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散

苦散用於治脾經受濕,泄痢不止,米谷不化。

來源

幼幼新書》卷二十六引《養生必用》。

異名

戊己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吳直閣諸家名方》卷六)、吳茱萸丸(《雞峰普濟方》卷十四)。

組成

吳茱萸 黃連 白芍藥(俱銼如豆,同炒赤)各150克

用法

上藥研末,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20丸,空腹用濃米飲送下,一日三次。未知酌加。或研末為散,每次6克,用水150毫升,煎100毫升,和滓溫服。

主治

脾經受濕,泄痢不止,米谷不化。

禁忌

服藥期間,忌生冷、油膩。

附註

戊己丸(原書同卷)、吳茱萸丸、三味黃連丸(《雞峰》卷十四)、和痢丸(《醫方類聚》卷二五一引《簡易方》)、三神丸(《醫部全錄》卷四三六)。

中藥方劑之苦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