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蠟石

葉蠟石

葉蠟石:為層狀結構矽酸鹽礦物,多數由酸性結晶片岩等富鋁岩石受熱液蝕變後形成的,是中國傳統的工藝雕刻原料,亦可以用作優質耐火材料,填充料,農藥的吸收劑等。

基本信息

簡介

葉蠟石有很多工、農業用途,如可以用作造紙、顏料、橡膠、油漆、塑膠等製造中的填充物質及農藥的配料,還可以作為生產玻璃纖維的主要原料。質地優良的葉臘石可以當作工藝品的原料。人們常用它作石筆、裁縫粉筆或雕刻小物件等。

產地分布

葉蠟石主要由酸性火山凝灰岩經熱液蝕變而成,在某些富鋁的變質岩中也有產出。我國葉蠟石礦床按成因可分為熱液型和變質型兩大類。礦床主要形成於中世紀侏羅紀晚期——白堊紀早期,且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一帶,多為中小型礦床。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知葉蠟石礦
葉蠟石葉蠟石
床、礦點和礦化點約102處,其中礦床和礦點共76處,主要產地在陝西省安康市和福建省寧德市。

開發利用

篆刻,是中國古老的傳統藝術,向有“冶金刻玉古時章,花乳青田質最良”之說。“花乳石”就是具有不同顏色、似凍似乳汁的葉蠟石。葉蠟石顏色有淺黃、淺綠、紫褐多種,蠟狀光澤,具韌性而不崩裂,有滑感,小刀很容易刻動,是雕刻的傳統工藝石料。我國所產以葉蠟石為主要組成的緻密石料,則用於雕刻印章和藝術品,如產於福建壽山的壽山石、浙江青田的青田石和浙江昌化的昌化石等。

質純色美的葉蠟石用作印章石。它們又以產地命名,浙江的青田石和福建的壽山石,早已蜚聲五洲。內蒙的巴

葉蠟石葉蠟石
林石則是後起之秀。

印石中以“紅、黃、青”三絕奉為國之瑰寶,往往作為禮品饋贈外國元首。紅的是產於浙江臨安縣昌化玉岩山的雞血石。它是由地球內部上來的硫化汞礦液,填充並冷凝在葉蠟石的裂隙中形成的。看上去很像新鮮雞血見撒的斑縷,所以稱為雞血石。它是清朝皇室、王府的貴重藏品

“黃”的是田黃石,產於福州市郊的壽山鄉。它略透明,以內具蘿蔔絲紋,呈橘黃、桂花黃及金黃色者為上品。清代有“一兩田黃三兩金”之說。後經先進儀器測試查明,田黃不是葉蠟石而是珍珠石。

青田石中的珍稀品“封門青”,呈半透明狀,溫潤細膩,瑩潔如玉,青翠可愛。照之燦若燈輝,故又名“燈光石”,因為數量很少,比玉珍貴。

工業用途廣泛,如耐火材料、陶瓷、電瓷、坩堝、玻璃纖維、橡膠、造紙、顏料、製藥、製糖、化妝品、塑膠製品的輔助材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