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T-64主戰坦克

蘇聯T-64主戰坦克

T-64主戰坦克的研製成功在世界上引起極大的轟動,是一種世界級的坦克。它比德國的“豹”2主戰坦克早10年、比美國的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早12年、比英國的“挑戰者”1主戰坦克早14年。T-64主戰坦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決定了蘇制坦克的發展方向。但是,T-64坦克的問題也不少:發動機極不可靠,火炮和自動裝置彈機也時有故障。為此,設計單位不斷對其進行改進,使其成為當時蘇聯陸軍一線主戰裝備,並為蘇聯後來的坦克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基本信息

蘇聯T-64主戰坦克蘇聯T-64主戰坦克

國別:蘇聯

名稱:T-64主戰坦克(T-64 Основной Боевой Танк)

研製單位:蘇聯SU

生產單位:哈爾科夫坦克製造廠(Харьковский Танкогый Завод,SU)

現狀:完成生產計畫

裝備情況:前蘇聯(8000輛)

概述

蘇聯T-64主戰坦克蘇聯T-64主戰坦克

以前西方一直認為T-72是在T-64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簡化型坦克,而實際上從設計伊始,T-72的思路就與T-64存在很大不同。T-64是蘇聯高新裝甲技術的一個綜合平台,T-72則是側重實用性、經濟性和出口可能的產品,但該車確實利用了部分T-64上的成熟技術來進一步提高自身性能,不過,這種利用受到了嚴格的成本限制。

以T-64坦克為起點,蘇聯主戰坦克在30餘年的發展時間裡,自始至終都在延續和貫徹緊湊型3人坦克的發展思路,包括廉價的T-72、複雜昂貴的T-80、以及打算既抓先進技術也適當兼顧經濟性的T-90,均未能走出T-64劃定的套路。鑒於T-64的獨特地位,搞清其研製脈絡,對了解蘇聯坦克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50代末,在T-62還未進入量產時,蘇聯下一代坦克的前期預研工作已經展開。針對T- 62在火力、防護和機動性方面的不足,位於哈爾科夫的莫洛佐夫設計局(現屬烏克蘭,已更名為馬萊謝夫設計局,該設計局因成功設計了 T—34坦克而著稱於世)從1958年開始,展開了代號為Ob-430中型試驗坦克(430工程)的研製工作,並在1960年完成樣車組裝。當時,蘇聯領導人對這一工程寄予厚望,把它作為下一代主戰坦克的侯選者。初期的尷尬。

T-64坦克由哈爾科夫坦克製造廠從1965年開始小批量生產。最初的T-64坦克沿用T-62坦克的115mm滑膛炮、火控裝置和穩定系統,火炮配有自動裝彈機,炮塔為鑄造結構,炮塔前弧部和車體前上裝甲板為含有非金屬材料的複合裝甲。由於自動裝彈機、火控系統、發動機懸掛裝置經常出故障,所以最初的生產量很少。1965~1970年間,對該坦克進行了大量改進,可靠性明顯提高,此時將改進後的坦克定名為T-64A型坦克,並投入大批量生產。改進後的T-64A型坦克裝有125mm火炮,而且火控系統和穩定裝置也有了較大改進。

1970~1981年間,蘇聯一直在生產T-64A坦克,到1976年,駐民主德國蘇軍已用該坦克換裝了大量T-55坦克,1980年8月以後,駐匈牙利蘇軍也開始換用該型坦克。自1980年起,蘇聯開始生產T-64Б型坦克,該坦克的125mm坦克炮可發射AT-8鳴禽(songster)反坦克飛彈。蘇聯生產T-64系列坦克約8000輛,全部裝備蘇軍部隊,尚未提供任何國家。

由於T-64是蘇聯在設計上追求高新技術的一種大膽嘗試,所以在研發過程中遇到了不少難題。如全新設計的新型履帶,理論上可連續行駛10,000公里,而以前的履帶每行駛2,000公里就需要更換,但新型履帶說不定會在什麼時候突然脫落——這在戰場上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在部隊的試用過程中,還發現 T-64初期型的自動裝彈機、二衝程柴油機和液氣懸掛裝置的故障率也很高,使得官兵怨聲載道。面對以上現實問題,蘇聯在1967年舉行 10月革命勝利50周年的閱兵中,只得用老式的T-55坦克替換試裝部隊不久的T-64。

作為戰後蘇聯坦克發展史上最有爭議的坦克之一,T-64的發展過程始終籠罩在神秘的迷霧之中。十幾年間,關於該車的各種誤解一直充斥於國外軍事報刊中,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蘇聯一直通過大張旗鼓地宣傳T-72來掩蓋本國裝甲力量的真實主力——T-64,直到蘇聯解體後,這種幻影戰車的真實面目才暴露在世人面前。

結構特點

蘇聯T-64主戰坦克資料圖蘇聯T-64主戰坦克資料圖

該坦克的總體布置與T-72坦克大體相同,然而主要部件,例如火炮型號、液氣懸掛、履帶、發動機炮塔,均與T-72坦克不同。T-64A型坦克的高度比T-62坦克低,火線高度大約下降110mm,主要原因是該坦克採用了既小又矮的炮塔。

坦克車體用裝甲鋼板焊制而成。車內分為駕駛艙、戰鬥艙和動力艙3部分。駕駛員位於車體內前部中央,有1個向上抬向右鏇開的單扇艙蓋,艙前有觀察潛望鏡,前上裝甲板兩側有ФГ-125駕駛照明燈。車體前上裝甲板中央位置有V型凸起,其間有3~4條橫筋,這樣凸起可起防浪板作用。前下裝甲板外裝有推土鏟,還備有安裝KMT掃雷器的托架。車體兩側裝有外張式側裙板。

炮塔為鑄鋼件,裝在車體中部上方,中彈率高的正面面積窄小,炮塔呈卵形,頂視圖呈盤狀,高度比從前炮塔都矮。炮塔內有2名乘員,車長在右邊,炮長在左邊,因採用自動裝彈機裝填炮彈,故無裝填手。

武器系統

蘇聯T-64主戰坦克蘇聯T-64主戰坦克

主要武器

T-64A型坦克裝有1門2A26式125mm滑膛坦克炮,炮管比較長,為單肉結構,採用橫楔滑動式炮閂,炮塔中央裝有圓筒形抽氣裝置,炮塔外部裝有4段輕金屬勢護套。炮管壽命為:常規彈600~800發,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280發。

彈藥

2A26式125mm火炮通常發射3種不同類型的炮彈:一是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初速為1600m/s,最大有效射程為2100m,穿甲厚度為375~335mm;二是尾翼穩定榴彈,彈重23kg,初速850m/s,裝藥量4kg,最大直接瞄準距離為2300m,最大間接瞄準距離為9400m;三是初速為900m/s的空心裝藥破甲彈。改進後的T-64Б型坦克的125mm火炮除發射普通炮彈外,還可以發射AT-8鳴禽反坦克飛彈,有效射程為3000~4000m,破甲厚度為600~650mm。

火控系統

該坦克裝有與T-72坦克同類型的火控系統,是安裝在T-55/T-62M坦克上的簡易型火控系統的改進型。該系統包括合像式光學單目測距儀、紅寶石雷射測距儀、模擬式彈道計算機、ТПД-2炮長瞄準潛望鏡、ТПН-1-49-23炮長夜間瞄準望遠鏡、車長晝夜合一觀察潛望鏡、ТКН-3觀察鏡及紅外探照燈、火炮/炮塔控制放大器、手動/機動火炮俯仰驅動機構、炮耳軸傾斜感測器、瞄準點注入裝置以及射擊控制臺等。

作為雷射測距儀的輔助設備的光學測距儀與主要武器聯動。瞄準鏡由車長操縱,內有測距刻度線、校準測距儀和炮膛軸線用的調整裝置及刻度照明裝置。雷射測距儀的使用使T-64坦克的首發命中率提高到80%以上。雙向陀螺穩定裝置的使用使該坦克在行進間的射角可以不受車體俯仰及橫向擺動的影響。該坦克的紅外探照燈裝在火炮左側,T-72坦克則裝在右側,紅外大燈的夜間最大作用距離為800m。

輔助武器

該坦克的輔助武器包括1挺安裝在火炮右側的ПКТ式7.62mm並列機槍和1挺裝在車長指揮塔外的新型HCBT式12.7mm高射機槍,炮塔左邊還裝有2個或3個12.7mm高射機槍彈匣。並列機槍由彈帶自動供彈,射速為650發/min,有效射程為1000m,槍彈共2000發,分裝在8個彈匣內,每個彈匣裝250發彈。高射機槍可360°射擊,主要對付空中目標,也可以對付地面目標,用彈鏈自動供彈,由車長操作。該機槍為風冷式,有效射程1000m,初速860m/s,共300發子彈,分裝在5個彈匣彈鏈上,每個彈鏈60發彈。

自動裝彈機

該坦克的自動裝彈機與T-72坦克的自動裝彈機結構不同,彈丸和藥筒一起放在培訓彈槽中,再一起裝進炮膛。射速為6~8發/min。這種裝填機構較T-72的複雜,容易出現故障和損壞。後來改為分裝式彈藥,彈丸與裝藥分別放在上下兩層圓盤上,但彈丸仍垂直放置。

推進系統

蘇聯T-64主戰坦克蘇聯T-64主戰坦克

發動機

該坦克使用的是2衝程臥式5缸對置活塞水冷渦輪增壓柴油機。該發動機輸出功率為551kW(750馬力)。從理論上講,2衝程發動機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和輸出功率大等特點,然而它的油耗高、熱效率低、容易過熱、氣缸活塞容易變形、故障率高,因此,以後的T-72坦克重新採用了4衝程柴油機。

傳動裝置

該坦克的傳動裝置與T-72坦克相同,為機械式行星變速箱,有7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採用液壓式操縱系統。T-64A坦克可以進行以任何一側履帶為中心的轉向,但不具備原位轉向能力。

行動裝置

該坦克採用液氣式懸掛和扭桿彈簧。車體每側有6個小直徑雙輪緣負重輪,有4個單輪緣托帶輪,僅托住履帶板的靠車體的半邊。誘導輪位置在前部,其直徑與T-72坦克相同,主動輪在後部,齒圈上有12個齒。在第一、二、五和六對負重輪位置處裝有筒式液壓減振器。該坦克採用雙銷式銷耳掛膠的履帶,寬580mm,履帶板之間用端部聯結器連線。

防護系統

蘇聯T-64主戰坦克蘇聯T-64主戰坦克資料圖

裝甲防護

車體前部採用了複合裝甲結構,T-64A的炮塔是整體鑄造加頂部焊接結構,並列機槍射孔附近的炮塔壁厚約為400mm,主炮兩側的間隙裝甲中填有填料,頂裝甲板厚度約為40~80mm不等,炮塔側面裝甲厚120mm,後部裝甲厚90mm。附加裝甲是T-64坦克提高裝甲防護的重要措施。在車體前下甲板裝有推土鏟,乘員艙內壁裝有含鉛防中子輻射的襯層,車體側面裝有張開式側裙板。

反應式裝甲

T-64Б和T-80坦克一樣,除採用新型複合裝甲外,還在車體前上裝甲部位和側裙板上,在炮塔的正面、側面和頂部等部位,裝有111塊反應式裝甲。炮塔掃應式裝甲的安裝方式與T-80坦克有所不同,為雙層下傾式結構,上層有2排爆炸塊,下層為1層爆炸塊,而T-80坦克的為雙層呈朝前的尖角形,上下層各有1排爆炸塊。

其他

三防裝置與T-72坦克相同。該坦克裝有類似於T-80坦克的雷射報警裝置。T-64Б坦克裝有可探測10km範圍內直升機的探測裝置,為使用AT-8鳴禽飛彈攻擊敵機提供了足夠預警時間。在T-64A坦克炮塔前部兩側逐步補裝了煙幕彈施放裝置,該裝置由12個煙幕彈發射器組成,兩側發射器數量不等。T-64Б坦克因為安裝了反應式裝甲,煙幕彈發射器的安裝位置不在炮塔前部兩側,而是裝在炮塔左邊,分成兩組,共8個發射器。在炮塔後部還攜逞有潛渡筒。

型號演變

蘇聯T-64主戰坦克蘇聯T-64主戰坦克資料圖

T-64基型車

該車裝有115mm滑膛炮、自動裝彈機和新的行動裝置。

T-64 M1981-1坦克

美國稱T-64A,該坦克為炮長安裝了改進型瞄準鏡、第四負重輪增加了限制器、加裝了煙幕彈發射裝置和安裝側裙板的鉸鏈。

T-64 M1980-2坦克

該坦克裝有側裙板,其他與T-64 M1981/1坦克相同。

T-64Б坦克

該坦克裝125mm滑膛炮,與T-80坦克一樣,可發射AT-8飛彈,也可發射與T-72一樣的分裝式樣125mm炮彈,但自動裝彈機不同。該坦克還裝有雷射測距儀和反應式裝甲。

T-64B坦克

該坦克未裝高射機槍,但在指揮塔上裝有附加天線。炮塔中央有一套管,在停車工作時,可把一個車外多節高大天線插入該套管,行軍狀態時,天線桿和拉線裝在百葉窗後的一個管狀容器內。

性能數據

型號T-64 T-64Б
乘員3 3
戰鬥全重38000kg42000kg
單位功率14.5kW/t 13.1kW/t
單位壓力108kPa81.4kPa
車長(炮向前)9.100m9.900m
車體長 7.400m7.400m
車寬
 帶裙板 3.640m
 不帶裙板 3.380m3.380m
車高(至炮塔頂) 2.300m2.200m
車底距地高 0.377m0.377m
履頻寬580mm
履帶著地長 4.100m4.400m
公路最大速度700km/h600km
涉水深(無準備)1.4m
潛渡深5.5m
爬坡度60%
側傾坡度 40%
攀垂直牆高0.8m
越壕寬2.72m
發動機
 型號5ТДФ
 類型2衝程臥式5缸對置活塞渦輪增壓柴油機
 功率551kW
傳動裝置前進檔/倒檔數 7/1
主要武器口徑/型號/類型 115mm/2A20/滑膛 125mm/2A26/滑膛
並列武器口徑/型號/類型/數量7.62mm/ПКТ/機槍/1挺
防空武器口徑/型號/類型/數量12.7mm/HCBT/機槍/1挺
煙幕彈發射器總數量 12具 8具
彈藥基數
 炮彈40發
 7.62mm機槍彈2000發
 12.7mm機槍彈300發
 飛彈 無有
炮塔驅動方式 電動/手動
炮塔迴轉範圍 360°
車長超越控制 有
火炮俯仰範圍 -5°~+18°
火炮穩定器
 高低向有有
 水平向有有
炮長晝間瞄準鏡型號ТПД-2
炮長夜間瞄準鏡型號ТПН-1-49-23
夜間瞄準鏡類型紅外
三防裝置 有
光電報警或對抗設備有
電氣系統電壓

世界著名主戰坦克列表

主戰坦克列表
主戰坦克 主戰坦克
主戰坦克是裝有大威力火炮、具有高度越野機動性和裝甲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鬥車輛,一般全重為40噸-60噸,從80年代開始各國的主力戰車的重量有快速飈漲的趨勢。火炮口徑目前多為105毫米以上,滑膛炮也在80年代開始成為許多國家設計新一代主力戰車的首選,以增強對裝甲的破壞力。主要用於與敵方坦克和其他裝甲車輛作戰,也可以壓摧毀反坦克武器、野戰工事、殲滅有生力量。
出產國家坦克型號
英國| 英國哈里德主戰坦克 | 英國奇伏坦900主戰坦克 | 英國奇伏坦主戰坦克 | 英國挑戰者主戰坦克 | 英國維克斯MK7主戰坦克 | 英國遜邱倫主戰坦克 |
美國| 美國M1艾布拉姆斯系列主戰坦克 | 美國M47中型坦克 | 美國M48系列主戰坦克 | 美國M60系列主戰坦克 | 美國超M60主戰坦克 |
日本| 日本61式中型坦克 | 日本74式主戰坦克 | 日本90式主戰坦克 |
蘇聯| 蘇聯T-34中型坦克 | 蘇聯T-62主戰坦克 | 蘇聯T-64主戰坦克 | 蘇聯T-72主戰坦克 | 蘇聯T-80主戰坦克 |
西班牙| 西班牙AMX-30坦克 | 西班牙蘭斯主戰坦克 |
以色列| 以色列改進的遜邱倫主戰坦克 | 以色列梅卡瓦主戰坦克 | 以色列謝爾曼坦克 |
聯邦德國| 聯邦德國TAM和TM301坦克 | 聯邦德國豹1主戰坦克 | 聯邦德國豹2主戰坦克 | 德國E-100超重型坦克
法國| 法國AMX-30主戰坦克 | 法國AMX-32主戰坦克 | 法國AMX-40主戰坦克 | 法國AMX勒克萊爾主戰坦克 |
瑞士| 瑞士Pz87豹式主戰坦克 |
義大利| 義大利C1主戰坦克 | 義大利OF40主戰坦克 |
印度| 印度阿瓊主戰坦克 | 印度勝利主戰坦克 |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T-55改進型主戰坦克 | 羅馬尼亞TR-125主戰坦克 |
巴西| 巴西EE-T1奧索里約主戰坦克 | 巴西MB-3塔穆伊奧中型坦克 |
其他| 阿根廷TAM中型坦克 | 埃及拉姆塞斯2主戰坦克 | 加拿大未來主戰坦克 | 捷克斯洛伐克坦克 | 南韓88式主戰坦克 | 南斯拉夫T-74主戰坦克 | 瑞典S主戰坦克 | 土耳其M48A5T1等坦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