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草空脛病

菸草空脛病

病原拉丁學名: 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Jones)Bergeyet al. 主要危害作物: 除為害菸草外,還侵染十字花科、茄科、百合科、傘形花科及菊科植物。

為害症狀

菸草空脛病 菸草空脛病

在煙田該病常與青枯病混合發生,有些地區為害較重。苗期、成株期均可受害。苗期染病多始於葉片,經葉脈、葉柄傳到莖部,致莖基部變黑腐爛,形成空脛狀,菸農稱其為“黑心”、“倒苗”、“爛根”等。成株期染病多在抹杈或打頂時,從斷口處開始發病,並沿髓部向下擴展,造成髓部組織腐爛而出現空脛,引起植株頂葉凋萎、葉片下垂或脫落。葉上發病後現暗綠色斑點,後期葉肉消失,殘存葉脈。

形態特徵

菸草空脛病 菸草空脛病

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Jones)Bergeyet al.稱胡蘿蔔軟腐歐文氏菌胡蘿蔔軟腐致病型,屬細菌。此菌在培養基上的菌落灰白色,圓形或不定形。菌體短桿狀,大小2.2~3.0×0.5~1.0(μm),周生鞭毛2~8根,無莢膜,不產生芽孢,革蘭氏染色陰性。本菌生長發育最適溫度25~30℃,最高40℃,最低2℃。致死溫度50℃經10分鐘,在pH5.3~9.2均可生長,其中pH7.2最適。不耐光或乾燥,在日光下曝曬2小時,大部分死亡。在脫離寄主的土中只能存活15天左右,通過豬的消化道後則完全死亡。

傳播途徑

該菌在自然界廣泛分布,可在土壤中或煙株上存活,遇有植株上有傷口時,通過薄壁細胞侵入,並在其內迅速繁殖,分泌出果膠酶,造成軟腐。一般受害部位經48小時就能發病,經7天使植株完全腐敗壞死。

發病條件

該菌主要通過土壤及昆蟲、人工打頂抹杈時造成傷口傳播蔓延。高溫利其侵染,高濕及陰雨利其擴展、流行,植株幼嫩、葉內含水量高易發病,菸草與蔬菜間作發病重。

防治方法

(1)苗床及煙田均應與棉花或禾本科作物進行3年以上輪作。

(2)加強苗床管理。苗床應選在高燥平坦地塊,出苗後及時間苗,間距適當,少澆水,科學蹲苗,及時揭膜。防止苗期溫度過高、濕度過大而引發該病。田間提倡施用無菌肥料,發現病株要及時拔除,攜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燒毀,病穴撒少量生石灰進行消毒。

(3)發病初期噴灑硫酸鏈黴素或新植黴素4000倍液、50%琥膠肥酸銅(DT殺菌劑)膠懸劑600倍液、12%綠乳銅乳油600倍液、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1:160倍式波爾多液。

地理分布

華北、華南、西南煙區均有發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