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一中

蓬萊一中

蓬萊第一中學地處渤海、黃海之濱,與馳名中外的蓬萊閣相鄰,學校建築精美,環境優雅,人文氣息濃郁,是煙臺市重點高中,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學校占地1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6萬多平方米,綠化面積2萬多平方米。現有在職教師371人,其中,在職高級教師55人,一級教師90人。在校學生人數近4000人,70個班級。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山東省蓬萊第一中學始建於1864年,前身為“登州文會館”,1904年秋改為蓬萊第一中學,1954年校址遷至登州古城西的紫荊山上至今。在200年的辦學歷史上,蓬萊一中為社會培養出大量人才,其中不少名傳史冊。早的如叱吒近代風雲的吳佩孚等,現代的如曾任教育部長的周榮鑫、曾任國家煤炭工業部部長的高揚文等,還有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葛庭燧,現代作家、教育家、教授揚振聲,曾任國家石油工業部副部長的孫曉風,曾任國家交通部副部長的陶琦等等。近年,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升學率逐年提升,為國家建設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

所獲榮譽

蓬萊一中 蓬萊一中

蓬萊一中優異的辦學成績,贏得社會廣泛讚譽的同時,也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表彰。近10多年,1994年,被省建委授予“省級城市綠化先進單位”,被省教委授予“省級規範化學校”;1995年,省教委授予蓬萊一中“省教書育人先進單位”;1996年,獲省教委授予的“校舍設施維護管理優秀單位”稱號;1999年,省教委授予蓬萊一中“省藝術教育示範學校”;2002年,省教育廳授予蓬萊一中“省電化教育示範學校”稱號;2005年,被“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分會”、“山東省教育策劃學術委員會”批准為“山東省科研型重點實驗學校”,被省教育廳授予“山東省首批中國小教師校本培訓省級示範學校”;再次被山東省教育廳授予“山東省電化教育示範學校”;2006年,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授予我校“省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學校”、山東省電化教育館授予我校“省優秀教育網站”的稱號。此外,還被授予“山東省花園式學校”、“第十六屆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物理競賽‘十佳學校’”、“第十九屆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物理競賽‘金牌學校’”等多種榮譽稱號。同時被煙臺市授予榮譽稱號40多項。

教育理念

蓬萊一中 蓬萊一中

多年來,學校高舉素質教育旗幟,堅持“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的發展標準,堅持“辦一流學校,創一流質量,育一流人才,進千所重點”的目標,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展、學生主動發展”的教育原則和“快節奏、輕負擔、高質量”教學原則,構建了“以人格塑造為主線,以全方位活動為載體,立體化滲透,全面培養素質

”的德育格局,創新了學校、處室、級部三級管理體系,以級部為實體的級部主任負責制,形成了“以教學為中心,以教研組和班教育組為兩條主線,調動學生、教師、家長三個積極性”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實施質量突破戰略,實施“創名校、立名師、育名生”的“三名”工程。逐步形成了“謙遜、勤奮、誠樸、嚴謹”的校風,“認真、嚴格、互助、務實”的教風,“積極、主動、刻苦、求實”的學風。高點定位,致力創新。

教師隊伍

自1995年以來,學校實施“名牌帶動戰略”,讓有較高業務能力和教育理論水平的老教師擔任新教師的指導教師,力爭使新教師入校後一年熟悉教學常規,三年熟悉學科教材和教學規律。隨著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青年教師的大量增加,2004年,又進一步實行“青藍工程”,新老教師結師徒對子,以老帶新。學校鼓勵並創造條件讓教師繼續深造與自我充實相結合,教學與科研雙肩挑,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先後有3人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60人獲省、市級優秀教師和教學能手稱號。教師的學歷水平99%達到本科以上,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員30餘名。

硬體設施

蓬萊一中 蓬萊一中

近幾年,辦學條件不斷改善,先後建立了教育軟體資料庫、校園數字圖書館,開通了校園寬頻網,實現了網路教學和高考監控,建起了實驗樓、辦公樓、可容納2000人的科學會堂、2500人可同時就餐的學生餐廳、三幢共2萬平方米的教學樓、4500平方米的高標準圖書館、可住2100人的學生公寓和宿舍、現代化的音樂館,400米跑道塑膠的操場,教師辦公實現了自動化,裝備了多媒體語音教室、多媒體電教室、微機教室、電子閱覽室、課件製作中心、音像中心、網路中心和電視中心等。2005年,投入大量資金對物理、化學實驗室進行改造,現已達到省級標準。現在,一座集餐廳、超市多功能的綜合樓即將竣工,占地面積254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5400多平方米。

學校管理

1、採用競爭和激勵機制,最佳化教工管理。學校制訂了《蓬萊一中教學質量末位公示及末位淘汰管理辦法》、《蓬萊一中職員工作質量末位公示及末位淘汰管理辦法》、《常規管理要求與檢查標準》等一系列辦法,規範教職工的教育教學和服務行為;採用全員聘任制,讓全體教職工競爭上崗;以校內結構工資制激活幹勁,充分調動了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開展多種形式的評優選佳活動,倡導同質競爭,加速了教職工隊伍的最佳化;嚴格實行班主任管理辦法,提高班主任的能動性。實行班主任承諾制,制訂了《班主任常規管理考核辦法》,把績效與班主任津貼掛鈎,分等級,月兌現,極大地調動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

2、深化德育工作,強化學生常規管理。創新德育教育模式,開展主題教育,諸如禮儀教育、誠信教育等等。同時,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形成濃郁的文化氛圍,以此影響薰陶感染學生,形成現代人格。利用班會教育和談心活動大力促進學生思想品質的提高。德育工作方式由強制性、整體化向自主性、個體化轉變。加大校園常規管理的力度,通過對宿舍、校園秩序、行為規範的常抓不懈,最佳化了教學環境,創造了良好的校園風氣。

蓬萊一中 蓬萊一中

3、加強教學管理,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我校緊緊圍繞“解放思想、科學研究、最佳化教學、狠抓落實”的思路展開工作,一是最佳化管理模式,採取級部負責制,責、權、利充分下放,學校制定了《蓬萊一中關於加強級部管理落實級部主任責任制的意見》,進一步強化級部職能,使級部這一實體的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二是最佳化教師隊伍,制訂了《新教師考核管理辦法》和《教師培訓制度》,形成了一整套培訓機制,以此來打造一支有創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隊伍;三是最佳化高考科類。我們調整了文科和藝術的教學,加強了文科班生源質量,擴大了藝術生的數量,以獲取高考的最大利益;四是最佳化課時安排和課堂教學,留有足夠的時間給學生進行知識的消化,從提高課堂效率和培養學生能力入手,加強教學研究。同時強化各項落實,其中包括重點抓好文理科教學、調整完善高三複習思路、落實測試的時效性和指導作用、落實高考目標等等。由於措施得力,管理科學,教學成績大幅度提高。五是以科研促發展,積極開展教學研究,積極申報國家、省、市各級科研課題,做到人人有課題,全員參與,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

4、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提高管理質量。我們花大氣力,狠抓了幹部隊伍建設,充分發揮領導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取得了明顯成效。其中包括抓幹部隊伍的思路創新、抓領導幹部的工作落實、抓班子的團隊精神。通過請進來、走出去、摘發資料、集中交流等學習形式,提高幹部的工作形象、自律形象、能力形象,各科室和級部領導在全體教職工會議上提出自己的工作承諾和質量指標承諾,讓全體教職工對領導分管的工作進行監督。同時為了加強管理力度,學校領導實行包級部的年級分工責任制、領導首問責任制,大大提高了工作落實力度。幹部成員工作熱情高,精神狀態好,協同意識和同心進取的團隊精神得到進一步增強。

5、加強綜合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學校工會、共青團、婦委會等民眾組織,在黨委領導下,相互支持,共同合作,為教育教學工作做出了很大貢獻。

學校發展

自2003年——2005年,蓬萊一中每年都在原來一個級部12個班的基礎上擴招12-14個班級,一個中等規模的現代化學校基本形成。學校高考升學人數逐年上升。優生培養工作也取得豐碩成果,自98年以來,學校先後有290名學生在國家、省級學科競賽中獲一、二等獎;共有1500多人考入全國“211工程”名校。2005年高考,一批上線人數達到480人;2006年本科一批上線達到618人,其中,文、理一本上線222人。2007年高考,在比上屆少2個重點班的情況下,一本上線216,班平均10.8人(去年班平均9.8人),一本上線率占全市的61%;兩個優生理科班總計104人,其中一本上線96人,二本上線7人;文科全市一本上線56人,我校上線39人,占70%;複習班(線下50分)一本上線率46%,二本上線率94%,均居全市領先地位。

山東煙臺知名高中

山東煙臺教育在山東省一直名列前茅,每年的本科錄取率一直穩居前列。在山東省的百餘所全國高中教育名校中,煙臺市就占據了其中的20餘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