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胥山

華胥山

華胥山是華胥之子,東夷人的部落首領,華夏始祖伏羲太昊的故里,地址在泰山南麓濟寧市泗水縣的華村水庫及華胥山和賀莊水庫一帶。

簡介

泰山南麓濟寧市泗水縣的華村水庫及華胥山和賀莊水庫一帶,是伏羲故里,伏羲太昊,華胥之子,是東夷人的部落首領,華夏始祖,圖騰為龍,風姓,曾封泰山禪云云山。伏羲女媧在漢畫像石中是:人首蛇身交尾。龍與蛇在甲骨文中形近,證明龍即蛇。《左傳》昭公十七年(前525年):“太昊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據古本《淮南子·地形訓》、《楚辭·天問》:華即日,太陽也。太昊便是太陽神的代表。《帝王世紀》:“華胥生伏羲於雷澤之成紀。”古謂生於魯中南,今考生於泰山南麓濟寧市泗水縣的華村水庫及華胥山和賀莊水庫一帶500米以上大山群落之中。

華村水庫周圍有東西南北四個華村,其東毗鄰著華胥山,即今之黃山寨;其東南便是賀莊水庫,即古雷澤處,又名服澤。華胥山一帶原有華胥國,漢置華縣,因山而名。這一帶便是原始華族的聚居區,當為華族的發祥地,正與當今考古研究新成果相共鳴。伏羲氏一直活動在泗水流域和沂蒙山區。

王獻唐在《炎黃氏族文化考》中言:“伏羲發源祖地,證以現存地名、山澤名,殆即今之泗水一帶。”後來,沿汶泗水挺進中原都於陳,葬於陳,稱太昊陵。但今鄒城市西和微山湖東岸也有太昊廟和墓,應早於陳之虛。《左傳·昭公十七年》:“陳,太昊之虛也。”今河南濮陽西水坡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墓葬內,曾出土用三組蚌殼擺成的龍、虎圖案,這是以太昊為首的龍族帶著虎族西進中原的有力佐證。太昊後裔曾在泗水流域建風姓部落,首領風后,傳黃帝曾向他問道,聘為三公。其故城遺址在今濟寧市泗水縣城北故縣村。

《左傳·僖公二十一年》載,任、宿、須句、顓臾,風姓也,均是太昊之裔。任國,即虞、夏時的有仍國,故城址在今濟寧市任城區南“亢父之險”北口,是東夷族西進中原的必經之路;宿地在今東平宿城鎮,後遷今江蘇宿遷縣;須句居於汶河三角洲,今東平老湖鎮須昌;顓臾,故址在今平邑東固城村及顓臾村。

巍峨的華胥山巍峨的華胥山
華胥山上先民生活的遺蹟(90年代初期坍塌)華胥山上先民生活的遺蹟(90年代初期坍塌)
華胥山上先民舂米的石臼華胥山上先民舂米的石臼
石臼近圖石臼近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