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塘回族自治鄉

菱塘回族自治鄉

菱塘回族鄉是江蘇省唯一的少數民族鄉。全鄉10個行政村,1個水產養殖場,2個居民社區。總面積51平方公里,共有6200多戶,人口22300多人,其中回族7000多人,占總人口的30%。1988年5月12日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江蘇省唯一的回族鄉。

基本信息

菱塘回族自治鄉菱塘鄉民族公寓
菱塘回族鄉是江蘇省唯一的少數民族鄉。全鄉10個行政村,1個水產養殖場,2個居民社區。總面積51平方公里,共有6200多戶,人口22300多人,其中回族7000多人,占總人口的30%。1988年5月12日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江蘇省唯一的回族鄉。

簡介

菱塘回族自治鄉雨花台烈士紀念館
改革開放以來,回漢同胞團結奮鬥,共建共榮,先後被上級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全國少數民族體育模範集體”、“國家衛生鎮”“江蘇省民族團結先進集體”、“江蘇省文明鄉(鎮)”、 “江蘇省綠化先進鄉(鎮)”、“江蘇省民眾文化先進鄉”、“江蘇省體育十大名鎮(鄉)”、 “江蘇省新型示範小城鎮”、“江蘇省環境優美鄉鎮”, 以及“揚州市社會治安安全鄉(鎮)”,還被列為江蘇省重點中心鎮之一。2005年5月27日,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
早在元朝時期,菱塘就有回民定居,此地被稱作“回回灣”。相傳700多年前阿拉伯人普哈丁來揚州傳教時,菱塘即有300多回民在此依山傍水生活,世代生息,繁衍了數千子孫,並建設了清真寺,作為本地和鄰近縣市穆斯林宗教活動的中心場所。現座落在菱塘回民集居地清真村的老清真寺,曾三易其址,但至今保存完好。據歷史記載,寺內現存一顆已有300餘年的銀杏樹和近百年的金桂、銀桂各一株,還保存著世代相傳的大明宣德年號的銅香爐兩隻,堪稱歷史文物。1989年11月,沙烏地阿拉伯海灣五國駐華使節及夫人專程來到菱塘回族鄉參觀訪問,在該寺做了虔誠的禮拜。為了方便集鎮回民宗教生活,1995年投入180萬元在菱塘鎮興建了中國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新清真寺,與清真村老清真寺形成南北呼應,大大方便和活躍了全鄉以及鄰近縣、市穆斯林的宗教活動。

交通

菱塘回族鄉位於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北郊,高郵湖西畔,東臨京杭大運河,南倚神居山,西與安徽省天長市毗鄰,北與金湖縣隔湖相望,三面環水,一面臨山。這裡交通便捷,揚菱公路串通全鄉南北,東可通向淮江高速公路,西可通向寧連高速公路,南可通向滬寧高速公路,北可由高郵湖水上運輸與京杭大運河連線,通向四方。

經濟

菱塘回族自治鄉菱塘回族自治鄉
菱塘回族鄉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圍繞富民強鄉目標,大力實施“科技興鄉”戰略,促進了經濟建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工業經濟興旺發達。全鄉150多個企業逐步加快向高新化、規模化、特色化發展,已形成以電線電纜為支柱產業,以出口服裝、玩具、兔毛製品、繭絲為輕工產業,以各類新型燈飾為電器產品產業,以菱塘清真鵝、清真食品、高郵鴨蛋、“碧湖”牌水產品為主的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等四大行業。2006年,全鄉工業銷售額達30個億。組織實施各級各類科技項目56項,其中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1項、國家重點新產品項目22項、星火計畫項目16項、火炬計畫項目18項,總投資近6億元,培育高新技術企業4家,高新技術產品30餘項,通過各類科技計畫項目的實施,形成了一批新的增長點,催化了一批拳頭產品和重點企業,使該行業成為該鄉工業經濟的重點支柱產業。,極大地提高了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是“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鄉” 、“江蘇省職工教育先進鄉”、“江蘇省執行標準優秀鄉(鎮)”、“江蘇省質量管理先進鄉”。為營造工業加快發展的區域優勢、行業優勢、特色優勢,近年來,菱塘回族鄉不斷增加投入,加強了工業集中區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開發和建設了總面積達3000畝的揚州市鄉鎮工業示範園區,先後引進了60多個域外投資者前來進園創業興業。
農業經濟充滿生機。菱塘回族鄉呈龜背型半島地形,土地肥沃,沿湖盪灘綠地遼闊,無任何污染,為發展水產養殖業和畜禽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勤勞、聰明的回漢同胞充分利用本鄉自然資源,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經濟,已形成水產、鵝業、蠶桑、鴿業、林業五大特色產業鏈,其中水產養殖面積達10062畝,年上市普水產品500萬斤以上,特種水產品100萬斤以上;以食草為主的菱塘鵝年飼養鵝量100萬隻以上,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實施了國家計委批准的鵝業產、加、銷一體化項目,辦起了年加工能力達120萬隻的鵝肉綠色食品加工企業;近6000畝的桑園每年生產蠶繭達8000擔,實行了生產、收繭、烘繭、繅絲一條龍,成為江蘇省外貿的優質繭絲生產基地;環湖大堤栽植了百萬株意揚,建成了木器行業的原材料生產基地。

社會事業

按照現代化小城鎮的要求,加快了菱塘回族鄉的建設,菱塘鎮呈現出一派布局合理、實施配套、樓房林立、路道寬敞、環境美化、管理有序的繁榮景象,先後被命名為“國家衛生鎮”、“江蘇省環境優美鄉鎮”、“江蘇省新型示範小城鎮”、“江蘇省文明鄉鎮”、還被列為省建設廳等30家單位聯繫的江蘇省重點中心鎮之一。天高公路大橋建成通車,圓了蘇皖兩岸回漢同胞盼望以久的夢,溝通了淮江、滬寧、寧通、寧連等高速公路,交通運輸四通八達。採用全自動化控制的菱塘變電所和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信號發射塔的建成,極大地改善了用電和通訊條件。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事業建設成績斐然。

對外開放

菱塘回族自治鄉菱塘回族自治鄉
菱塘回族鄉已成為江蘇省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伊朗孟加拉國教育考察團、阿盟駐京代表處薩基特主任、科委特阿卜杜勤.吉安大使、美國喬治西州大學系統體系考察團等先後來菱塘訪問和考察;兄弟省、市和自治區的有關領導和各界人士經常來考察交流;國家、省、市的部份領導曾多次蒞臨考察。1997年5月25日國務委員、原國家民委主任司馬義.艾買提前來視察時,對各方面給予高度評價,欣然題詞:“團結奮鬥,建設模範民族鄉”。
菱塘回族鄉已呈現出經濟發達、社會繁榮、各業興旺、人心順暢的欣欣向榮的景象。回漢同胞堅信發展是硬道理,為了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正在圍繞“工業經濟強鄉,特色產業富民,優美環境育人”的發展戰略,為建設“更具實力、更具活力、更具魅力”的“三力”菱塘,進一步搶抓機遇,發揮優勢,向外引進,團結一致,奮力開拓,向著全國“模範民族鄉”的奮鬥目標闊步前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