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職業大學

蘇州職業大學

蘇州市職業大學成立於1981年,是一所公辦全日制綜合性普通高等學校,是江蘇省辦學歷史最悠久的職業大學之一。學校人才培養特色鮮明,畢業生始終保持著高就業率,2003、2004、2005三年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分別達到91%、96%和96.86%,在全省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優良的辦學條件、鮮明的人才培養特色和充分的就業率,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已經成為區域品牌高等職業院校。截止2014年10月,蘇州市職業大學占地1262畝,建有石湖、干將路、潭山、吏舍弄等校區;設有12個院(部),擁有63個專科專業;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3542人。是一所區域品牌院校。目前正致力於建成一所立足蘇州,面向江蘇,輻射全國,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套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蘇州學院”。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蘇州職業大學蘇州職業大學
蘇州市職業大學成立於1981年5月,是在原蘇州工業專科學校籌備處的基礎上,經教育部備案,由蘇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

作為江蘇省辦學歷史最悠久的職業大學之一,學校的辦學歷史可追溯到創辦於1911年的蘇州工業專科學校。

2003年11月,蘇州市委、市政府將蘇州市職業大學、蘇州教育學院、蘇州市廣播電視大學、蘇州市職工科技大學合併,組建成全新的蘇州市職業大學,籌建一所立足蘇州、服務地方,以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以培養高素質技術套用型人才為主的市屬普通專科院校---“蘇州學院”,並於當年在蘇州古城西南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上方山麓石湖風景區征地一千餘畝建設新校區。

辦學條件

院系簡介

據學校官網2014年10月信息顯示,學校有機電工程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管理學院、商學院、教育與人文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研究部、數理部、體育部12個學院(部)。

序號 專業名稱 學制
1 微電子技術 3
2 光伏套用技術 3
3 通信技術 3
4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3
5 套用電子技術 3
6 電氣自動化技術 3+2(三年專科兩年本科)
7 汽車運用技術 3
8 機電一體化技術 3
9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3
10 模具設計與製造 3
11 數控技術 3
12 汽車檢測與維修 3
13 計算機套用技術 3
14 計算機網路技術 3
15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 3
16 計算機信息管理 3
17 軟體技術 3
18 動漫設計與製作 3
19 物聯網套用技術 3
20 遊戲軟體 3
21 市場行銷 3
22 電子商務 3
23 物流管理 3
24 人力資源管理 3
25 文化市場經營與管理 3
26 文秘 3
27 行政管理 3
28 學前教育(師範類) 3
29 工業分析與檢驗 3
30 食品營養與檢測 3
31 新聞采編與製作 3
32 旅遊管理 3
33 會計 3
34 會計與審計 3
35 財務管理 3
36 金融與證券 3
37 投資與理財 3
38 報關與國際貨運 3
39 國際經濟與貿易 3
40 法律事務 3
41 法律文秘 3
42 商務英語 3
43 商務日語 3
44 套用英語 3
45 套用德語 3
46 旅遊英語 3
47 旅遊日語 3
48 服裝製版與工藝 3

院系簡介

管理工程系簡介

蘇州職業大學蘇州職業大學
管理工程系現有教職工51人,專職教師4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講師25人;博士、碩士33人。師資隊伍教學科研能力頗強,碩果纍纍。近幾年,教師承擔省級科研課題15項,市級課題6項,校級課題25項;榮獲省級高校教學成果類獎12項,省市級科研成果獎12項,校級教學成果獎15項。

現有普通全日制學生1600餘人,39個班。設有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電子商務、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文秘、法律文秘、房地產經營與估價等8個專業。人才培養以學生就業需求為導向,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體,英語和計算機教學為兩翼,著力打造套用複合型特色人才。就業率高達99%。已有許多畢業生成為用人單位的業務骨幹,有的已踏上領導崗位。

管理工程系先後被評為蘇州市、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系訓為“知行合一,自強不息”。

機電系簡介
成立於 1981年的機電工程系,是學院師資力量和科研能力最強、最具吸引力的院系之一。二十多年來,機電工程系辦學成績斐然,4000千多名畢業生遍布江蘇各地,許多畢業生已成為地方經濟建設的中堅力量,以高就業率、高技能素質而在社會上享有盛譽。

目前,機電工程系設有系辦公室和機械製造教研室、模具設計與製造教研室、機械設計教研室、數控技術教研室、機電一體化教研室、汽車運用教研室等6個教研室以及系工程訓練中心。在學院的大力支持下,現代集成製造技術實驗室和功能材料研製與性能測試實驗室等2個校級重點實驗室建在機電系,蘇州市職業大學新材料研究所和蘇州市職業大學現代測試技術與儀器研究所、國家企業信息化套用支撐軟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蘇州製造業信息化研究室等3個校級研究所(室)掛靠機電系。機電系現在系普通全日制學生2298人,有教職工76人,專任教師69人,其中教授5人,副高19人,講師2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5人,碩士學位的比例占62%以上; 70%以上教師具有“雙師型”背景,其中既有業務造詣精湛、教學經驗豐富的且具有紮實實踐經驗的老教師,又有年富力強、思想活躍、掌握現代專業理論的中青年教師,他們教學嚴謹、注重技能和創新意識的培養,是了一支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合理、教學和科研能力較強的教師隊伍。同時,我系聘請多位有一定知名度的高級工程師、教授為兼職教授,形成一支來自教學科研與生產一線的高素質的兼職教師隊伍,共同推動系部工作的發展。

機電工程系開設的專業有: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汽車運用技術。其中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專業被江蘇省教育廳評為首批高職高專特色專業。建有機械設計、金相與技術測量、力學、液壓氣壓傳動、自動化控制、模具、汽車技術等近十個專業實驗室,擁有多媒體投影室、多媒體計算機室、可程式控制室、機加工中心和數控加工中心等專業實訓中心,並與多家廠企實行聯合辦學,建立牢固的校外實習基地,注重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術基礎能力和就業崗位技能培養,所有專業的畢業生實行“雙證書”畢業。

電子信息工程系

電子信息工程系是蘇州市職業大學重點系科之一。 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電子信息工程系在專業設定、教師隊伍、學生規模、科學研究、實驗基地等方面都已取得長足的發展。院系全日制在籍學生2000多人,目前設有套用電子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電子信息技術、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電子測量技術、通信技術、汽車電子技術8大專業。

系教職工80餘人,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25人,博士4人,在讀博士7人,青年教師碩士以上學歷(不含在讀)占86%,形成了一支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較強科研能力的教師隊伍。同時,聘請多位國內電子信息領域著名教授為兼職教授,建成一支來自教學科研與生產一線的穩定的、高素質的兼職教師隊伍,共同推動系部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

全系教職工眾志成城,致力於教學改革,成果顯著:套用電子技術專業作為校重點建設專業,受到國家級、省級專家的一致好評,被列為國家級、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006年1月,套用電子技術專業被江蘇省教育廳確立為省品牌專業。同年,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被確立為江蘇省品牌專業建設點。

電子信息工程系注重引進企業文化,模擬企業創建校內實訓基地,竭盡全力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按企業規格建立實驗實訓室,擁有電力電子、EDAPLCDSP、高頻電子技術、通信原理、微電子等31個專業實驗室,3個公共機房,以及蘇州市唯一的無線電調試高級工培訓基地,並有漢達百神等多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個校級重點實驗室,1個校企合作研究中心——漢達工業自動化技術研究中心。同時,與蘇州園區、新區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建立了學、產、研合作關係,培養的學生除了取得專科畢業證書以外,還將通過相應的職業資格考試,取得相應的崗位證書,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素質。近年來,電子信息工程系學生在全國和省、市級的各類電子比賽、數學建模大賽中頻頻獲獎。隨著改革開放和長江三角洲地區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培養的專業人才日趨緊俏,學生就業率和就業年薪在蘇州職業大學各系中名列前茅。

計算機工程系

計算機工程系擁有一支素質優良、充滿活力、愛崗敬業、職稱結構和年齡結構都較理想的教職工隊伍,學科帶頭人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和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中青年科技帶頭人崔志明教授(博導)。計算機工程系的師資隊伍以“江蘇省現代企業信息化套用支撐軟體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為載體,形成了與專業建設密切結合的軟體平台、智慧型化信息處理、軟體項目管理技術三個團隊,以科技開發、成果轉化為基礎、具體落實產學研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計算機工程系的學生敏學好問、樸實求真,深受校外實訓基地和用人單位的好評。經過多年的辦學積澱,在人才培養上形成了以下特色:

1、創建了基於案例和項目的三維整合課程模式(簡稱3DCC)。

“基於案例和項目的三維整合課程模式”是一種遵循技術套用能力形成規律的課程模式。該模式運作思路是:首先將來自IT企業一線的真實案例和項目(較小的實例稱為案例,較大的則稱為項目)按照技術基礎理論(知識點集)、技術基礎實踐(技能點集)和綜合套用(能力項集)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再依照由簡單到複雜、由單項到集成的遞進規律排列知識點系列、技能點系列以及對應的能力項系列,必要時原有的項目要進行合理分解或重新組合。在此基礎上形成課程教學內容(教學用案例和項目)和課程體系結構。三個方面的案例或項目互為依存、互為貢獻,隨著知識和技能的不斷積累,達到綜合套用能力螺鏇式增長的效果。

2、開闢了“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新路子

眼下,一般企業都無法接納大批學生到企業內部實習,簡單的“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模式已難以實施。計算機工程系採取的方法之一是與著名企業合作共建實驗實訓基地,如與微軟/ATA合作共建的軟體實訓工廠、與“星網銳捷”合作共建的銳捷網路實驗室、與明基逐鹿軟體(蘇州)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軟體測試實驗室等。通過合作共建綜合校企優勢,實現揚長避短。在合作共建的過程中,採用ATA公司、微軟公司、星網銳捷、新宇軟體、明基逐鹿軟體等多家IT知名企業提供的真實實訓項目,並由他們派遣資深工程師承擔教學任務,院系派出適量的教師和學生到合作單位去項崗實習,開設“工學結合”課程(蘇州職業大學提倡並已形成相應的管理制度)等方式,構築起我系堅實的“工學結合”式的實驗實訓基礎平台,使學生能得到真實的工程技術背景體驗,獲得工作經驗,提高實戰能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與蘇州固鎝電子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開設的“工學結合”課程,課

程教學與實踐項目緊密結合,徹底校正了課程考核評價標準,實現了真正的能力評價,深受企業歡迎。

教育與人文科學系

教育與人文科學系,師資力量雄厚,專任教師中,有教授1名,副教授26人,講師31人。其中碩士21人、博士3人,在讀碩士2人、博士4人。內設中文、數學、教育心理、營養與檢測、旅遊會展管理、勞動技術6個教研室。系內有教育與心理發展研究所和絲綢套用技術研究所兩個校級研究所,省部級課題4個,校級課題18個。系還積極承擔蘇州市教師繼續教育任務,其中中文數學勞動技術三個學科曾被省教育廳授予“省骨幹教師培訓基地”。
系部現有普通全日制學生1407人,41個班級,分為學前教育初等教育語文教育數學教育旅遊管理、食品營養與檢測、公共關係、新聞采編與製作8個專業。實驗實訓中心下設分析中心、旅遊管理、勞動技術教育、微格教室、計算機房等實驗實訓室,目前正在籌建新聞與采編、學前教育等實訓室。另外還有國語水平測試站、公共營養師培訓鑑定點、中級餐廳服務員、導遊資格證書、長三角緊缺人才培訓現代會展崗位能力證書等專業技能培訓點,為教學和學生實踐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藝術與設計系

藝術與設計系現有全日制大學專科四十多個班級,一千三百多名學生。設有藝術設計、美術教育、音樂教育等十五個專業(方向)。系擁有一支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較強教學、設計、創作能力的師資隊伍。六十位專任教師中有教授二名,副教授十九名,並有多位在藝術設計、音樂表演、美術創作等領域中享有較高聲望的資深專業人士和設計專家任專業骨幹教師。本系以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為目標。注重教學與實踐相結合。擁有以專業計算機機房和專業實驗、實訓室為主的現代化教學設施,並與有關裝飾、廣告設計公司及藝術表演團體、企事業單位緊密聯繫,建立了實訓基地,為學生實習實訓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系注重教學與社會相結合,近年來招貼廣告設計、室內設計、標誌設計、鋼琴、器樂和合唱等在國際、國內大賽中屢獲獎項。系注重教學質量與教學管理,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良好的辦學條件使學生表現出較高的職業素質,受到了社會的好評和用人單位的歡迎。系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達到96%以上,畢業生遍布全省及滬、浙等各地,在藝術設計與教育領域取得了優秀成果。許多畢業生已成為相關企業和學校的業務骨幹或自主創業成為廣告裝飾行業的業主。

基礎部

蘇州市職業大學基礎部現有教職工92人,其中專職教師88人,正教授3人,副教授27人,高級職稱比例占34%,講師39人,助教16人,博士2人,碩士30人,在讀博士4人,在讀碩士研究生11人。作為學校重要的教學部門之一,基礎部下設數學教研室、德育教研室、社科教研室和體育教研室並設有一個體育專業。基礎部承擔著我校數學、“兩課”、體育公共課和部分選修課的教學任務,開設體育專業課程。
基礎部教學設備齊全,設有二個標準運動場、一個體育館等運動場所;另設有一個數學建模實驗室。
基礎部全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敬業、愛生、傳道、育人為理念,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本位,注重教書育人,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知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基礎部堅持教學與教科研結合,注重教學方式的改革,取得了多項教學成果,共開發出十多個多媒體課件,建立了一個校級重點課程群——高等數學課程群。基礎部教師在近幾年中發表論文131篇,主編、參編、修訂教材5部;承擔省級科研項目6項,市級科研項目2項,校級科研項目13項。

繼續教育學院

蘇州職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位於蘇州市中心(職大老校區),占地26畝,建築面積17000平方米,擁有教室60個,計算機房、語音室、圖書館、多媒體教室、圖書館以及學生宿舍、食堂、浴室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自1988年起步,依託學校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教學資源,舉辦成人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目前在籍學生達9000餘人(包括校外教學點4000餘人),涵蓋工學、管理、財經、法律、外語、教育等學科大類的30多個專業。此外,還先後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江蘇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高校合作辦學,承辦“專升本”函授教育,迄今已畢業本科學生1000餘人,其中80%以上的畢業生獲得了學士學位。從2002年開始,又與北京外國語大學網路教育學院東北財經大學網路教育學院等院校合作開展遠程網路教育,現在籍學生達1000多人。與此同時,大力開展教育類自學考試助學及教師資格培訓等各種培訓教育,以滿足社會上多方面的需求。

遠程教育學院

學院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借鑑國外先進教學經驗,引起國外優質教育資源,與加拿大喬治布朗、澳大利亞墨爾本技術學院等國外教育機構在舉辦新興專業、課程合作、語言培訓等方面進行了有效的合作,為實現人才培養國際化積累了許多經驗。成立遠程教育學院,相互交流與學習,互派留學生等。

師資力量

蘇州職業大學蘇州職業大學
據學校官網2014年10月信息顯示,學校有教職員工1029名,正高職稱63,副高以上職稱360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44.41%,具有研究生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69.9%;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養對象3人,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16人,省“青藍工程”培養對象23人,省名教師1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

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電工電子類課程教學團隊(曹豐文)

教學建設

蘇州職業大學蘇州職業大學
據學校官網2014年10月信息顯示,學校有教育部重點專業和教改試點專業3個,省“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群3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9個。省級精品課程8門,省級優秀課程群1個,省高等學校精品教材9部,教師主參編各類教材300餘部。學校建有集教學、培訓、服務於一體的校內綜合實訓基地271個,其中教育部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1個,省級實訓基地3個。

國家級教改試點專業(1個):套用電子

江蘇省特色專業(6個):文秘、會計、數控技術、機械、計算機、日語

江蘇省品牌專業(3個):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套用電子

省“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群(3個):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群、數控裝備套用技術專業群、電子信息技術專業群

省級優秀課程群(1個):機械設計與製造系列課程群

省級精品課程(8門):電路分析基礎、機械製圖與AUTOCAD、套用文寫作、電氣控制與PLC套用、電力電子技術及套用、交換與路由技術、企業納稅實務等

學院榮譽

據學校官網2014年10月信息顯示,學校先後榮獲了江蘇省首批平安校園、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高校、江蘇省模範教工之家、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蘇州市職業教育服務經濟轉型升級先進學校等稱號。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是首批蘇州市高技能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和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培訓基地。

合作交流

據學校官網2014年10月信息顯示,學校先後與加拿大喬治布朗學院、澳大利亞北墨爾本高等技術學院和啟思蒙學院、日本金城學園、紐西蘭國立理工大學在學分互認、互派師生交流、語言培訓等方面開展良好的合作。

據學校官網2014年10月信息顯示,學校與上海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等著名企業實現了校企深度合作,建有300個校外實訓基地。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據學校官網2014年10月信息顯示,學校建有2個省級工程中心,3個省級研究所(基地),2個市重點實驗室、2個市級平台和12個校級研究所。

省級工程中心(2個):江蘇省現代企業信息化套用支撐軟體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江蘇省光伏發電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市重點實驗室(2個):蘇州市雲計算智慧型信息處理高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數位技術重點實驗室。

校級研究所(12個):新材料研究所、現代測試技術與儀器研究所、法制研究所、教育與心理發展研究所、絲綢套用技術研究所等。

科研成果

2011年-2014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2項,省部級項目7項;其他社會服務科技項目474項;授權專利530項;智慧財產權數連續多年位列全省同類高校前列。

2010年-2014年,學校獲共出版專著45部;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4300餘篇,被SCI、EI、ISTP收錄論文418篇;學校在多個領域為地方經濟建設、政府決策和企業發展提供決策諮詢並承擔課題研究,其中直接服務地方經濟的項目152項,為蘇州古城牆恢復重建、山塘文化保護、刺繡傳承與創新作出了重要貢獻。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4年6月,圖書館館藏紙質文獻達到138萬冊,隨著2007年9月越溪校區新館的正式啟用,圖書館的總面積已達到33443平方米,全館共設3590個閱覽座位,訂閱中外文期刊1251種,中外文報紙76種,數據存儲容量達到99.2T,擁有各類資料庫23個。

學術期刊

《蘇州教育學院學報》(ISSN1008-7931,CN32-1556/G4)是由蘇州市市政府主管,蘇州教育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大16開,雙月刊。創刊於1984年,1999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公開發行。主要刊登文學、語言學、藝術、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歷史學、哲學、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研究性論文。主要欄目有:高等職業教育研究、吳文化研究、環太湖區域研究、比較文明與比較文化學、中國通俗文學與大眾文化、安全與法等。《蘇州教育學院學報》為江蘇省一級期刊,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中國社會科學期刊精品庫全文收錄期刊,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人文社科學報學會會員。

《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是由蘇州市市政府主管,蘇州市職業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季刊。創刊於1985年,1998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公開發行。《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為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全國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會員。在江蘇省第六次評選活動中,被評為“江蘇省一級期刊”。

校區建設

學校現有石湖、干將路、潭山和吏舍弄四個校區,占地面積1262畝,校舍建築面積49萬平方米。

石湖校區

校區位於蘇州城西,上方山石湖之畔,占地1070畝,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該校區為專科生教育基地。 

地址:蘇州市吳中區國際教育園南區致能大道106號

郵編:215104

干將路校區

校區位於蘇州市中心(職大老校區)占地60餘畝,建築面積近4萬平方米,教學樓,現代化教學綜合樓,圖書館、學生宿舍樓和食堂一應俱全。該校區為繼續教育學院和蘇州開放大學人才培養基地。

地址:蘇州市姑蘇區干將西路1122號

郵編:215000

譚山校區

校區位於蘇州市吳中區光福鎮,毗鄰太湖。

地址:蘇州市吳中區光福鎮福湖路

郵編:215259

史舍弄校區

校區位於蘇州市區,占地26畝,建築面積11500平方米。該校區整體租賃給江蘇蘇州大學科技創業園,現為江蘇蘇州大學科技創業園所在地。

地址:蘇州市姑蘇區十全街吏舍弄10號

郵編:215000

文化傳統

校訓

勤,勇,忠,信

校歌

《我們在這裡》,共98字,由蘇州市職業大學王蔚老師創作

靈秀敏三吳自古風流出少年
慧心敬日月天下俊傑匯江南
穿越千年風霜歷經百年磨礪
著就書香淵源鑄就書生勤勇忠信品學卓越
我們在這裡知識在這裡我們在這裡誠信在這裡我們在這裡真理在這裡
我們在這裡希望在這裡我們在這裡師生在這裡在這吳中勝地
我們在這裡在書寫輝煌和榮耀

歌詞釋義:

我悠悠蘇吳是中華文明開花結果的勝境,我莘莘學子是偉大祖國繼往開來的寄託,璀璨歷史,無限風景,唯斯人斯地,足以壯懷。且看那遠有顧野王纂著《玉篇》,近有蘇工專校訓生輝,慎終追遠,齊心奮進,“我們在這裡”,這是我們當代職大人無愧先賢,這是我們為續寫輝煌榮耀奏響的號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