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門青

封門青

封門青,也稱封門清,封門凍等,產於青田縣山口鎮封門礦區。其色淡青,如春天萌發的嫩葉,有的偏黃、白。質結細膩,微透。由於封門青的礦脈細,且扭盤曲折,游延於岩石之中,量之奇少,色之高雅,質之溫潤,性之“中庸”,是所有印石中最宜受刀之石,三百多年來,大為篆刻家所青睞。有人將青田封門青與昌化雞血石、壽山田黃石稱為“印石三寶”。

基本信息

簡介

封門青,也稱封門清,封門凍等,產青田縣山口鎮封門礦區。色淡青,如春天萌發的嫩葉,有的偏黃、白。質結細膩,微透。篆刻印章,最宜走刀,盡得筆意,為難得之珍品。此石極純,了無雜質,故曰“清”,以產地加特徵為名。封門礦石材甚豐,而封門青為數不多,質純無裂的極少。

歷史記載

封門青印章封門青印章

《中國篆刻大辭典》中對封門青的定義為:“又名“風門青”、“風門凍”。封門石的一種。產於封門洞。傳說古時有石農在此打洞採石,得凍石,洞被泉水淹沒。復連開五洞,均被泉水淹沒。所產凍石溫潤如玉,後人稱為“五塘凍”。淡青色,微透明至半透明。肌理常隱有白色、淺黃色細紋。石質細膩,溫潤微結,不堅不燥,走刀爽脆適中。屬青田石之上品。”清光緒年間《青田縣誌》載:“楓門洞在縣東25里,岩穴深廣,可容百餘人,出凍石溫潤如玉。中有五塘,其水冬夏不竭,莫知其源,聽之全然有聲,石產塘中者尤佳,士人呼為五塘凍石雲。”

主要特點

封門青封門青

由於封門青的礦脈細,且扭盤曲折,游延於岩石之中,量之奇少,色之高雅,質之溫潤,性之“中庸”,是所有印石中最宜受刀之石,三百多年來,大為篆刻家所青睞。有人將青田封門青與昌化雞血石、壽山田黃石稱為“印石三寶”,並總結道:若雞血、田黃以色濃質艷見長,象徵富貴,那么,封門青則以清新見長,象徵隱逸淡泊。因此,前者可說是“物”(物質)的,而後者則是“靈”(精神)的。由於封門青的性狀與文人雅士含蓄而不張揚、矜持而蘊內秀的品質相契合,故被人稱作“石中君子”,歷來廣為文人雅士所青睞和喜愛。封門青是製作印章和精雕品的珍貴石材,上品封門青更因其質佳稀少,受到當代藏家、文人雅士的推崇。

升值空間

封門青封門青

據《古玩指南》記載,民國時期2公分見方的上品封門青市場價已經達到800銀元,相當於甚至高於當時宮廷畫、官窯瓷器的價格。現在市場上10公分高2公分見方的較純封門青章料雖然要價數萬元之高,相比字畫瓷器,尚有巨大的升值空間。

鑑別

假的封門青主要作偽手法有拼貼法、模壓法及假冒法。

(1)拼貼法是將封門青石料切成薄片,然後拼貼於普通方章的六個面。由於施用對角拼接工藝,較難識辨。此種假章應仔細檢驗邊角線,從中尋找拼接的蛛絲馬跡

(2)模壓法是用石料添加顏料拌膠水壓制而成。此種假章外觀上色彩純淨,無裂紋,無雜質,微透明,體量大,十分誘人。識辨的方法可一摸二聽三看四試。一摸,用手握摸,天然石章感覺冰冷,假石章易暖;二聽,用手指彈之,天然石章音沉,假石章聲脆;三看,逆對強光,天然石章邊緣有透明感至厚實處影調變化自然,假石章為增加重量,在章體內埋有鐵條,隱約可見;四試,用刀刻假章,如刻塑膠製品,刀下無白色粉末,僅見一條捲曲的細絲。

用摸壓法只要調整色彩配方,自然可以製造出諸如燈光凍、蘭花青田、竹葉青乃至黃金耀等種種名石。但只要用上述幾種方法予以鑑別,則可避免受騙上當。

還有一類假冒封門青,市上石賈常以遼寧寬甸石或廣東石充之。寬甸石質細較透,光澤好,外觀上有近似之處,但仔細辨認,其青以偏綠,色浮躁,肌理含淺絮紋,多砂,難以受刀。廣東石有的偏鮮,有的偏白,肌理多白色斑紋。有的更有明顯的層狀礦石特徵,在印體上顯出“陰陽面”,有兩面較純淨,另兩面有較多斑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