,以《八觀六驗》為選拔人才的具體標準,構建健康、科學、務實的人才選拔理論體系。新青年學社的四步走戰略,是對傳統文化的移風易俗,因地制宜,批判繼承,古為今用,是面向世界,博採眾長,以我為主,兼收並蓄的先進理論成果,是“葛蘭西”(安東尼奧·葛蘭西(1891~1937)是義大利共產黨領袖)思想與中國政治文明相結合的智慧結晶,更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大推進。

四步走戰略體現了我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黨的發展之本、變革之基、力量之源。

新青年學社的先進性就在於大力弘揚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政治文明相結合的理論果實,貫徹四步走戰略,20年不動搖。

而理論倡導之源地,首在“大學”。

新青年學社所提出的大學,絕非是指一般意義上的大學(即泛指實施高等教育的學校,指提供教學和研究條件和授權頒發學位的高等教育機關,包括高等專科學校、學院、綜合性大學等。)

《漢書·禮樂志》:“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為大務,立大學以教於國,設庠序以化於邑。”

《反經》也說:“有德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德。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耶?然陳平定漢業,蘇秦濟弱燕者,任其長也!”

有鑒於此,新青年學社在新時期內對“大學”的定義為:研究高深學問之學府,凡有才具者,不求全備,不看門第,不計仇怨,皆可入列。這就最大程度的包容了社會中的精英力量。(包括文化程度不高的企業家、科學家、發明家、文學家、士紳、平民等等)

新青年學社建立網路大學的目的,旨在招納四方俊傑,通過社會精英向百姓普及先進文化及民主知識,為社會中的有才之士建立可以晉升的階梯,為全民普選的推進奠定雄厚的文化基礎與輿論聲援。

新青年學社與“海峽兩岸交流論壇”

中共中央黨校政策研究室主任崔振椿指出,促進兩岸交流,深化“九二”共識,和平統一台灣 ,共建民主憲政,是時代賦予我們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的一項重要課題。因此,新青年學社在恢弘正氣、傳承國粹,大力發展西北詩歌文化與及現代年輕人所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網路文化的同時,也要著重的為海峽兩岸的民主交流建言獻策,這是每一位大學生不容置喙、不容推卻的歷史使命。所以“海峽兩岸交流論壇”就是新青年學社中的一塊特區,它寄寓了中央黨校與中國思想政治工作部至為殷切的希望。凡是對國共合作歷史、國共抗戰歷史,國共雙方所信奉的不同主義有較寬研究的人,或對海峽兩岸深化交流有創見性的人,不論師生均可參與。

新青年學社的策論及合作單位

迄今為止,新青年學社已經與南京翰墨飄香科技有限公司、採薇言情網、金山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湘西書院等九家小說公司及影視基地建立了較為深厚的合作關係,出版以家庭倫理劇為主的言情小說8部,校園青春類11部,懸疑靈異類3部,商場麗人類21部。其中窮形盡相的描述了男女主人在不同時期紛繁複雜、瞬息萬變的貪慾、情慾、理想與底線,為現今大學生的戀愛觀、親情觀、金錢觀、事業觀、倫理觀提供了有力的借鑑和警醒。

此外,新青年學社還發表了對現今教育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振聾發聵的策論一十七篇,例如《理民之術與治吏之法》以古鑒今、諷喻時弊;《如何對諸子百家去蕪存菁》說長道短、看盡興衰;《改善國人道德困境的幾點建議》明言賞罰、動則有功;《西安事變之研究——“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國共合作的歷史意義》追念先賢、勵精圖治。(以上文章詳見“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網”、“五四青年網”或從“百度”、“搜狗”、“有道”等大型搜尋引擎直接搜尋)

校園文化

辯論賽

學生學生

學院第七屆“隴橋杯”校園大觀辯論賽由學院團委、學生會主辦的我院第七屆“隴橋杯”校園大觀辯論賽在2號教學樓415教室拉開帷幕。校園大觀辯論賽是我院的傳統活動項目,一直深受學生歡迎。本次比賽的籌備工作細緻紮實,在辯題的設計上緊扣時代熱點,受到了校園師生的廣泛關注。

第一場比賽的辯題為“武術進入奧運會是否有利於武術發展”。比賽過程中,外語系和藝術設計系的雙方辯手本著“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陳述本方觀點,展開激烈辯論。正方外語系的辯手們旁徵博引,站穩立場,緊緊圍繞武術的國際化來論述觀點。反方藝術設計系的辯手談古論今,堅持認為武術等一系列活動成為奧運會項目後會失去了傳統特色而變的不倫不類,不利於其發展。雙方辯手語言時而詼諧幽默,時而針鋒相對,但都能體現當代大學生良好的文化修養與風度,他們精彩的表現不時博得台下陣陣掌聲。經過近一個小時的唇槍舌戰,藝術設計系代表隊取得了勝利。外語系代表隊亦以其得當的引用、精彩的配合和敏銳的思維,贏得了觀眾的喝彩。

第七屆“隴橋杯”校園大觀辯論賽持續約兩個星期,有來自全院8個系的代表隊參加,經過初賽、複賽和半決賽的三輪較量,評出本屆比賽的冠軍隊。此次辯論賽得到了全國對外貿易專業資格認證中心甘肅省考培中心的大力支持,將成為歷屆辯論賽中最成功一屆。比賽啟用了學生評審,使辯論賽完全成為學生自己的活動,也使學生活動真正體現“學生全面參與”的宗旨。本次活動為同學們搭建了一個展示自我風采的平台,豐富了同學們的課餘文化生活,營造了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

意義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加深,各開發中國家趨利避害,積極備戰,以不同的手段和姿態爭相鬥艷。現今中華奧運昌國,科技騰飛,百廢俱興,更順應經濟全球化之大潮,為翹首奇葩。無論從軍事實力還是經濟實力上來說,都首屈一指,這無疑是令每一個國人驕傲和自豪的。

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校園文化生活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校園文化生活

但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它的文化輸出與國內五千年的文明積澱不相適應,自身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與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不相適應。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深深的烙印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當中,並間接影響著綜合國力。這就迫切要求我們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文化建設,切實把文化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不斷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近些年來,我國的文化事業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方興未艾,呈現快速遞增的良好態勢。眾所周知,先進的文化可以給大眾以精神鼓舞與及智力支持,而腐朽的文化則可通過腐蝕人們的三觀從而控制人的行為,進而破壞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想要根本解決商業文化中污穢迭生、暴力充塞的這一問題,必須做到雙管齊下,即政府與輿論監督部門相互協調,攜手共進。首先,政府必須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並要在以下四個關鍵環節的改革上下功夫。一是重塑市場主體,二是完善市場體系,三是改善巨觀調控,四是轉變政府職能。這四點的核心便是一手抓經營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營利性文化事業,兩輪驅動,兩翼齊飛,推動文化建設走向科學發展的軌道。

其次,輿論監督部門應本著實事求是、有所擇取的原則宣揚和批判一些文化產品、文化名人,而不是盲目的追捧,從而給大眾一種誤導。一些真正關心中華文化輸出、獻身國學、立志成就功名大業的青年,卻不為大眾所知,這的確跟大眾傳媒只顧新聞價值,不顧歷史文化潮流的滯後性和盲目性極大相關。

總之,只有輿論與行政兩相結合,微觀與巨觀戮力並行,方能倍收顯效。如果單單只行其一,勢必功敗垂成。 就這樣,“新青年學社”作為一個含苞欲放的新興文化傳媒,在國有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的整體轉制、新聞媒體的改革、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尚未全面加深的情況下,應運而生了。

創始人:10級法學系學子牛孟暢、馬愛軍、外國語言文學系學子趙丹陽

創立目的:學術討論,思想交流

宗旨:提高中華文化輸出,打造國學精品,籠絡四方才俊,共締文壇盛業。

口號:傳承五四精神,弘揚優秀文化。

性質:文學協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