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中學

荊州中學

湖北省荊州中學簡稱湖北荊中,位於湖北省荊州市,是湖北省第一批重點中學,是湖北省省級示範高中。學校創建於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創辦的荊州府中學堂,1923年,更名為湖北省立第九中學,1953年,被確定為湖北省七所重點中學之一,1959年5月,改名為湖北省荊州中學。截至2015年1月,該校占地面積9.4萬平方米,校舍面積6.1萬平方米,有6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558人,全校專任教師223人。

基本信息

簡介

荊州中學荊州中學
湖北省荊州中學創始於1711年(清康熙49年),1953年被確定為湖北省七所重點中學之一,1959年定名為湖北省荊州中學。學校歷史悠久,底蘊豐厚,人才輩出,是學生騰飛的搖籃,教師成長的沃野。學校擁有一支團結、實幹、高素質的具有開拓精神的教師隊伍,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優秀教師,有全國優秀班主任、全國優秀體育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

學校歷史

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創辦荊州府中學堂。
1905年,更名為荊宜道中學堂。
1909年,更名為荊南中學堂。
1913年,改名為湖北省立第六區荊南中學。
1923年,更名為湖北省立第九中學。
1928年3月,改名為湖北省立第八中學。
1935年7月,改名為湖北省立江陵中學。
1938年9月,又改名為湖北省立聯合中學
1942年8月,由湖北省立聯合中學保康分校,鄖縣分校,谷城分校,均縣分校,湖北省立第八女子中學,湖北省立第八高級中學,湖北省立第八女子高級中學合併為湖北省立第八高級中學。
1947年2月,更名為湖北省立鄖縣高級中學。
1952年9月由江陵縣立第一初級中學,湖北省立松滋中學合併為湖北省江陵中學。
1953年,被確定為湖北省七所重點中學之一
1956年9月,更名為湖北省江陵第一中學。
1959年5月,改名為湖北省省荊州中學至今。
1996年,被評為推行《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實施辦法》先進單位。
2010年,被評為全國教師科研先進單位。

教學條件

教學環境

(圖)校園全景校園全景
荊州中學校園面積9.4萬平方米,建有教學樓、實驗樓、科教館、圖書辦公樓、學生食堂、學生公寓及教工宿舍等二十餘棟主體建築,校舍面積6.1萬平方米。校園環境幽雅,文化底蘊豐厚。高樓林立,綠樹掩映,花團錦簇,錯落有致,多處文化古蹟坐落其間。學校具有先進完備的教育教學及生活設施。實驗設備一流;校園寬頻網開通,並接入網際網路;學校文本資料豐富,館藏圖書10萬餘冊;體育設施齊全,除標準田徑運動場外,還建有足球場、桌球館和籃球、排球、羽毛球場,曾多次承辦省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三棟學生公寓可容1600多名學生住宿;標準化學生食堂可供800人同時進餐,被評為湖北省“標準化食堂”。截至2015年1月,該校占地面積9.4萬平方米,校舍面積6.1萬平方米,有6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558人。

師資力量

(圖)校園文化廣場校園文化廣場

學校現有5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454人。在崗教職工240人,專任教師192人,高級教師106人,其中特級教師7人;市級拔尖人才11人,市明星教師、骨幹教師49人。教師隊伍學歷達標,學科配置、年齡結構合理,整體素質優良。先後有59名教師榮獲國家、省級的表彰與獎勵,省級以上學會會員48人,有12名教師成為荊州市中學教育學會各專業委員會的主要負責人。

2008年荊州市教育工作會議上,李義國校長被評為荊州市科研型校長,李雲標老師被評為荊州市教育科研學術帶頭人,王宏貴老師被評為荊州市教育科研先進個人。游建軍、王宏貴和王芳三位老師的論文《高中化學實驗創新大賽分析與反思》、《高中化學演示實驗教學初探》、《新課程標準下高中階段英語自主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均榮獲荊州市教育科研論文一等獎。

截至2015年1月,該校有專任教師223人,其中在崗特級教師5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國培計畫培訓專家7人,全國優質課獲獎教師9人,湖北省優秀教師41人,湖北省優質課獲獎教師138人次,荊州市拔尖人才6人,荊州市青年崗位能手8人次,荊州市明星教師、骨幹教師100多人,學歷達標100%。

湖北省特級教師(5人):吳宗桂、王德先、馮鋼、李義國、寧尚林
全國優秀教師(4人):馮鋼、王德先、周守國、劉榮顯
荊州市拔尖人才(6人):李義國、彭翠紅、周守國、劉榮顯、朱龍彪

硬體設施

截至2015年1月,該校建有教學樓、實驗樓、科教館、圖書辦公樓、學生食堂、學生公寓及教工宿舍等二十餘棟主體建築,有先進完備的教育教學及生活設施,實驗設備,校園寬頻網開通,並接入網際網路,圖書館館藏圖書10萬餘冊,體育設施齊全,有三棟學生公寓可容1600多名學生住宿,標準化學生食堂可供800人同時進餐,除標準田徑運動場外,還建有足球場、桌球館和籃球、排球、羽毛球場等硬體設施。

學校管理

管理機制

學校逐步完善校長負責制、黨委領導下的民主監督制和教代會民主決策制的“三制”管理模式,逐步建立並完善了一套切合實際並具有相當前瞻性的管理規章共124項,涵括了學校教育、教學、後勤等名個方面工作。“三制”管理與制度創新使荊州中學走上了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的良性發展道路。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校長 彭繼平
黨委書記 彭繼平
副校長 李義國、林思儉、劉榮顯

辦學特色

(圖)第五十四屆田徑運動會第五十四屆田徑運動會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的發展為本的辦學思想,堅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的各個方面的辦學方針,堅持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並重的教育理念,是荊州中學在辦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辦學特色,這個特色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服務、管理等一切工作之中。圍繞“三個堅持”,形成了新世紀學校工作的綱領性論題,即“荊州中學123暢行工程”,其核心內容可概括為一個加強(加強以德立校)、兩個注重(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注重科學、人文的結合)、三個突破(教學由萬人一聲向因材施教突破;教學過程由單向傳授向多向交流突破;教學形式由封閉式向開放式突破)。

教育成果

(圖)成人儀式成人儀式

先進的教育理念,科學的管理機制,優良的辦學條件,使荊州中學的辦學質量不斷提高,社會影響日益增強。至2004年,荊州中學共為國家培養了3萬多名各類人才,畢業生遍布海內外。湧現出中科院院士張啟發中國工程院院士官春雲,“長江學者陽振坤,中國第一個古生物學博士彭善池,著名經濟學家張風波,著名醫學專家寧善俊、洪光祥,身殘志堅、勤奮成才的書法家、作家李超洪等一批批棟樑之材和傑出校友。

學生成績

2004年,荊州中學高考再創輝煌,上重點線450人,上本科線935人,600分以上160人。學科競賽也捷報頻傳,有19人獲全國數、理、化奧賽一等獎,其中3名同學進入國家冬令營。

2007年至2008年期間,荊州中學熊邦國、雷兆毅等一批優秀理科學子,在學校、教練的精心培育下,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在國家級的各科競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分別被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名校提前錄取。另有兩名文科學子被四川外國語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提前錄取。雷進同學更是在第25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中取得理論總分全國第1名的好成績,以綜合總分全國第三名的成績進入國家集訓隊。學生體育生王建雄同學以優秀的專業成績達到國家一級運動員標準,被武漢大學錄取。

2014年,該校學生高考成績670分以上(含優錄分)6人,應屆理科全市前100名(636分以上)32人,應屆文理600分以上194人,應屆文理過一本線合計537人。

2015年,該校學生高考成績600分以上157人,一本上線643人,應屆理科765人參考,一本上線562人,上線率73.46%,應屆理科全市前5名荊中3人,全市前50名荊中18人;應屆文科132人參考,一本上線81人,上線率61.40%,文科1人以633分(含加分)排名荊州市第一名。

學生競賽成績

時間 姓名
賽事名稱 獲獎情況/榮譽
2015年 崔文峰、尹方舟 "學法用法"徵文比賽 市一等獎
陳佳儀、郭兆謹 市一等獎
唐雅文、劉麓天等10人 市一等獎
2015年 丁華華、馬小敏、袁行健 "學法用法"徵文比賽 市二等獎
萬子峰、譚慧敏等17人 市二等獎
2015年 沈妮 全省青少年田徑錦標賽甲組(1500米、3000米) 省一等獎
2015年 李瓏婷 全省青少年田徑錦標賽乙組(1500米、3000米) 省一等獎
2015年 學校學生組1隊
湖北省中學生啦啦操比賽 省二等獎
2015年 學校學生組2隊 湖北省中學生啦啦操比賽 省三等獎

教師成績

2001年至2015年部分教師獲獎成績
教師 論文/賽事名稱 獲獎情況/榮譽
王豐松 全國優質課比賽 國家級一等獎
袁海林 全國優質課比賽 國家級一等獎
劉榮顯 全國優質課比賽 國家級一等獎
趙樹傑 全國優質課比賽 國家級一等獎
王方舟 全國優質課比賽 國家級一等獎
毛建明 全國優質課比賽 國家級一等獎
劉軍 全國優質課比賽 國家級一等獎
羅秋月 2015年湖北省高中地理錄像課比賽 省一等獎
吳林斬 2015年荊州市高中生物“同課異構”優質課競賽 市一等獎

所獲榮譽

湖北省重點中學(1953年) 全國學校體育衛生(1999年)
全國綠化模範單位(2006年) 全國中國小校內報(2008年)
全國後勤管理先進(2008年) 全國安全學校管理(2009年)
全國勵志教育示範(2010年) 全國消防安全教育(2010年)
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2013年) 湖北省學校文化建設先進單位(2014年)
湖北省五四紅旗團(2013年) 中國百強名校(2015年)

文化傳統

校訓

崇尚科學、關心社會

校徽

古裝建築類型圖案下,湖北荊中昂首挺立,寓意湖北荊中雖然已建校多年,但在成熟中映射著蓬勃的朝氣,悠久中散發著時代的氣息。古裝建築類型圖案下“古裝建築”由“荊州”悠久的歷史文化建築組合而成,體現出湖北荊中的地域特色。
外輪廓為古裝建築,代表學校有著多年的文化根基,孕育人才、培養人才的地方。裡面挺拔的“古裝建築”字又像一棟壯觀的城牆,寓意學校教學中對每位學生的要求:十年育木,百年育人。色彩為雙色,外內輪廓均為紫紅色,顯得成熟而不乏朝氣,文明而又高雅。此色準確生動地反映了湖北荊中的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

社團文化

截至2015年1月,該校的刊物性校報《荊中校報》是該校文化交流的平台和視窗。
湖北省荊州中學團委會、學生會是在荊州中學黨委指導下、校團委領導下的學生民眾組織,由全校青年學生組成。其主要工作是領導全校各班級開展工作。其團委會、學生會設主席團和秘書部、紀檢部、文藝部、體育部、宣傳部,勞衛部、活動部、學生團總支等部門。
團委會、學生會始終以"服務同學、鍛鍊自我"為宗旨,通過開展各類課外活動,傳播校園文化生活。並在委會、學生會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倡導者與參與者,在校園文化活動中占有重要的席位。

知名校友

張啟發: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副主席,1966屆校友。
劉勇: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套用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陽振坤:長江學者、百度高級科學家,1984屆校友。
馮丹:"973"項目首席科學家、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987屆校友。
官春云:中國油菜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1952屆校友。
熊遠著:動物遺傳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1948屆校友。
彭善池:地層古生物學家,1964屆校友。
游天翼:世界名模,2012屆校友。

新校址

(圖)榮譽獎牌榮譽獎牌
荊州中學是荊州市一所重點高中,由於處在中心鬧市區,學校的發展受到限制。根據新的規劃,荊州中學將搬遷到荊北新區。規劃中的荊州中學位於楚源大道以南,郢南路以西,涉江路以北,郢城大道以東區域。新校區規劃建設用地16萬平方米,建成後的荊州中學師生規模近4千人。
據了解,荊州中學已完成地震安評工作和項目初步勘察鑽孔等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