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家埭村

葉家埭村

葉家埭村位於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北部,距城區4公里,東靠潮五村和沿河村,南連前一村,西鄰四甲村,北依施家堰村。全村南北長1.27公里,東西寬1.4公里,面積1.78平方公里。據《上虞縣誌》記載,明萬曆年間,有炭堰之名,後葉姓定居,築堤建村,取名葉家埭。現有葉、王、趙、羅、金、朱、黃、陸、戴、陶、張、陳等姓,以葉姓為主,占總戶數的90%左右。1949年5月屬王公鄉,1950年屬河東鄉,1951-1991年,先後隸屬於百官人民公社娥江管理區、娥江人民公社和娥江鄉。1992年,屬百官鎮。1992年有589戶,1903人,其中務工人員867人,占男、女勞力的77%。

基本信息

工業發展

葉家埭村學校開學典禮
葉家埭村地處虞北平原,水陸交通便利,南傍104國道線和杭甬鐵路;正在興建的杭甬高速公路自西向東橫亘村旁;百(官)崧(廈)公路、百崧河和百(官)瀝(海)河自南至北穿過村中,對發展村級經濟十分有利。
1978年後,大力發展村辦企業。至1992年,已興辦浙江芳華日化工業公司、塑膠五金廠、上海水星塑膠製品廠上虞分廠、騰雲乳膠廠、上虞皮件廠綜合化工廠等6家企業,占地面積35324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1300萬元,職工1133人。產品有化工、塑膠、玻璃瓶、乳膠、針織等5大類。
浙江芳華日化工業公司是村辦工業的龍頭企業,公司設有省
葉家埭村葉家埭村
化妝品檢測站,下轄上海家用化學品廠三分廠、芳華日化廠、上虞工藝玻璃瓶廠和玻璃瓶二廠、化妝品經營部。公司有科技人員25名,其中有中級職稱3名。另外,向外地特聘高、中級科技人員11名。主要生產經營護膚、護髮、衛生、洗滌四大類80餘種洗滌、化妝品。浙江芳華日化廠擁有日產15噸水類化妝品生產流水線,為全國第一。1992年生產上海六神花露水1168萬瓶、上海鮮花花露水97萬多瓶,芳華奇香噴霧花露水10萬瓶、百愛神香水5萬瓶,均獲部優產品稱號。上虞工藝玻璃瓶廠是全國唯一的一家能夠生產高級化妝品專用系列工藝玻璃瓶的企業。工廠按國際標準生產,以優質石英砂、純鹼為主要原料,經熔製成型、退火、冷卻加工、磨光、蒙沙、印字等先進工藝,產品質量達到國際80年代水平。高級化妝品系列工藝玻璃瓶,具有工藝獨特,造型精巧美觀、光滑透明、應力小、熱穩性好等特點,屬國內首創。產品遠銷法國、日本、智利、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1992年生產夢巴黎、清妃、美加淨和百愛神等4個系列150餘個品種的化妝品工藝玻璃瓶419.5萬隻,產值達861.7萬元,其中出口97.6萬隻,創匯230.7萬元。浙江芳華日化公司系全國香化協會理事會理事成員,重點化妝品生產企業,省輕工業廳定點生產高級化妝品專用系列工藝玻璃瓶專業廠。1992年工業總產值達5315.25萬元,創稅利964.17萬元。公司先後被評為浙江省先進企業,紹興市先進企業、文明單位。公司主要領導葉明星,先後被評為上虞縣(市)鄉鎮企業系統辦廠能人,紹興市優秀企業家、技術進步先進個人、最佳科技發明者、優秀黨員。

農業發展

葉家埭村先進評選
葉家埭村現有耕地1400畝,其中海塗圍墾地441畝。耕地系沙質土,適宜種植絡麻、棉花、黃豆、油菜、玉米和水稻等作物,自1980年始,是上虞縣(市)種子公司的良種繁育基地,每年可提供高品質黃豆種子和小麥種子120噸。隨著村辦企業的發展和效益的提高,自1982年農業實行承包制後,逐步走上以工養農之路,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至1992年貼農補農資金累計達45萬元。先後平整土地900多畝,改造鹹鹼地90餘畝,能使土地實行水旱輪作。石砌河岸1000多米,整修和新開渠道4000多米,挖掘排水溝6000多米,積極推廣科學種田,引進千斤麻工程技術和良種高產模式栽培技術,取得較好成績。1991年,絡麻總產達334.3噸,畝產計1238斤,為歷史上最好水平。絡麻生產連續3年被評為上虞縣(市)千斤麻工程競賽優勝單位。1992年,絡麻總產達233.22噸,畝產1014斤;黃豆總產77.04噸,其中提供種子50噸;小麥總產121噸,其中提供種子70噸;收穫玉米138噸,棉花234.8擔,農業總產值達80萬元。

公益事業

葉家埭村在工農業生產發展的基礎上,十分重視公益事業的發展,自1984年以來已先後投資50多萬元,興建頂棚式市場1個,計200多平方米;建造男女浴室6間,計200平方米左右;籌辦卡拉OK廳2處;建造配電所3座;全村村民用上自來水;主要村道鋪設水泥路面,計2000多米、6000多平方米。1992年始,制訂並實施新農村建設規劃,1000平方米的村心花園和300平方米的文體活動中心正在建設之中。
為使老年村民安度晚年,健康長壽,自1982年始,男65周歲以上、女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年享受70元的衛生保健費。為鼓勵村民認真實行計畫生育、優生優育,自1981年始,獨生子女每年可享受24元的衛生保健費。
文教衛生工作有較快發展,村委會規定,國中未畢業的村民不得進工廠,現在已建有占地面積578平方米的幼稚園和占地861平方米的完全國小各一所,教職員計14人。123名幼兒和167名學齡兒童,分別入園入學,入學率達100%;國小畢業生全部進入國中,九年義務制教育已經實現。在校高中學生23人,入大專院校學習的有22人。
村內設有衛生院1所,醫務人員3人,做到小病不出村。設環衛站1個,自1992年始在農戶中推廣衛生節水型廁所。

村莊狀況

至1992年,有83%的戶蓋起新樓房,計800間,28000平方米;家用電器進入普通家庭,共有電視機510台,其中彩色電視機103台,基本上做到家家有電視機;購置錄像機、收錄機、洗衣機、電冰櫃的戶逐步增多,共有錄像機17台,收錄機470台,洗衣機56台,電冰櫃70台;有小轎車2輛、麵包車2輛、運貨卡車10輛,腳踏車已成為農家的主要交通工具,總計1210輛。村級經濟不斷壯大,村民收入逐步提高,1992年人均收入達1807元,比1977年增長13.8倍。先後被命名為紹興市文明村、文明衛生村、上虞市小康示範村、上虞市紅旗村及綜合治理先進集體,村黨總支被上虞縣(市)委連續7年評為先進黨總支,黨總支書記葉偉榮曾多次被評為上虞縣(市)先進工作者,並多次被選為上虞縣(市)人大代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