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88式坦克戰鬥全重38噸,底盤是全新設計的。發動機是12150系列渦輪增壓柴油機,額定功率730hp,單位功率達19.2馬力/噸,接近第三代主戰坦克的水平。88式坦克還有制式的潛渡裝備,可橫渡5米深的河流。半球形鑄造炮塔正面裝甲的厚度大約280mm,88式坦克的火力控制為光點投射式火控系統,觀察瞄準裝置採用第二代微光夜視鏡。88式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門105mm線膛炮,在火炮身管的中部裝有抽氣裝置,炮管外部裝有熱護套。可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和碎甲彈。彈藥基數為44發。發展地位
從1959年中國第一輛59式坦克駛下生產線開始算起,直至1988年88式主戰坦克正式定型並裝備部隊,中國裝甲部隊使用這種蘇聯T-54坦克的中國版本苦撐了近30年的時光。在這30年中,中國定型生產的主戰坦克還有兩種――69式和79式。這其中,69式主戰坦克是在59式的基礎上,根據中國對在珍寶島之戰中繳獲的T-62式主戰坦克的剖析,結合部分T-62坦克的優點改進而成。而79式則是69式的終極改進型,從79式主戰坦克的最初編號“69-3”就可以鮮明的看出這一點。這兩種坦克其實都只能算做59式的升級版本,在上世紀70年代末,無論是59、69還是79式,在技戰術性能上都已經大大落後於當時的國際先進水平。雖然我國也曾在這30年裡做過兩次大的獨立研發主戰坦克的嘗試——即我們在前面介紹過的122式主戰坦克和早期的“二代車”開發,並生產出了包括122坦克、WZ1224、WZ1226等一系列實驗型主戰坦克,但都因技術水平不過硬等原因而未能定型生產。
直到88式主戰坦克的出現,才真正的結束了中國裝甲兵主戰坦克的“T-54時代”,更為重要的是,通過88式主戰坦克的研製開發,中國的主戰坦克研發最終擺脫了蘇聯T系列主戰坦克設計思想的桎梏,開始走上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主戰坦克發展之路。
研發過程
1978年,作為我國第二代主戰坦克試驗樣車之一的WZ1224主戰坦克的研發正式開始。幾乎與此同時,我國兵工部門開始了作為二代主戰坦克另一備選型號的80式主戰坦克(由當時的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命名)的研究設計工 作。80式主戰坦克的研製工作由我國著名主戰坦克設計師方慰先總工主持,以617廠承擔主要工作,447廠、616廠、201所等單位予以協助。研製小組首先總結了多年來坦克科研和生產的經驗,在總體方案論證和新部件選型驗證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並進行了高熱、高寒、沙漠、高原、潛渡等多種試驗和比較,積累了大量第一手技術數據。1981年,80式主戰坦克總體設計方案確定。1981年到1985年,是80式主戰坦克的重點攻關階段,在這一過程既充分利用了我國在過去的20年中,尤其是在122坦克和WZ1224系列坦克研製過程中積累下來的技術成果,又採用了大量的當時所能獲得的國外先進技術,著重解決了部件可靠性和火控系統穩定性等技術關鍵。1985年,試製出了80式主戰坦克的第一批定型試驗用樣車。經部隊在實際使用中考核後,達到了戰術技術指標。1987年,該坦克完成設計定型,並正式命名為88式主戰坦克。主要性能
1、火力性能88式主戰坦克的主要武器為一門105毫米線膛炮,輔助武器為一挺7.62毫米口徑的並列機槍和一挺12.7毫米口徑的高射機槍。88式坦克的主炮是著名的英國L7式105毫米線膛炮的中國版。對於該炮的主要性能,相信眾多的軍迷 們都已耳熟能詳,在此就不加贅述。在網上流傳得關於122坦克和WZ1224系列試驗坦克的文章中我們曾經提到,這幾種試驗型坦克的主要武器都採用了120毫米口徑的滑膛炮,那么為什麼我國在88式主戰坦克上卻選用了105毫米口徑的線膛炮呢?相信這會是一個廣大讀者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對此,筆者妄自揣測,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火炮威力的原因:由於無法得到中國早期開發的120毫米滑膛炮的詳細資訊,所以筆者也無法就這兩種火炮的實際作戰能力做一個詳細的對比評估。但還是相信中國兵工人員的武器研發能力,所以,120毫米口徑滑膛炮因威力不足而被L7式線膛炮取代,這種可能雖然存在但可能性並不大。維持部隊裝備制式化的需要:雖然88式主戰坦克在總體性能上較59系列有了飛躍式的提高。但考慮到國家經濟的實際情況,使用88系列坦克全面替換掉部隊現役的59系列坦克,這種可能性並不存在。在這種情況下,採購部分88式坦克裝備主力部隊,同時利用成熟技術對現役的59系列主戰坦克進行改進,以保證部隊裝備的主戰坦克數量。應該是一種較為可行的選擇。而在59式主戰坦克的改進過程中,火力性能的改進被擺在了首要的位置。從火炮尺寸、炮彈攜帶量和國外對T—54坦克改進的成功經驗等方面來看,為59式主戰坦克換裝L7式105毫米線膛炮是最佳的選擇。這一點在79式坦克的研發和59式坦克的實際改進工作中得到了驗證。而選擇同樣的火炮作為88式主戰坦克的主炮,從降低部隊後勤壓力,保證裝備的制式化等方面考慮,都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而且就當時我軍裝甲兵面對的主要可能對手的裝備情況來看,L7式105毫米線膛炮的威力已經足夠。坦克的火力性能主要取決於兩大因素:一是選用什麼樣的主炮,二是選用了什麼樣的火控系統。前者決定了坦克能否“打得狠”,後者則決定了坦克能否“大的準”。我國在88式坦克裝備了複合雙向穩定器和光電注入式簡易火控系統,火控系統中安裝的彈道計算機可根據雷射測距機測得的目標距離等變數和橫風感測器等設備測量出的環境參數計算出提前量,驅動光點偏轉和雙向穩定器自動調炮。從而縮短了瞄準時間,提高了射擊精度,使88式坦克具備了“靜對動”,既在靜止狀態下射擊活動目標的能力。
2、機動能力
88式坦克上採用了中國自行研製的12150L—7B型廢氣渦輪增壓柴油機,該發動機功率為730馬力,坦克單位重量功率達到了18.9馬力/噸,較之59系列主戰坦克有了較大的提高。在行動部分上,88式坦克採用了6對中等直徑負重輪和3對拖帶輪(筆者懷疑這一技術承襲自WZ1224系列坦克),以及強力扭桿和無油自潤滑複合材料的摩擦式減震器。負重輪的數量和形式的變化是88式主戰坦克在外型上和59系列坦克的最大區別。負重輪數量的增加,除了車重增加的因素外(88式主戰坦克戰鬥全重38.5噸,較59式坦克增重2.5噸),主要還是考慮到了速度增加的影響,88式主戰坦克的最大公路速度達到了57公里/小時。而隨著坦克行駛速度的增加,履帶的跳動就越大,這樣履帶就很容易擊打翼子板,而且容易脫落。該為中等直徑負重輪加拖帶輪的結構後,履帶由於有托帶輪托著,高速行駛時的跳動就會大大降低。同時,中等直徑負重輪的動行程和59系列的大直徑負重輪相比有了較大的增加,這也使坦克行駛時的平穩性有了明顯的改善。
3、防護能力
88式主戰坦克的炮塔是和59系列相似的半球形鑄造炮塔,炮塔裝甲成分仍為均質鋼。總的來說,88式坦克炮塔的 防護能力較59系列並沒有大的改善,但通過禁止式柵欄的形式,使其對付空心裝藥破甲彈攻擊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88式坦克的車體主裝甲同樣為均質鋼成分,車體兩側安裝有夾布橡膠裙板,但其車體首上甲板可披掛新型複合裝甲。使得該坦克車體前部的防護能力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成功的使用了複合裝甲,也是中國主戰坦克研製過程中的一個巨大的技術突破。為了加強該坦克的夜戰能力,該坦克車長、炮長和駕駛員的觀察系統上採用了微光夜視儀。此外,88式坦克上還配備了加裝了保密機的VRC一8000新型跳頻電台、自動滅火抑爆系統、三防裝置、拋射式煙幕發射裝置和潛渡設備等一系列新設備。88式坦克的研製成功,把我國主戰坦克的性能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與外軍坦克相比,88式坦克在火力、火控性能與日軍裝備的74式坦克相當,在防護能力上優於74式坦克;在三大性能上全面優於美國的M60坦克,火力上與M1坦克相當;在防護上優於俄制T一64坦克,機動性與其相當。
改進改型
1988年88式坦克正式設計定型以後,設計人員又在其基礎上研製了一系列改型,如88B式主戰坦克、88A式主戰坦克,用於出口的85系列主戰坦克等,從而形成了以88坦克為基型車的一個車族。下面我們就對88系列坦克的部分型號做一個簡要介紹。1、88B式主戰坦克
88B式主戰坦克是通過部隊對88式坦克的使用後,應部隊的要求而改進的新型主戰坦克。重點改進了88式坦克的火力性能,主要改進步驟如下:
(1) 用新型穩像式火控系統取代了88式坦克的光點注入式簡易火控系統,同時取消了炮塔前部火炮左側的特沙瞄準鏡,這使得88B型主戰坦克具備了行進間射擊運動目標的能力,並具有很高的首發命中率。
(2) 採用了我科研部門研製的新型105毫米彈藥,設計人員對88B式坦克的炮彈架和彈架油箱進行了重新設計,使其既能發射新彈也能使用標準彈。在使用新彈時,88B坦克可在2000米距離上擊穿世界上大多數主戰坦克的前裝甲。在經過上述改進後,88B坦克的整車設計與88式相比有了較大變動,同時對其他系統也做了相應的修改。另外,通過對部隊在使用88式主戰坦克過程中所提出的改進建議,設計人員在88B的設計中進行了解決性改進,使得坦克的整體性能得到了進一步提高。88B式主戰坦克是中國軍目前裝備的制式型號。
2、88A式主戰坦克
88A是在88B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其主要改進是換裝了加長型的105毫米線膛炮,進一步提高了火炮威力。為了彌補88式坦克半圓形鑄造炮塔在防護能力上的先天不足,在88A主戰坦克上安裝了拆卸方便的新型FY系列雙防反應裝甲。FY系列雙方反應裝甲既可防動能穿甲彈的攻擊,也可防化學能破甲彈的攻擊。安裝雙方反應裝甲後,使88A的防護能力比88式主戰坦克提高了一倍以上。
裝備情況
雖然88式主戰坦克在整車性能上較59系列有了較大的飛躍。但該坦克的整體水平仍然停??在70年代後期裝備的三代主戰坦克如德國的豹2系列、美國的M1系
列和蘇聯的T—64/72/80系列相比,在火力、防護、機動能力在均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這也就決定了88式主戰坦克和它的早期改進型號還是無法承擔起作為我軍主力坦克的重任。因此,88式主戰坦克及其早期改進型號均沒有大批量的裝備我軍裝甲部隊。從上世紀80年代末起,為了滿足外貿出口的需要,我國兵工部門開始以88式主戰坦克為基礎開發新一代的外貿型坦克,在技術上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獲得了較好的出口成績。“柳暗花明又一村”,為了填補我國三代坦克服役前的戰力真空,我國最終決定在88是坦克外貿出口型的基礎上加以改進,開發一種“準三代”的自用型主戰坦克,這就是88式主戰坦克的終極大改型——96式(88C)主戰坦克。結構特點
一、總體布置
該坦克是傳統的炮塔型坦克,由裝甲車體和炮塔兩部分組成。總體採用傳統布置,駕駛員位於車體左前方,車體中央是戰鬥艙,其上部是炮塔,車體後部是動力艙,內裝發動機和傳動裝置。 炮長位於炮塔內右前方,車長位於炮長後方且稍高,裝填手位於火炮左側。
炮塔外形低矮、緊湊、為焊接結構。駕駛員座椅採用半後靠式,有利於降低炮塔座圈高度,從而使車輛總高度下降,炮塔頂高為2.25m。 與M1坦克相比,該坦克外形尺寸較小,總體積減少約1/4,車重輕7.25t,適合於丘陵地帶作戰。 該坦克採用AN/VRC-12型電台和AN/VIC-1(V)型車內通信系統。
二、武器系統
1.主要武器
該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門M68A1式105mm坦克炮,該炮由美國活特弗里特(Watervliet)兵工廠製造。炮管壽命是200~300發。彈種無具體規定。
2.彈藥
88式坦克主炮彈藥基數為47發,全部存放在車體內中部。M68A1炮可發射多種彈藥,主要有M392A2 APDS-T(曳光脫殼穿甲彈),整彈重量18.6kg,最大初速為1478m/s;M774 APFSDS-T(曳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整彈重量為17.23kg,最大初速為1524m/s;XM797APFSDS-T(曳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為M774炮彈的教練彈;M456/M456A2HEAT-T(曳光破甲彈),整彈重量為21.79kg,最大初速為1173m/s;M416WP(發煙彈),整彈重量為20.68kg,最大初速為736.5m/s;M490/M490A1 TP-T(曳光教練彈),整彈重20.41kg,最大初速為1170m/s;M724A1 TPDS-T(曳光脫殼教練彈),重14.51kg,最大初速為1539m/s;M393 HEP-T系列(碎甲彈),整彈重20.41kg,最大初速為731.5m/s。
3.火控系統
該坦克採用獵潛式(Hyunter-killer)目標捕捉/火控系統,反應迅速,能有效地對付多個目標,是引進美國休斯(Hughes)航空公司的產品,車長和炮長均能實施作戰。由於配有具有獨立車長搜尋方式的SFIM公司的VS508-13雙倍率(3×和10×)穩定的周視晝間瞄準鏡,車長可首先捕捉到目標,然後按動按鈕,驅動炮塔和火炮,對準目標。此時,車長可將該目標交給炮長而去捕捉下一個目標(可在炮長視野外),也可完成從捕捉目標到射擊目標的全部工作。
在最初生產型車輛中,炮長主瞄準鏡(GPS)是一種雙向穩定的雙倍率晝/夜潛望式瞄準鏡,它是以休斯公司為M1和豹2坦克提供的瞄準鏡為基礎改裝的,白天放大倍率為1×和10×。該瞄準鏡內還裝有雙目鏡熱像儀和類似於M1坦克內裝的摻釹釔鋁石榴石雷射測距儀。 第二批生產型車輛擬裝德克薩斯(Texas)儀器公司的裝有CO2雷射測距儀的炮長用坦克熱成像主瞄準鏡(GPTTS)。該瞄準鏡配有1個雙向穩定的頭部稜鏡裝置(晝間觀察通道可選的放大倍率為8×、3×和1×)和帶有夜間觀察用熱像儀的雙目鏡。炮長的M939型輔助瞄準鏡是一個與主炮並列安裝的鉸接式望遠鏡,其放大倍率為8×,由美國科爾摩根公司光電分部(Electro-Optical Division of Kollmorgen Corporation)製造。 數字式彈道計算機由加拿大計算設備(Computing Devices of Canada)公司提供,與M1坦克裝的相似。炮塔後部安裝有環境儀器(Environmental Instruments)公司的橫風感測器。電液式火炮俯仰和炮塔鏇轉驅動系統由卡迪拉克·蓋奇(Cadillac Gage)公司提供。方向機變速箱是專門為88式坦克設計的,旨在提供最佳的傳動比。
由於主瞄準鏡配有雙向穩定系統和主炮有雙向穩定系統,88式坦克具有行進間射擊的能力。
駕駛員配有一個與M1A1坦克上裝的相似的貝爾德(Baird)像增強被動式晝用潛望鏡。在夜間駕駛時,駕駛員可使用AN/VAS-3型被動式熱成像儀,熱紅外圖像顯示在TV顯示器上。
4.輔助武器
該車用M60E2式7.62mm並列機槍與主炮剛性安裝,它是M60式機槍的改進型。該機槍由炮長操縱,車載子彈7200發。 在炮塔頂裝填手出入口處的樞軸上安裝有1挺M60E3式7.62mm輕機槍,由裝填手操縱,用以對付地面近目標和空中直升機等。該槍射速550發/min,子彈初速860m/s,其最大有效射程是1000m。 在炮塔頂部用支架安裝有1挺12.7mm M2式高射機槍,由車長使用,能夠用於對付直升機和輕型裝甲車輛及單兵反坦克武器,該高射機槍可360°迴轉,射速為450~600發/min,子彈初速為810m/s,高低射界為-20°~+60°。車載12.7mm子彈2000發。此外還有車載8枚手榴彈。
三、推進系統
1.發動機
樣車動力採用泰萊達因·大陸(Teledyne Continental)公司的882KW(1200馬力)AVCR-1790-1B型12缸可變壓縮比渦輪增壓柴油機。該機曾於1980年在超M60坦克上安裝使用。由於美國政府限制該機出口,88式坦克生產型車取消了該方案。 該坦克生產型車動力換用聯邦德國MTU公司的MB871ka-501型4衝程8缸水冷多種燃料發動機,在2600r/min時輸出功率是882kW(1200馬力)。
2.傳動裝置
樣車採用與AVCR-1790型柴油機匹配的聯邦德國倫克(Renk)公司的RK304型全自動傳動裝置,生產型車改用聯邦德國ZF公司的LSG3000型全自動傳動裝置,其液力變矩器在所有排檔均可機械閉鎖。該傳動裝置有4個前進檔和2個倒檔,由微機控制自動換檔。行車制動器包括液力制動器和多片式機械制動器,後者安裝在傳動裝置外面,停車制動器獨立於行車制動器。轉向機構為既具有機械式3半徑轉向裝置又具有無級液壓轉向裝置的複合式。
3.行動裝置
該坦克的行動裝置每側各有6個負重輪,主動輪在車體後部,誘導輪在車體前部,每側有3個托帶輪。採用液氣和扭桿混合式懸掛裝置,在第一、二、六負重輪處採用外裝式液氣懸掛;在第三、四、五負重輪處採用簡單而可靠的扭桿懸掛,因為這些處負重輪行程和衝擊負荷較小。採用液氣懸掛可使用坦克前後傾斜,在採用低矮炮塔外形而限制主炮高低射界的條件下,通過調節車體俯仰角,可以加大主炮的高低射界。該坦克的火炮俯角從原有的-7°增大到-10°,最大仰角為20°,符合朝鮮半島山地使用要求。此外,液氣懸掛的使用也提高了車輛行駛性能,負重輪行程高達500mm,可以較高的車速(40km/h)在起伏地上行駛。調節車體後可越過1m高的垂直障礙。 駕駛員可通過座椅處的控制裝置來遠距離調節履帶的鬆緊度(有兩種工況的調定),以適應不同路面,減少滾動阻力。 該坦克採用固定襯墊的雙銷履帶,寬635mm,其結構與M1坦克的T156履帶相似。
四、防護系統
該坦克採用了鋼裝甲板和特種裝甲,材料與M1坦克的相同。由於採用了外形低矮的炮塔,車體尺寸減小,中彈面積減少了8%。 炮塔正面兩側均裝有M239型蜂窩式6聯裝煙幕彈發射器,車載煙幕彈24發。炮塔周圍的儲物箱可起到間隔裝甲的作用,增加了防護能力。車體兩側裝有裝甲裙板,且後部裙板較高,使動力艙側部受到保護。
技術性能
戰鬥全重 51T
乘 員 4人車長(炮向前) 9.672m
車寬 3.594m
車高(至炮塔頂) 2.248m
主要武器 105mm線膛炮
輔助武器 2挺7.62mm機槍
1挺12.7mm機槍
彈藥基數 105mm:47發
7.62mm:8600發
12.7mm:2000發
火控系統 指揮儀式
發動機功率 882kW
最大速度 65km/h
最大行程 500km
裝甲防護 複合裝甲、均質裝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