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克森豪森集中營

薩克森豪森集中營

薩克森·豪森集中營位於德國首都柏林附近30公里,是二戰期間納粹所有德國占領區納粹集中營的指揮總部所在地。從1936年到1945年,這裡先後關押過22萬包括德國戰俘和猶太平民在內的囚犯,其中有10萬人慘遭殺害或死於勞累與疾病。薩克森豪森集中營已成為對青少年進行歷史教育的重要場所,每年有大量學生前來這裡參觀。一些組織者還特意安排學生們與集中營的倖存者座談,聽他們講解痛苦的親身經歷,讓年輕一代對納粹暴行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總體概述

集中營博物館的大門 集中營博物館的大門

德國薩克森豪森(Sachsenhausen)集中營位於柏林以北30公里的小鎮奧拉寧堡,是二戰期間所有德國占領區納粹集中營的指揮總部所在地。該集中營占地400公頃,整體布局呈正三角形。

薩克森豪森集中營於1936年8月建成,是納粹黨衛軍頭目希姆萊被希特勒任命為警察頭子後建立的第一個集中營。據稱,該集中營完全是按照希姆萊的要求設計和建 造的,他要將薩克森豪森集中建設成一座“現代化”和“完美”的集中營,為以後在德國及歐洲各地繼續建造集中營樹立最為“理想”的模式。

從1936年到1945年,薩克森豪森集中營先後關押過20多萬來自40多個國家的囚犯。

集中營的入口處聳立著一座3層高的塔樓,在入口處的大門上,依然保留著“勞動使人自由”的文字。進入大門,迎面就是囚犯們每天早晚兩次集合的大操場。從操場向周圍望去,可以看到集中營的圍牆和崗樓。在操場正面的圍牆前,依然保留著鐵絲網,鐵絲網前豎有一塊小牌子,上面寫著“走近者格殺勿論”。

Sachsenhausen 集中營囚犯的餐室及臥室Sachsenhausen 集中營囚犯的餐室及臥室

當年作為囚犯廚房的房屋,現在已經是一個小博物館,裡面可以看到大量介紹集中營歷史和黨衛軍罪行的文字、照片以及實物。其中最令人感到觸目驚心的是納粹分 子用死難者的頭髮織布。這一令人作嘔的罪行在許多集中營都被發現過。

再往裡面走,就是薩克森豪森集中營的標誌性建築——薩克森豪森國家紀念碑。前民主德國政府於1961年建造的這座大約40米高的紀念碑,是為了紀念當年被關押在 這裡的政治犯。碑身的頂端有18顆紅三角,據說這象徵著當時集中營的囚犯主要來自18個歐洲國家。碑頂的紅三角同政治犯號衣上縫製的紅三角是一致的。

1961年4月22日,前民主德國政府正式在薩克森豪森集中營原址設立紀念館。1990年德國統一後,德國政府宣布該紀念館為布蘭登堡州和德國聯邦政府共有,由德國 政府出資維護。

歷史記憶

關於 Sachsenhausen 集中營當年情況的一些照片關於 Sachsenhausen 集中營當年情況的一些照片

這座位於德國首都柏林附近的納粹集中營是二戰期間所有德國占領區納粹集中營的指揮總部所在地。從1936年到1945年,這裡先後關押過22萬包括德國戰俘和猶太平民在內的囚犯,其中有10萬人慘遭殺害或死於勞累與疾病

集中營占地400公頃,整個布局是個三角形。囚犯居住的木棚一圈圈呈扇形分布其間。這裡的導遊塞弗倫茨先生告訴記者,集中營是按照納粹黨衛軍頭目希姆萊的要求設計建造的。他要將薩克森豪森集中建設成“現代化”的集中營,為以後在德國及歐洲各地繼續建造集中營樹立“完美”的模式。

走過一座三層高塔樓的底層通道,迎面就是囚犯們每天早晚兩次集合的大操場。不論是狂風暴雨還是烈日嚴寒,囚犯們在每天做工前和收工後都必須在這裡一動不動地站立幾個小時等候清點或安排勞動。塞弗倫茨說,納粹士兵當年就將機槍架在塔樓上,居高臨下監視著操場上囚犯們的一舉一動。另外,集中營四周還有高大的圍牆和帶電鐵絲網。所以,被關押在這裡的囚犯很難逃脫。那些因不堪折磨而冒險潛逃的人,不是被機槍當場射殺,就是被抓獲後處以絞刑。

勞動工具勞動工具

集中營里參觀者很多,但沒有一絲喧嚷,死一般的寂靜。所有參觀者都被當年的納粹暴行所震懾。

在集中營中高大的焚屍爐附近,人們還能看到當時處決犯人的刑場和毒氣室的遺蹟。1941年秋,這裡一次就處決了1.2萬名蘇聯戰俘。

來自日本的阪野小姐告訴記者:這樣殘酷的歷史絕不能重演。在對待與德國類似的戰爭罪行問題上,日本有許多事情沒有做。

面對納粹遺留下的眾多集中營,戰後德國聯邦和地方政府的態度非常明確:保護這些歷史見證,讓後人永遠不要忘記這段令人心碎的歷史。政府除了每年投入1000多萬馬克用於薩克森豪森集中營的修復外,目前正打算在集中營附近興建一座集中營歷史博物館,以更加形象地再現歷史。

罪惡見證

單人牢房 單人牢房

進入大門,迎面就是囚犯們每天早晚兩次集合的大操場。不論是狂風暴雨還是烈日嚴寒,囚犯們每天做工前和收工後都必須在這裡一動不動地站立幾個小時等候點名。

如果人數不對,所有人就必須原地立正站好,直到未到的人被發現為止,有時囚犯們會因此而站上一整夜。

黨衛隊經常命令新來的犯人兩臂伸開,身體下蹲,並且保持這個姿勢長達幾個小時。法西斯分子厚顏無恥地美其名曰“薩克森式敬禮”,無數年邁體弱的囚犯因此而送命。

從操場向周圍望去,可以看到集中營的圍牆和崗樓。在操場正面的圍牆前,依然保留著鐵絲網,鐵絲網前豎有一塊小牌子,上面寫著“走進者格殺勿論”。

據稱,許多囚犯由於不堪忍受集中營中的折磨,冒死要衝破鐵絲網逃跑,結果被崗樓上的衛兵開槍射死

行刑架行刑架

血腥:犯人被吊在木樁上活活打死

囚犯居住的木製營房呈扇形分布在操場的兩邊。由於戰火的摧毀,目前這裡只剩下不到10棟房屋。
雖然已經過去了60年,但是撲面而來的朽木味道依然可以讓人體會到當年的氣息。

這裡就是囚犯日常生活的地方,囚犯的家具依然按原樣擺放在那裡。這一幕是我們在二戰電影中經常能夠看到的:一張張矮小的木製三人床擁擠地分布在房屋內的兩側,床上零亂地擺放著由麻布織成的枕頭被褥,而這些都已經破爛不堪,並且可以清楚地看到裡面露出的乾草。在門口的櫃檯中還有一件當年囚犯的號衣供人們參觀,從號衣上的紅三角標記可以知道,這名囚犯是一位政治犯,號碼是64205。

在這座營房旁邊的小院子裡座落著集中營的牢房。這座建築從外面看規模不大,但卻是整個集中營最為恐怖和血腥的地方。這裡關押著囚犯中的“重量級人物”,是黨衛隊對囚犯施加刑罰的地方。

在牢房旁邊,保留著3根一人多高的木樁,木樁頂端的鐵鉤提醒著人們這裡曾經是黨衛隊對囚犯施加酷刑的地方。許多囚犯就是吊在這些木樁上被活活打死的。房屋裡面由許多狹小的單人牢房組成,牢房中只有一張鋪滿草屑的床。隔著門口的鐵柵欄,可以看到有些房間已經被貼上了當年被關押者的照片,他們來自德國、波蘭、英國,都沒有能夠再走出這座牢房。

犯人遺物 犯人遺物

罪行:納粹分子用犯人的頭髮織布

出了牢房向集中營的中間走,就來到了當年作為囚犯廚房的房屋,現在這裡已經是一個小博物館,裡面可以看到大量介紹集中營歷史和當年黨衛隊罪行的文字、照片以及實物。

其中最令人感到觸目驚心的,是在介紹“集中營罪行”的展覽部分看到了死難者的頭髮。兩束金黃色的捲髮似乎在向人們做無聲的控訴。在旁邊的介紹文字中寫道:“1945年4月,在薩克森豪森集中營解放後,在火葬場發現大約8桶560公斤重的頭髮”。

納粹分子用死難者的頭髮織布,這一令人作嘔的罪行在許多集中營都被發現過。據悉,當年蘇聯紅軍在解放奧斯維辛集中營時就發現了7噸多的頭髮,那是納粹分子從火葬前的屍體上剪下來的。他們用犯人的頭髮織成布,給裁縫當衣服的襯料用。

旁邊則擺放著一架看起來像鞍馬的刑具,只是上面有兩根皮帶。據介紹,在集中營里,囚犯哪怕是觸動了最細微的一條規定,也會遭到黨衛隊的毒打。而在集中營惡劣的衛生條件下,這種毒打的後果往往是致命的。

紀念活動

Sachsenhausen 集中營中的紀念碑Sachsenhausen 集中營中的紀念碑

2005年4月18日 德國紀念薩克森豪森集中營解放60周年 4月17日,在柏林附近的薩克森豪森集中營舊址舉行的薩克森豪森集中營解放60周年紀念儀式上,德國外長菲舍爾向紀念碑獻花圈。

來自世界各地的約450名薩克森豪森集中營倖存者及其家屬、社會各界人士以及俄羅斯、波蘭等國的使節參加了紀念儀式,並分別在集中營紀念牌前敬獻了花圈。薩克森豪森集中營是二戰期間德國占領區納粹集中營的指揮總部所在地。

從1936年到1945年獲得解放,這裡先後關押過22萬來自歐洲各國的戰俘和猶太平民囚犯,其中半數慘遭殺害或死於勞累與疾病。

前民主德國政府於1961年建造的這座大約40米高的紀念碑,是為了紀念當年被關押在這裡的政治犯。碑身的頂端有18顆紅三角,據說這象徵著當時集中營的囚犯主要來自18個歐洲國家。碑頂的紅三角同政治犯號衣上縫製的紅三角是一致的。紀念碑前的雕像表現了當年蘇聯紅軍解放集中營時的一幕:兩名集中營生還者簇擁著一名蘇聯紅軍戰士。

歷史上的集中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