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藤烏[草藤烏]

草藤烏[草藤烏]
草藤烏[草藤烏]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草藤烏是筒冠花,多年生草本。疏風清熱;解毒消腫。用於風熱感冒;頭痛目赤;癰瘡腫毒。方出《中華本草》。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草藤烏 草藤烏

筒冠花,多年生草本。根莖纖細,鋪匐;莖直立,常基部伏地面上升,高250-70cm,中部以下無葉,鈍四棱形,單一或有時分枝。葉對生;葉柄長0.5-3cm,靠 近葉近於無柄;葉片近膜質,卵圓狀披針形,長3-10cm,寬2.5-5cm,先端銳尖,基部寬楔形,邊緣疏生具胼胝尖的粗鋸瞪,上面綠色,極疏生具節平伏小剛毛,下面較淡,脈上被微柔毛,側脈4-6對。總狀花序頂生,單一或有時具花序組成;小苞片對生,宿存,具緣毛,披針形,長4-10mm;花萼花時極細小,長僅約4mm,果時極增大,長達1.2cm,闊鐘形,外面被微柔毛,萼齒5,多少呈二唇形花冠粉紅、紫至淡紫藍色,長達2.5cm,筒狀,喉部稍擴大,冠檐短5淺裂,2唇形,上唇4裂,裂片卵圓表,下唇稍長,近圓形,稍內凹;雄蕊4,內藏下對較長;柱頭2裂,子房無毛。小堅果卵圓形,黃褐色,具點,基部有一小白痕,花期7-10月,果期10-11月。

生長環境

草藤烏 草藤烏

生長於常綠林或混交林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廣東、湖南。

主要價值

性味

味辛;性涼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功效

疏風清熱;解毒消腫。

主治

風熱感冒;頭痛目赤;癰瘡腫毒;降火祛濕。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

採收和儲藏

秋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出處《中華本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